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提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出国留学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来华留学质量显著提高,涉外办学效益明显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效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能力大幅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意见》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一是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通过完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规范留学服务市场,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通过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别、专业布局,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构建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品牌。通过加大留学工作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涉外办学水平。通过完善准入制度,改革审批制度,开展评估认证,强化退出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建立成功经验共享机制,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建设,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通过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稳妥推进境外办学。三是加强高端引领,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前沿和薄弱学科建设,借鉴世界名校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支持高等学校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促进高校科技国际协同创新。通过选派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世界名校师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推进外籍教师资格认证,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四是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通过整合搭建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教师学生友好往来平台,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相关制度,打造一批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加强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通过深化与世界各国语言合作交流,加强在汉语推广和非通用语种学习中的互帮互助,推进与世界各国语言互通,拓展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更多国家开发语言互通共享课程,促进中外语言互通。通过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成就,积极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的宣介作用,积极传播中国理念。五是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双边多边教育部长会议机制,增进次区域教育合作交流,推动大学联盟建设,深入推进友好城市、友好学校教育深度合作,深化双边多边教育合作。通过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完善金砖国家教育合作机制,拓展有关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空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通过发挥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加快对外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整体教学方案、配套师资培训一体化援助,开展教育国际援助,重点投资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六是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对接沿线各国发展需求,倡议沿线各国共同行动,实现合作共赢。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对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区域教育共同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人士、团队和组织给予表彰。
《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一是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加强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边组织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支持东部地区整体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引导沿边地区利用地缘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形成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二是健全质量保障。推动亚太区域内双边多边学历学位互认,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范围学历互认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制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参与国际学生评估测试,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评估监测能力。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以政府监管、学校自律、社会评价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加强理论支撑。完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布局,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支持大学智库合作。健全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数据统计和发布机制。建立教育对外开放专家咨询组织,建设研究数据平台,健全决策机制。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监管制度,形成高效可靠的综合监管体系和监督合力。明确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业监管要求,健全行业评价、投诉处理、信息公开、退出禁入机制,形成健康有序的留学市场。
《意见》要求,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健全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制定、人才培养、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加快培养一批优秀涉外办学管理人才。加强教育外事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力量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有序的教育对外开放运行架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完善部际协调机制,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监管和管理职能,发挥学校主体作用,鼓励成立区域性、行业性校际联盟,加强教育涉外行业组织建设。三是完善保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在经费使用及管理上,更多向支持人才倾斜,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按规定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用于支持师生赴国外实习、开展教学实验。完善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政策制度。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对外宣传作用。驻外使领馆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媒体沟通联系,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对外开放的舆论氛围。
教育“十三五”之问 ——“十三五”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有哪些主要思路?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十三五”时期统筹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要以《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把握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顶层设计和落地措施为抓手,以提质增效和完善治理为重点,以加速做强中国教育为核心,全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体要围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全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以开放推动教育现代化,增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切实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主要内容是分类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区域教育对外开放特色。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国际布局层面,总体策略是“分类实施”,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推进,对于发达国家以优质资源“引进来”为重点,对于发展中国家以我国教育“走出去”为重点;国内布局层面,强调“因地制宜”,目标是形成教育对外开放区域特色,东部重心在于整体带动,中西部重心在于面上突破,沿边地区重心在于特色先行。
二是提升教育开放层次和水平。主要内容是提高留学教育质量,深化中外学校间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要坚持“五个并重”,统筹谋划我国留学事业发展,完善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培养国家急需的“五类人才”,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提高留学教育质量。深化中外学校间交流与合作,拓宽师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支持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辐射作用,抓好示范性、高质量引进,稳妥推进境外办学,提升涉外办学水平。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主要内容是深化多边教育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开展教育国际援助。深化与相关国际组织、重点教育组织、重点区域组织合作,深入参与多边教育行动,推动多边务实合作,建立完善教育合作机制。通过国际组织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提出全球教育发展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开展教育国际援助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援助理念,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发挥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立足培养人才,加快对外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发展效果好、见效快的一体化援助。
四是立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现有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推进人文交流机制多层次和区域全覆盖,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做好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项目的规划工作,加强各领域成员单位间的统筹协调,推动中央地方联动,整合凝聚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特别是发挥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人文交流中的基础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功能和优势,充分发挥人文交流在国家对外开放工作大局中的支柱作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忠建丰
日前,教育部、公安部、外交部以部长令的方式联合发布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问:制定《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是在1999年颁布的《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4号)和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的基础上制定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上述《暂行办法》和《管理规定》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际学生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来源国别、学历层次、学科专业等结构显著改善。2016年,共有来自205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年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改进来华留学教学和管理,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留学中国”品牌。通过完善立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治规范,有利于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增强来华留学吸引力和扩大来华留学规模,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2012年国家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简政放权改革对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学生管理的环境和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形势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在国际学生工作的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和运行管理方面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因此,1999年《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和2000年《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国际学生的管理与服务。
问:《办法》制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办法》在制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之间的关系,坚持简政放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处理好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坚持放管结合,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优化服务;三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落实好省级教育统筹权;四是处理好《办法》规定与出境入境管理法等现行其他规定之间的关系,注重相关规定衔接一致,坚持立法统一;五是处理好规范管理与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中国教育的吸引力。
问:《办法》在适应新的法制环境方面做了哪些管理体制方面的规定?
答:为适应新的法制环境和管理要求,《办法》在管理体制方面做出了几方面调整和补充:一是按照教育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全国国际学生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国际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管。二是规定国务院和省级外交、公安等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国际学生的相关管理工作。三是明确由学校具体负责国际学生工作。
此外,考虑到学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管理职责主要在地方,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办法》规定实施学前、初等、中等教育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其招生、教学和校内管理等,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问:《办法》在激励和保障高等学校招收培养国际学生方面有哪些创新性规定?
答:一方面,《办法》赋予高等学校更多自主权,使高校在国际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在招生和教学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明确高等学校在具备相应教学条件和培养能力的前提下,可自主招收国际学生。二是高等学校可根据其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国际学生的招生计划和专业(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三是高等学校按照自主制定的招生条件和程序招收国际学生,通过考试或考核的方式自主决定是否录取。四是国际学生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由学校规定。
另一方面,为破解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政策障碍,《办法》专门要求高校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并对国际学生辅导员配备比例和待遇做出明确规定。
问:《办法》在保障和提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办法》着重强调高等学校改进管理,提升质量,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吸引力。一是提出教学要求。招收国际学生的高等学校应当将国际学生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选派适合国际学生教学的师资,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二是把关生源质量。在招生环节要求学校对拟招收的国际学生进行考试或者考核,对不符合招生条件的不得招收。三是控制教学环节。在教学环节上对学校在国际学生的教学、师资、论文、实习和学历学位证书等方面做出规定,对目前在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具体事项加以明确。四是完善监督措施。《办法》规定对教学质量低劣或管理与服务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整改并可以限制其招收国际学生。
问:《办法》在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办法》坚持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促进学校加强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学校进一步提高国际学生服务水平。在规范管理方面,一是明确管理机构,《办法》规定高校应当设有承担国际学生管理职能的机构,统筹负责国际学生相关工作。二是要求学校对国际学生开展相关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三是更新社会管理要求,在出入境和在华停留居留管理、未成年人监护、短期团组、卫生检疫等方面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衔接。
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一是强调信息公开,要求高校及时公开学校情况和管理服务制度,方便国际学生获取信息。二是新增勤工助学规定,允许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三是首次明确学校实行国际学生全员保险制度,国际学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投保,以抵御可能发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风险。
问:《办法》如何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监督管理的要求?
