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科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13年5月,学校成功更名为大学。但是,在从学院向大学的过渡中,学校必须在办学理念、学科体系、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大学标准全面接轨。更名为大学后,我校的办学应当从以专业和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科和学院为中心,从以教学为核心转变为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从只重视本科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应当在学科交叉和学科群的理念下指导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体制的变革。
关于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是我校“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规划》,P.7),但《规划总纲》前言中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理应是我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因为教学研究型≠高水平(教学研究型)。我校在2015年“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可以初步实现,但是要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只是我们的“川外梦”,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建议把“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作为建校100周年的宏伟目标,并分三个步骤实现。
近期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特色鲜明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中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远期目标:到2050年,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高水平”可以定义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理由:尽管目前我校外语学科虽然排名比较靠前(全国92所高校中并列第十,10余所外语院校中并列第五),但是水平不是很高(尽管按照聚类排名可以算一流,按分数或内涵考量只能算二流[详见附录1],二流中处于偏上水平,且与同类院校差距很小),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有较大差距,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学校由学院向大学的转型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从“小池塘的大鱼”向“大池塘的某种大鱼”的发展理念转变。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我校的建设参照学校不应再局限于老的8所外语院校或者新的16所外语院校,而应该参照全国上百所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建设,参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性大学进行建设,这才是准确定位的关键。
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包括很多建设内容,其中包括2个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从2001年4月起高度重视科学研究(2001年科研资助和奖励是上一年的400%、成立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盛况空前),我校科研水平突飞猛进,为学科建设增色不少,尽管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级文科基地、国外SSCI和A&HCI论文发表等都还尚待突破。相比之下,学校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尚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学科办至今没有一个专职工作人员。潜意识的以生源质量作为重视依据的做法让研究生教育很受伤,如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配置只有其他外语院校的60%左右(就业办公室长期缺编,培养办、招生办都只有1个编制,学位办长期只有0.5个编制;尽管多次申请,但至今未获批准),寝室和教室资源的配置长期重视不够,尽管这些都正在努力改观当中。其实,不论北大清华,研究生生源都不如本科生,因为研究生生源遵循“向下兼容”原则。学校应尽快改变研究生教育在经费、管理人员编制、教室和寝室等方面都严重投入不足的现状,以便更加高效推进大学转型过程中的研究生教育“管教分离”。
在学校层面,2013年可以称之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立研究生院)。而在国家层面,2013年,被称之为研究生教育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年,研究生教育制度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013年7月10日,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北京召开,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我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充实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充实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真实内涵。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如稳定规模,提升质量,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学科评估结果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取消审批国家级重点学科,鼓励高校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暂停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大力发展应用型为导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5达到研究生招生指标的50%,2020达到研究生招生指标的80%。2013年底,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推进分类评价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鼓励潜心科研、创造精品。
我校现状:重申报,轻建设。近年来我校学科外延建设重视有余,学科内涵建设重视力度不够。2011年底,我校5个学科(3个一级和2个二级)被评为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涵盖全校70%二级学科(将近20个二级重点学科,涵盖二级重点学科个数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其中包括龙头/主干学科、部分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2012年5月,学校根据2011年通过《四川外语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遴选出7个校级重点学科予以建设,重点支持新兴/特色学科。伴随学校转型的是管理中心下移(即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工作下放院系),院系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但是不少院系根本没有学科建设意识,只有专业建设意识,典型表现是不少院系拿到重点学科专项经费不知如何使用,而财务处在学科经费使用管理上也有改进空间。
