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校转型专刊
所属栏目:院校研究 加入时间:2014年05月20日 15:42 点击: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 办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4年5月15日 第2期(总第12期)

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专刊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

◆合肥学院:在建设应用型大学道路上成功实现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研究

目 录

★刊首寄语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高教快讯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1)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 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1)

新设本科高校将向技术型倾斜………………………………………………………………(2)

河北省今年起将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2)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高校转型…………………………………………………(3)

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3)

天津大学将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4)

斯坦福大学将展开为期六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4)

★政策解读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5)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5)

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6)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6)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7)

★高教视点

应用技术大学时代如何迎接…………………………………………………………………(9)

★书记校长谈

在内涵发展中保持特色追求一流…………………………………………………………(12)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15)

探索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16)

转型发展须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19)

★专家谈

抓住转型机遇提高地方高校竞争力………………………………………………………(2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21)

★理论探讨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24)

浅议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27)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30)

浅谈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31)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的启示…………………(34)

中德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36)

★典型经验

上海电机学院: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3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41)

合肥学院:在建设应用型大学道路上成功实现…………………………………………(42)

武汉科技大学:培养有"张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46)

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8)

★国内外案例研究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心得………………………………………………(49)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研究……………………………………(51)

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54)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56)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体系的探析与启示………………………………………………(59)

刊首寄语

概要

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众多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三大任务的交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行业高校及新建本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主要问题不在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多了,归根到底还是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属于结构性失业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现实还是未来,真正大量需要的,还是懂得实务、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以应用型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直接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切身利益。

应用技术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应用技术大学都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课程体系中特别重视实践工作经验,开设大量实践性和案例课程,特别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如何转型?一、坚守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专科层次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本身带有十分明显的应用型印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总是觉得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一心以“综合性、研究型”为目标,以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龙头,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千校一面办学趋同化的困境,学生就业也成了难题。合肥学院的成功,恰恰是在于其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坚守。二、围绕能力培养改进教学。许多地方高校都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应用人才”,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三、紧紧围绕专业配置资源。办学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地方高校而言,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是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为应用技术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主要是由其专业决定的。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技术类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抓住学生培养这个核心,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集中了政府、企业、社会乃至国际等各种资源,为专业的建设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这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坚强保证。

高教快讯

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推进向应用技术转型

本报讯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4月26日在驻马店闭幕。闭幕式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

《共识》指出,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178所高校愿意成为这一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

《共识》强调,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要求高等教育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共识》指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以更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发新时期地方高校改革之先声,唱响产教融合主旋律,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共识》呼吁,期待国家加快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期待各级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呼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呼吁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希望得到更多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8日

重庆6所高校成立联盟试点转型应用型大学

昨天,我市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成立,包括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内的我市6所高校成为首批成员。联盟成立后,这6所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我市还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为重庆经济产业提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短板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表示,我国将出台方案,实行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模式。

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表示,推进高校转型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步骤,重庆成立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重庆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走在了前列。

周旭在会上透露,目前,应用型本科始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短板。重庆有市属本科高校22所,存在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等问题。

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

成立大会上,包括重庆科技学院在内的6所院校成为联盟的首批成员。“联盟的成立将为重庆产业链提供高端应用人才。”周旭表示,今后,6所院校将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之间将实现专业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未来还将深化校企合作,并建立政府指导、行业主导、学校自主、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联盟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并与芬兰、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国家协会开展合作。

据介绍,这6所高校属于教育部确定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占到教育部目前试点高校近1/6。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

周旭表示,我市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同时调控招生计划,招生指标向应用型高校和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倾斜。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低、排名靠后的专业将限期整改甚至停办。

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首批成员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重庆商报》2014年4月12日

新设本科高校将向技术型倾斜

京华时报讯“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在前天召开的产教融合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鲁昕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将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倾斜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鲁昕表示,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二是加强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作用,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省级要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三是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出发,以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各省级政府要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京华时报》2014年4月27日

河北省今年起将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敬照)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起,河北省将稳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

“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待教育部文件出台后,我省将尽快出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表示,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河北省将在申报的学校中选择积极性高、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位、转型方案科学合理的学校进行试点,力争用3-5年时间,真正取得试点成效,然后以点带面再推广开来。

据介绍,河北省拥有113所高校和全国第五的在校生规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刘教民认为,河北省不是教育强省。一些高校把目光紧盯在“本申硕”、“硕申博”升格上,有的学校虽然进行了应用人才培养定位,但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仍然偏重于基础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够。为此,河北省在今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要求,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

河北新闻网 2014年4月24日

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推动地方高校转型

新华网郑州4月25日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5日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教育部正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鲁昕说,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万人。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她说,调整教育结构的主要思路是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存量优化、增量提质”,存量优化就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行需求导向、就业结构性问题倒逼的改革。

她说,教育部正积极推进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25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幕。论坛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建立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参与的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新华网2014年4月2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计划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

新华网海南博鳌4月11日电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11日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透露,学校计划到2020年把开设语言专业数量扩大到90种,从而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增强服务国家的对外交流能力。

彭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语言教育也要跟上来。许多非通用语言看起来很小,但使用人数不少,比如非洲的豪萨语有1亿人在使用。学习和研究这些非通用语言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非常重要。

彭龙说,目前北外开设了60种语言课程,计划到2020年开设90种语言专业。

另一方面,考虑到非通用语种的就业容量有限,北外要求每一个语言系的学生都能用英语工作,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

“如果会的仅仅是语言,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中是有欠缺的。”彭龙说,过去20年来,北外陆续开设了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商学院、新闻系、对外汉语,甚至还有计算机专业。

他认为,北外在服务国家方面还要更有使命感。过去北外主要任务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现在也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彭龙认为,中国每一所大学都应找好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他说,中国的大学很多,都像北大清华也不行,一些地方专业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北大清华不能替代的。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北外承办的《亚洲文化与企业发展新动力》是唯一一个由高校承担的分论坛。彭龙说,最近一些亚洲国家的历史争议再起,在领海、领土、文化等方面有不同见解,现在这个时机举办这样一个分论坛,希望可以呼吁各方加强沟通和交流,防止不必要的挫折。

新华网2014年4月11日

天津大学将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

本报讯天津大学日前出台多项措施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该校将淡化研究生导师资格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的年度审核制,由院级学术组织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确定导师招生资格。同时,将导师招生资格与职称“脱钩”,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天津大学把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作为改革突破口,将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使两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建立“3I”培养体系,即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多学科交叉为牵引的学术平台搭建,通过科教结合,培养以“国际竞争力”为牵引的“知识更新力和学术创新力”,核心是“学术创新力”的培养;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建立“4C”培养体系,即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通过产学结合,培养以“职业胜任力”为牵引的“知识迁移力和实践创新力”,核心是“实践创新力”的培养。

此外,在研究生投入机制上,天津大学将实现研究生助学金全员覆盖,在国家、学校、导师三部分构成的助学金中,由导师提供的助研经费只设下限,上不封顶,根据研究生助研情况而定。学业奖学金也将覆盖大部分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1日

斯坦福大学将展开为期六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

新华网旧金山3月9日电(记者马丹)美国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日前宣布,将展开为期6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现已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两个联合专业,探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独特学习体验。

据介绍,联合专业不同于双专业或双学位。选修联合专业的学生并非分别学习两门不同的专业课,而是要学习一整套结合两种学科的课程。除了修完规定课程,学生还要完成一篇跨学科论文,阐明对融合两门学科的理解。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设计课程计划,重点是增强综合学习,突出两门学科之间的关联。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获得文理学士学位。

斯坦福大学将从今年秋季开始,在本科生中试行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整合而成的联合专业。该校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专业。

联合专业试验计划负责人尼古拉斯·詹金斯表示,人文学科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领域越来越接近,计算机科学日益成为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而美学、认知、伦理等人文学科中的主要问题对计算机行业的未来也很重要。斯坦福大学应该处在整合这些学科的最前沿。

詹金斯说,学生希望既能满足学习兴趣,又可以兼顾职业规划,联合专业计划可以解决这种需要。斯坦福大学希望培养能编码的新一代人文学者和通过研究人文学科增强创造及适应能力的新一代计算机工程师。

支持联合专业计划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认为,这代表着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将帮助学生为应对今后所面临的跨学科挑战做好准备。

新华网2014年3月10日

政策及其解读

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中国政府网 2014年2月26日

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据人民网报道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在今天召开的产教融合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鲁昕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败,在于能否为转型提供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部将按照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加大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倾斜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鲁昕表示,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二是加强招生计划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作用,从今年开始,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省级要对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三是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十三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出发,以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各省级政府要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人民网2014年4月26日

教育部将促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对于这种改革趋势,不少专家和老师表示赞同,认为这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相吻合。

针对两种模式的高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称:“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我们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转型改革。”鲁昕说。

大河网2014年3月28日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

鲁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学校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性和主动性,牢牢把握建设应用技术型这一转型发展的目标,将经济社会创造价值、为学习者创造价值作为转型发展的评价标准,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二是希望地方政府更好发挥支持作用,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三是希望行业企业能发挥好积极能动作用,为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四是希望共同建立转型发展的良好环境,并呼吁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转型发展这一教育改革的重大进程中来。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

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等组成的课题组开展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历时近一年,近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对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日,本报记者就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有关问题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

记者:据了解,课题组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孙诚:主要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2012年全国有近700万名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把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研究的对象?

孙诚: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你们刚介绍了这类学校的转型基础,相对于老牌本科学校,这类学校的历史比较短,他们的转型是否还存在很多困难?

孙诚:是的,这些学校的转型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外部制度因素,也有学校内部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欠缺,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如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等;四是国家各部委之间缺乏信息联动,学校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

学校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是办学理念上,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二是学科与专业设置,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三是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当前多数新建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四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们调研来看,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五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不少还停留在表面。

记者:那如何帮助这类学校克服困难,推动他们的转型发展?

孙诚:欧洲的应用型大学给我们的新建本科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结合欧洲经验,立足我国现实,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为学校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明确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扩大招生自主权,提高地方院校的生源质量,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以经费保障转型,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三是以信息促进转型,收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及时发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就业预警机制,为高校转型提供信息支持;四是以评估引导转型,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评估标准;五是以试点带动转型,采用阶梯式分步走的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的办学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先行试点,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多种转型路径。

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响应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二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四是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会碰到很多困难,每所学校的基础和面临的具体困难都不同,转型发展方式不能一刀切,可以采取多种转型路径。(记者焦新)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31日

高教视点

应用技术大学时代如何迎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面对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命题,在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乃至私下场合,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长们都在交流探讨同一个话题——如何迎接应用技术大学时代的到来?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顺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既是全国新升本科院校的共同使命与挑战,也是学校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说起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上海建桥学院院长潘迎捷语气坚决。

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

面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命题,有的学校顺势出击,谋划改革新举措;有的学校犹疑徘徊,打算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在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乃至私下场合,不少普通本科高校的校长们都在交流探讨同一个话题——如何迎接应用技术大学时代的到来?

要不要转?主动转型谋求突破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2013年6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致力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联盟成员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首批35所高校加入,位于上海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皆为联盟理事单位。

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为三类高校中最低,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尤其低。

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陷入发展困境,如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叶银忠说。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夏建国认为,大力推动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不管是电机学院探索技术本科的办学实践,还是我本人进行技术本科的学术研究,都已有10年历史。引导更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符合时代前进的潮流。”夏建国说。

立足应用技术类大学发展的高校在上海还有很多,它们面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重重诱惑,不为所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介绍,该校坚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建立起立交贯通体系,保有一定规模高职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有特色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不同办学类型在校内对接。俞涛认为,尽管提法不同,上海二工大的办学实践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在精神本质上完全一致。

院系调整是上海二工大转型发展的重头戏。机械学院、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以往相对独立,横向联系不多。学校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形态布局,谋划对3所学院进行整合,把原本分散的先进制造、信息测控、智能系统等捏成一个整体,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新方案即将出台。

拥有13年办学历史和9年本科教学积累的上海建桥学院,曾有办学定位不太明晰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问题等。面对困境,学院召开决策咨询委员会会议,组织各层面研讨会,不仅明确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发展方向,而且绘就了线路图——让没有前途的专业自然淘汰,让不适应新要求的教职工自行转岗,确立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

怎么转?立足应用增强内功

转型发展需要顶层设计。上海市教委一位负责人提出,当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断层现象,两头的高职教育、专业硕士按照行业设置,而中间的应用本科以学科为导向。应用本科大学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实现行业导向,与上下层级的职业教育实现对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如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如何办好应用本科的问题上,上海多所高校进行了多年探索,并结合各校实际,在近期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而刚刚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高校,也找准了改革的切入点,铆足劲儿准备大显身手。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抓住上海推行贯通式培养人才的契机,立足“应用技术”,实施“中职—高职、高职—应用本科、中职—应用本科”等培养方式,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等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该校还大力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化学工程专业目前有150名在校生,安全工程专业新近获批。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完善,实现从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贯通指日可待。”叶银忠说。

潘迎捷认为:“转型不仅仅是调减或增设几个专业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调整,关键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目标的调整,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结构、合作办学途径、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条件保障等各方面打出改革的组合拳。”

为了破解与地方产业发展脱节的难题,上海建桥学院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院系和专业承担试点任务,率先打开缺口。如新闻传播学院,在上海20多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专业而传统媒体陷入困境的双重挤压下,把“新媒体”作为突破口,一下子冲到最前沿。宝石工艺系设有上海地区唯一招收本科生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该系与浦东新区宣桥镇“国际珠宝小镇”全面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放大特色优势专业的综合效能。

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上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少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又进入校门,缺乏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的做法是,新晋教师须具备博士学位,而且须到企业挂职锻炼至少一年。“我们对刚毕业的学术型博士教师进行改造,工学类下企业锻炼两年,人文社科类下去一年,全校192名博士中,已经有150人到企业学习深造。他们成为电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夏建国说。

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密切与企业产学合作方面推出了新招。预计到2015年,一个以制造业创意设计为主题的产学合作平台——“七立方”将在该校初步建成,产生效益。“七立方”得名于浦西校区的路牌威海路777号,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开展人才孵化,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供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或模拟创业。俞涛说:“创意平台的建成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增进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内涵。”

有何疑虑? 须防分类变成分层

尽管“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明确,教育部也正逐步采取措施加以鼓励引导,但还是有不少大学举棋不定,为可能存在的遭遇降格、名称不妥等问题感到疑虑。

上海一所老本科大学副校长说:“据我观察,有一批地方高校不太想转,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在公众对于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大学理解狭隘,认为这是低人一等的高等教育。如果学校本身底子厚、社会声望高,可能会觉得转为应用技术大学是遭遇降格,或者自贬身价。”