答:《办法》中新设了“监督管理”一章,加强对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的后续监管。一是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公安、外交等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三是明确了学校违规情形和处理规定,学校在国际学生招收和培养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这些后续监管条款的增设,是保障来华留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和加强政府监管责任的切实举措。
问:如何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做好政策解读。《办法》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我们将通过逐级培训等方式,开展《办法》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了解《办法》,用好《办法》,真正发挥《办法》对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二是推动相关规定和文件的出台。一方面及时更新和完善国家层面的相关配套文件;另一方面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制定和修改本地区、本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的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三是做好监督落实。我们将督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高在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方面的意识和水平,认真履行相关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要求,确保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保障和促进来华留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7.06.02
教育部副部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
郝平
“开放发展”是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已进入内涵发展、提升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时指出,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提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水平,助力做强中国教育。
借鉴与弘扬并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推进教育领域有序开放,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学习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与办学治校经验中,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坚持中国特色,本着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的态度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坚定不移地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一方面,加强高端引领,以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为重点,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促进高校科技国际协同创新,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助推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批准设立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5所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等在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教育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教育走出去为重点,加强统筹谋划,扩大与发展中国家教育合作交流,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和约旦国王共同见证下,中约两国签署共建“中约大学”框架协议并开始筹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等已开始招生,英国政府自2014年以来每年邀请上海数学教师前去讲学等,反映出我国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此外,我们还推动学历学位互认,目前已与4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深化双边多边教育合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一是完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加强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二是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开展教育国际援助,通过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和设立专门奖项,开展短期培训项目,派遣志愿者教师,支持高校对口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援非信托基金和直接捐赠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三是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多边教育行动,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主动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制定。2012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全球教育第一倡议,我国受邀为倡导国之一。我国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的制定,为推动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后还要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竞聘,为国际组织提供人才支持。
主动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野,主动实施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和共建丝路合作机制,对接沿线各国教育需求,促进沿线各国共同行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实现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提升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前瞻的战略眼光,作出了恢复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也由此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留学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坚持统筹谋划,突出工作重点,更好发挥作用,提升留学工作水平。
把统筹谋划作为战略思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2.37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9万人,单位公派1.60万人,自费留学48.18万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留学人员生源地国。2015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11万人,单位公派1.42万人,自费留学37.38万人。年度出国与年度回国人数比例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了2015年的1.28:1。2015年度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来华留学50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在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坚持统筹谋划的战略思路,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公费留学和自费留学并重,规模和质量并重,依法管理和完善服务并重,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并重,统筹推进我国留学事业发展。
把提高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的重点是提高质量。2016年,我国计划选派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9000名,其中要重点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紧缺、薄弱、空白、关键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同时加快培养服务国家外交工作需要的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在来华留学工作中,要加快培养知华、友华,以及致力于中外友好事业的人才。目前,已有279所中国大学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任务,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着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把发挥作用作为根本目标。留学人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人才资源。1985年,我国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增加“发挥作用”四个字,为出国留学工作方针画龙点睛。十六字方针准确把握新时期留学工作的新问题、新矛盾、新趋势,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留学的社会效益上。从留学工作来看,作用能否发挥好,关键在于政策设计、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等是否有助于提供留学人员大展宏图的环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留学人员是重要力量。要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环境氛围,搭建平台舞台,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者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让他们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提升人文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我国外交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要立体推进人文交流发展,进一步发挥人文交流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支柱作用,提升人文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用好人文交流机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既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又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人文交流的意义在长远,应从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的全局出发,促进重点领域交流的机制化和常态化,以战略眼光培育合作伙伴精神。具体来说,要整合搭建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教师学生友好往来平台,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目前已建立起中美、中俄、中英、中欧、中法和中印尼六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也日益深化和机制化,立体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理解教育提出重要要求: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要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要促进中外语言互通,在深化与世界各国语言合作交流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友好城市、友好学校教育深度合作与人文交流。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孔子学院就是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孔子学院、课堂已遍布13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自出席孔子学院签字或揭牌仪式,希望孔子学院秉承“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校训,为传播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继续办好孔子学院,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此同时,还要聚焦海外学生学者爱国热情,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宣介作用,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理解认同。继续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教育交流合作,用当地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祖国发展伟大成就,凝聚民族复兴情感力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6.09.17
开创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新局面
田学军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这次大会最突出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之后,我们党作出的又一英明伟大正确的决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首要最关键的任务,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确立,体现了三个“高度统一”。
一是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的飞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正是在过去5年党和国家全方位、开创性的伟大实践中,在深层次、根本性的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孕育、发展、完善、升华,并且不断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行动的指南、力量的源泉。
二是体现了时代性与先进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全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气势磅礴、博大精深,“一个新时代”“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蕴含其中。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来是党确定路线和制定方略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为“新时代”这个重大论断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事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教育发展也要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应该说,这是教育战线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在新时代要求下,我们的目标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紧迫性更强了。
三是体现了思想性与方法性的高度统一,为党和国家事业描绘了宏伟蓝图,制定了行动纲领。
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我感到,我们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力的基础上,要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力争多给广大人民群众送几个教育发展的“红包”。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精神,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要从三方面谋划和推进。
一是在大格局中校定位。站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位置,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审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我感到这两项工作肩负着更宏大、更艰巨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形势,教育对外开放不仅要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教育助力,为发展中国家走向教育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途径,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交流特别是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交流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同时,推进全球人文治理变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身处新时代,我国教育要有全球眼光、世界格局、战略思维,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我们应该有决心有信心向世界一流的教育强国迈进。
二是在新要求中找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外人文交流时,强调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我体会到,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在不断扩展深化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守好底线,更加注重增强实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扎实谋划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介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光明前景,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全球范围内高高飘扬起来。
三是在攻坚战中谋奋进。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我部牵头起草制定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在,“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到位,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也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针对教育对外开放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我们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开展攻关,力争在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动境外办学(中国国际学校)、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用“奋进之笔”书写“得意之作”,努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和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新局面。
建设教育强国,同样离不开决策咨询保障和教育法治保障。要在决策咨询中出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领域具体化、系统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主要矛盾转化、对教育工作新部署等充分体现在教育宏观政策上,明确未来教育政策基点和政策重点。建立健全教育形势分析长效机制、创新调研机制、完善反馈机制,及时把基层意见建议上升为国家政策,服务部党组决策咨询,向中央提出高水平的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建议。要以法治方式抓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在教育领域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直接要求。要立足全局,加快重要领域教育立法,以良法促发展、促善治;要扭住关键,切实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要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体制机制;要夯实基础,抓好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宪法教育,积极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继续推进教育领域行政许可、“放管服”、管办评、教育标准化等改革工作,在推进政府教育职能转变中充分释放基层和学校办学活力。
无论从建设教育强国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看,校园足球都是一项标志性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师资、制度、管理等软件建设,在推进基层普及的同时加紧选拔优秀后备人才,在推进苦练内功的同时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坚决查处和杜绝弄虚作假,通过抓实抓好校园足球,以点带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7.11.10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六大转变
李盛兵
摘要:当前,“一带一路”是令全球瞩目的中国大战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以经济互通为背景,在交流方向上重视“引进来”而非“走出去”,在覆盖范围上重视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内容上重视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忽视教师、课程与研究的合作,在发展多样性上我国与不同发展阶段的“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未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需要在角色、方向、模式、范围、要素、机制与平台六个方面发生转变。
“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大战略,被称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全球知名战略家、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康纳指出,“美国人在售卖坦克,中国人却在提供挖掘机”,“全球互联互通的革命已经开启,而中国打造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倡议。”。
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进政策、渠道、语言、民心与学历的相通与互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和文化理解。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急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策略寻求主动转变。
我国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的现阶段特点