其中,最最令人担忧的是龙头/主干学科建设的危机意识不够。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办学思路告诉我们,龙头学科的实力决定一个学校发展的高度(即学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龙头学科很强,可以带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龙头学科不强,相关学科也不会强到哪里去。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从单纯排名我们可以算作第一梯队,但从得分情况分析(真实内涵),我们只能算第二梯队(详见附录)。其实,80分以上才能算真正的高水平(外语院校如北外、上外和广外等虽是多科性大学,但都是外语学科一枝独秀,这也正凸显了“大池塘里的某种大鱼”的理念),我们离80分距离不小,而我们与第二梯队的其他高校差距甚小。具体而言:学科队伍不够强(国家级人才为零),科研显示度不够亮(高水平论文发表总数及人均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不够多),人才培养优势不够显,学科平台不够高,等等。
站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来看我们川外今后的发展前景,我认为:学校外延发展空间有限,内涵提升空间无限。我们务必把学校发展方向真正转变到内涵建设上来,走类似于美国卡内基麦隆大学的发展道路。
(一)顶层设计要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向“摸准石头过河”转型。学科建设目标定位设计上既要符合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吻合,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契合。
(二)中层设计要实:政策、措施、保障、监督,环环相扣,精心设计,执行有力。
(三)底层设计要厚:规划到人,形成梯队,协同创新,联合攻关。要把学科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校面临崭新的大好形势,这将鼓舞激励我们的斗志。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严峻挑战,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未来,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乐观,又不能垂头丧气、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真正最需要的做的,就是在理清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前提下,脚踏实地,负重前行,只争朝夕,主动作为,真正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内涵式转变,早日实现我们川外人心中的伟大梦想。
过去十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以申博、更名为抓手,整体带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有成就到现在的影响和声誉,以及由此获得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科研的质和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并凝练出相应的特色。
在学校接下来的发展中,应该准确地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战略和战术,找准定位,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顺利推进学校发展的转型和升级。
今后十年,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现了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导向。内涵发展对于高校的科研工作来讲,具体体现为特色突出;科研成果质量高、显示度高;科研成果社会针对性强、社会贡献大;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促进大。
适当改变目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一枝独秀的局面,在保证优势学科优势地位的同时,对中国语言文学等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学科加大支持力度,使学校整体的学科构造呈现梯级的、生态的布局。
(三)培育学界知名的学术领军人物、在特色领域形成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建设高水平学术平台:CSSCI序列学术刊物、全国知名学术组织等。
(五)建设国家级其他应用研究类平台,打造智库:德国中心(外交部)、中日韩研究中心(外交部)、金砖国家研究院(校政企合作)、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等,拓展横向研究,获取更多科研资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协调创新。
(六)搭建科普类平台:获得国家相应资金支持,体现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
以前的科研管理模式,基本上只注重科研人员这一个维度,形成一种自发、自为式的科研,单兵作战,在研究方向、兴趣、领域、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强的个体性,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整合,在对前沿学术问题的把握、研究力量的整合、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等方面有局限,显示度受到一定影响。
三级体系将进一步体现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在凝练特色、整合资源、对接国家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层面上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加大二级院系和科研基地在学科建设和科研规划上的自主性,发挥其自觉能动性,明确学科和科研工作的专门负责人及科研秘书,设立二级单位教授委员会,结合各自的学科归属,在学校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对各单位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特色、进程、措施、保障等进行有效规划,使人才培养(多层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在每个二级单位都有所体现,改变过去二级单位单纯的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
三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根据已有的科研优势,聚焦学术前沿,成为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主要培育基地,以项目培育为抓手,加大科研人员的有效流动,同时,在条件成熟时,纳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博士、硕士),使科研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
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对学校在科研奖励、科研绩效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营造科研氛围,体现科研的质量和贡献导向,采取分类评价和开发评价等举措,强调成果转化和社会普及,推动其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支撑。