一些校长和学者提出,应用技术大学与通常的学术性大学是分类关系,绝非前者低后者高的分层关系。

夏建国说:“应用型本科是相对于研究型本科而言的,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本科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具有与研究型本科相区别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特点。”

俞涛认为,在理想的教育框架下,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类型,这种类型之下分为中职、高职高专、应用本科、工程硕士以至工程博士,就像一般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一样。

一个不能否认的现象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分层体系尚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评价。高等教育领域有一种风气,就是高职高专想升为本科,应用型大学想变为教学型,乃至继续变为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以求获得更高的社会声誉。专家分析,随着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逐步打通,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将会被扭转过来。

“将来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成,职业教育领域也能涌现像院士一样的权威人物,有众多大师、巨匠,享有崇高社会声誉,那时候人们自然会对职业教育刮目相看,并乐意投入其中。”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说。

此外有校长担心,名不正则言不顺。应用技术大学的提法含有“技术”二字,容易涵盖理工科见长的大学,但用于文科、商科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文科专业则可能显得别扭。某大学校办负责人说:“比如上海政法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要让这些高校定位于‘应用技术’,不太容易接受。”

夏建国对此表示,“技术”是个中性概念,任何职业都包含技术成分;假如说“技术”二字不能涵盖文科、商科类高校,那么“应用”二字的包容性则大得多,可以不分文理。他说:“比如上海电机学院也有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目标是培养应用实务类人才,突出特点在于面向企业需求、面向区域经济需求。只要把握住‘应用技术’的精神实质,这个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文科、商科类高校。”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

书记校长谈

在内涵发展中保持特色追求一流

——访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

陶坚,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曾就读于杭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从事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担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出任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以外语、国际关系及国家安全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大学,一直秉持“政治建校”、质量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努力向着“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迈进。

走进这所久负盛名的全国重点大学,第一印象就是小。不到3,000名学生,不到200名专任教师,不用多久就能转遍的校园。但正是从这所“小学校”里,走出了共和国第一批“将军大使”,走出了国际问题学界的不少重量级专家学者,以及众多活跃在外交战线和政法部门的骨干人才;就是在这所“小学校”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牢记校训,强化了国家观,树立了国际观,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小国关承载大梦想”,就是这所精英学校的真实写照。

日前,记者就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采访了校长陶坚。

记者: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而早在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校庆45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就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对此您有何体会?

陶坚:从“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到“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两个提法之间虽相隔了20年,对象所指也看似不同,表述内涵却惊人地一致,其中的逻辑脉络是一贯的,都展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共同要求和期望。在这20年里,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外延式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大幅更新,招生规模迅猛扩大,同时也造成了质量下降、特色减退、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脱节等后果,引起了社会对高校的普遍垢病。因此,高等教育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全面综合改革。这段历史经验证明,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实现“特色”和“一流”的大目标。

有人把国内高校这段大规模扩招、扩容的历史,戏称为“高校大跃进”。国际关系学院牢记自己的使命,虽没搭上这班车,遗憾之余,却庆幸自己基本保持了原来的传统,如坚守外语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集中于本科生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实行小班教学,精细严格的学生管理等。我们在那些超快发展、超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面前,虽有很大的失落感,但也增添了“小就是美”的自豪感。作为行业院校,特色是立足之本,特色是优势所在。套用一句流行语,特色不是万能的,没有特色却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没有学科专业的特色,没有人才培养的特色,千校一面,高校的生命力就会枯萎。在发展中形成和突出特色,也是高等教育竞争的规律使然。要让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做到“大而强”,既不现实,更无必要。“小而精”是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这已被国外高校的经验所证明。一些国外著名的高等院校,规模并不大,学科也不全,但凭借着独特的定位、优势的专业、出色的师资和高素质的学生,依旧是百年老店名声在外。我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实际上给全国高校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求我们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原有的特色要保持,没有特色的要凝练出特色来。

记者: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承担着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因人因校而异,您的理解是?

陶坚:国家现在提倡内涵式发展,不是说一下子要把高校的规模和数量都压下来,更加重视的是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么培养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讲,通常是比较空泛地提“服务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落实到每所学校,应该更具体、更有指向性。例如,美国有的大学把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有的大学则主要为华尔街输送高级白领。现代大学的竞争力,源于为人类创造知识、技能与满足人才市场的精细化需求两者相结合,而我们的某些高校管理者恰恰忘记了这一点,采取“培养出来再说”的态度。以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办学,既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毕业生的特点,又无法与社会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相适应相匹配。当然,我们不能用职业学校的标准来办大学,但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定位更明晰些,针对性更强一些,那么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就容易清晰,特色专业建设就有了持续的动力,就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让自己校门走出来的学生“与众不同”。

人才培养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作为大学的管理者,要有超前意识。比如,我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校长就要考虑,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外事人才和政法人才?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够很好地践行“走出去”的国家大战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培养我校学生的世界大国意识、大国精神、大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作为高校管理者,您认为落实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陶坚:培养理念也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为别人培养还是为自己培养,两者的结果大不一样。如果培养的是你未来的同事、同行甚至是接班人,那么你的用心程度绝对不一样。从长远看,用心程度的不同,最终会让大学之间的差别显现出来。

上个学期北京市教委来学校进行体育工作评估的时候,肯定了我校对学生体育工作的重视。当时,我用了两个“假如”来回答我们这么做的原因。第一,假如学生是你的孩子,你会希望他学完4年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时,眼睛更近视、身体更弱吗?第二,假如学生是你未来的下属或同事,你希望他三天两头请病假,正干着要紧的活就突然掉链子了吗?我觉得这两个“假如”同样适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就会带着感情去施教,更多地考虑他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前途;如果是你的未来同事,你就会带着责任心去施教,更多地关心他的品格养成和身心健康。也就不会简单地把课程知识“灌输”给学生,考试过关了,毕业了,离校了,学校就算完成任务了。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丰富并完善生命的场,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大学就办得很失败。

记者:“像培养自己未来的同事那样培养学生”,这是一种很接地气、很有意思的提法,那么如何实践这种培养理念呢?

陶坚:大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本源上认识和重塑高等教育。换一句简单朴实的话来表达,就是“建设一流大学要从尊重和善待学生做起”。

在我看来,学生如果在学校里都受不到尊重,又如何去社会上尊重别人;如果在学校都不被善待,今后又如何去社会上善待他人。不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大学,配不上一流大学的称号。

尊重和善待学生,其实是国关的一种精神传统。国关是新中国成立后依托“将军大使班”发展壮大起来的,早年,学生人数很少,有的学科专业中,教师甚至比学生还多。当时的“小国关”拥有20多位洋博士,可以说汇聚了一批国内最优秀的教师。他们专业素养高,教学理念先进,更重要的是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一样投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师生感情极为深厚。听返校的老校友讲,母校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记忆有两个,一是“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传递,“进来就是主人”的神圣感,二是高水平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教诲,使学生宛若置身一个大家庭。虽然现在时代背景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学校的这一好传统始终以某种方式延续着。

我在工作中也有意凸显这样的传统。善待学生,首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学校多年坚持专业基础课小班教学,近年来不断创新,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BL),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善待学生,要尽其所能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国关规模小,办学成本高,但仍下决心从2013年开设“国际化小学期”,从境外聘请优秀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供学生免费选修。除了网球、健美操等传统特色运动以外,还新开了高尔夫球、瑜伽、台球等课程,学生们抢着报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育课。善待学生,要真诚、平等地与学生沟通。我校领导与学生的直接沟通,方式多样、不设层级、反馈高效。从提高网速,增设个人储物空间,到调整课程设置,不少工作的改进都来源于学生的一手建议。善待学生,要将有限的经费优先用到学生身上。比如,我校新获一笔社会捐赠,没做他用,而是全额用于每年奖励优秀毕业生出国,这就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善待学生,还要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我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按本科生1,000元、研究生2,000元的生均标准,单独设立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已经运行两年多了。其着眼点并不在于研究成果的价值,而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过程,掌握运用研究方法,增强批判精神,勇于科学探索,甚至学会面对失败。

记者:“建设一流大学从善待学生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您又如何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是不是也存在尊重和善待教师的问题呢?

陶坚:你问得很对,这正是我接下来要强调的。我校的完整提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教师在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尊重和善待教师是必须的。没有教师的尊严,没有学术的尊严,哪来大学的尊严。

我们经常要求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机器,但很少去想我们把教师当作了什么,有没有把教师当作教书的机器、生产论文的机器?现在的大学越办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教师,待遇不高,生活压力大,面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刚性指标”,疲于应付。也有个别教师上课像钟点工,对教学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感情。故而,国外同行甚至表示中国的教师并不值得尊敬,因为“他们把教育事业作为生活糊口的工具,而不是对这项事业热爱和投入”。这一评价针对的不只是我们的教师群体,更是触及了我国大学体制和教育制度的深层问题。

中国的大学承担着很多“附加的”社会义务,即要为中小学阶段和家庭教育应做而未做所留下的缺陷“补课”,帮助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甚至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约束。与此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更新速度快,能够在将来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东西可能不多,但教师通过自身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却有可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终身受益。尽管如今沟通方式多样、通讯便利,但都无法替代师生间的朝夕相处和面对面的交流,如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学校也于2012年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

高校迫切需要广大教师融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并持久保持下去,大学管理者就更应尊重和善待教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和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热情地投入教书育人,用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记者:几次到学校来,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提法:“小国关承载大梦想”,您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陶坚:国际关系学院说小也大。小,指的是面积小,人数少;大,指的是国关人胸怀中国梦,抱有强烈的世界大国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血脉传承。这就是“小国关承载大梦想”的涵义。

国际关系学院对学生的要求说低也高。在新生入学时,我只提了“诚实的品行、良好的修养、健康的体魄”三点要求,不可谓高。国关的校训是“忠诚、勤奋、求实、创新”,这又是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接程度最高的校训:对自己所服务的单位、企业,对自己的国家忠诚奉献的人,最受人尊重;勤奋敬业的员工,到哪儿都受欢迎;踏实认真,勇于进取,又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则是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发展向前的核心推动力。要是能按国关校训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心气不低,能力不弱,形象不差,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不少,那么,即便是上不了那些用量化指标算出来的大学排名榜,也一定会是一所得到学生认同、同行认可、有社会良好口碑的,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北京教育》杂志2014年4月24日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汪元宏

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众多区位型高校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加强建设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建设应用型大学

我认为,关于建设应用型大学,从内涵上应强化几个特征。

首先要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这里面包含目标定位、层次定位、专业学科定位等。目标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提供应用型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努力建设成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层次定位是层次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兼办高职教育并打造品牌,重视发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发展应用型的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专业学科定位是大力发展面向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学科专业,以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

其次,应设置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面向行业与产业的专业学科,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高校在认真调查研究和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行业产业的人才与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决定其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学校的专业学科体系,并依据地方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龙头产业,集中力量建设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使不同层次的应用型教育相衔接,使不同科类的应用型专业相配合,形成应用型专业和学科相互支撑的框架体系。

同时,还应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因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着偏重理论、局限专业教育、内容与科技发展脱节、缺少实践性等缺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素质不全面、动手能力差、创新创业能力弱。为此,有必要抓好四个相互衔接:一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二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三是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四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转化、具体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关键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首先要优化以职业生涯目标为导向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基础条件。明确以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目标为导向,遵循知识结构的整体相关性、社会适应性和动态开放性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通用知识为保障,以岗位知识为依托,以创新知识为拓展,努力使培养的人才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要强化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从人才的职业生涯目标出发,应用型人才应着重强化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就业创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交往交际能力。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自己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要内化以职业技能培育为核心的素质结构。作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要求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素质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其重点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包括团结合作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理性思维能力等主要内容。

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

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首要任务是构建科学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三个层次,鉴于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应用型高等教育有必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应用性本科高校建设,彰显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

针对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缺少应用型特点的问题,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通过立项建设,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确立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理念,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标准),建设适合应用型教育的师资队伍,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办学条件和环境,着力培养具有应用型特征的本科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现阶段培养的人才,大多数还停留在技能型人才的层次上,应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从“技能型”向“应用型”转变。

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

专业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目前,拥有学术性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经验的高校才可以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让研究型大学去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招生不理想,而且也限制了一般应用型大学的手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调整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学科审批政策,单独设置专业学位审批序列,允许一些非学术性研究生授权单位的应用型大学,拿出一些优势学科优先成为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1日

探索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需要清醒认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固有瓶颈,整合力量,创新发展。应该抢抓协同创新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

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长期服务行业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围绕行业产业链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资源投入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办学模式。经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大部分原有中央行业部门所属高校划归为直属教育部或者地方政府管辖,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有33所是行业高校。这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虽然已不再隶属行业部门管理,但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体系,在行业内拥有领先的科技资源和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1.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贴近行业需求,推进协同创新,明确发展定位

一是强化主动竞争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与原有的行业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缺少行业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撑,学校内部需要强化主动竞争意识,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研成果产出等方式,不断求新求变,保持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从而在与众多综合性大学竞争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强化合作办学意识,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经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固有的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体制被打破,为高校深入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以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为建设基础,具有丰富的与行业部门合作的经验,在巩固此类合作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兄弟高校之间的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三是强化区域服务意识,积极调整服务面向。随着行业院校划归部属或地方管理之后,其单纯服务行业的职能定位逐步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国家、支撑行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多重角色。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在保持自身行业特色和创新优势的同时,逐步增加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2.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是特色学科优势明显。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学科设置多是围绕行业展开,在长期服务行业需求的过程中与行业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特色优势学科成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风景园林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冶金;中国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工程学;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都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占据领先的地位。

二是学科集群建设先行。在面向社会办学、服务行业需求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往往率先对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围绕行业发展调整学科面向、整合学科资源的自觉,大多自发地进行学科的调整和融合,学科集群建设程度较高。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内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以国家和行业的高水平项目为牵引,促进林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优势学科集群。

三是基础平台扎实完备。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基本属于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范畴,可以有力地推动科技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整合利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现有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等五个国家级的科技平台和以北京市实验室、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为主的数十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具有完备的体制机制和资源高度共享的体系,为学校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

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索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困境和挑战也逐步显现。不再有行业部门的资源支撑,服务行业的深度和广度明显萎缩;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削弱,核心竞争力不足;人才培养的特色、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下降等,都是摆在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面前的共性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探索出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办学质量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对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外“以政产学研用”为依托,吸引学校发展的外源支持。将学校的发展放在国家科教的大背景和大格局下思考,立足林业、生态、环保等优势领域,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依托吸引外部资源,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驱动。

学校深入剖析学科的本质内涵,构筑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牵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平台基地建设为保障的学科建设体系。明确学科建设思路,完善学科结构布局。以2012年学科评估中获得全国第一的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为主干,加以富有潜力的林业工程学和农林经济管理学,形成特色鲜明的四大一级学科建设框架,并且完善二级学科布局。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将艺术类、设计类学科有机整合,成立艺术设计学院。各学院也结合国家行业需求,科学地规划学科体系和结构,形成可持续、高水平的学术体系和能够产生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科群;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学科发展活力。