1、在交流方向上,重视“引进来”而非“走出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以学习借鉴提高为主的“引进来”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使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方向一直是“引进来”多于“走出去”。具体表现为:第一,我国到“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国学生数明显小于这些国家的来华学生数,2014年“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共171,580人,而我国赴“一带一路”国家国留学人数约为5万人(2013年)。第二,出国合作办学项目明显低于来华合作办学项目,“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有200个,合作办学项目有90多个,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第三,国外高校中国研究中心明显少于国内高校“一带一路”国家研究中心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和科学院共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别研究中心98个,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9个国家的高校设立了共10个中国研究中心。
2、在覆盖范围上,重视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尚未与“一带一路”所有国家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例如:与我国合作办学的国家仅9个,开设中国研究中心的国家仅10个,我国设置“一带一路”国别研究中心涉及的国家也只有32个,开设其官方语言仅20个。因此,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以俄罗斯、印度、新加坡、泰国、以色列、伊朗、印度尼西亚等为主,还需要增加其广泛性和覆盖性。
3、在合作内容上,重视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忽视教师、课程与研究的交流合作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方面进展迅速,也逐渐由单边交流向双边和多边交流发展。但是在教师交流、课程合作与研发、研究的合作诸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该方面的数据也非常缺乏。
4、在发展多样性上,我国与不同发展阶段的“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带一路”国家在发展程度上差异很大,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有小部分发达国家,如俄罗斯、以色列、新加坡和希腊等,还有一部分是不发达国家,如尼泊尔、缅甸等。因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在与如此多样化发展阶段的“一带一路”国家进行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同样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例如:在与俄罗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上,俄罗斯高校来华办学项目达133个,而我国高校到俄罗斯合作办学的项目微乎其微。在来华留学生方面,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的留学生数排在前15名。
我国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的策略转变
1、在合作角色上,由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角色主要是参与者,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各种国际教育组织以及区域教育组织,以谋一席之地和一定的发言权和声音表达,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组织、东盟教育论坛等。然而,“一带一路”构想则要求我国要从参与者向主导者角色转变,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战略构想、组织和机制设计到计划的实施与援助,都要体现主导性、组织性和协调性。正如《教育行动计划》所指出的,“中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率先垂范、积极行动”。国家各部委要协调推动,积极对接沿线国家教育规划与政策,搭建我国与沿线区域和国家的教育沟通合作平台。地方政府和高校要紧密对接国家总体布局,致力于“友好省州”“姊妹城市”和“学校联盟”建设,积极推进本地高校和企业携手走出去,开展广泛的教师交流和青年精英交流、合作办学与合作研究,并主导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促进教育相通与人心相通。当然,这种角色的转换,我们自上而下可能都还不适应,但是必须要学习、适应,以至于驾轻就熟。
2、在交流方向上,要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一带一路”构想的出发点就是“走出去”,向沿线国家输出文化、学校、课程、专业、教师、学生和各种援助,并为商品、企业和资本输出提供支持。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在“走出去”上远远滞后于“引进来”。在学生交流方面,2014年“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共171,580人,而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留学人数约5万人。在合作办学方面,我国高校在境外举办了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02个,而国外在我国举办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2,461个,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有200个。因此,在交流方向上,我国高等教育要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调整国家、地方和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方向,为教育输出做好思想上、人员上和课程上的各种必要准备。
3、在合作范围上,要由部分国家向所有国家转变
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主要是面向发达国家,兼顾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如上所述,我国在该区域的合作国家数不及一半,甚至在一些要素,如开设中国研究中心等方面低于两位数,现实与远大目标差距很大。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以俄罗斯、印度、新加坡、泰国、以色列、伊朗、印度尼西亚等为主,还需要增加其广泛性和覆盖性。鉴于此,为了实现我国“一带一路”构想和教育愿景,在合作国家范围上,要拾遗补缺,全面向沿线所有国家开放,尤其要向南亚、阿盟、中东欧国家倾斜。
4、在合作要素上,要由仅重视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向学生、教师与课程、研究和办学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转变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要素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外部系统要素,即政府、高校与民间组织;另一类是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包括人员、课程、研究和办学等。在内部要素上,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存在着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问题。在广度上,我国仅重视学生交流和合作办学,而在教师交流、课程、研究的合作进展甚微。在深度上,即使是学生交流与合作办学,也存在诸多不足。譬如:阿盟和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偏少,我国赴“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动力上都显不足。我国高校走出去办学也缺乏自信和动力,这是一个深层次问题。相比较而言,学生交流则是一个显性现象,容易被人用来掩盖其他要素的合作。而教师交流、课程与研究的合作则更需要政府和高校主动对外开放的意识与行动。因此,“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需要在合作要素上扩大合作范围,实现全方位深度的合作,真正落实“一带一路”留学推进计划、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与教育援助计划,发挥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5、在发展多样性上,要从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外交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同发展阶段,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有小部分发达国家,如俄罗斯、以色列、新加坡和希腊等,还有一部分是不发达国家,如尼泊尔、缅甸等。因此,我国在与沿线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交往,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要主动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特点,选择相异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说,要从过去的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制定适合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模式。譬如: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和希腊等国家,发展水平较高,我国与之高等教育合作要采取双向平衡合作模式,目前我国与这些国家高等教育交流还不平衡,处于弱势,需要加强;对尼泊尔、缅甸、柬埔寨等欠发达国家,要实行以教育输出与援助模式,输出我国的课程、教师和学校,并对其学校设施和教师进行援助和培训。对占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以输出为重点的双向交流模式,扩大我国教育资源的输出与影响,吸引其优质教育资源与留学生。
6、在机制和平台上,由松散型向系统化转变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是我国与多区域、多国家的合作,需要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在区域层面,建立了我国与东盟、阿盟、南亚中东欧高等教育论坛以及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在多边关系上,建立了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和中新印高等教育对话等机制。在双边关系上,我国建立了与一些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机制和平台以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中韩大学校长论坛、中俄大学联盟等。因此,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初步建立了一些区域、多边和双边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和机制,但总体是松散的,还没有在“一带一路”构想框架下去进行系统化的建构。因此,在合作机制和平台上,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进行自我革命,由松散型向系统化转变,整体构建高等教育合作“一带一路”总平台(“一带一路”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一带一路”高等教育联盟、“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等)、区域合作平台(中国与阿盟、东盟、南亚、非洲高等教育论坛等)、多边合作平台(中印埃高等教育论坛等)、双边合作平台(中俄高等教育论坛、大学校长论坛、大学生联谊会等)以及院校合作平台等多层次、立体化系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次区域、国家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服务。
《北京教育》杂志2017.05.16
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规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就我校进一步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1. 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以国际化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是上外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意义重大。学校各级部门要站在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2. 明确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好教育对外开放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推进人文交流,做强高等教育,为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3. 明晰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基本思路。贯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以加快培养“多语种+”国际化人才为中心,以提质增效、完善治理为重点,以推进落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化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为抓手,创建符合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需求的国际化办学运行机制,深化教育国际化内涵,提高国际化办学质量,增强国际化办学效益。
二、重点任务
1. 完善涉外教育治理机制
1)优化国际化建设机制。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主体,以学科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以师生为核心的国际化建设运行模式。加快推进各项国际化行动计划。开展国际化示范学院试点,探索学校国际化建设的路径,推动全校各院系的国际化建设规划和实践。
1) 实施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合作,培育、确定一批学校战略合作伙伴,完善对重点国家和区域国际合作的战略布局,发挥国际合作专员的作用,建设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合作平台。
2) 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加快区域教育交流,丰富合作形式。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学术联盟,与重点合作学校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充分发挥外国专家、留学生等群体的积极性,参加学校的国别区域研究等教学科研活动,传播中国文化。
2. 进一步推进双向留学工作
3) 提高出国留学质量。对接“多语种+”人才培养战略,开拓更多高水平、高层次出国留学渠道。注重国内国外培养的有机融合,把海外留学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出国留学效益,鼓励学生在对象国修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课程。主动对接国家留学基金委,多渠道筹措留学经费,合理配置和管理留学资源,更好发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对高端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提升上外学生海外交流基金的使用效益。到2020年,50%以上的学生在学期间有海外交流学习或实习经历,留学目的地更加丰富,留学形式更加多样。
4) 打造“留学上外”品牌。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原则,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别、专业布局,创新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比例和质量。依托学校交叉学科优势,通过增设新专业、提高全外语课程质量、不断丰富中国学等全英语项目的内涵等手段,提高学位留学生的层次和留学生教学质量,培养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高端国际人才。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保持全国高校前列,生源国别更加多元,专业布局更加优化,学历留学生占在校学生的比例达到15-20%。
5) 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对接国家《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对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国家急需人才的国际联合培养。发挥卓越学院的平台作用,创新“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多语种外交外事人才、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等。实施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战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扩大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规模,推出非通用语种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海外设有国别区域研究专业的知名高校合作,选派优秀硕士研究生在海外大学攻读硕士专业课程,实现学位双授或联授。
6) 做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服务工作。完善出国留学“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和全流程留学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国内外联合培养的课程衔接、学分认定、学籍管理、学位与证书互认。制定《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出国(境)留学管理规定》和《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国家、学校、院系三个层面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通过各种平台宣传留学效益。构建专业化留学生服务体系,完善留学生奖助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外学生交流融合,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设立国际化服务示范岗,为留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完善的服务,完善国际化校园建设。
3. 大力开展涉外办学
7) 开发和完善以“多语种+”为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发挥外语类高校在五类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深化“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引进世界知名大学的一流专业,积极开发在对象国文史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造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校际交流项目内涵,开发更多本科、研究生双学位项目,以及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项目,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8) 力争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和重点合作学校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建设教学科研机构,统筹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研究两项任务。争取上海市教委的支持,适时申报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二级学院)。开展国际化示范学院试点工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融合、创新,提升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和管理水平。
9) 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加强统筹谋划,试点与战略合作伙伴和重点合作学校或机构联合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开展高层次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适时建立若干海外学习实践基地和办学点、海外学院或语言文化综合培训机构,并向驻在国及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合作提升水平和层次。
10)促进孔子学院内涵建设。做好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 注重质量与内涵, 在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学校在所办孔院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落实“孔子新汉学计划”,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建设孔子学院海外高端翻译人才培训基地,切实实施基地重大项目,开展孔子学院战略发展研究,培训本土汉语教师和海外高端翻译人才,打造海外汉语翻译人才高端智库和培养基地,促进国内外学者合力推进国别区域研究。
4. 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国际合作
11) 加快引进高水平外国专家。完善外国专家项目申报和评审机制,基于一流学科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需求,对标国家重点引智项目,设计多层次、多类型的外国专家项目,提高外籍教师层次与比例,强化对引智项目的绩效评估。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发挥外国专家特长,提高项目聘请效益,丰富教学科研成果。组织外国专家俱乐部系列活动,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和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外专眼中的中国”品牌项目,让更多外国专家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12) 拓展海外研修内涵,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从国家公派、上海市公派、单位公派三个层面,多措并举推进教师海外研修和培养工作。以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需求为导向,有重点地遴选和推荐教职工出国研修。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专家评审制度,重视行前培训,注重海外动态管理和后续成果转化及经验总结和推广,切实提高进修留学效益。有重点地抓好教育部教师队伍培养示范项目“青年英才海外研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等品牌项目。推出新一轮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国际化培养基金资助计划。
13) 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深入推进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等一流学科建设,优化国际科研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科研合作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依托校际合作网络,对接科研领域,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深化双边、多边科研合作,举办智库联盟论坛。与国外学术机构、文化交流机构、科研院所、著名高校和权威出版机构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打造具有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价值的汉外对照中国文化出版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与国际权威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专著或译著,促进学术成果海外推广,促进学术成果国际转化。推进学术期刊外文版建设,加强多语种网站、特色学术网站群、学术期刊群建设,构建高端学术成果展示和国际学术传播平台。