(三)建成数字化科研管理平台,形成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效率。
学科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涵盖了专业建设、师资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对外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科建设成效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十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的瓶颈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我校虽然确立了建设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的目标,但涵盖学科门类也不过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七个,只有外国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学科发展少而精的特点明显,只有走特色学科建设的道路,以差异和品牌竞争作为扩大学科影响的方向,而不能刻意追求学校整体实力排名,追求学校学科的综合发展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我校外语学科一枝独秀,其他学科发展均比较晚,明显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同时,非外语学科中,新闻传播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对比较成熟,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经济管理、国际关系、外交学等还处于追赶阶段。因此,我校在学科发展中必须充分认识这种不平衡,从发展战略的高度,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和重点,有层次、有先后地进行学科建设,而不能条块分割,考虑一些次要因素,硬求平衡,学科相互制约,导致内耗,严重影响发展。
高校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现实趋势,也是很多高校发展问题出现的根源。学科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教研成果,是学科名师和高质量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而不能仅靠经济指标和市场前景决定。因此,学校学科建设中应避免浮躁心理,必须把传统学科的内涵建设与学科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市场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做出理智的决定和选择,才能真正建设好有重要社会历史影响的学科。
我校虽然非常重视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建设处于下属学科办和二级院系自发的状态,从学校战略高度,对某一学科进行具体规划,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建设的时候很少,学科建设存在“缺乏灵活的体制机制、缺乏改革创新的思路和策略、缺乏细化的内容、缺乏政策的执行力、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如学校在理念上有时把某一学科发展当成是二级院系自身建设的事,找到学校有诉求后,才思考分析,支持一下,二级院系不积极或者有矛盾,学科建设也就耽搁了;学校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科专业发展没有方向,比如俄语语言文学是我校历史悠久专业,但这个专业到底该突出什么特色,什么竞争力,大家基本很少思考,哪怕是传统的词典编撰特色方面,也是顺其自然,有就有,没有也就算了。越南语等亚非语言文学,缺师资,缺平台,但发展艰难,很难关注到,没有特殊支持政策,怎么可能发展;由此学校的建设机制,基本是一刀切,无论是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等,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和改革创新的策略,怎么可能推动学科发展。学科带头人,一般的教师,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待遇和研究平台,无论什么学科的引进人才,基本只有3万元安家费,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等等。此外还包括一谈到学科建设,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具体规划,但一旦启动,执行力很差,求稳心理使得大家求平衡,遇到问题找借口,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勇气,缺乏方向感,缺乏改革和执行政策的魄力,因此经常出现申报项目时大家匆忙聚集,申报完后又很快散去,疲于应付,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了。
学科建设内容丰富,十分复杂,不能一蹴而就。就我校学科建设的问题,笔者简单想到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一)主动建设:改变原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状,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目标,从学校高度主动进行建设;
(二)科学规划:加强发展规划处与学科办、二级学科的联系,制定详细科学的各个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执行内容并严格执行;
(三)内外结合:学科建设内部要重视,同时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其他兄弟院校、市教委、教育部等外部资源的应用,搭建学科硕士点、科研基地、拔尖人才等建设平台;要加强与其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四)精品竞争:学校学科少,与其他高校比拼综合实力没有意义,所以只有走特色和精品发展之路,要把每一个学科都建成品牌学科,要优选特色学科,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创造影响力,政策资金等也应该予以重点投放,而不是求平衡,撒胡椒面;
(五)分而治之:与走精品路线一致,学校对龙头的外语学科,其他非外语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处于发展阶段不同,要科学规划,制定灵活的政策机制,促使不同学科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而不是内部不和谐竞争,相互制约发展。
以上观点,仅是一家之言,本着为学校学科发展的赤子之心,如有不妥,敬请包涵指正!
压缩英语专业的招生,四个英语院系实行错位发展,发展各自的强项,不要搞重复建设(如,不要都搞翻译或商务,包括辅修或双学位的方向),更不要相互内斗。
英语学院以精英化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教学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就业走向考研、中小学英语教师等;英语语言文学的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培养应归属英语学院,使该学院朝研究型学院发展;
国际关系学院以外交、外事为专业龙头,压缩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最后逐步取消英语专业的招生,英语只是外交、外事的使用工具;
翻译学院以英语笔译和口语为专业方向,可以重点发展硕士研究生,特别是MTI的打造;
商务英语学院培养学生的商场、职场中使用英语的能力,适当压缩规模,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