2.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完成了以学院为主体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了学院选人用人的自主权。深化岗位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科研创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国家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支持,加大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注重团队建设和青年后备力量的培养。

3.强化科研基地平台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学校把基地平台保障放到重要的地位来抓,建立两级科技平台管理模式。优化平台的建设方向、功能划分和组织结构,科学明确任务和资源配置,有效利用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共享,建立以产出规模和质量为标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4.以“政产学研用”为依托,吸引学校发展的外源支持

学校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引入办学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聚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将学校置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创新技术转化的网络连结点中,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推动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紧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明确了优先发展林木等可再生资源培育、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生物学、园林与城乡人居环境安全、生物质材料及能源、生态文明等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等重点领域。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公益项目的研究,及时了解国家需求,为国家政策咨询提供有力的支撑。

5.与地方政府建立深度的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的经济建设

学校强化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环保部、住建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办学机制,紧密依托科研创新优势,促进教育科研相互融合。学校主动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参与三峡工程、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和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设置等国家重大建设和战略的论证和评估。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的科技支撑和宏观战略咨询,组织专家参与中国工程院生态文明重大咨询项目。

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牵头建立“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注重国际合作办学,依托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推进学校在亚太地区的林业教育合作交流。

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和产业无缝对接。学校围绕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优势学科与林业产业的直接对接,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学校以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为平台,主动接轨现代产业需求。园林植物学科依托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花卉产业链全程开展研究,已经研发1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抗寒梅花、高山杜鹃等研发新品种已经在国内多个省市推广。

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北方平原林木良种创新与示范实践基地”“枣树教学和科研实践基地”“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积极服务首都生态建设,为首都平原百万亩造林提供科技支撑,完成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参与北京市郊野公园的总体规划。

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的再思考

当前,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大多完成了规模扩张的过程,正逐步转向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建设。要抓住协同创新的重大机遇,发挥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比较优势,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1.借鉴国外“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创新型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主要载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提升创新能力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硅谷模式;日本的官产学研体系;德国的“知识-资本”互换模式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和政策制度,保证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知识传播与转移过程的高度畅通,建立推动自主创新良性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2.创建符合协同创新理念的体制机制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打破传统的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学科布局分散重复、科研成果自我封闭的状态。以开放共享的姿态,科学配置科技资源,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打破学科建设的藩篱,推动教授治学,建立起以学术为纽带的无边界或者虚化边界的柔性创新组织,构建协同创新的共享机制,推动创新主体的深度联合,引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实验平台,缩短成果落地转化的时间,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3.坚持行业高校个性化特色发展

特色是行业高校的生存之本,“协同”不等于“趋同”,在以往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下,“趋同”和“去行业化”成为主流;但在提升内涵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回归特色和个性应该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不二选择。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坚守住行业主阵地,面向国家、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赋予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学科,通过不断的渗透、交叉、嫁接探索新兴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牢牢把握特色这一利器,发挥高校掌握的资源效用,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有机结合,汇聚创新主体的力量,共同发展。

《北京教育》杂志2014年4月24日

转型发展须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

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许青云

目前,在非“211高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647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55.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继管理体制改革和扩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意义更为深远,任务也更为艰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出特点的一种新型高校。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体上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但在转变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定位模糊、攀高、求大、尚名、逐利,把自己定位于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甚至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

出现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先天不足: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办学经费严重短缺;一般设在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区位优势缺乏,信息闭塞,品牌弱势;学科结构单一,科研层次偏低,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结构不够合理;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质量保障不力,办学历史的深刻影响,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此外,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帽子,导致出口不畅,进口不旺,发展陷入困境。

加快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势在必行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数量,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以应用型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出路,直接关系到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由于对高校缺乏现实分类指导,一个指标体系对“211高校”、“985高校”、地方老牌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进行水平评估,大部分新建地方院校沿着老本科办学发展路子,使大多数学生切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脱节。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顺应转型,在办学层次、办学内涵、办学思路、办学职能、发展路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管理模式、文化建设模式、校地合作方式,学术指导方式等方面必然要求发生适应性变革。

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平顶山学院近年来进行了转型大胆探索。

一是必须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平顶山学院升本以来,始终着力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办学定位,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制订规划,依托地方办学,坚持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互动、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成长互动、院系与企业(社区)互动,主动对接地方产业,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先后与省、国家林科院合作建立了低山丘陵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及院士工作站,与平顶山高压开关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智能开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弘扬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雅乐团等,发展繁荣了地方文化产业。

二是必须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学校专业建设转型。平顶山学院是在师范高等专科的基础升本的,为加快转型,围绕当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旅游等产业,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设置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生态学、旅游管理等专业,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平顶山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一二三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27日

专家谈

抓住转型机遇提高地方高校竞争力

渤海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佳琪

每逢经济结构调整,都会产生对新型人才与智力的大量需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部分工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沉重,制造业利润率下降较快,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谋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积极转变办学思路,增加社会服务职能,要在地方经济转型与升级过程中有所作为,在造福一方经济的同时也提升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

经济结构调整需地方高校助力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并确定了以增强内需拉动、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等具体实施方案。地方政府在落实《报告》精神时,不可避免地会寻求地方高校的支持。

首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这必将增加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报告》指出,今年要淘汰部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和海洋经济,要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一调整思路,一定会对相关领域人才产生大量需求,这也将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调整的方向。另外,《报告》指出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也将为这1亿农业人口顺利转变为城镇居民提供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保障。

其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地方高校的科技服务能力将成为调整的动力来源。《报告》指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同时要扩大科教单位对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地方高校由于储备了丰富的科研力量,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因而是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第三,地方经济决策也需要高校提供智力支持。《报告》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将在行政体制、政府机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的改革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需要科学的论证与设计。地方高校在所属区域中,不但储备了大量技术力量,也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与智力资源,这将为地方各项改革与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许多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加利福利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为主干建立了“旧金山——帕洛阿尔托科学工业中心”等。相比之下,威斯康星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多管齐下,并在办学思想上将服务社会的职能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威斯康星大学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它在上世纪初制定的旨在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有直接关系。20世纪初,范·海斯校长在谈到如何利用大学的职能为社会服务时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充分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要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威斯康星思想在实施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

传播知识方面,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服务。

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学与州政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大学指派专家、教授服务于州政府;另一层次是如果社会确实需要,即使是最高级的教授也被派做巡回教师到农村、商店和工厂进行指导。威斯康星大学派专家、教授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加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这样,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人才。

相比之下,我国地方高校多处于二、三线城市,在服务社会方面因地域原因,很容易在解决地方具体问题上有比较优势。

强化高校服务社会职能需制度支持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关键在于谁能准确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一直以来,地方高校紧紧追随重点高校的脚步,专注于在教学和科研两个领域中寻找优势,但与重点高校的差距却难见有显著改善,而且也渐渐失去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其实,服务社会一直未能得到地方高校足够重视,而这恰恰是地方高校培育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职能,需要转变办学思路,并适时调整相应管理制度。首先,地方高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服务社会职能。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上,更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度与服务能力上。

其次,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终要由教师来完成,因此也需要在制度设计上鼓励教师更多地参与社会服务。为进一步强化服务社会职能,地方高校应该把社会服务纳入教师的考核、评聘指标体系之中,将原考评方法由教学、科研两维度调整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维度,这将能够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进而也会激励教师从更多途径实现自身价值。

再其次,高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开展广泛合作,建立服务社会的长期机制。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并不仅表现在一纸协议上,而应该与地方政府建立起广泛、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于服务社会的具体途径多种多样,可供服务的领域也方方面面,因此高校与地方政府应该成立多个相关组织机构,并以机构为依托进行人员交流与开展深入合作。

本轮经济结构调整对于地方高校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谁能率先抢得先机,谁就能快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1日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刘振天教授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全国近120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中,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教育类转型。此言一出,立刻引发高校和社会的强烈反响。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积极行动的,也有等候观望的。据介绍,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截至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加入其中,主动转型改革。

事实上,自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部就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核心是改变以往单一的学术型或研究型办学模式,引导高校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尤其是走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生产建设需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道路,将高等职业学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以往封闭式、终结性的职业教育结构,建立健全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于一身的开放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育部还形成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期通过招生、经费、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企业参与、就业等政策优惠,引导地方本科高校从原来学术型办学定位转变为应用技术或职业教育类办学定位。

笔者赞同这种改革和转型,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正如鲁昕指出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建立高等教育与就业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促进就业、创造人才红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传统学术型教育必须改变

经过近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30%,在读学生总数超过3100万人,真正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和弊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低水平的大众化,是不均衡的大众化。结构、质量、公平等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培养过程及其效果质量不高。2010年以来,高等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700万大学毕业生,约占全国总劳力就业人口的40%,规模非常可观。然而,每年还有20%以上的大专院校学生无法实现就业,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和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多了,归根到底还是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属于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本科教育而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学术型、学科型和学者型的办学模式及教育类型,高等学校扎堆培养学术型学者型人才。然而,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现实还是未来,都不可能需要单一学术或者学科型人才,真正大量需要的,还是懂得实务、具有实干精神和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因此,传统学术型教育必须改变,要调整学校办学目标、方向和定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能一刀切

在总数约1200所本科高校中,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110多所,这部分高校学术地位优势明显,某些地方重点建设的高校,历史较长,基础较好,若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如果粗略计算,上述高校总计300所左右。其他地方院校,无论办学基础还是学术地位,都较薄弱,显然,地方高校是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类转型发展的重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乃大势所趋,这一点恐怕无人否定。问题不在于转不转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转型。是政策或市场引导,还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让50%以上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或职业类院校,单从这个比例和做法看,就陷入了一刀切式的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的老套路当中,说明我们的政府仍然习惯于行政化管理,习惯于运动式推进。笔者还听说,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下达命令和指标,要求本地所属本科高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向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否则完不成任务就如何如何云云。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政府一方面表明要转变职能,尊重、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却同时提出这样那样的强制性要求,显然与改革的大方向相左。笔者认为,高校办学定位,是办成学术型、学科型还是应用型或者职业型,应该属于高校自主权范围,要实现管、办、评分离,政府就不能管得过多过死过细,应该让高校、至少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所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一刀切地要求地方高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型,方式和手段值得存疑。现代政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强调“用正确的手段达到正确的目的”,即用正确的方式做好正确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强迫症和多动症,该是改一改的时候了!

地方院校转型要克服恐惧心理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上,靠强迫、命令和运动式管理固然不可取,但地方本科高校也不必担心以至于拒绝转型。据笔者观察和接触,面对国家提出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求,一些高校已经积极参与并展开了行动,他们把转型看作学校发展难得的时机和动力。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这些学校或多或少发现了大众化条件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苗头,有的还从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当然,多数地方高校在怀疑、在迟疑、在观望、在徘徊,不愿转向、不敢调头。这种担心甚至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转型肯定存在着风险、困难或代价。我国是一个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的国家,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用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高职高专院校总是争上本科,上了本科还想取得研究生授予权直到开展博士教育,成为学术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原因。高校都愿意往学术、理论、研究方向靠拢,离实际、实践、实务越来越远,办学中都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注重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完整性、系统性和学术性。我们的高校,其专业、课程、师资、资源、评价等,都是按照学术型要求配置的,甚至学校的教学空间(如教室桌椅摆放)也是按照学术形态布局的。这种模式已经固化,形成了学术生活的常态、习惯和定势。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意味着传统的打破。从心理学角度看,打破一种习惯不仅困难,还会带来不适应,由不适应而导致痛苦,这是转型恐惧的原因之一。何况转型发展更可能造成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部分高校和部分个人由此失去原有的地位或权力。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低下,就读高职高专的学生往往是那些高考分数低的孩子,不得已才上高职高专。从这一意义上看,现有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或职业型,难免会造成无形资产流失,降低其地位和影响。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老本科学术型、学科型和研究型模式配置教育资源和开展相应活动的,其转型必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和阻力。

不过,也大可不必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作洪水猛兽,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并不可怕,远非人们想像得那么复杂。首先,历史地看,高等教育思想、目标、职能、结构以及培养模式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和一成不变的,其本身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越是到现代,这种变化发展的速度越快、形态越显著。当代世界各国,完全意义上的传统学术型大学几乎很少了,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应用科技型或者技术职业型。正如美国教育学家P·阿特巴赫所言:“即便如威斯康星大学这样有名的研究型高校,其内部也开设了诸如会计、市场营销、酒店服务等与业界紧密相关的应用类课程领域”,高校切不可死抱传统学术精英教育理念不放。其次,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国家需要科学家、政治家和各行各业领军人才,需要培养这类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但社会更多需要的则是那些务实高效,掌握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本领的实用型人才,需要大批培养这类人才的应用类高等学校。只要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有所教和学有所用,高校就能体现和实现自身价值,也就因此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无视社会和市场要求,闭门办学,唯学术和学科教育是从,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光明日报》2014年4月8日

理论探讨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

刘德深 马风鸣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在论述试办应用技术大学(学院)时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试办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并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一、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大学深刻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这一高等学校类型的提出遵循了典型的类型学研究范式,将我国高校由层次分类(“985”、“211”、地方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转变为性质(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分类。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缓解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厘清1999年大众化教育以来新建本科院校现状,指导本科教育分类管理和借鉴欧洲五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是这一转变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重任。

内涵之一: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新型多科性大学。它既是服务于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教育,也是服务于区域人民大众实际生活需要的大众教育。它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于应用性教育,培养具有职业背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聚焦于应用性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社会服务上面向地方,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服务于丰富地方普通大众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

内涵之二: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研究型与高职型的中间形态。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专业型大学或学院,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多科性和单科性的职业技术学院,以各行各业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

内涵之三:应用技术大学与高职院校为同一类型的大学。单科性或多科性的高职院校以各行各业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与高职院校部分重合,是高职教育培养理念的延伸,同时为高职院校设置出口并提升其培养层次。

内涵之四:应用技术大学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某种修正。应用技术大学突出强调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使这些人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某种修正。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应用转型”绝不仅是某些或某类大学的任务,以化解其生存发展困境,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准确理解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和行业性。学校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对于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人才要求,要及时做出响应。

特征之二: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这类人才是根据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体系来进行培养的,强调从业能力和职业的适应性。其规格要求是: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爱岗敬业,与人合作,有社会责任感。

特征之三: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切性。专业设置要适应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发展,担负起为区域、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开发应用技术和推广新技术的责任。

特征之四:教师队伍的多元结构性。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作为补充,聘请业界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授。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师队伍。