14)大力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聚焦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国别区域研究,促进外国语言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在加强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国别区域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上海国别区域研究院”建设工作,创新国别区域研究的体制机制,充分整合国外优质学术资源,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与决策咨询能力,积极打造层次分明、成效显著、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国别区域研究网络。
5.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15) 打造上外特色人文交流品牌项目。主动对接国家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做好与上海友好州市的文化教育交流。办好重大外事活动,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鼓励和引导出国留学师生在海外积极参加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促进民心相通。
16) 促进中外语言互通。发挥外语类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现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的孔子学院、学校战略合作伙伴等平台,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和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国家汉办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等资源,开展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与对象国汉语学习者交叉联合培养,鼓励国内外教学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编写语言学习教材和工具书,推进海外汉学与国内中国学的融通,推动国别区域研究全方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外国专家的招聘和留学生招生,发挥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在校内的教学科研潜力,为在国内开展语言互通学习、国别区域研究等提供更多资源。
17)丰富多语种外文网站建设内涵。完善多语种外文网站的建设机制,将在学校工作学习的外国专家、留学生等纳入网站建设队伍,发挥其宣介作用。网站内容从单一事件的翻译报道转向经过周密规划的主题式组合报道,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深度传播中国理念,提升学校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民心相通。
6. 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18) 对接国家和上海市留学推进计划。认真做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上海市“一带一路”暑期学校项目,进一步加强中国学等全英语项目的宣传,调整或增设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吸引更多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校攻读各类学位。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调整上外学生海外交流基金的资助导向,优先资助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的出国留学项目。
19) 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人才培养和国别研究。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伙伴的教师交流,推动语言教学培养方案、教材教法等的互学互鉴。引进沿线国家高水平外国专家,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或课程,鼓励中外教学科研人员合作开展对象国研究。积极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生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调配优秀师资,引导设置更多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课程,培养后备人才。积极承接或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沿线国家人文交流项目与活动。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和改进党委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意识形态、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主要领导作用。完善学校国际化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和工作机制。加强教育外事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政治坚定、视野开阔、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国际化办学管理人才。
2. 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国际化建设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学校统筹、部门联动、院系主体、全员参与”的国际化建设工作机制,打破部门、院系之间的壁垒,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效率。实施国际化相关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以院系和部门考核为主,逐步推进个人考核,在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国际化建设的内容。
3. 完善经费保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健全中外学生国际流动资助体系,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国际化建设经费保障,加大对高端外国专家聘请的经费投入。逐步推进校、院(系)二级管理,赋予二级单位国际化建设经费的更多自主权,建立健全经费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规划
根据国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有关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战略规划。
一、发展基础
2009年以来,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步伐明显加快,国际间学术交流更加活跃,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一)主要成就
1.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从零开始、跨域式发展。学校从2012年开始在英国建成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随后又相继在罗马尼亚、巴巴多斯顺利建成两所孔子学院,实现学校海外国际合作办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三所孔子学院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当地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并且已经成为学校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高端平台,通过派出师生参加孔院建设、合作举办学术论坛、共建研究中心、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形式丰富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内涵、推进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进程。
2.加强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随着近年来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大力实施,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新增与一批世界名校的实质性合作,国际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目前,学校已经与世界上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共有170个正在执行的各类学生合作项目,类型包括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联合培养、学生交换、暑期项目、海外实习等多种非学位项目,每年派出学生近千人次。这些项目涉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所高校和机构,其中高校108所、机构8个。根据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108所高校中,世界500强院校共计70所,占到总数的64.81%。其中世界百强院校23所(占21.29%)、世界101-200强25所(占23.15%)、世界排名201-500强22所(占20.37%)。
此外,学校还相继加入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法学院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一批国际教育组织,有力地加强了学校与国际教育界的联系,为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创造了新的路径。学校每年选派师生参加联盟活动,并与联盟高校广泛合作,逐步开展互派交换生、选派奖学金学位生等项目,拓展了国际合作领域。
3.全力支持中欧法学院持续、稳定发展。中欧法学院是学校国际合作的又一高端平台,一直得到学校全力支持。2008年建院以来,已经在硕士生培养、职业培训以及学术研究等三项主要功能上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外合作培养“中西贯通的法律人才”,摸索出一定的经验,做出了贡献,正逐步凸显出其在法学研究、法学人才培养、中欧法律交流等多个领域的优势和重要地位。
4.着力提升引智工作,服务教学科研国际化。近年来,学校引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不仅从上级部门申请获得的外专经费逐年大幅增长,而且突破性的获得多项引智成果。2012年,学校首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尤金·克拉克教授正式受聘我校;2013年,学校申报的“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111计划”立项,成为历年来唯一获批的法学类引智基地,也是学校近几年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高度重视引智工作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2014年,学校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和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聘请的罗纳德?艾伦教授,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5年来,学校共计邀请到1000余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等一批国际一流专家,为学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5.不断提升对外交往能力,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学校每年接待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个代表团来访,包括各国政要、国际组织首脑、知名大学校、院长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一流的国际学术大师、专家学者等。学校每年举办“大使论坛”,目前已邀请到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位驻华大使来校演讲。此外,学校每年举办20场左右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与会,增进了学校与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有力的提升了学校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
6.请进来走出去,师生派出蓬勃发展。随着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学位项目和外方奖学金项目的大幅度增长,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数量大幅增长,过去五年共计派出师生近5000人次,其中学生近3000人次,使近10%的在校生具有了海外交流、学习经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优秀本科生海外学习的项目数量逐年大幅增长,2015年达到23个,2016年达到35个,在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为本科生出国留学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平台。
7.对港澳台交流取得诸多成果。近年来,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继续保持积极活跃的交流态势,并不断拓展深度合作,2014年入选教育部十一所对港“一对一”高校,2016年与9所内地重点高校合作设立“对港法学教育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我校港澳台办。截止2016年,学校已连续10年成功承办教育部对港重点交流项目,已为400余名香港高校法律学生举办暑期在京学习交流活动;选派我校学生赴香港法院实习,开大陆地区法科学生赴香港法院实习致先河;聘请香港终审法院陈兆恺大法官为学校特聘教授,成立香港法研究中心。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已经与14所台湾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和发展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多个师生交流项目,每年互派百余名师生交流学习。学校每年组织1-2次赴港/台干部培训班。
(二)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学校国际化办学及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但与建设国际化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重点工作的联动和配合还不够充分,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国际化在大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适应国际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支撑国际化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尤待加强;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经有待继续探索;学校的国际化现状还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日益深化、扩大的国际交流需求;国际学生规模、质量、结构及其课程体系有待提高和优化;校院二级管理有待进一步推进和落实;一些二级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增强,对外交流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浪潮,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抉择和普遍战略。2016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扩大”发展阶段,进入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特征的“做好”发展阶段。“做好”,是中央对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提出的根本要求。对于高校来讲,如何在以往各项工作规划基础之上,进一步把握重点,理清思路,真正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提质增效,做强教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必须认真谋划和思考的问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四个全面”战略要求,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紧紧抓住“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与时俱进,深入探索扩大教育开放、做好教育对外方针工作、提高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目标,实现法学学科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
(二)发展思路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提升水平、增强效益,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和总体思路,进一步拓宽渠道、打造平台,坚持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整体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服务师生国际发展需求,提升学校国际学术水平,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建设具有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中心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主要目标
未来一段时间,学校将集全校之力,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到2030年,法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政治学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其他学科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学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
一方面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加大留学工作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来华杰出人才等五类人才;另一方面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别、专业布局,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构建来华留学专业化服务体系,打造“留学法大”品牌。
(二)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涉外办学水平。
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办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欧法学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申办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另一方面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办好学校共建海外孔子学院,并以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继续在国外合作建设“中国法研究中心”,推动科研合作及人才联合培养。
(三)加强高端引领,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高端平台,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借鉴世界名校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进实施“引智工程”与“海外提升计划”,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依托“千人计划”等国家人才战略政策,通过制度创新,吸引一批优秀的外籍教师到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行业组织任职,担任国际期刊编委的支持制度。
(四)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借助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相关制度,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及各类活动;继续大力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好孔子学院,通过深化与世界各国语言合作交流,推进语言互通,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成就;积极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的宣介作用,积极传播中国理念。
(五)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学校已经加入的各类国际组织的国际性活动,并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及合作领域;推动区域性大学联盟建设,深化双边多边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升学校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发言权,鼓励推荐优秀师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参与国际竞赛,充分展示学校师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专业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援助项目。
(六)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
学校将聚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接沿线各国发展需求,通过多种途径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等工作,包括共建孔子学院、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及孔子学院奖学金生、鼓励各学院、各科研机构与相关单位合作,创设新的研究平台,深入开展国别研究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学校党委对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健全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委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制定、人才培养、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学校外事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优秀涉外办学管理人才,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
(二)健全工作机制
强化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监管和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育对外开放运行架构,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有序;学校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三)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将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设立专项配套经费,在经费使用及管理上,更多向支持人才倾斜,赋予各二级学院更多自主权,按规定统筹安排相关资金用于支持师生赴国外讲学、访学、交流、实习、开展合作研究等。
(四)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校园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对外开放的舆论氛围。
(五)加强理论支撑
完善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布局,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支持学校各科研机构开展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支持大学间智库合作;建设教育对外开放发展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平台;建立教育对外开放专家咨询组织,健全决策机制。
西南大学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