压缩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后,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可以转型,由教师自愿选择转经济、管理、法学、汉语国际、新闻传媒等院系进行相关专业的英语授课(注意不是大学英语,而是专业英语),即可解决多余教师的出路,又可以解决非外语学科对英语教师的需求。
以英语专业为主修,招收小语种为辅修,实行五年制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路径,有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语学院的英语和日语或法语复语专业、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法双语专业为先例。
(二)学科整合是国际高等教育界学科建设的显著趋势。
(三)学科整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原则上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2011年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2011年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为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011计划”鼓励协同创新。
(四)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的交叉。外语学科只有借助非外语学科的支撑,才能保持其优势和传统,非外语学科若不能与外语学科有效交叉与融合,就会失去在外语院校中存在的合法性。外语的工具性特征使其能够大量渗透于众多相邻学科。
(五)我校可以大力发展以下交叉学科:比较学科(包括各种国别研究)、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专题研究、区域研究(包括国际组织研究)。
我校六大学科群的初步构想:(1)国际文化交流学科群:通用语种学科群;非通用语种学科群;国际传媒学科群;中国学与中文学科群。(2)国际政治学科群:包括国际政治与经济、外交、国际关系、国别政治研究、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等。(3)国际经济学科群: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会计等。(4)国际管理学科群: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外事管理、金融管理、电子商务等。(5)国际法学学科群:包括经济法、民法、商法、法律文化学、法律语言学、法制文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传播学、教育法学等。(6)国际教育学学科群:包括比较教育、国别教育、外语教育、外国教育、中文教育、区域教育、教育心理等。
建设优势学科群:我校的学科群体系可以概括为“1+5”:以国际文化交流学科群为核心建立优势学科群,其他五大学科群为国际文化交流学科群提供支撑。
学科结构=优势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
建议:第一,根据学科群建设主导思想,我校应逐步控制非外语专业的设置,保持传统外语专业的优势;非外语和非文学类专业应稳定数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理工类专业,为涉外优势学科群的建设奠定更宽广的基础。
第二,继续增强文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实力,同时重视经、管、法、教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在应用学科的发展中要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第三,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把文学学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主干学科进行建设。其中,外语学科是我校主干学科中的主干。外语院系的设置和外语专业的配置要有利于外语主干学科的建设。建议合并相同、相近或相关专业到同一院系中,减少外语类院系数量,扩大外语院系中的专业数量。建议将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作为我校特色学科进行打造。我校的经、管、法、教等学科是我校文学学科的支撑学科或相关学科,这些学科发展的第一要务是为文学学科提供学科支撑和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增长点,它们不能脱离文学学科进行片面的发展。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的淘汰和退出机构。
在学科组织形态上,从以系和专业为中心向以学院、学科为中心过渡,实行学院制,是大学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必然要求。
学院数量:根据管理跨度理论,一般情况下一所大学下设的学院数量最好不超过10个,每个学院设置4个左右本科专业。我校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专业的教学单位数为16个,明显偏多。很多院系只有1个专业,而有的多的则达到10个专业,离散性高,平均数低。
建议学校的中层教学单位统一为学院,学院下设学系,以增强学院的专业容量,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宽口径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校学院设置初步构想:4个文学学院;4个专业学院;1个综合学院;1个特色学院。研究生专业放置于相应的学院。
中文系成立于2004年,现有本科生1068,硕士生150人。是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方向。今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为重庆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正在申报专业硕士点。
包括中文系在内的非外语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必须围绕学校的整体战略部署做文章图发展。鉴于此,国际导向的涉外和应用是所有学科发展的方向。
非外语专业很难和市内或西部地区其他老牌院校老牌专业的传统优势竞争,因此,从“涉外”出发的差异化和应用性是发展的突破口。其他老师已经表达的,不再赘述,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现绝大部分院系各自为战,甚至个别院系之间相互内讧,影响了学校整体发展。可以以项目、课题、平台、招生等方面实施整合。
比如,对非外语院系老师进行外语听说培训,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尤其是对外汉语师资的口语能力。中文学科可以和外语尤其小语种学科联合,进行中国典籍翻译工作。
依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会得到国家政策上、资金上非常大力度的支持,且对扩大我校影响、增加国际化特色、提升经济效益有直接作用,建议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可以重点整合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留学生部、国际教育学院等的力量,在信息沟通、招生、培训、研究等方面,形成合力。
欠缺团队力量和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欠缺带头人的打造。建议学校有整体安排和布局。
(一)加大优质生源的保障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善待学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从学生身上谋取经济效益是可行的,但是不能作为终极目标。
(三)建立毕业学生跟踪反馈体系,此为适时完善应用型培养模式的需要,更为获得校友会资源的长远布局。
川外现有11个语种,面临新形势,我们要思考的是:还要不要加快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小语种+大语种”、“小语种+小语种”、“小语种+专业”等培养模式哪种更优?