特征之五: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够用、实用和管用性。依据岗位对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遵循技术技能生成的逻辑,整合课程内容,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够用、实用和管用,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贯穿到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体现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

特征之六:开放式联合办学的合作性。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依据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或事业单位各方利益的诉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点,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特征之七: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的层次和质量。增加项目教学、综合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实践教学过多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特征之八:教育教学管理“以学习者为本”的人文性。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设上,体现以学习者为本,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服务,引导其自主学习,促使其个性发展。

特征之九: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性。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以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与否为标准。

三、大力推进本科职业教育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两个主要矛盾:一是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学科专业和知识体系培养人才的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基层一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每年从高校走出几百万毕业生,但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的问题依然未见缓解。二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问题。中国民办高校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对高考成绩400分左右进入民办本科院校学习的考生,如何保证质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用之才?这是中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需要数以千万计有职业背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科层次现代职业教育既具有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战略意义,又具有解决人才市场结构性供求不平衡的社会需求实用价值。

黑龙江东方学院办学20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注重行业的职业需求和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构建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中“应用技术大学”深刻内涵,契合“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其内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六个突破、六个构建、六个创新”为主线,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提高,面向行业、立足地方、与国家重点院校展开错位竞争,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发展后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把黑龙江东方学院办成培养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摇篮。应用性,是指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已经不再是高等学校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和方法,应用已成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应用性适应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国家人力资源战略。应用性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位,起着导向作用,彪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使命。职业型,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可以是某种技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或者是复合应用能力等。职业型注重行业的职业要求,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职业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起着驱动作用,昭示应用技术大学的根本宗旨。开放式,是指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突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实践,扩大社会合作,创新与政(政府)、产(行业企业)、学(院校)、研(研究院所)、用(用人单位)密切合作联合培养的办学体制。开放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平台,起着衔接作用,彰显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特征。

黑龙江东方学院在改革在实践中以“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为统领,实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构建和创新。第一,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同质化束缚和通识教育的趋同性架杓,以应用技术大学的使命为己任,构建立足地方、面向行业,功能特征清晰的专业结构体系,努力创新应用性特色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对现有的七大专业群进行调整和优化,力争每一个专业都有立足之根、存在之基,都有主体服务面,做到与地方行业相亲、相融、相长、相促。在为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发展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服务中凝练专业特色,打造应用性品牌专业。第二,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评价上,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打破“三段式”、“两条线”的框架。以充分体现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和核心特征为检尺,厘清、取舍、理顺、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理论够用、专业基础理论适用、专业理论管用”五大课程模块。实践三段相融合“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相融合”、两线融一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相融合),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科学统一。创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把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系统化转移到能力系统化上来。第三,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突破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实践教学对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彰显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的显著特征。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链,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专业制定实践能力考核指标,列入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各专业普遍实行“3+1”、“3.5+0.5”教学模式,实现顶岗实习、真题真做,实现和就业的“无缝对接”。第四,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突破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多类型、个性化的培养平台,创新因材施教的培养机制。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分类分层次教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研辅导列入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成才率。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服务。第五,在教学管理上,突破“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考试内容、方式和方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考试由一元变为多元,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学垄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服务。第六,在合作教育上,突破学校的边界、课堂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方利益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构建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互动的合作办学机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高校与业界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教育模式。食品学部与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联合乳品学院,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取得明显成效。艺术设计学部紧扣国家和龙江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将中国A级设计机构、中国设计公司百强榜的全国知名企业哈尔滨力天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神笔画业广告有限公司引进学院,联合成立“学与做”工作室,合作培养艺术设计人才。

黑龙江东方学院“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纲领性要求。黑龙江东方学院办学20年来,形成了民办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争创一流的成果。2010年,黑龙江东方学院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院校;2011年5月,黑龙江东方学院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院校;2011年10月,黑龙江东方学院被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为全国首批五所具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之一;2011年12月,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浅议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

杨睿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过一个五年建设周期的努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立应用技术大学顺势而为、应运而生。高等院校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如何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科学、合理地找到自身定位、获得发展空间,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院校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诉求。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发展的型例,应用技术大学的提出是应时、应需而生的。

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是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它并不是简单的高职教育升级版,是一种大学的新的分类。这种类型的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可以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开展工作,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类人才。这种人才拥有较为熟练的技术与素质能力,减少了企业前期的许多培训,深受企业、行业欢迎的。

目前国内的研究提到“双师型”教师,主要针对于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本文探讨的是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作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社会对于即懂理论,又有实践,既可以传道授业,又可以参与研究生产的“双师型”教师的需要是非常大的。要真正做好让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就要把好“修桥人”的关口,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师资,构建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

一、应用技术大学需要什么样双师型教师

应用技术大学是为了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这类高校是要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利用学校与企业各自的条件与行业优势,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和技能兼备的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因而,这类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是不能等同于我们传统所指的“双师型”教师,它是有自身具体特点的。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

目前国内文献中所讲的“双师型”教师普遍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是指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兼备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可以认为就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专业人员,而教师本身就应该是这样的专业人士。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是比一般普通高职院校层次更高,条件要求更高具有本科层次教学教研能力的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

(二)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1.“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品质,具有一定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身心素质、创新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视角、丰厚的文化素养等。

2.较长的工作专业实践经历是关键

以世界上应用科技大学办理最好的国家德国为例,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他们必须在研究和开发等方面有至少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事实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有,10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他们取得教授头衔通常在35~42岁之间。ii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师是具备学术、科研、实践等多种能力和精力的复合型教师。

3.有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拥有专业、时间长的实践经历是必备的关键,但是并不代表应用技术大学的老师就不需要理论,理论是技术的支撑。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限于专业职业方面的领域,还要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宽较多的基础理论以及技能,以满足适应职业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应用技术大学都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展开的教学活动及组织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同样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例。“双师型”老师大多拥有博士学历,硕士研究生是最低要求。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在教师学历程度上虽然有很大提升,但是要达到这个标准很难,有理论没经验,有经验的没学历的情况非常普遍。

4.具备良好的教学传授转化能力

具备良好的教学传授转化能力是任何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具有本科水平,又需要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应该具备更高的要求,仅要求优化课程结构,使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达到一体化,还要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可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和技能。iii他们需要把自身的理论知识、行业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

5.能与生产现实相结合的科研能力

许多人会产生误区,即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只是高职教育的升级版,老师是不需要做好科研的。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层次分类,这类高校仍然需要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们的科研是要与实际接轨,要落地,要融入到教学和生产过程中去的。教师积极进行有关本专业的科研活动,这将会提高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育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另外,应用技术大学还应该以职业应用为方向开展相关的科研及开发工作

6.有很强的市场创新能力

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而且能够与企业展开合作,能够投入社会生产,并且能与时俱进地参与到一些产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鼓励教授不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应该参与一些专业行业的市场生产活动。学校还鼓励教授们开的公司或者事务所入驻学校,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有点类似于我国的产业孵化基地。从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职业经验可以看到,教师只有过去的社会企业实践经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时俱进地不断实践。这样才能够满足行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教师只有参与到行业专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利用和推广,才能在教学上满足社会、学生的需要。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

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就必须要有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管理办法,培养建成应用技术大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应增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应用技术大学要成功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要成功转型,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尤为关键的。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的建立需要政府从政策上给与大力支持,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还需要人社部、国资委、企业等多方面的参与,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全面共建共享,只有通过全盘的政策,给予学校支持,才能真正达到如国外高校要求的应用技术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德国“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高的职业,其身份等同于公务员,他们的法律地位是由各州的公务员法决定的。Iv

2.制定专门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保障,也是每个老师必须取得的资格。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分类的大学,针对这类高校的具体特点,应着重在教师资格准入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资格,通过制度去规范老师的“进口”,通过资格准入制度使用教师进入学校后能够适应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需要。

3.制定严格符合实际的招聘方式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招聘应该要符合此类高校的实际,除了采取传统的一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方式来进行遴选,应该从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通过起专业实践能力的测试,测试也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人员的测试,还可以邀企业、行业的专家展开测评,请学生实际感受专业教师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更好选择出符合需要的教师。

4.完善培养方式,有针对性改进培养方式

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而成,这类高校师资队伍普遍师资队伍高,学历人才少,博士比率不高。应用技术大学可以通过广泛全员参与培训,其中包括一部分老师校外提升,校外提升包括其他学校提升,企业培训,海外提升等,如重庆科技学院就投入了大量师资外培费用,用五年时间外送100名老师去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的对口优秀大学或大型企业培训学习,师资队伍国际化明显提升,同时给予提升学历的教师许多政策优惠,学校许多人都得到了培养。学校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规定教师要到企业一线、生产实践去现场顶岗,从学历、经历上全方面培养教师。

5.加强引进力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它所需要的教师是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都很丰富的老师。学校除了依靠自身培养、从不同高校选拔高学历的人才外,要进一步寻找其他教师的来源渠道。从企业或相关行业技术部门引进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将这些经验丰富、懂技术又具备管理教学能力专家送到教学一线,可以迅速改变师资队伍结构,充实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同时,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应具有相关专业的文化理论知识,引进后还需要再进行教师岗位培训,取得教师任职资格后才可上岗。

6.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与产业链对接,要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要让学生能直接对接到产业链的每一端,单凭学校的教学是不够的,要与时俱进了解企业所需,培养的学生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定期有企业和生产一线的人来学校传递新的东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聘请兼职教师就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应用技术大学可以可通过客座、灵活教学、定期来校等多种方式聘请企事业单位有经验、有精力的专家、技术能手来校做兼职教师,选择的时候不仅局限于生产一线,还可以在生产管理、生产保障等多种岗位聘请。

聘用兼职教师既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大学在聘请校外教师最大问题便是工资多少的问题。大多数企业人员都是单位骨干、中坚分子,如果过多用于校内教学,收入会受到影响,应该合理善用国家级地方拨款,给予专项资金用于聘请校外教师,同时注重在精神层面奖励、科研帮助等方面假打力度,进一步吸引校外人员来校兼职。

聘用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引进的兼职教师将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带入学校,带入课堂。同时,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教研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一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重庆科技学院为了更好吸引兼职教师来校教学、鼓励各二级学院采取多种方式来校指导,在人、财、物上给予多方面的政策,吸引许多校外专家、技术能人如来校指导实验、设计,不仅局限于技术型指导,同时在安全生产管理、管理心理等多方面开展对兼职教师的聘用。

7.善用绩效工作政策,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应用技术大学大多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都在开展绩效工作改革,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善用绩效工作政策,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可以采取除学历以外,具有其他生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参加专业实践的老师给予一定的津贴补贴。合理制定工作量计算规则,工作量的计算要不同于以外,不仅仅局限于上理论课时、对于实验课、课程指导、生产实习指导应该有一定倾斜,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而言之,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与地位,才能稳定这支师资队伍,提高他们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力度,有效促进教师的转变和提升。故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双师型”教师教学热情、工作激情,以及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学校方面应该考虑教师去企业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应给予一定补助或在晋升职称、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相对优惠的政策;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特色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以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8.支持高校自主职称评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倾斜

应鼓励应用技术大学开展高级职称教师评审,这类大学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该达到教师数的50%以上,对于它们应该分类指导,特别是对于高级职称教师的职称评定不能够单纯的按照传统的科研、论文考核,应该支持高校,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给予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加入生产实践、生产指导、发明等考核要素,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倾斜,通过职称评审良性引导教师,同事还可以通过政府谢帖,对于企业来校兼职教师,在企业的职称评定、考核、晋升上给予倾斜。德国在教授的聘任上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承担更多第一线教学任务,在科研上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应用科学大学教授的工作重点是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

9.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教师在行业技术中心作用

应用技术大学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题的区域体系,通过深度的合作,促进技术的转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学校教师更好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技术、科研等深度合作,即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转化研究成果,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最终学校与企业双方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出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将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通过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局势,形成校企合作联盟,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经验。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培训能力的同时,还应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形成服务企业的特色项目和行业优势,拓宽校企合作的平台。

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校自身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迫切需要通过强化“双师”素质意识、拓宽引进“双师型”教师的渠道、加强企业行业的合作、建立稳定双赢的培养平台等途径,打造高水平高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总之,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关系到一些地方型本科院校转型、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十分重视。

(《商》2014年4期)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

魏小英

非常有幸本人于2012年7月13日至8月10日参与了陕西工院赴德国暑期师资培训项目,经过28天的学习,我不仅对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同时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专业建设、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教学质量评价、双元制、学分制、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进行系统学习。现就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德国工业高速发展,企业需要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来担任一线的主管,开始举办双元制职业学院。德国双元制职业学院仅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图林根州、萨克森州、柏林州设有。德国的双元制主要招收文理高中毕业生,学生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学习模式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一边进行本科教学,一边在IHK进行职业培训,完成双元制的教学;第二种是学期三年半,假期在企业进行实习,带着专业方向来学习。同时,职业学院还与应用科技大学、研究性大学合作培养在职硕士,学制2年,主要开设在职MBA专业,也设有商业管理、经济管理、健康管理、体育管理、IT管理等专业方向。主讲教师由教授担任,教授任职资格要求高,需要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应聘双元制职业学院教授职务。

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1.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概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世界著名的企业西门子、宝马、奥迪、Dasa航空航天公司和MAN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该州。该校成立于1994年,目前拥有在校生4000余人。该校位于下拜恩地区的代根多夫市,主要教学领域有技术、经济和传媒应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共设有5个院系,分别是: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媒体技术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继续教育学院。在上一届高校发展中心排名中,它有4个课程位于实用教育领域的尖端位置,分别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为了适应经济领域的新需求,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还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如商务计算机科学、国际管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媒体学等。

2.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组织结构

德国的高校像一个独立的公司一样运营,由董事会、监事会组成,董事会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大学的领导是校长,由高校自己来决定,在法律上就是领导,在学校里有说一不二的权力。管理是自主式管理,校长相当于公司里总经理的角色,任期为3至4年,可连任一次,校长有权提名教授,校董会可以选举校长,副校长一般设两到三个,分别是主管教学和科研的,主管国际化事务或扩建工程的,以及管理预算和人事的。

各个院系(专业领域,学院)有很多专业领域,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有5个专业领域。各个系的系主任是低一级的管理人员,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有5个系主任,每个系设有副主任,在主任不在时代行主任职责。每个系设有管理教学质量的教授,根据院系大小不等还有教授、教学辅助人员、实验人员等。还有财务会计部门、学习相关的事务部门(包括给高中生咨询建议的部门),国际办公室(给本校和国外对口单位进行求学咨询),职业指导中心(给学生找工作进行咨询),质量管理中心。

3.海外实习的安排与管理

海外实习的机会由学生自己选择。每个学期都有介绍会,介绍项目的问题。它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给学生建议。海外学习提前要有培训计划,有相应的培训网站,网站上随时发布海外学习的项目、实习、论文等信息。