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西南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关键阶段。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战略举措。《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若干意见》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要求和需要学校积极推进自身国际化进程。为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结合《西南大学“十三五”国际化专项规划》,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宗旨,切实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规模,提升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
二、重点工作
(一)学生国际视野拓展
1. 丰富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
促进在校大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学校将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项目的优化引导,支持和鼓励更多优秀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出国(境)长短期交流学习项目。除了从短期专题游学,海外实习、毕业设计,到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分课程学习,以及各种联合培养等常规项目外,拓展自费研修、教育实习、短期夏(冬)令营及其他各类交流项目,大力提升学生出国(境)学习人数。到“十三五”末,建设稳定的出国(境)交流学习基地50个以上,参与出国(境)学习交流的优秀学生达到3000人以上。
2. 加大出国(境)交流学习的专项资助
投入专项资金,资助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是学校国际化的最新实践。2016年,学校出台了《西南大学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专项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试行)》,并首次设立500万专项经费用以资助学生。“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加大资助力度,同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到“十三五”末,用于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的专项资助经费达1000-1500万元。基本形成学校政策及资金鼓励扶持,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学校公开择优选派,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出国(境)学习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
3.全面提升合作办学数量和质量
在办好现有的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瞄准国家发展急需人才、紧缺专业,主动物色国(境)外拥有绝对或相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校,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与国(境)外高校合作新增举办3-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平台,全面促进学生交流、师资培训、合作科研、全英文课程建设等国际化相关工作。
4.积极开展境外办学
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积极输出西南大学优势教育资源。在现有的1个教育管理专业越南境外办学项目基础上,争取新增1-3个境外办学项目。在教育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国家积极鼓励支持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著名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培养更多发展急需的人才。积极借助企业“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探索通过与相关企业的互利合作,创新境外合作办学模式。
(二)科学研究国际协同
1. 鼓励开展科研合作
“十三五”期间,发挥学院(部)的主动性,按照学校国际化进程发展总体规划及各学院(部)国际交流具体需求,保持并稳步提升与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数量,扶持学校重点学科、重点领域与国(境)外水平较高的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稳定、有效的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将校际交流上升到科研合作的层次,积极利用可能的科研合作形式,鼓励开展合作实验、发表文章、成果产品化等,加大力度支持国际协作科研成果的产生。
2. 明确科研合作重点方向
着重拓展和深化与国(境)外著名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国(境)外学术组织、跨国公司的合作交流。主动服务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学术团队,积极争取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着重发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高校间进行科研合作并能产出科研、经济双向成果的领域,并适时推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化、国别化研究。
(三)队伍国际化建设
1. 鼓励教师出国交流
加强学校自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为教师出国(境)交流和访学提供平台,争取项目。支持教师出国(境)参加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活动;鼓励知名学者到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刊物任职;针对性资助教师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讲学和合作科研等学术活动。
2. 提高海外引智质量
坚持“高端引领、需求导向、以用为本,重点引进”的原则,深入调研学校引智需求,充分调动校内外的各种引智资源,不断拓宽海内外的引智渠道,在积极增加引智数量的同时确保提高引智质量。依托“千人计划”、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项目,探索实施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制度,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水平和有国际影响力的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开展教学、科研和交流等学术活动。有意加大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智力的力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校工作的高层次外国专家给予适当政策和经费倾斜,为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集聚资源。
3. 提升外籍专家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外籍专家管理制度,规范外籍专家教学科研管理,充分发挥外籍专家作用,加快学校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规范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让外籍专家进得来、留得住、能安心、更敬业,切实增强来校工作的各类长短期外籍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同时加强职能部门与外籍专家用人单位之间的协作,强化聘请单位对外籍专家的管理和绩效考核职能。
(四)打造“留学西大”品牌
1. 建设来华留学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的特点,丰富来华留学生课程种类,努力打造精品特色短期留学项目,以带动国(境)外合作学校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与学校的各种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全面建成11个全英文授课的硕士专业和7个全英文授课的博士专业并开始招生;力争建成2-4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建成5-8个包括教育、心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来华留学品牌专业;研发、出版一批能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适应汉语国际教育需要的,满足来华留学人员或海外人士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课程教材,推动学校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学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2. 创新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
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公费和自费并重,规模和质量并重,管理和服务并重,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并重,统筹推进学校留学事业发展。学校将通过制作对外宣传片、英语宣传手册及英语网站建设,提升学校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为了适应来华留学生规模、层次不断拓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来华留学生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服务”一体化、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来华留学生管理新模式,适时推动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趋同化管理。
3. 加大来华留学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重庆市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同时自筹资金,加大“西南大学校长奖学金”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增设“丝绸之路奖学金”等不同类别、不同标准的奖学金种类,吸引更多优秀国(境)外学生来校留学,打造“留学西大”品牌。力争到“十三五”末,来华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学历生比例增至55%。
(五)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学校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和BCIT孔子学院已经建成为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引领全球的示范孔子学院。为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学校国际知名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办好现有的孔子学院,努力新增孔子学院是学校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积极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主动把握机遇,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合作,寻求新建学校第三所孔子学院。同时,努力推进校内非通用语种专业和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中国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培养储备人才。
孔子学院不仅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学校推进国际化、培养国际化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学校将建立健全学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公派汉语教师的选拔、培训、派遣、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政治素质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熟悉汉语国际教育的优秀人才主动竞聘学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及公派汉语教师。确保学校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特别是孔子学院建设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同时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和储备更多的国际化管理干部。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推进国际化规章制度,明确校院两级推进国际化的各自职责,加强校院两级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绩效考核。鼓励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接收来华留学生规模,在校生赴境外学习、实习人数,举办国际会议,教师国外访学人数,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科研,汉语国际推广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突破和发展。
(二)加强经费投入
科学预算学校国际化专项经费。增加对引进海外智力、在校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校际师生交流、教师公派出国访学进修、参与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科研等方面的专项投入,逐年增加“来华留学校长奖学金”和“西南大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专项经费”总额。修订完善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三)做好队伍建设
实现学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研究团队的引进与建设,全英文授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管理及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院两个层面的外事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将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和建设促进国际化发展的各只队伍。
重庆市教育对外开放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来华留学实现突破。增设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专项,规模为500万/年,每年培养100名来华留学高端杰出人才;接收沿线国家中资及本地企业外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来渝学习或研修,2016年共有4402名留学生来自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是境外办学实现突破。成立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与沿线国家构建发展共同体;促成重庆工业职业学院与力帆汽车建立中国在俄首个“鲁班工作坊”,对当地经销商员工提供培训服务。
三是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实现突破。支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开设非通用语学院,拟于近年开设涵盖不少于5个非通用语专业的学院;新开设匈牙利语、希伯来语、泰语等3个非通用语专业,首批学员已于2016年9月入学。
重庆市政府网 2017.01.19
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简称“苏教国际”)紧紧抓住当前世界教育资源跨国配置活跃、教育要素流动加快和江苏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有利时机,准确把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树立科学理念,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实际成效,稳步提升江苏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新路子。
一、紧扣教育现代化主线,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贡献度
苏教国际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全省对外开放大局、全省教育发展大局,紧扣教育现代化这条主线,聚焦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创造性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在整合江苏教育对外开放的海内外平台、渠道和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区域教育国际交流服务模式,协调苏南、苏中、苏北的教育对外开放进程,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有序对外开放,采取区域整体推进模式,大力实施“以教育国际交流促教育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基层教育局和学校提供区域整体国际交流服务,全面整体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度,以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目前已与盐城东台市教育局、丹阳市教育局、淮安市洪泽区教育局、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靖江市教育局等签署合作协议、落实行动计划。同时统筹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同时并进、相互促进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践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主动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办学治学经验,加大教师国际培训力度,扩大外国学生来苏留学生规模。组织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开展外籍教师引智培训项目,目前已选派2.5万多名中小学教师赴境外研修,引进2000余名优秀中小学外籍教师来苏任教。外国留学生来苏学习的数量和国别稳步增长。
二、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提升国际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苏教国际坚持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要服务于“发展适合的教育”, 把为人民服务细化为贴心的教育服务,把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坚定方向,着眼于提升“人的素养的现代化”,不断拓展多样化优质教育国际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适合的国际教育项目,创造更多走近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化活动的机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内涵由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体验,提升到增强国际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层面。截至目前,已组织6万余名中小学师生赴四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修学旅行活动。实施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提升在校大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比例,组织4831名江苏在校大学生参加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赴世界百强名校开展课程学习和访问交流。建立出国前培训指导、语言等级考试、出国留学咨询、留学境外后续服务、留学回国学历学位认证的“一条龙”学生海外留学服务体系,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打造多边国际合作平台,提升江苏教育品牌的知名度
以提升江苏教育国际影响力为目标,苏教国际积极打造实施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江苏教育国际合作大平台。相继在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教师海外培训基地,与国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际级区域校际联盟共同举办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议及境外分会,互学互鉴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强交流合作,促成近200所境外学校与省内中小学校建立友好学校。率先开通江苏教育英文网、留学江苏手机APP,覆盖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平台上讲述江苏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主动拓展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江苏留学和短期学习交流。实施一批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讲好江苏故事,促进民心相亲。其中“锦绣江苏·国际青年领袖文化交流项目”吸引了世界9个国家500余名外国中小学生来苏学习汉语言文化。江苏教育正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瞩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扬子晚报网 2017.10.12
黑龙江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步伐
日前,黑龙江省教育部门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黑龙江省高校与威斯康星大学系统内十余所公立大学开展实质合作,从而推动该省教育对外开放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是该省与威斯康星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35周年,多年来,双方在教育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开展中小学校长互访活动,两省高校教师交流、科研合作频繁,成果丰硕。
目前,该省已与境外省、州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前分别与加拿大BC省、韩国庆尚北道和俄罗斯滨海边区教育行政部门及俄罗斯外贝加尔边区教育科学与青年政策部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各自属地内学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本次签署《谅解备忘录》是黑龙江省与境外省、州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建立的又一个机制性平台,黑龙江省将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朝着学校主导、政府引导,全方位、机制化、高水平、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
《黑龙江日报》2017.05.31
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提质增效
张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使命。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一年多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过程监管、党的建设、理论支撑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如布局之困、教学之忧、师资之难。日前,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福建举行,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就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展开了深入思考。
办学布局怎么避免“一窝蜂”?