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外语“非通用语种”指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之外的其他所有语种。
我国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较多的院校有北大、北外、中国传媒、上外、广西民大、广外、云南民大、解放军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在外语院校中,开设非通用语种数在10种以上的有北外(45)、解外(26),开设5-10种非通语的院校有广外(9)、上外(9)、西外(7),开设5种以下的院校是天外、川外和大外。
我们川外现开设有意大利语、朝鲜语、越南语、葡萄牙语等四门非通用语种。
我们认为,开设新语种专业并不仅仅出于增加某一个语种的教学和满足本地区对该语种人才需求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整合本院校的相关学科,增强在国际问题研究尤其是地区研究方面的综合能力,发挥非通用语种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集成能力。
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凭借区域优势,与东南亚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同时,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方面逐步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东南亚语种教学和3+1人才培养模式、东南亚社会研究、东盟研究的特色。
我们川外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外语院校,具有比较雄厚的外语教学研究实力,建立较多的语种数量、增加语种覆盖面是完全必要的。重庆地区的发展也对我们涉外工作提出了对多元外语人才的需求,我们有责任把川外建设为西南地区“语种最多、层次最全、质量最好”的外语类人才培养主要基地,做到服务西南,面向世界。为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外语院校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的教学和培养模式,争取国家支持发展非通用语研究中心。
目前,我国非通用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复语型、复合型和“3+1”模式等。复语型即要求学生掌握一种非通用语种和英语。中国传媒大学和北外的非通用语种专业采取的就是“非通用语·英语”专业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增加英语教学学时,提高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对达到要求的学生颁发英语大专证书,以鼓励学生成为复语型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对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和荷兰语等专业的学生要求副修英语达到专业英语四级水平。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指培养学生既符合某一非通用语种专业的要求,同时也掌握某一人文或社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非通用语种+经济、非通用语种+法律等。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部分非通用语种采取这种培养模式。对外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的非通用语种围绕经贸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不断完善经贸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了一整套经贸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资源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并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审批学生修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涉及经济学、心理学、国际关系、社会学、艺术学、哲学、外语(通用语种)、行政管理和历史学等专业。
“3+1”培养模式是非通用语种专门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指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有一年时间在语言对象国学习,丰富语言知识,增加对语言对象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在国外学习一个学期的。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东南亚语种专业普遍采用这一培养模式。
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地域,各院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培养规格,根据所在学校所处的地域和为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本专业拥有的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和培养模式。这些院校所走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参考。
在我国现阶段,在办好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同时,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情况,我建议可以试走“小语种+对外汉语”、“小语种+商务英语”、“小语种+新闻传媒”等培养模式。
当然,这些还仅是代表我个人的思考,希望能对学校发展有益。
社会科学部目前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公共必修的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近20门通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同时有外国哲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在校研究生23人,开设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95名。但社会科学部暂时还没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授权点,没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硕士授权点。
学科建设是承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平台。学科建设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川外更加美好的明天,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学校应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铸校的办学理念,在继续做大做强外语类学科的同时,重点扶持和发展非外语类学科,加快发展国家重点扶持、社会急需的应用类学科,实行学科差异化建设,在学科建设和学科管理两方面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结构,并积极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构建校级、省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研究基地建设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和学位点建设体系。在着力搞好学科平台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一批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实现专业硕士点和学术硕士点的稳步增长,使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以继续建设和增加博士点、硕士点为龙头,以二级学科为依托,建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积极培养市级学术带头人,积极发挥市级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学科负责人带领下,进一步打造学术梯队、凝练学科特色。在依赖校内现有师资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改善人才引进条件,大力引进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加快学科建设的力度与进度;
重视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出台有扶持力度的青年教师专项资助计划,打造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水平过硬的优秀科研人才梯队。
在纵向衔接方面,学校对上级政府部门已经常态化的各级各类课题、项目、人才资助、科研平台、实验室建设等应当有校级层面的课题、实验室等与其对接,查漏补缺,不留空白,为用足用好学科政策奠定基础,早做储备,加强培育,提高走出川外后的成功率。比如,学校应当设有与教育部、重庆市教委每年都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对接的校级专项。在项目申报、重点学科申报等方面加大主动出击的力度,为学科建设赢得更多机会,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在横向协作方面,学校支持各二级院系、科研基地教师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的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学科建设会议、不定期外出调研,学习先进的学科管理理念,加强项目、培训及实践等方面的横向交流与合作。
期盼学校恢复2012年及其以前按照相当比例和额度拨付系部科研经费的运作模式,以便各二级院系加强科研团队、学术梯队建设。
学校进一步提高科研奖励力度,体现奖励标准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鼓励和加强教师与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从学校层面努力搭建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以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按照教学科研并重,科研先行一步做法,促成一批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代表的高质量精品成果。
在继续办好《外国语文》期刊,不断扩大其影响的同时,力争将《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成有刊号的高质量期刊,并向中文核心期刊努力,为非外语学科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园地。
继续加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体制,鼓励各二级院系、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推进科研基地的制度建设,创造更多、更好条件支持各二级学科积极申报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促进校级重点基地和研究所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科拓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完善现有硕士研究生及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炼各专业特色并认真执行。加大对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研究生教育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教材建设项目,产生一批名牌、精品课程、视频课程和教材。加强专业办学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更加贴近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