每个学生实习结束后,都写一个实习介绍的ppt,培训机构和学校都给学生办理国际学生证,可以在旅游时打折。

培训的学生要与专业相符,否则不会获得审批。实习的前期是学徒阶段,后期学生可以适当拿到薪水,或者可以拿学校的奖学金。实习的第一周要介绍实习的安排、注意事项,最后一周也要有一个经验交流,每个人写一个实习报告作为实习的总结上传到网上。报告主要给实习机构,由学校评定给定成绩以对学生作出评价,作为以后是否推荐学生海外培训的依据。

4.教师师资要求与培训形式

根据德国高等学校的框架和条件,分别有大学教育、教育学的培训和测试、科研研究和论文、专利,读博士等科学能力以及具体职位如艺术类的要求,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要有5年以上工业界的工作经历,企业参与大学的师资建设。在应用科学大学中,有一部分教师是来自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特聘讲师,具体对讲师、教学、科研、管理(日常和人员的管理)都有不同的要求。

对教职员工的职责和范围来讲,根据讲师的职责再进行相应的培训。高校在职人员培训现状是:对高校不同群体(讲师和教授)来说,进行不同的培训。比如高校教职员工教育方法的培训内容可以是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就德国而言,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也是刚刚开始,对科研人员和教授、讲师的培训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培训的理念是如何把学生引入教学中去,总的看来德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有很多,主要在比较大的大学才有,在德国的西部比较集中。

此外,教师培训、继续教育、远程教学等模式也在被广泛尝试。从高校角度来说,也不会强迫教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要从激励机制考虑如何调动教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们自觉地进行继续教育来强化自己各个业务方面的教学能力。

5.大学与科技园区完美结合

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早期是个虚设的机构,没有具体的活动,2010年前没有系统性的规划,都是教授自己联系工业界企业进行项目研究的。作为高校应考虑整合资源,可将应用研究学院、科研中心、技术转让办公室组合成为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

学校应用研究学院在副校长直接管理下,负责在科技园区进行研究工作。技术中心在校外设置,比如CAM,在周围区域有8个科技园区,都属于应用研究学院管理的,大多数已经进行研究工作两年时间,各个中心的运行情况良好。

经验与启示

第一,促进实现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具体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不同方面展开校企合作,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学校、中介组织(如各行业联合会)和政府等主体以各种方式参与支持校企合作。我国的高校,特别是有条件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可以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经验,积极探索实践与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这既有益于提高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以及科研的应用性,培养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整体协同效应。

第二,完善配套法规,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局面。与德国相比,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并不完善,在这中间尤其对于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有效的合作并没有一个可借鉴的健全的法律规范,我国政府虽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现有法规未能明确企业参与职教的具体责任和相应义务,国家缺少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所以校企合作有时企业和校方冷热不均,长期推进举步维艰。德国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不仅与德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德国企业及企业人员严谨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关,同时与其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实力以及德国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德国的校企合作中长期形成了一种双赢的良性格局。这种共赢的体系当中双方都有内在的动机参与校企合作,所以德国的经验说明,校企合作应该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切实获益,激发其内在的合作动机,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简单地指望通过税收、行政或其他手段“迫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只有大家都受益,合作才有可能达到其可持续性,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得到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全面参与和支持。

第三,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巨大。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方兴未艾,高科技信息技术革命让人类的空间距离感不断缩小。目前德国在华企业有5000家,7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黑森州设厂,500家德国企业在黑森州和中国企业有密切的业务和贸易往来。德国企业现在不缺技术和资金,而是缺少人才特别是中国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陕西、山东、河北等有多家高校合作,还与菲律宾、加拿大等多家高校合作。德国生产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中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企业合作生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平交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渠道,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办学模式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德国呈现给世界的亮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巨大。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10期)

浅谈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韦相晓

2013年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研究,推动全国630多所1999年后升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转型发展。全国有36所高校成为改革试点的学校,成为首批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这就意味着这些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走一条与普通高校不一样的道路,即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突出产研教协同,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1.突破产业升级的需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这个主线最后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期,无论高等教育还是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今天的大众教育,还是从重知识轻学识逐步向产教结合转变,我国高校教育的结果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足,专业性不突出,不少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这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同时也使我国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支撑。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所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唯有强大的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

2.突破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存在专业设置过粗过大、重复建设和重复培养突出、综合协调分类教育程度低等现象。从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建设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分类越是清楚,职业教育越完善的欧洲国家实体竞争力越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实施应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目标就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同步推进,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科技大学转型。

二、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偏面

教学观念偏重知识本位,缺少市场和行业调研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高职院校基本相同,缺少特色,培养的人才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不同行业差异化、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和所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2.理论课程偏多

理论课程偏多,实训、实践训练较少,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理论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不大的现象并存,很多专业的课程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讲授,课后也极少有实训,实习,很多课程内容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交叉重复。专业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致使有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割裂,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

3.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任课教师大多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教师满堂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出现学生上课玩手机、讲小话不认真听讲的现象。

4.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卷面考试仍是很多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法,学生照着教材、老师划的考试范围死记硬背,缺乏案例分析、实践过程考核、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测试等评价方法。传统的卷面考试不能有效反映实践教学成果,不能测量学生实际能力。

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制订完善新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主动邀请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企业参与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与人才培养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实际动手应用为导向,制订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兼顾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大对实践实验能力、操作动手能力、职业岗位适应对接能力的全方位策划与谋划,从而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产业与社会实际。降低课堂教学的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时数,就是进一步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之能迅速对接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45%。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我国不少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南宁学院与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南宁学院——中兴NC学院”,共办通信工程、物联网专业等通信类专业。与苏州高博教育集团合作共建“南宁学院—高博软件学院”,共办软件类专业,在校政合作方面,学校与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作,共办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等专业。南宁学院还与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开展合作。建议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他们商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争取每一个专业都与一个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派出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引入校园,将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引入课堂,并不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并将学校的教育延伸到企业,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企业文化,还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双课堂”,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无缝对接。条件允许的企业投入资金、机器设备,共建内涵丰富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室,以及融学生实训、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一个行业共享、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与培训的“公共实训平台”。

3.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和引进“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师资建设方面,建议聘请一批行业企业能工巧匠讲授实践技能课程,完善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运行机制,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使教师能及时跟踪掌握最新技术;充实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同时提升原有师资的实践动手能力,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科技开发、横向课题合作、企业兼职等,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除能讲清理论知识外,还能结合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其中部分教师是管理经验丰富和具备教学资格的工商界人士。教师的专业性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应用性显著,并且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授课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统一。

4.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企业大量引入实际的工作任务和案例、技术难题,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全面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刻苦钻研,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把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技能培训过程相互融合,形成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使学生毕业时手上不仅有毕业证还揣着职业资格证,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改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一是改变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日常考核,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将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二是改变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题等应用题比重,增加课程论文、角色模拟、小组讨论、营销策划案等多种考核方式。三是加强对实训课程考核。如为自己熟悉的一个产品写一篇展示讲稿;设计一次推销洽谈,并写出推销准备备忘录并向同学们展示,老师和同学同时点评并打分等等。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入自学时间的学分计算。减少灌输式、填鸭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自学内容和教学参考书,统筹考虑学生自学所需的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积极鼓励本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教师和研究队伍将教育、专业实践和实践导向的研究联系起来,学生也可参与这些项目。另外,一些学生也可自发组成小组开展项目研究,从社会寻找科研项目,也可与老师共同完成科研课题。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战开发,让学生的养成勤学、爱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成长进步更快。

6.大力实施“3+1”“2+1”培养模式

一名本科生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三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一年的时间要到用人单位参加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专科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两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一年的时间要到用人单位参加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到用人单位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加实际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接触社会,走进市场,了解、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经营活动等,参与、熟悉企业的具体工作,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提高适应岗位就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奠定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如,芬兰应用科技大学注重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企业实习和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四年制课程中安排了一个学期的实习课,学生与企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规定学生在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足够的生产或技术项目,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和项目中,而且还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养软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总之,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应建立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式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上,都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实际动手应用为导向,对接生产岗位,面向职业与实践,充实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新方法。这样,高校的教学就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生产与技术的前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初入职场便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受企业青睐。

(《新课程·教师》2013年12期)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的启示

于伟

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转型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教育部的推动下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成员单位,是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我校作为全国35所发起单位之一参加了首批改革试点的行列。

1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践教学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面向企业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3+1”学制

应用科技大学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保证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规定为4年,其中包括一年的实习期。充分体现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也是决定并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1.2就业取向的实践教学环节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都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合理使用,行之有效。FH的教学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不把过多的时间用于原理的推导和分析,而是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如何应用与实际生产和其他领域,偏重与那些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学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应用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和修订。另外,FH认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懂得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基于此,不少应用科技大学还设置了“双元制”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师。FH还根据就业体系的需求变化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课程体系。

1.3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应用科技大学的专职教师任职资格是:拥有大学学历;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在相应专业岗位上工作3年;有2年以上的教学或培训经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等。在有的应用科技大学,还要考察应聘者与企业界的联系能力。除此之外,FH拥有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主要为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他们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1.4企业参与实践教学

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习地点除了在校内,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之处。在企业中学习是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实训的生产岗位和企业培训中心,中小型企业则提供实际生产岗位,为实践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在实习期间企业有专门的辅导教师指导、考核和评定学生的实习工作,并在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鉴定,学生则要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企业参与教学还体现在把师傅、技工引入课堂,定期聘用他们来讲课,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

2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给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的启示

2.1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应该把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型发展,其地位和学术型大学应该是平等的,但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性人才”。这种人才掌握必要的基础学科知识,并能够系统的应用学科知识进行工程、产品的设计,具有应用技术推广、集成开发、技术管理与技术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要重技术、重技能、重应用。

2.2培养“双师型”教师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没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不行的。因为“双师型”教师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起到主导作用,更适合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我校具有工程背景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师缺乏,这是直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原因之一。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具有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长期地与企业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我校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非常紧缺,有些教师虽然有企业背景,但没有或很少有参与大型工程建设的经历,对教学项目的设计、项目团队的组织与运作缺乏经验,难以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这对于我们实践教学改革是个挑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与企业产研合作。另外,聘用一定的具有企业背景的兼职教师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3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属于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实践课程建设得不到重视;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内容陈旧,更新慢;在课程安排上,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偏多,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偏少。其次,高校对实践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实验实训环节安排方式落后,探究式、研究性教学方法没得到很好的应用,学生难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人才质量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于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而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

2.4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我校部分专业已经列为“校企合作”的对象,但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学非所用、产学脱钩等现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强调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采用“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学生在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践和技能培训,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或工程实践中去,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就业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加强学生、教师和企业的交流,并将企业在技能、技术、能力等要求不断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企双赢。

(《科技视界》2013年31期)

中德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曾璐 孙玺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独立学院作为一支生力军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培养社会认可、家长认可、用人单位认可的应用型人才,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德国教育体系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总体教育水平居世界一流。本文是重庆市教委基金支持的教改项目,项目组成员曾赴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考察和交流,并且笔者所在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的相关协议。因此,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研究突破口,在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中德两国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适合我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独立学院开办应用型本科专业提供理论支持。

一、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

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专业培养方案以必修模块为主。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按模块来划分的。企业管理专业被细分为十几个模块,分别是:企业管理学基础、物流管理、个人组织管理、金融学基础、市场营销、交流学、会计学、控制学、国民经济学基础、方法学基础、信息加工、统计学、市场研究等,每个模块对应2~4门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生的必修内容。此外,还有一个选修模块,从金融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三个模块中选择。

培养方案中选修模块较少的理由是:针对应用型专业,每个学位需要学生达到的要求有严格界定和标准定量的考核标准,所以弱化学生的选择,由学校作为主导,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模块课程。

2.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务实。实践性强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通过比较发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各门课程的学时比国内相同课程的学时更长,一般多出30%~50%左右,原因是加入了较大比例的自学学时。自学学时是区别于讲课学时而言的,学生听讲座课和上练习课的时间都属于自学学时。以采购与物流课程为例,4个学分,120个总学时,讲课学时只有54学时,但讲座课每周安排2学时,练习课每周安排1学时。

为了强调实践,学校除了在教学中增加了非讲课学时外,另一方面,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方案中还设计了1个学期的实习时间,要求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学会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式以小班教学为主,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采用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在20人以内。小班教学使得学生经常有机会与教师、教授或学校领导直接进行接触和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不管什么话题,在课堂上不用举手都可以提出来和同学讨论。其结果是,小班教学带来了一种自由、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

德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每门课程的成绩构成是多方面的,案例讨论、课后作业、出勤情况、平时测验、期末测试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每门课程一般要有3~5次的期中考核。一门课程的各个学习阶段,授课教师都会布置一些小的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最终课程是否合格视学生对各个任务完成情况而定,不以期末一考定终身。这样一来,德国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更强调过程检验和控制,使得老师更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过程中纠正偏差。

二、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相比,还存在显著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内很多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大体是要培养具备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显然,这种定位是照搬母校培养方案的结果。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按照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有较强动手能力、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和高职高专学生比,有更强的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比,更偏重实践操作能力。为此,独立学院应充分调研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有的放矢,使自己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2.课程体系陈旧,缺乏创新。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一般是照搬母校已有的培养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往培养方案涉及的课程体系显得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等弊端。实践课的比重偏低且效果不佳,最终将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难以理解或者有理论知识却缺乏运用机会的后果。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需要改革。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的推导和演变。课堂式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缺乏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较差。

考核方式上,现有工商管理专业一般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平时成绩视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而定。学生习惯平时懒散放松、期末抓紧突击,虽然有时也能取得较好分数,但实际上对这门课程缺乏理解,更谈不上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德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考核方式更为科学,可以为我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提供参考。笔者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改,谈谈德国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一些启示。

1.调整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该有准确定位。尽管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独立学院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初次就业时一般都处在基层管理者的岗位上。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继续学习管理知识、深化管理理论、总结管理经验,才有可能成长为工商企业里的中层乃至高层管理者。因此,学校除应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外,更应该在能力、素质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及个人修养和个性发展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创新实践环节。我国应用型本科专业应改革一些实践环节。如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ERP(沙盘)模拟实习,一般是放在《生产运作与管理》这门课程学习后进行。考虑到ERP模拟实习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营销和财务等多个方面,因此可以将这个实习细化成三个子项目,放在不同的课程学习后分别进行考核。

很多独立学院的毕业实习时间是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论文之前的三周时间进行。和国外相比,实习时间明显太短。可考虑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如果对本科四年制的学生,能在前三年完成学分,可以考虑最后一年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增加实习时间长度。同时,对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要进行质量监控,防止有的学生应付了事,弄虚作假。

此外,听讲座也可以算学生的实践学分,并应要求学生记录心得体会。在条件成熟时,可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并由学生自己开设讲座。