如今,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572个,在校生规模近60万人。从区域分布上看,中西部地区高校获批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均占总数的50%以上,渐趋合理,但其他方面的“布局”问题仍令人担忧。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理事长林金辉介绍,截至2016年底,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工学约占37%,管理学约占26%,两者合计约占63%,而法学、历史学均在2%以下;在层次布局方面,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20%,其中大部分是硕士层次项目,博士层次项目不到20个。
“中外合作办学要加强顶层设计。”林金辉建议,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应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布局,重点加强国家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建设,进一步严控商科、管理学科、国家控制布点学科的中外合作办学,避免出现新的专业扎堆现象。同时,应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还有“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不均衡。2011年成立的老挝苏州大学、赴马来西亚办分校的厦门大学都曾引起高度关注,但更多高校的境外办学以项目模式为主。有专家强调,今后应统筹设计“引进来”与“走出去”,在管理体制机制、质量评价体系、学历学位颁发及认证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我们应该逐步提升自身面向国际教育的供给能力,特别是在输出上有所作为。”上海大学副校长龚思怡认为。当前,上海大学已有悉尼工商学院、巴黎国际时装艺术专修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接下来学校计划到悉尼办学。
教育教学如何“名副其实”?
“我在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本是中文的,老师也是外聘的中国老师,压根没有所谓的先进国外教育理念,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教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抱怨。
很多人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始于它“不出国门的留学”的美名。如果不用走出国门,省去高昂开销和各种不便,又能享受到国外顶尖大学教师资源,多好!可现实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许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引进了外方合作高校的一些教学模式,采取了一些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的改革措施,却因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而难以坚持,导致成效不大、进展不快,甚至半途而废。
为何这样之难?“在具体合作中,外方负责提供与自己本校相同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及师资,中方提供校园设施和行政后勤管理。但外方普遍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中方很难测算外方的实际投入,双方很容易在核心价值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分歧。再者,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规范性不够,对各国教育体系缺乏了解,仅仅局限于课程嫁接,很难建立符合双方实际的质量标准。”一所独立法人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校长坦陈。
“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提质增效的核心正是课程、教学与师资。”林金辉表示,从近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动向看,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重心开始下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相关措施在不断完善,引进课程的标准也在探索和制定中。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把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到与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并列的高度,“这一突破性的提法,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的要求,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新机遇。去年,教育部学位中心首次把中外合作办学纳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这也是一个强化‘双一流’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作用的强烈信号。”林金辉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辐射机制”和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天然优势,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师资“缺斤短两”怎么办?
外教老师什么样?在不少学生看来,“空中飞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描述再恰当不过。在一些非法人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有的“飞行教授”来华一周就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时数,质量堪忧。
“我们学校有法国教授来上课,但因为他不常住,一门课两周甚至一周就要讲完,在纯法语授课的环境下,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去吸收、学习,更谈不上像法国学校那样,享受一名项目老师只带一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工厂、实验室等资源。”在某高校与法国合作办学的学院里,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引进师资数量和质量“缺斤短两”,“飞行教学”所占比例屡破“红线”,教师临时招聘、滥竽充数现象时有发生……怎么办?要知道,不管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最终都要落实到“谁来教”。
“师资质量问题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牛鼻子’。”林金辉认为,当前,应着力完善提升师资质量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包括退出和禁入制度在内的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准入制度。应着手研究制定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外籍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强聘任考察和考核,加强岗前培训和师德教育,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把关上采取“一票否决制”和建立“黑名单”制度。二是研究制定调整师资结构的政策措施,逐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师资教龄、年龄和职称结构。三是建立中外合作双方教育机构在师资建设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强高水平师资海外培训、联合培养、互训互用。四是完善保障措施,改革中外合作办学收费审批制度、健全检查审核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办学单位教师发展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自主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质量。五是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
“我校师资数量定为250人,但曾经只有150人。学校不会为了尽快补充发展规划中预设的学科招聘岗位,而降低招聘的质量标准。”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
“不少办学单位在师资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应着力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名师工程、精品课程,开展示范性建设,评选优秀教师,通过师资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增进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林金辉建议。
《人民日报》2017.12.07
境外办学:“走出去”还要“走得稳”
贺迎春、熊旭
教育国际化不仅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而作为“走出去”——跨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境外办学,更是新时期推动我国教育走出去、扩大人文交流、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党和工作大局的重要环节。因此,全面梳理我国境外办学的演进历程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我国推进境外办学的内外动因和存在问题,客观研究其他国家境外办学的已有经验和教训,科学研判稳妥推进新时期境外办学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是我们当前做好对外教育开放工作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教育开始“走出去”,探索开展境外办学。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国教育在继续做好“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的步伐也开始加快,院校开展境外办学的积极性也在显著提高。截至2016年3月,我国高校境外办学机构已达5个,办学项目数量已达98个,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另有474所孔子学院以及孔子课堂;我国已有35所高校赴境外开展办学活动。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引进来”的同时,也将“走出去”提上日程,加快各自境外办学的步伐。
当前推进境外办学的有利条件,我国境外办学步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影响力快速提升,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赴境外办学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不仅为学校赴境外办学提供了更有力的资源支撑,同时还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外部环境。而经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为我国学校赴境外办学提供了服务平台,积累了发展经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同时,中国的大批企业正在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范围的经贸合作与市场竞争。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可以为各国培养了解中国、精通相关技术的专业人才,还可以为中国企业培养大量熟悉所在国国情、具备现代管理和经贸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最终为实现中外互利共赢提供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也逐渐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这是高校“走出去”办学的重要基础。而国家层面“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标志性方针政策和援外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提出,为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外交工作重点,旨在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其中,教育合作肩负着重要职责,境外办学是重要抓手。通过在目的国开展境外办学,系统展示中国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育标准,有利于促进人文交流,弘扬友好合作精神,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还可以通过当地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中国技术、投资和援外工作在当地落地、生根和健康成长。
境外办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存在着规模不大、学科和专业相对单一等问题,除中医药和针灸、汉语言文化、武术及体育等一些传统学科和专业独具优势、为他国无法替代外,大多数学科和专业并未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此外,我若干所大学相继在华人多的同一国家(新加坡)和地区(东南亚)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相对集中。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境外办学在汉语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从目前我国高校境外办学所设置的一些专业来看,许多高校在汉语教学中投入了较多的精力。需要指出的是,把汉语教学作为办学重点这一定位与我国的孔子学院目前承担的任务有较多的重叠。孔子学院是为了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而设立的。但是与高校的海外分校不同,孔子学院品牌已经形成,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已经形成了其自有的一套较为成熟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方案。从这点上看,我国高校境外办学迫切需要重新调整“汉语教学”在办学中所占的比重,将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习的基本课程,而不是一门专业来设置。或者可以考虑,将汉语教学这一任务交由孔子学院完成,在具备基本的汉语能力后再衔接到分校的学习中来。
其次,海外分校定位不够明确。从目前举办的海外分校专业设立情况看,有的高校对分校的专业设置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朝着一个完整分校的规划发展;有的则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明确,仍有将“分校”视为国内师生海外培训基地或作为一个暑期学院的短期合作项目来运行的情况,对专业建设没有较明确的发展规划。这样定位对专业的“走出去”“走得稳”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支持令人担忧。要让这些专业“走得稳”,应该通过对东道国学科专业需求进行科学调研,以符合当地切实需要,这样才是境外办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此外,必须考虑到,高校承担着高财务风险。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明文规定不允许公办高校对境外办学进行投资。因此,要保障境外办学的校园建设、教师聘任、管理人员配备、教学设备资料购买等所需的经费,高校所面临的压力不小。与在国内其他地区设立分校不同,高校在海外设立分校,承担了很高的财务风险。目前高校海外办学经费均需依靠募集社会资金来提供,如果无法在办学经费上得到保障,那么就很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被迫终止境外办学项目。国外同行这样的教训不少,例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新加坡的分校,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即造成了3800万美元的损失;密歇根州立大学迪拜分校已经损失了数百万美元,2010年起停止招收本科生,该校能否继续办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高校境外办学的质量保障缺乏问题也需要关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境外办学的生命线,但是我国境外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对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监管工作只能依靠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进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定期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公布教育涉外活动的信息(目前以发布自费留学中介相关信息为主),并对国(境)外学历学位进行认证,但是这些工作对质量的监控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这对我国高校境外办学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新时期稳妥推进境外办学的对策建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于2015年12月9日下午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能力,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要考虑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区域发展需要,有所侧重、因地制宜;要加强党对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目标、人才培养、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从战略意义上来看,《若干意见》不仅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全局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而且对新时期稳妥推进境外办学指明了战略方向,是未来一个时期做好涉外办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为更好深入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稳妥推进新时期境外办学工作,亟须进一步研究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的政策措施,加大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拓展力度,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健康发展。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扫除阻碍稳妥推进境外办学的思想障碍,提升境外办学在国家扩大教育开放、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去年3月,教育部就境外办学工作组织有关专家赴约旦、埃及等开展了专项调研。在深入了解部分中国高校境外办学项目和机构所取得成绩、存在不足、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开展境外办学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也看到了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境外办学在政策规划、学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其次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谋划,加强境外办学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我国高校开展境外办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急需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统一规划,特别是在国家大战略框架内如何统筹教育、文化、贸易、援外等各类资源,已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讲,首先要统一协调外交、商务、文化、教育等部门力量,形成支持和推动境外办学的合力。其次要统筹考虑市场服务和对外援助不同发展路径,调动社会积极性,鼓励多渠道开展境外办学。然后要通盘考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境外办学,通盘考虑服务外国学生和境外华人华侨子女的受教育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和目标市场的深度研究。