3.改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学方式要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受课结合起来。针对一门课程而言,基本定义、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可以采用讲授型教学方法。同时,对涉及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师可采用案例引导、互动教学、任务教学等多种方法。

4.考核上要强调过程控制,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环节设置考核任务,弱化期末分数的比重。在过程控制中,应有一套标准将考核目标细化、量化。

四、结论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重要方向。德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由来已久,有自己的特色和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针对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状,应充分借鉴德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

(《经济师》2012年1期)

典型经验

上海电机学院: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

夏建国易丽

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结构调整的外在动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这三大任务的交集是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行业高校及新建本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高校转型是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

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此同时,行业企业也加大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但是,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的地方高校却陷入发展困境。有资料显示,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地方高校应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个不完整、不完全、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从纵向上的办学层次看,高职上面“断头”,从横向上的办学关系看,职教普教“断绝”,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点是地方高校。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一方面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内部上升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建立了普教和职教沟通的立交桥。因此,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培养层次结构分离的结果,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地方高校却“高不成、低不就”,尤以新建地方本科为典型。这些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本科办学经验不足而出现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等问题。部分新建地方本科为了达到普通本科办学要求,采取带有补偿性质的“追赶式”扩张发展,逐渐丢掉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发展的定位和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倒逼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要求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世纪60至7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类型应运而生,适应了欧洲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为欧洲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相比,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与当时欧洲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方式与教育体系结构存在规律性联系。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企业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终结。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实施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它既是我国地方新建本科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也是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型。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比较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选择。在建设经济强国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背景下,需要一类大学借鉴国外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要求,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尽快建成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类大学。欧洲的应用技术大学恰恰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本。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其主要特征是为区域经济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人才培养过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技术教育办学历史与传统的学校。学校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技术教育发展之路,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确立技术本科办学定位。2004年,学校走上了实施本科教育的新征程。针对定位问题,学校明确提出以举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深化内涵建设,将“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确立为办学方略。2010年,学校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又进一步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培养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当前,“技术立校、应用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已经深深植入学校发展血脉。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主动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积极开展“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作,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为“现场工程师”成长的摇篮,形成教育、科研、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新机制。

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技术学科专业群为重点的技术学科以及专业建设格局。2008年,学校结合自身的行业办学优势,制订了“以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为重点,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联动发展的学科格局”的技术学科和专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依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要求,将学科建设聚焦在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领域,重点聚焦在火电、核电、风电等能源装备关键技术,突出技术应用研究。

2013年,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拉开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大幕。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上海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上海电机学院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实现由合格本科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1日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

曹继军 颜维琦

又到就业季,又迎来这样的尴尬:学生、家长反映就业难;企业却抱怨难以找到想要的人才。那么,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这样解答:市场最缺的是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人才。在办学实践中,这所将“应用技术”作为校名的高校,也在人才培养中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围绕“应用技术”下功夫。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有个“工程创新学院”。这个起步于2009年的新学院,被定位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目前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共有160名学生。

创新学院强调实践能力,希望学生们带着想法学、拿着产品走。学院采取平台+模块的思路设置课程,理论课注重工程技术基础、通识和知识系统性;实践课则满足个性化和分层需求,按照“基本型”“工程应用型”“工程设计和研究型”,开设多个模块,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提升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201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学院林伟老师研究团队的展品《JB8000型传送带式食品放射性检测仪》被大会主委会评为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该项目当场被两家企业看中,签下了1.5亿元的大单。大四学生史晓东就是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史晓东的成绩算不上特别优秀,能被林伟慧眼识中,是因为他极强的动手能力。史晓东告诉记者,当时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应用环境不了解,缺乏完成具体企业项目的思路,为了帮助自己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工程师这一身份的转变,林伟带他走进了真正的公司,现场学习公司工程师们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并指导他按照企业具体项目开发的时间表,不断分解项目方案的思路和步骤。

像林伟这样将学生带进企业进行实地演练,对学生实施产教结合培养的老师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还有很多。学校加大了青年教师下企业工作实践的执行力度,规定4年内试点专业专人教师完成至少一次的企业工作实践,从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入手,培养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2013年,学校的毕业设计中共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1345项,占总数的36.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有个企业界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14位来自企业的特聘委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参与教学工作的重要决策,可以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学科专业布局、教学机构设置、专业设置与调整及教学管理模式发表意见。多位来自企业的专家走上讲台,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重要的教学力量。目前,学校专家信息库中已有108位企业领导、总工程师、经济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开设企业专家授课课程100余门。

据了解,根据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高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因此,学校将继续加大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授课的力度,邀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对这些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法和心理学等培训,使他们能够成为“教授型工程师”,更加胜任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

《光明日报》2014年4月22日

合肥学院:在建设应用型大学道路上成功实现

周飞 储召生 俞路石 俞水

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曾经,安徽省一些大企业的董事会做出过决议,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学院的前身)的学生一概不要,这是合肥学院人心中永远的痛。如今,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点名要合肥学院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录用了100多名毕业生。学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全国著名建筑装饰企业录用。

曾经,合肥学院的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能拿个省级奖项已属不易。如今,与一流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他们照样摘金夺银: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特等奖……近3年,该校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3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项就有40项。

是什么让合肥学院这样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合肥学院砥砺十年,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成功转型突围。

瞄准德国经验找准办学定位 应用型大学建设必须系统设计

在合肥学院的发展道路上,一直有一个模仿、学习乃至追赶的目标——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

早在1985年,中德两国决定开展政府间合作,按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在中国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或许是因为白纸上更容易作画,合肥联合大学这所1980年才由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建的学校,居然被德国人选中,成为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协议共建的对象,与德国5所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合作。一穷二白的合肥学院,就此踏上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之旅。

共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无偿援助学校400万马克,帮学校建立了10个工程类专业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学校先后派出近百位教师赴德国学习进修,近距离感受德式教育。他们成为后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中坚力量。

但是,影响远不止于此。

2002年,以合肥联大为主体,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与合肥联大合并组建合肥学院。新学校、新起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成为学校上下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那个时候,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办学趋同化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向重点大学看齐,抓重点学科建设,办研究生教育。我们就想,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这么多年,能不能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开始思考、总结。”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说。思考的结果,2003年学校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我们发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服务周边200公里以内的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这和我们的理念显然不同。我们把它叫作地方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路径显著区别于普通院校,强调理论与实用维度,有系统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真题真做,到一线就能干,我们把它叫作应用型。至于国际化,不仅仅指交流规模,更重要的是研究、提炼国际上一些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关键要素为我所用。”蔡敬民如此解释。

新的办学定位在学校内外引起不小争议。有人讲,大家都放眼全国,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给包起来?有人讲,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哪儿来的条件国际化?直到2009年12月,学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调研时,一位重点大学的校长还问蔡敬民:“研究型大学提国际化,你们怎么也提国际化?”

于是,蔡敬民不得不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释他自己的理解:“地方性、国际化,强调的都是一种开放性,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个目标。开放办学,就是要在服务地方中谋求发展,在国际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搁置争议,埋头做事,看准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合肥学院的处理方式。

很多人认为,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一定要围绕学生这个核心,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要建立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蔡敬民说。

一场艰难却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模块化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

万事开头难!应用型大学建设,从哪里破题?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强调理论应用与实用的维度,要求学生到一线就能干。“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蔡敬民说。

服务于这一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从2005年开始,合肥学院开始研究制定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各个院系纷纷行动起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到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把每一项能力转化成一个个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单元,可能是一门课或一门实验,也可能是几门课或几门实验的整合。这就成了合肥学院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而大规模开展的模块化教学改革。

计算机系主任袁暋和她的团队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原课程体系的不足,走访了大量IT企业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要合肥学院的学生去做什么,确定企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最后概括出软件工程专业的7项核心能力及39项子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构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块,把企业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融合到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中去,一个或若干个模块可培养学生必需的一项能力,并且4年的模块教学过程中都是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的。学生通过对这些规定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

生物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微生物学基础性强,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其他基础课部分内容重复,应用性薄弱。生物系葛春梅教授介绍,改革后的“微生物学”弱化了微生物遗传、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传染与免疫等内容,强化了微生物生理,增加了工业微生物应用,强化实验操作训练,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模块化教学的一大特色。过去,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分别学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后,还达不到应具备的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但把两门课整合成现代电子技术模块后,担任该模块教学的谭敏教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基于每个理论知识点进行实验模块设计,形成小产品。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设计的小产品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电子产品,这样,学生的电子线路设计能力就培养出来了。已经从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张悦龙,在校期间带领团队设计的“宽带直流放大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模块化学习让我在校就掌握了设计电子产品的能力,到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张悦龙说。

模块化教学还给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和自主学习留下空间。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模块时,在每个大模块下还设计了若干个子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子模块。电子信息专业就把过去的电子信号处理、电子测量、DSP技术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信息处理、检测、现代电子技术设计3个子模块,学生只要选择一个模块完成学习量即可,既突出兴趣和爱好,也容易学精、学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软件工程模块共84个学时,自主学习时间为32个学时,学生可以制作模型、设计课题,自主学习的任务大大增加。

“模块化教学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在内容上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了‘学生能干什么’。”合肥学院院长张文兵说。

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 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

在合肥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大楼,有一家合大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公司看上去不起眼,却拥有80多项国家标准的环境检测权。这个由学校出场地、社会投资建设的企业,既面向社会经营,同时也是一个“嵌入式”实验室。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做实验,所用的标本都是真实的送检样品,实验环节就是真实的检测环节,实验结果也是最终的检测结果。

据合肥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董强介绍,当初成立这家企业,不少人不理解。现在看来,不仅学校省下了一笔购买实验设备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得到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重指导。经过“真刀实枪”的实践,学生可以“零适应期”走上工作岗位。

不管是校内资源,还是校外资源;不管是政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合肥学院统筹各种资源配置的准则。

这些年,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跟着综合性大学狠抓学科建设,合肥学院却提出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为什么?合肥学院副院长陈啸说,应用型高校应当以专业统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所有条件。“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就抓住了人才调配、资源调配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控制这个核心。”

如何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合肥学院立足“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根据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及时瞄准合肥市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与合肥市的产业布局深度互动,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在合肥学院的校园周边,就是全国最大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全国每三台家用电器,就有一台产自这里。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和动画等专业。2010年,合肥市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学校立即引进人才,组织教学资源,成功申报交通工程专业并顺利招生。随着合肥市国际会展蓬勃发展和国际机场的落成,学校又设置了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并拟设空乘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这些年,合肥市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与德、日、韩的企业合作不断扩大,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及时开设德语、日语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地方急需的高水平、实用型人才。据统计,合肥学院毕业生每年60%左右在合肥就业,80%左右在安徽就业。2013年毕业生,有1620人在合肥市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6.92%,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的人数就达1050人。

借助企业资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是合肥学院的又一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首批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项目以后,实行了校企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并建立了一个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系统集成、认证考试为一体的软件工程能力实训平台。企业从大一至大三渐进进入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学生大四进入企业,校企共同培养,在真正的企业工程环境下,培养作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应用能力。

已经被科大讯飞录取的计科系2009级毕业班的庄纪军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有机会到企业边实践边学习,在企业、学校老师的双重指导下,让我在真实工作中收获,让我有机会把学校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让我更能提前适应工作。”

如果说地方性的定位让合肥学院站得更稳,那么国际化的定位则让合肥学院走得更远。正因为拥有了“国际化”的“基因”,合肥学院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跨越发展。

合肥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物流业兴起,学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优势,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一个教育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同时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资助。合肥学院采取和德国国际交流学术委员会联办的方式,并得到德国物流协会支持,使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顺利落户学院。同时引进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根据国情加以改造。去年,德国DAAD组织专家对这一专业进行了国际评估并给予很高评价,并给予25名学生40多万元的资助。

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在工业设计方面实力很强,曾主办第四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为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合肥学院和汉诺威师生连续13年每年做一次联合工业设计,吸引了三星、LG的首席设计师等参与,成为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去年联合设计中,合肥学院学生设计的老人助力车,赞助企业拿到欧洲市场,几个月赚了500万欧元。2009届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王红丽获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大奖“红点奖”。这些合作极大提升了合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实力。正是看中这一点,荣事达电子集团总经理夏俊生主动找上门来,把小家电设计中心设在合肥学院。

多年来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层次合作,让合肥学院受益匪浅。学校现有的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均是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孵育发展而来的。2010年,学校与德国高校共建的“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正式成立并对外招生。学校还先后与国外12所高校合作承担了欧盟亚洲链、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9个项目。

改到难处是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应用能力培养是关键

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师。

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方面,他们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博士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才能任教。我们做不到这点。青年教师比例过高、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背景,产学研合作能力不足,这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蔡敬民说。

化工系胡科研老师,有10多年企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经验。来到合肥学院后,胡科研把企业化管理和培训模式带进化工工程师之家。在这里,胡科研培训学生1000多人,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20多项,去年还捧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

胡科研是学校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引进的人才。这些年,合肥学院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像胡科研这样具有企业经历和工程经验的教师,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75名,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校企深度合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条重要路径。学校实施“应用能力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个任期内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通过“双进双培”让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校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目前,合肥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有191个,“嵌入式”实验室3个,工程中心5个。合肥学院通过实施校企双方“双聘双挂”的举措,把企业工程师请到学校聘为教授,让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让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以此打造“双能型”师资,培养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行业背景、工程背景和经过行业培训的将近六成。

在合肥学院主教学楼9层,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公司之一——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就在这里。这里有企业投资的最先进的设备,专业教学的很多实践环节都在这里完成,学生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来做设计训练,而且还有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走进设计室,记者看到老师和一批学生正专心致志地为公司新接的项目做局部设计。“在这里教师既教学也担任企业工程师,企业工程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导师,公司最多的员工是学生。”艺术设计系主任谢海涛说。据深装合大公司总经理胡北南介绍,去年公司投资了100万元分批培训师生。

利用国际合作优势,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是合肥学院的又一利器。除了多年来大量选派教师赴国外学习,合肥学院还积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霍恩教授是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汉诺威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2007年曾被安徽省教育厅聘任为合肥学院副院长,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洋院长”。他积极推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与合肥学院的合作,2009年11月,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霍恩教授兼任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德方副院长及德方总协调人、工业设计专业协调人。近年来,合肥学院聘请了类似霍恩这样的外国专家70多人次,他们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的成长。

应用型大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十年探索,合肥学院做的远不止这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校开设了专业导论课,增加了认知学习小学期,实行N+2(N指过程考核成绩,2指期末考试和课堂笔记)学业考核制度改革,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大规模改造第二课堂。

为了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少台套、大循环”的模式;坚持学生毕业论文“真题真做”;邀请一批实力企业在校内建立“嵌入式”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了近200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

为了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校制定涵盖课程、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一系列质量评价标准,强化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主要环节的全程监控。

经过十年发展,合肥学院已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3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中德共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

十年改革,十年探索。合肥学院用闪亮的“成绩单”证明,应用型大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6日

武汉科技大学:培养有张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杨宁 程毓

又到一年毕业季。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比去年的699万又有所增加。为了躲避眼前的就业压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沦为了“考研基地”。

本科生盲目考研,与一些普通高校教学应用性不够直接相关。同为普通本科大学的湖北省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独到经验。企业每年向该校本科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和毕业生数的比例达到6∶1。该校也连续10年保持高就业率。应用型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武汉科技大学。

优化设计,专业、课程该调的调,该撤的撤

“反思一下,现在的大学课堂里有多少内容是过时的?有的工种已经不存在了,可大学的专业还在招人;有的工科生读了4年,连本专业的行业结构都不清楚。这样纸上谈兵培养出的本科生难怪企业不会要。”有教育专家这样抨击当前的大学教育。武科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涛说,“应用性不足,所学难以付诸应用,加之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有的行业已是明日黄花,本科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相比于诸如职业教育、MBA等明确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品类,本科教育还是有点定位不准,因为本科教育既有其通识性、基础性特点,又有其专业性、学术性。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如果现在的本科教学在出口建设上更多将企业需求纳入进来,会更切实际。”武科大校长助理吴怀宇说。

在探索本科教学过程中,武科大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学校董事会成员、50多家企业做调查,收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规格信息;借助网络平台统计分析全国相同专业的学生数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收集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行业发展的政策信息。

结合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武科大每年都对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和培养方案做出改变,增强应用性。自2007年起,本科增加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18个需求旺盛的新专业,撤销、合并矿山机械、矿用汽车等12个老专业,各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每年调整。

有专家曾质疑这样的做法会扰乱“经典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的破坏。而吴怀宇认为,“现在的本科教育没必要端着精英的架子,地方高校就是要培养企业能用、好用的人才。专业设置要紧跟业内前沿。”

经过调整,武科大将工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从国家要求的25%提高到30%以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本科4年。“当然,培养方案的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专业变化是否成功要等4年后才能看到。但是我们适时动态的调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课程是较新的、用得上的。”陈涛说。

实行双导师制,本科培养上双保险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大实习实践的力度。但是一些工程类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有很多顾虑。”吴怀宇说,比如对生产效率、安全事故和技术泄密等。

然而,武科大仅在湖北省内就拥有武钢、中冶南方等170多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每年能接纳2万多名武科大学生实习实训。这受益于武科大多年来依托钢铁冶金行业和湖北省经济发展实施的“校企合作,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武科大为企业提供科研、人才服务,企业为武科大提供科研经费、实习基地。

为了“适销对路”,武科大一半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卓越工程师班、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班等特色人才培养班。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定制”培养,每个班有专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另外,在特色班创立本科生培养“双导师制”,每5名学生配备1名校内教授和1名企业高工做导师。前3年,学生跟着校内导师蹲实验室,做课题,到大四跟着企业导师在企业生产实践1年。

“大四学生全年都泡在企业,一年分为2—3段,学校给学生开出任务单,跟着企业导师完成规定任务。”武科大教务处处长程光文说,为了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培养的全过程有质量监控和考核验收程序。

追求高大全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常见病”,一部分地方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其后果是牺牲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这和现有的评价体系有关,老师评职称,搞教学的干不过搞科研的。大学的评估也是科研占比过重,部分地方高校为了提升排名,把精力从教学转移到科研。”陈涛说。

“归根到底,本科培养的最佳状态是培养有‘张力’的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培养人才,各个学校的区别在于培养什么层次和什么规格的人才。武科大坚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上能深造,下能就业’。”武科大党委书记刘华才说。

《人民日报》2014年4月10日

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探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常熟理工学院积极探索从“传统形态大学”向“应用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形成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增强行业能力,努力达成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IBM课程实验班”、“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和“微软学院”相关专业均实现了四年一体化设计和校企共同培养。注重合作开发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和市场人才需求,积极探索“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分段教学”、“工作室模式”等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合作教育模式。至今,已开设企业课程60多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0多门,把行业技能训练有效融入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中。与业界共建“创新训练、实验教学和职业训练”三大平台,着眼训练环境的“真实”和“集成”;与业内著名公司共建追踪最新技术的创新实验室,除“省市共建”、“校地共建”、“企业捐建”等,还与江苏通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成了国家级工程实验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深度合作建立行业学院。以“省市共建”、“校地共建”为核心着力推进校地互动、合作办学,建立了由校地双方主要领导参加的校地互动领导小组,启动了定期会商制度;建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设置了合作与发展处、教务处合作教育科,各司其职,服务教学改革。学校还梳理总结多年合作教育的实践成果,制订了相关文件,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教育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提出并实践了“行业学院”这一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教育新模式,承载若干合作教育项目,包括若干合作开发的行业“课程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后,根据兴趣进入某个行业学院,选修“预设的”课程模块,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行业实践创新能力并初步建立行业文化认同。目前已建有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康力电梯工程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等五个行业学院。行业学院使学校与行业的链接更加顺畅,形成了学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扩展了学校的发展疆域,有效促进了学校与行业的协同发展。

大力推进师资转型工作。学校于2011年在江苏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生涯设计、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并通过专题研修营、教师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预留10%-15%的编制聘任业界技术骨干及海外“双师型”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并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训,或采用与校内教师“1+1”互补结对的办法,使其尽快达到高校任教的基本要求。从2006年开始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明确青年教师定期企业培训制度,鼓励任课教师参与企业研发与技术改造,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学校还通过软平台建设,与地方人才部门直接联系,聘用业界精英,反哺教学;通过硬平台建设,依托校企合作联盟、卓越教育计划等项目,聘用具有现场业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充实实验实训队伍,柔性使用。学校还实施“教师国际化工程”(海外访学、留学),促进教师转型发展,使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2009年至今已有150名教师具有三个月以上海外访学留学经历。

教育部网站 2014年03月10日

国内外案例研究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关剑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该校成立于1994年,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余人。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校区分布在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地区,研究方向和重点都不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以质量取胜,以高质量出名,属于巴伐利亚州(又称拜仁/恩州)乃至德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目前与全世界135个国家的高校有合作关系。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学术氛围浓厚。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虽然校区不大,但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名列前茅,德方不刻意强调培养学生数量的多少,学生数量多少并不是学校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最看重的是教学的质量。德国的公立学校学生是免费入学的,宽进严出。学校的资金来源为政府和企业资助,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类专业为例介绍一下德方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是如何建设的以及这些方面对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经济信息系专业建设情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下设经济信息系,主要开设专业和在校生人数如下:企业经济学(508人)、国际管理(270人)、旅游管理(314人)、经济信息学(360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平衡。招生生源有外国学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文理中学毕业生、其他中学(包括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学生总数中有74.14%的生源来自于巴伐利亚州本州。此外,经济信息系根据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并积极开拓新专业,如应用型国民经济学专业。该专业主要招收在经济学领域内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全职学习,该专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就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带着问题来进行研究学习,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开设此专业的目的在于学校关注经济全局,希望帮助欧洲经济发展,尽可能减少希腊所出现的危机。

1.各学期教学安排

经济信息系本科学期安排与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1至2学期主要是以基础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3至4学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学习高级课程即管理模块的学习;第5学期是实习期,实习周期为18周,每个学生都要实习,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或学校介绍实习单位;6至7学期学生完成未修完所有学分和做本科毕业论文。

2.课程设置

以企业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1至4学期学习的课程为企业经济学、会计学、数理统计、经济信息学、企业法、国民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管理系统、材料及产品经济、税法、内部控制、项目及进程管理、国际经济政治、商业计划定制、信息及信息管理等。选修课有通用经济信息(由多个课程模块构成有历史、算法分析、语言、行政管理、心理学)等。除此之外还要选修英文或法语等语言课程学习。第5学期为企业实习,6、7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有可以选择重点学习课题。如企业经济学专业可以从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三个模块选择其一进行学习。

单看课程设置可能看不出与我国院校课程设置有何区别,所以在这里我们以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信息学”为例说明一下。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并不像我国高校开设经管类课程一样,这门课程在修习开始前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有三个模块方向供选择分别是: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模块学习。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与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一样,涉及到多个模块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由此可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课程教学上严谨细腻。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具特点,如国际管理专业是全英文授课,还要有一年外国学习经验。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外大企业、自己创业开办公司、本地企业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分公司。

除本科外,在应用科技大学也可以继续进行硕士课程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如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取得需要在取得学士学位后,通过三个学期修完全部学分和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需要读三个模块,分别是国际管理、财税控制、企业管理三个模块。其中国际管理模块包括战略计划、战略制定、IT策略/国际项目管理、国别战略评估等;财税控制模块包括财务合作(银行、保险公司等)、税收审核、税务战略设计、国内与国际会计制度等;企业管理模块包括国际企业管理、文化认知与交流、人员战略化管理和经济变化管理。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提高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3.实习安排与校企合作

如前所述,本科第五学期是实习学期,对于实习具体要求如下:

①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实习要修够60-70学分。此学分为欧洲通用学分。

②实习至少8周。每周实习40至50小时。

③实习必须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实习合同,并且就有关实习时间起止、实习岗位、实习期间报酬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实习单位。

④实习期结束,学生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向学校教授汇报实习经验和实习心得。

⑤教授对学生实习评估主要考察三点:一是实习结果(实习期结束后实习单位要给学生开证明来说明实习期的工作表现等情况);二是学生所写的20页左右的论文;三是问卷调查(包括实习是否有益?实习有何具体建议?)等。

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按时实习以便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有专门的“工作服务中心”穿梭于各大公司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并且在学校网站上有专门的“Career Service”栏目可供学生查找实习单位及提供岗位等情况,方便学生选择和联系实习公司。目前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主要的校企合作单位有安联保险、大众汽车、KVP(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等。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的实习生在完成实习后与所实习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工作合同,所以学生实习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企业。

4.教授聘任与专业教学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不仅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乃至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所聘任的教授必须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受聘教授一般要求综合性大学毕业且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当然还要有足够的满足专业教学的企业工作经验,还要具备将专业知识转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选聘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组织进行,第一轮从专业资质、教学资质、个人资质三个方面考察;第二轮针对个人特质进行测试;然后进行综合成绩排名一般取第一名聘任为教授。教授总人数是按每40名学生需要一名教授来确定。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专题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样形式。校内实习和实验室设施设备精良能够满足教学和研究需要。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培训期间,在校园、在教室、在图书馆甚至在食堂随处可见两三人、三四人围坐在一起学习和讨论问题,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二、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启示

德国与我国国情不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人才培养上有许多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借鉴的特有经验。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大到专业设置小到课程设置充分调研,剔除主观因素影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地区优势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各校区并不集中在一起,分布在巴伐利亚州各个地区,每一个校区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地区特色相结合,区域服务特征明显。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接轨的现象。高职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多与本科相似,没有突出职业特点,没有把职业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有的院校开设专业只顾眼前利益招生易就业难;有的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招生难就业更难;有的院校建设专业没有按照市场的风向标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未就业就先失业。

所以充分调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建设一批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专业,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尤为重要。

2.顶岗实习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德国FH教育中,学生实践环节就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实践学分、总周数、每天实践小时数、实践论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德国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体,企业之所以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职业培训,在于德国各州在法律上对企业所做出的规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科研和吸纳学生实习,可以在纳税上得到好处。可以说在法律的大环境下高校和企业能够实现双赢!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值得借鉴之处。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也同样强调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但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总的来说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所以政府的鼓励政策尤为重要。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加深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努力建立合作双赢局面。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纵向、横向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3.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在德国FH教师选聘非常严格,特别是教授的选聘。教授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力,还要能够将专业与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所以在德国要想成为教授没有企业扎实的工作经验是免谈的。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应鼓励那些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积极参加实践进修,以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有计划按比例选派教师按专业对口到企业进行实践。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使教师增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中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吸纳为兼职教师。

(《科技与企业》2014年3期)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研究

赵海鹰

一、研究背景

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教育”;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于2013年6月28日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

南宁学院是教育部确定建设的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并入选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盟员,它只有抢占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制高点,实现学校定位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而南宁学院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如何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办出特色?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广西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简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战略地位突出,开发潜力巨大。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布局,是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和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当前,西部大开发日益深入,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而且,南宁市是东盟国家开展国际贸易、边境贸易往来和融资的中心,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投资者,由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然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随着广西“工业兴桂”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和资本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正在向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快速流动,广西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影响力逐渐增大。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这四个城市所管辖的行政区域组成。2008年至2015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素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会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域人才的开发与合作,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加快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建设高素质外向型人才队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尤其是随着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外联度进一步提升,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对应用型、技能型、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多。而目前具有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能够参与国际间竞争的特殊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极大地制约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进程。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应该尽可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三、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南宁学院会计专业的办学策略

(一)将专业设置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不断培养出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相比较,应用技术大学更主要的是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培训,重点针对专门领域展开高技能的职业培训。即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定位清晰,特点鲜明。因此,会计专业设置应体现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紧缺专业、急需专业;课程体系要特别重视实践工作经验,把知识的传授贯穿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南宁学院会计专业的设置上,应考虑设置涉外会计、税务会计两个专业方向,以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日益增长的涉外业务核算和国家税制改革的需要,为地方经济转型及跨越式发展提供高素质财务人才。

(二)特色鲜明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南宁学院会计专业应立足于广西区域经济特征,坚持“立足南宁、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发展定位,重点培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急需的高技型、应用型、外向型会计人才。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市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使得外向型人才需求总量快速增长。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会计专业,一般的财务会计人才早就远远超出市场的需求和容量,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特殊行业的专业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外向型的会计人才奇缺,会计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紧缺矛盾非常突出。会计特殊人才的紧缺给会计专业办学提供了大好机会,但不能重复其他传统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而应避开普通层次的“学术”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高技型、应用型、外向型“技术”人才,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积极探索专业教学与市场实际的融合,在突出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注重外语能力的培养,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具备一些东盟国家小语种简单日常会话的能力,消除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外语能力差,外语专业的学生又不懂财会知识的弊端,致力于培养既懂外语又熟悉财务会计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突出涉外特色,彰显专业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初,仅2010年当年,东盟国家在广西投资就达11.2亿美元,广西区内累计达4450户外商投资企业;2012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贸易增长最快的一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000.93亿美元,我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294.7亿美元,增速居全国第六位;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5亿美元,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117.07亿元。

面对广西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跟上,应突破会计专业课程的局限,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除包含普通财经院校共同的主干课程外,还应特别增设涉外专业课程,比如涉外会计、涉外会计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与汇兑、财会英语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既掌握从事普通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财务会计通用技能,具备成为普通会计人员的素质,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涉外会计的特殊技能,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这样才能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形成会计专业的发展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方式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基层,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改造能力。