再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出台新的境外办学管理办法。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颁布已十多年,在这期间,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全球教育市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管理办法已明显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宏观指导方面,政府应对高校境外办学起到更积极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在保证高校境外办学质量的前提下,政府应精简审批程序,避免高校为举办境外办学而花费过多额外的精力,以帮助高校降低申报和审批的成本。
再次,要积极推动应用技术类教育走出国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这与我国工程技术类高等教育的长足进步密不可分。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发展经济的共同使命,希望通过借鉴中国经验,引进我国应用技术类教育模式与资源,培养当地工程技术人才,以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更好地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外需求,认真谋划、科学设计,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境外教育模式,系统输出中国教育服务,打造中国教育品牌。
此外,还要明确境外办学定位,加强高校能力建设,服务市场需求和战略需要。一方面,要明确境外办学的定位。从国内外大学设立海外分校的实践效果看,海外分校是否能够良好运行发展,与校方对海外分校的定位是否清晰休戚相关。因此,我国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境外办学规划,对本校境外办学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项目论证与规划、战略管理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差距较大。如何组建一支既通晓外语又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做好境外办学工作的重点,必须立即着手相关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工作,加快学校能力建设,打造境外办学的精干团队。同时还应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保障,积极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境外办学。
光明日报2016.11.29
为知识经济时代储备人才
刘强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在近年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扩大中外合作办学,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领域。这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势所趋,也是目前国内教育改革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2016年4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即“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前沿和薄弱学科建设,借鉴世界名校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仅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促进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发挥“鲶鱼效应”,更要以中外合作办学服务教育发展的需求,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制度建设诸多方面助推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必须作好准备。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承担的使命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全球化、跨国公司与跨国的资本流动,呼唤更多有着国际视野、扎实的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回应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难题。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同样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在商业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的培养方式,天然地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势必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办学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有赖于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院校的质量和合作的深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尽管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进了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距离。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公布的2016年世界大学排名数据为例,前20名的大学中仅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国内大学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何进一步拓宽与这些顶尖高校的合作渠道,同样是我们努力的重要方向。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基于尖端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势必要进一步加强与顶尖大学或顶尖学科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光明日报》2017.02.15
这5年,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张东
在国家对外开放进程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培养更多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教育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魅力。
——编者
今天,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新格局。
双向留学联通各国人才
前不久,王俊峰等8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入驻安徽合肥的“科学岛”,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科研工作。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达54.5万人。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也吸引着更多留学海外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据统计,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43.3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的学生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72.38%到2016年的82.23%。
教育交流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学生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石
2016年7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正式发布,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教育开放、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更多契机,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2016年,来华留学人员44.3万人,来自全球205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引领来华留学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2016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硕博研究生比例高达69%,比2012年占比增加了1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奖学金学生达61%,比2012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
如今,在教育对外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外学生留学之路更加便捷,学习生活更加多元,国际交流更加深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学生的双向交流同时增强。2016年,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8万人,中国去往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人数达到4万多人。目前,中国和东盟正在打造“升级版”的学生交流,实现双向流动总规模到2025年达到30万人。
教育对外开放正在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培养更多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教育合作搭建世界舞台
“青年一直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锋力量,希望青年朋友树立全球视野,胸怀天下,面向未来。”9月28日,在美国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这样寄语中美两国青年。
对于全球的未来发展,青年是希望,教育是基础,交流合作是途径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中外青年教育交流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成功建立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并将教育的交流合作作为其中的重点举措。
合作才能共赢,我国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合作形式更加多样
其中,学历学位互认打通了各国教育之间的屏障,使得学生国际间的教育衔接更加通畅。近年来,我国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签署已经遍及4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24个国家,和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等8个国家。
随着我国学生对世界顶尖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旺盛,中外合作大学这种高等教育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美国的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纷纷与我国高校合作建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国分校区,并引领了一大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也在拓展海外校区,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国家。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2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37个。
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我国在全球教育发展中贡献智慧,彰显魅力。
中华文化聚集全球学子
10月13日前后,来自96个国家的105支参赛队的207名选手、109名领队纷纷从世界各地抵达北京,来参加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他们从110个海外赛区角逐入围,期待着这次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亲密接触。
这些进入决赛的各国中学生,不仅中文功夫过硬,中文演讲、绕口令、单口相声不在话下,而且对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德国柏林预赛区,来自埃森伯乐文理中学的欧瑾瑜深情演奏的钢琴曲《我爱你,中国》震撼了全场。
“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汉语桥”中文比赛像它本届的主题一样,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汉语爱好者。据最新统计,全球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人。
对于如此众多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孔子学院并不陌生,而且是他们大多数人接受汉语启蒙的地方。
如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几乎覆盖全球——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2所学院和1074个孔子课堂,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各类学员达到210万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个国家设立了135所孔子学院和129个孔子课堂。
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67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此外,中医、武术(太极)、艺术、音乐、旅游、商务等中国特色专业,也为全球中华文明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犹如满天星辰遍布全球,使中国语言和文化异彩纷呈。
《中国教育报》2017.10.24
深化教育对外开放需要广泛社会共识
王焕现
3月1日,今年全国两会开始前两天,教育部举行新春新闻发布会,介绍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最新数据、进展和趋势。会上,就不久前被媒体关注的清华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办法改革,再有记者提问,对清华招收国际学生取消笔试,引发有人感叹“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外国国籍”怎么看?对此,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表示,清华大学在国际学生招生方面有自主权,相信清华的改革不会降低门槛,而是会招到更多优秀的学生,社会对清华的改革举措应予理解。他还说,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以自筹资金办学模式建立的主要招收国际学生的苏世民书院,大家可以到清华去实地了解。
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有关部门对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招生改革给予充分肯定,至少传递出这样几个信息:一是支持学校自主招生改革,特别是对已经跻身世界强校的大学,要敢于突破,教育部会为敢担当者担当;二是呼吁社会以科学态度关心包括来华留学在内的教育对外开放,多了解实情,多包容理解支持;三是希望社会理性关注用好国内国外资源,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角度思考看待问题。此次发布会上,教育部不仅发布了最新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数据,还将“一带一路”与教育对外开放、国家公派留学、来华留学、留学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和盘托出,就是希望社会了解理解,为教育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环境。
应该看到,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其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程度,有点风吹草动就引起强烈关注并不奇怪。特别是,在国际学生流动活跃的今天,如果真有人转道国外弄个洋国籍,再回来抢夺国内稀缺教育资源,确实会让人寒心。只不过,这种无厘头的疑虑,莫须有的质疑,不仅没有事实依据,也不合逻辑。清华大学改革招生办法,本来目的是要从更多的海外学生中选才,不是降低门槛,而是提高门槛,这是一;清华已经是国内超强、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生源质量必须有持续保障,只有不断改革,突破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否则就是不进则退,就会被超越,此其二;第三,这次改革最受质疑的是取消笔试,但取消笔试并不是不要考试,这与是否为“出口转内销”者曲线回国高考埋下后门隐患并不搭界。相反,取消形式单一的笔试,让更多外国学生用他们熟悉的办法申请,倒是有助于扫除不熟悉中国独有考试模式的外国学生的心理障碍,便利更多的外国优秀学生乐于申请清华;第四,即便是拿到外国国籍的华裔子女,如果他们确实合格,也没有理由剥夺他们作为外国学生申请来华留学机会的道理。一些在国外大学的华人教授学者,他们的子女很多都进了国外名校,国际知名大学热情欢迎的华裔学生,中国的高校为什么要拒绝呢?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莱谢克·博里塞维奇爵士曾说,“最好的大学也是最为国际化的学府,此等学府应不仅具备胸怀天下之志,也应具备‘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实力”。这些大学所以好,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使命摆到国际化的高度上来定位,用国际上行得通的办法获得全球一流的生源、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从而创造出人类社会需要的知识、人才和其他成果。
当然,质疑和争议也不是什么坏事情,经此一事,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了解了教育开放、来华留学教育,解除了疑惑,就是一件好事。正像有家媒体所说,这次争议,暴露了大众对来华留学和国际教育的陌生。因此,在清华招生新政争议之后,人们要思考的,恰是需要多了解一些国际教育的理念和事实,从而不至于盲目追风出国留学,不分青红皂白质疑来华留学的一些举措。经过争议,人们也许从此记住了仅2016年当年中国就有44万之多的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亚洲来华留学重要目的地国,认识到来华留学生质量、大学国际化程度,对一所大学乃至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对比来看,中国大学虽然在招收国际学生等方面颇有成绩,但与世界知名大学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据今年初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发布的一项世界大学国际化排名,在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150所大学中,亚洲排名最靠前的是香港大学,其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大陆有5校入列,依次是排120名的北京大学、排128名的南京大学、排136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排145名的复旦大学。吊诡的是,综合国际排名已经位居第35位的清华大学,其国际化排名仅为142名。据专家分析,在影响THE全球高等教育综合排名的各项指标中,国际化程度占比为7.5%,其中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两项占比5%。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哈佛、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的留学生比例都已超过20%,而清华大学只有5.8%左右。像清华这样的大学,与国际同行的竞争可谓白热化,其在国际化方面的差距,不能不被当作硬伤。清华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自然要加大国际学生的招生力度。
国际招生考试改革,对国内高考也并非全无借鉴意义。多年以来,全社会都关注高考改革,人们一再呼吁教育要培养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为什么不能对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清华多些包容和欣赏?至少,在招收国际学生时,鼓励他们先行先试一下那些国际通行管用的办法。
事实上,不少人对外国的招生办法并不了解。国外的招考,虽然不一定有一个全国整齐划一的模式,但却有十分严格的标准,特别是他们在招生中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关键素质。曾听一位考进剑桥三一学院的中国学生说,虽然他以12个A+(一般情况下有三到四个主科的A+就具备申请资格)的成绩被学院以全奖录取,但他发现,三一学院里的同学个个都有过人之处,个性张扬,才华横溢。包括他在内,这些同学的选拔都不是通过标准考试,而是通过面试选拔的,是在几倍于录取人数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的。这种招生申请审核的方式,看似低门槛,实则最见学生功力。人们还不知道,清华具体会设置怎样的审核,但可以相信,已经跻身世界名校的清华,不会降格以求。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也处在一个从数量扩张到内涵质量提升的时代,同时也是与世界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到达了GDP总量世界第二的位置,但人口素质、教育质量却还远未到达这样的地位。据专家统计,2016年,中国8亿劳动力创造了11万亿美元GDP,而美国1.7亿劳动力却创造了18万亿美元GDP,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差距甚远。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清华、北大就要赶上哈佛、牛津、剑桥。在这条路上,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中国对国际水准的追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教育国际化、教育对外开放的时代潮流同样不可阻挡。近些年来,包括初高中学生在内,中国到发达国家留学的人数有增无减,对国内大学生源并非没有冲击。早在数年前,清华大学就有教授呼吁,清华要有办法留住优秀的本科学生。稍加观察和思考,人们就不难看到,优秀生源正在开放的教育资源国际流动环境下成为激烈争夺的对象,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清华改革国际招生办法的初心。既然优秀生源在国际间流动,中国就要到世界上去竭力争取。国际上有通行管用的做法,中国就要借鉴这些管用的做法。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时就曾强调,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
中国的优秀学生要走出去,外国的优秀学生要引进来。清华从国际学生招生改革入手,捅破了教育改革开放的又一层窗户纸,触碰到了教育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难点。这种改革就是要打破固化思维和既定模式,不再患得患失,而是让教育找到创新精神、发展动力和竞争能力。在这个问题上,的确到了全社会对教育开放的不断加深认知和共识的时候了。
《神州学人》2017.03.05
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
随着《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两个文件的发布,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
——编者
中国教育开放进入新格局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0月20日,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如是说。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国家使命。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不久,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文件,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教育领域的落实方案,并公布了教育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举措。
日臻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近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呈现出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的新局面。
据教育部国际司统计,从1978年到2015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04.21万人。仅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到52.37万人,有40.91万人学成归国。与此同时,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
开放办学势在必行
“一带一路”战略向全球展示了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为我国教育主动面向世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推动教育国际化转型,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迫切需要。
针对此,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部署国际化战略路径。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俎媛媛介绍,今年,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显示,54.6%的高校已经或计划完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加强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其中,79.7%中央部属高校已经或准备启动专项工作;54.8%的高校已经或计划完善来华留学体制机制,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优化来华留学生国别、专业布局,提高学历生比例。其中83.1%的中央部属高校已经或准备启动专项工作。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许涛介绍,截至目前,我国与世界各国已举办各级各类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469个,涉及30个国家或地区的830所外方高校,以及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12大学科门类和200多个专业,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
对外开放关键是质量
会上,许涛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特别强调“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样的理念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AndrewDeeks认为,“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合作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理念。这种新的理念就是为了提升教育的质量。通过国内外的教育合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不仅在学习或者研究,以及其他工作当中,他们都能够通过这种国际合作的教育方式获益。”
许涛表示,为做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将通过建机制、通语言、传理念,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强化中外院校的实质性合作,共同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学历学位互认,加强与国际质量保障组织和合作,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品质。“合作办学要不忘初心,最终是要引领和示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人民政协报》2016.10.27
拓展教育对外开放职能 筑基一带一路建设
刘奕涛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推进,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的政策沟通与战略对接,更需要教育和文化交流推动下沿线国家间的理解、包容与共识。教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润滑剂”,发挥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教育将在更高的层面实现开放,并在开放中不断拓展其实践职能—— 教育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区域研究和跨国合作研究,提供智库咨询和参与全球治理,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以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教育的对外开放,必将使这些职能扮演更强的开放性的角色,并在互动、交流、开放的过程中释放出教育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价值,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支撑性的力量。
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的核心功能,也是教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与途径。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建构全新的国际交往格局,需要大量能够从事跨国性事务、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专业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高度互动开放的体系,因此,促进人才高效有序流动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应通过建立与完善政策机制,放宽人才流动的限制;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结合模式,开展跨境合作办学,建构跨区域教育联盟,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良性生态体系;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治、历史、文化等特点,实现人才的互联互通。
加强区域研究和跨国合作研究,是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前置性和先行性的功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治制度、经济战略、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一个高度复杂而多样化的跨国跨地区体系,需要加强区域研究和跨国合作研究。针对战略性、关键性和节点性的问题,开展系统的教育研究、政策研究和文化研究;建构跨国跨区域的科研合作平台,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建立与创新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提供基于问题导向的实践解决方案。
提供智库咨询并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援助,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机构智库部门应坚持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刻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在决策咨询方面的需求,以课题研究、田野调查、国外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研究;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智库机构的合作,共建智库合作平台,分享智库研究成果,这是实现战略对接的重要保障。深入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援助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发挥社会职能的另一种方式。为了增强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增进人文交流与包容理解,应该持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人才培训、教师教育培训、校舍建设、教学硬件软件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援助活动,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与综合实力,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教育价值的获得感,这是增强和扩大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传承与创新文化,是教育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主导者,应该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包容合作、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思想精华和精神力量,通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师生流动、交流论坛、科研平台建设和教育援助等途径,向世界阐释一带一路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顺应世界人民意愿、符合世界和平发展大趋势的。同时,要培育创新思维和氛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创新为融创意性、趣味性、通俗性和国际性为一体的中国元素、中国话语。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制定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机制和发展战略;社会层面,要激活民间文化机构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融入文化产品,形成文化品牌;个人层面,要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活动,自觉弘扬中华文化,维护民族与国家形象,做自觉的文化传播者。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教育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必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这为教育的开放提供了广阔而多样的发展空间。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跨境合作办学、合作项目的规模和层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稳妥推进境外合作办学。通过建构和完善一带一路教育联盟、教育交流论坛和人文交流机制,提高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水平,打造教育交流与合作品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超越了传统教育的时空架构,使教育从理念到内容再到实践方式均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从而增强教育自身对时代要求的敏感性和回应力,促使教育能够深刻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并为一带一路建设释放出更强大的支撑性价值。
开展战略性教育改革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和中国发展格局,并将促成一个互动增强的开放型国际关系新秩序体系的诞生。要想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持久的基础性和支撑性的辐射价值,就必须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发展逻辑对教育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整合与改革。
第一,建构教育对外开放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使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的行为有法可依,确保教育对外开放有序、高效运行。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涉及的法律和制度内容也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因此要确保法律和制度内容的相互衔接与联系,但要防止“制度过密”和制度重复,导致制度执行无所适从。当前,要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外开放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第二,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教育对外开放质量保障机制。尽快建构沿线国家教育质量认证框架,建立基于质量保障的学历、学位互认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保障机制,建构政府监管、学校自律、社会评价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刚性的法律制度与灵活性的政策举措相结合,引导和保障教育对外开放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分类推进原则,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依据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和国际化发展的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开放策略,然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针对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主动学习、引进和借鉴其经验,使优质的国外人才和教育资源参与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针对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相当的国家和地区,应通过“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策略,推动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至双赢效果。针对教育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则应坚持“引进来、输出去”策略,在扩大接收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规模的同时,应通过教育援助、教育交流与合作协助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教育水平和国际化发展程度。
第四,推进内部整合与外部协同创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是一个多元要素高度互动的系统。保持系统内外的开放态势需要推进内部资源要素的互动整合与外部组织机构的协同创新。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推动国内外的政府、市场、高校间的合作,建构多元教育资源和要素互联互通的联结网络。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突出、价值多元明显,因此在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文化冲突与文化排斥问题。这就需要建构持久的人文交流机制,增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理解,进而形成文化理解和信任。在建设人文交流机制过程中,我国应以更为包容、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开展交流与合作,这是赢得国际理解和信任、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奠基一带一路建设软实力的根本。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