积极建立行业及专业特色鲜明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校内外实习实训的结合,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熟悉普通会计和涉外会计工作,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奠定能力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之与行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即“校企联合”培养高技型、应用型、外向型财会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也能为学生就业创造一条有利途径。

此外,还可采取“企中校”、“校中企”的合作方式,把企业实际会计业务带进学生课堂,采用全真的企业会计实际资料,让学生学习做企业的真账;实际操作中,每名学生都有机会独立完成至少2个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工作。通过全真账务操作,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真账实操的难题,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可高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充分体现了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上多元化、实践化、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五)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应用技术大学的特点,走学历与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的道路,探索建设适应应用技术大学的优质师资队伍;建立专任教师到生产管理一线学习交流的机制,学科带头人必须拥有不少于5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包括3年以上的在学术单位之外的工作经验。根据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打破学历、职称限制,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师型”教师或兼职教师,充实壮大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国际化能力,改革教师的评聘与考核制度。

(《广西教育·C版》2014年2期)

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杨小风

南宁学院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万人、千亩、本科”的奋斗目标,实现了从高职高专到本科院校的转变。作为新升本的高等院校,南宁学院走什么路、怎么走,成为了学校重点考虑的问题。经过学校不断地论证,南宁学院决定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道路。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力推的区别于学术型、基础型的本科新类型,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处于职业教育的高端位置,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它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应用技术大学较之传统的本科院校而言,它对师资队伍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具备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职业技能及掌握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本领。而要建设这样一支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就目前南宁学院的师资队伍现状来说,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技术大学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提出相关的对策及措施。

一、南宁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率低。受自身历年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及办学经费等诸多因素限制,南宁学院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结构层次的发展上均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些问题日益凸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建筑、轨道交通、会计等热门专业教师缺口相当大,个别专业生师比严重失调;同时,呈现出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等结构均不合理的问题。教师结构不合理,中年人才断层,“双高”即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比率低。

1.从教师数量上看,南宁学院现有教师600余人,学生规模13000人,生师比为21.67∶1,离教育部对生师比17∶1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2.从教师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占教师总量的61.8%,而年龄在36~45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仅占教师总量的20.5%。呈现出中青年教师人才断层的问题。

3.从专业技术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双师型”结构上来看,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18.64%;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含在职研究生班学历)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20.58%;“双师型”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30%。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不高,整体科研能力不强。受教师不足的限制,老师忙碌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暇于学习提高,难以开展研究工作,呈现出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获得教学成果、省部级科研项目很少,而国家级项目更是未有零的突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自2010年以来,南宁学院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仅47项,获资助资金总额仅67.7万元,可见,南宁学院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十分薄弱。

(三)师资队伍中缺乏学科带头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南宁学院拨尖的专家、学者稀少,学术梯队还没有形成。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为适应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学校近年来招聘了大量应届本、硕士毕业生,而这些毕业生从高校直接走进了高校,他们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没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市场的需求,无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

南宁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以上问题,将成为它走应用技术大学发展道路的瓶颈,因此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二、对策

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有其独有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协调合作精神和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学校应紧扣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的这一素质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学校可从改变引进人才的方式和完善相关制度入手。

1.在引进人才的方式上,由“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出击”。改变学校原来只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发布招聘启事后等待应聘者来应聘的做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到国内高校聚集的地方,参加当地的人才招聘会,特别是研究生专场的招聘会,广招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深入到高校中招收人才。同时,抓好“骨干教师”引智工作。主动在同类院校或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中招纳学校急需的人才,并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或充分利用南宁市批准学校使用10个人员事业编制这一政策,将这些人才吸引到学校中来,以充实学校的人才队伍。

2.建立柔性引进人才相关制度,柔性聘请各类人才。作为民办高校,柔性聘用各种人才既是弥补学校教师队伍不足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柔性引进人才的相关制度,柔性聘用各类人才加盟到学校中来,从而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充分利用威宁公司及东盟投资区等大型企业、行业的有利资源,聘请这些大型企业中专业职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广西、南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校情况的,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门技能人才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其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聘请有关人员,以兼职的方式来校担任兼课教师、兼职教授,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再次,聘请一些离退休的高层次人才来校任全职或兼职教师,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及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培养等工作。

立足内涵发展,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努力优化教师结构。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双高双低”(即年青教师、本科学历比重高,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的情况,学校应大力培养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专业职业技能等各方面各层次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青年教师,着重启动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工程。

1.启动青年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层次培养工程。把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工作放到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学校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以鼓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层次,如考虑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学费津贴等,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本单位师资队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培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派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从而有力地推动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2.启动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入校后,在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对所有新聘教师实施“导师制”,即为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指导他们听课、备课、讲课,带领他们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使他们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

3.启动“职称申报重点帮扶对象”工程。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教学、科研成果及论文情况,并结合教师自身工作的实际表现,确定职称申报的重点帮扶对象,特别是对扎根在一线工作、甘于清贫、热爱学校、干实事、有成就、业绩多的教师采取重点帮扶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培养,推动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确保他们能尽快晋升到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4.启动“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工程。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行业或校外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参与企业相关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中掌握新技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了解社会、市场的需要,从而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二是加强校内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有利资源,对教师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鼓励各教学单位按学科专业相一致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合作,如与企业联合申报横向课题研究,使产学研得到有效结合;再如指派相关教师到企业,协助企业开展技术开发研究等,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同时使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前沿。四是鼓励教师参加劳动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的各类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并参加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考试,学校则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和保障,从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及考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平。

(三)狠抓教学与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没有科研的教学,只能满足于从书本到书本,无法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没有教学的科研,就会脱离高校教师的根本职责,无法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偏离办学的终极目的。为此,学校要营造“全员参与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制定与学校实际相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科研激励政策,与此同时,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促使他们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进而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相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要求,学校要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加快改革的步伐,努力创新相关制度及机制,为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提供有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加强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建设,并将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岗位意识、岗位职责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内,以此将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上来。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是孕育高校灵魂的过程,它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学校应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的主体位置及其紧迫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路子,为建设一支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学校师资队伍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广西、为南宁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广西教育C版》2014年12期)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赵瑞玉 胡珺珺

目前,很多院校都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不同的学校层次和类型不同,其培养的方式和目标也不一样。对应用技术大学而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找准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优化教学体系,制定与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培养方案;(3)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实践能力。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二是要符合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即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应立足于行业、企业,并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上从事实际工作:在培养规格上。不仅具备系统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具备从事一线岗位实际工作的技能,并同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该认清目前的新形势,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既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又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移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必须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下面将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实践,探讨应用技术大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设计。

1.专业设置

专业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专业设置必须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应用信息技术大学,依靠西部经济支柱产业的需求,依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技术领域的发展优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复合、创新”特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据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优化,如移通学院2013年根据形势需要,新增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三个新兴专业,使其所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目前,移通学院本科专业已达24个,以逐步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学科专业系。

2.教学体系

有了培养目标,就要根据培养目标选取合适的内容,即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若干具体课程便组成了专业教学体系。设置哪些课程,各种内容、形式、形态的课程如何有机结合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历来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移通学院人才培养着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课程安排科学有序,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第一,理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的设计要围绕着最能体现社会和个体需要的职业来做,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中选择课程内容。从人才培养全局来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处理好基础与专业、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等方面的关系。在各门课程设计上,从人才培养要求出发,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融合、渗透以及系列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简单重复。注重精选课程、模块优化,变“积木式”的线性结构为“整合式”的网络结构,构建“少而精”“合格+特色”的教学体系。对于公共基础理论部分以必要和够用为尺度,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主干课程教学;专业方向课模块贴近工程岗位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特色。理论体系改革重点为整合教学内容,明确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培养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移通学院坚持把有针对性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近三年来,移通学院重点建设了本科通信工程教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新建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院内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科技竞赛训练基地、公共教学平台,以通信工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对通信和工程的初步认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高水平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平台。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院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方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3.素质拓展体系

在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上,移通学院通过开设各类讲座、设置名师课堂、开展拓展训练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名家大讲坛,思想盛宴。为了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与名人、名家、名师面对面交流,移通学院开展“文化移通——名家大讲坛”系列讲座。每学期都会邀请一批在各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前来演讲,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第二,名师课堂,启迪智慧。移通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每学期邀请三名在各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教授、专家,开设了“文化移通——名师课堂”选修课。这一计划的启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而且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引领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利用学院的名人名师资源,建立名人名师导师制。在全院范围内选拔一批有潜力、有悟性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进行面对面个性化辅导和培养。

第三,拓展训练,立体育人。移通学院拓展培训中心于2011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涉及水上、高空、陆地及野外四大项目,聘请资深培训师7人,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专业培训服务,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项目,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人才培养中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摸索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双体系”教育模式

“双体系”教育模式就是通过“技术软件实战+职场关键能力”两个教学体系并行培养高级软件人才,如右下图。双体系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老师和学员扮演工作岗位中的职务,学习过程就像工作过程,把职场游戏规则、系统思考、有效沟通、团结协作等多方面的职场关键能力灌输给学员,通过该模式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拓展国际合作——中德应用技术学院

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移通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德应用技术学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包括以“3+1.5”“3+2”等方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暑期海外培训、吸引国际学生,使人才培养逐步走向国际化。

3.探索精英教育——远景学院

远景精英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国内首创的一个高端教育品牌,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学院每年在近5000名新生中选拔156人,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区和生活区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其他院系相对独立,全封闭管理,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开发学生多种且互异的才华。鼓励学生展示批判性的看法,思考所学到的东西,同时也发展课堂内外的领导技能,促进人的心灵和智力发展,成为“完整的人”,致力于领袖型人才的培养。

4.增强创业能力,培养“三创型”人才

2011年10月,重庆市首家创业学院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学院根据学校创业教育分层次指导的原则,以及学校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发展战略和学生自身情况,按照培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和实行创业实践设置三个层次“金字塔式”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园》2014年1期)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学体系的探析与启示

刘楠 刘引涛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高等院校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其培养目标计划和考试大纲中,每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对本专业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数量以及考试形式都作具体规定。

应用科技大学明显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不少于二十周的企业实习;教育形式有讲座课、研习课、练习课、实习课以及学术旅游课等。应用科技大学主要通过小班授课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

2012年7月至8月期间,笔者在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就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相关情况进行研修学习,现将研修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供大家学习参考。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情况简介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坐落于德国东南部风景秀丽的多瑙河及空气清新的巴伐利亚大森林之间。州首府为慕尼黑,世界著名的企业西门子、宝马、奥迪、DASA航空航天公司和MAN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该州,巴伐利亚州还拥有26所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3个大型研究机构、11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1994年,成立之初只有学生90余人,目前拥有在校生4800余人。该校位于下拜恩地区的代根多夫市,主要教学领域有技术、经济和传媒应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学术氛围浓厚。该大学主要有以下行政机构相互协作完成工作:职业服务中心、学生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人事部、国际办公室、IT项目管理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科研和技术转让中心、应用研究学院等部门。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目前设有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企业经济学与经济信息系、电气工程与媒体技术系、自然科学及工业工程系、机械工程及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14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7个继续教育专业。比如工商系由工商管理、国际管理、经济信息学、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组成,每个专业学习7个学期,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最大,国际管理专业采用英语教学(该专业学生需在国外学习2个学期,可得到双方大学的学位),旅游管理专业分5个专业方向(比如旅游管理、旅游健康管理等),学生可从五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三个进行专业学习;还有经济信息管理、战略与国际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硕士专业,其中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主要开设业务流程管理与研发、商业智能(数据挖掘与IT信息管理等)、IT系统工程、经济信息工程等课程,该专业主要是对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继续教育,战略与国际管理专业学习需10个学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与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合办。工商管理系部是学院最大的系部,有30%的学生。为了适应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还开设了一些新课程或研究领域:如商务计算机科学、国际管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媒体学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等学科。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实验室及科技园区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目前有嵌入式系统、信息技术、过程控制、机械数控加工、高精密测量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同时还拥有8个科技园区,该园区都属于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应用研究学院管理,园区一般设置在校外。整个园区的科技研究、建筑和设备建设资金主要是高校、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的资金组成的,政府主要提供工业用地。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体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性质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化特征:课程设立职业方向主修课或专业;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学制为7个学期,每个学期30个学分;第1-3学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基本理论课程学习;第4-5学期与国外其他相同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生学习;第6-7学期是实践学期,主要在公司进行实践项目研发;同时第7个学期主要完成论文。其中在第6-7学期的公司项目实践中,可将公司中遇到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来进行研究。通过两学期的学习,学生可选择在公司工作,可以在学校读硕士(也与公司有密切联系,还要写关于公司课题方面的论文)。

以前德国的教育有传统的大学学士和专科学士之分,现在经过学制体制改革后,没有具体学士的区别。其中硕士有两种:高等技术培训学院培养应用型硕士和大学培养研究型硕士。欧盟鼓励学生在国外学习,政府对在国外学习的学生有专门的财政补贴,同时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学习可以在德国国内相关企业,也可以在外国进行学习。

中德教学体系对比分析

以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作为对象,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大体看到德国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异同。

1.学制和培养目标的对比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年限不一样,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是三年学制,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四年学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具有大专文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拿到的是类似本科的文凭,属于高等工程教育范畴。

2.课程教学体系的对比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都是能力本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是职业能力本位模式,以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按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设置,强调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针对性和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合性,以实训周和顶岗实习为载体实现学生的技能提高;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是技术应用能力本位模式,有模块化、组合型、阶段化(进阶层次)的特点,学科体系明显,并按技术应用的角度逐层加深、复合,形成课程系列,按预实习——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工业实习——专业理论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来安排,整个教学环节以实习为主线串接,学生主体以教授的教科研机构实习,国外实习为载体。

3.学分制的对比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和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都是学分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分制,目前没有真正实行,对于外语、计算机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获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要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按学分制和学生学习过程来划分阶段。期末考试环节的设置和毕业答辩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的方式较为相似。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7期)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第2期(总第12期)(2014年5月15日)

征稿启事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的办刊宗旨为“宣传政策法规、提供决策建议、反映发展动态、搭建交流平台”。本刊希望成为校内各单位展示工作成效、探讨发展问题、交流经验做法、互相借鉴沟通的平台。竭诚欢迎各单位和个人就高校、院系和机构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等问题向本刊赐稿。来稿体裁可以是活动通讯、成果和机构简介、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

顾 问 明国辉

主管领导 李克勇

编 辑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报 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处,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领导

发 送 校内各单位

地 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政编码:400031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联系电话 023-65382273

-mail cwfgc@sis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382273 邮编:400031 电子邮箱:cwfgc@s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