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8期)
所属栏目:院校研究 加入时间:2013年06月17日 16:46 点击: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3年3 月15日 第1期(总第8期)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刊

要 目

● 行业大学如何不再“失色”

● 学科评估释放怎样的信号

● 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

●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内涵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学科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 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 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前瞻

● 两会代表提案选编

目 录

★刊首寄语

走国际化道路,谋内涵式发展

视点

教育快讯

1.行业大学如何不再“失色”…………………………………………………….(1)

2.教育部部署职能转变,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2)

3.学科评估释放怎样的信号……………………………………………………….(2)

4.研究生教育全自费:学生受激励院校忧失衡.……………………… ………(5)

5.两会代表提案选编……………………………………………………………....(7)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动向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刘延东……..(10)

7.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6)

8.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23)

9.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部有关责任人就《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26)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论探索

10.高水平大学建设要重点处理好的八个关系…….…………………..………(31)

11.内涵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35)12.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38)

国内外实例研究

1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学科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44)

14.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46)15.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滑铁卢大学…………………….(50)

16.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前瞻:一个外籍教师的视角……………………….(54)

刊首寄语

走国际化道路,谋内涵式发展

对于一所专业的外国语大学而言,国际化的办学方向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化通常意味着更为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更多元的课程规划、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但是,什么样的国际化道路才是真正符合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征、地处内陆直辖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外国语大学呢?这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刻理解。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量的提升。同理可推之,进入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现阶段,外语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数量规模效应已经out了,能够拿得出手的教学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效益才是办学的王道。

这为办学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形成学生通用的且与学科相关的能力,这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重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把它们转化成具体的课程,确保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能够有途径成为导向性输出;我们需要使用新的方法来开发符合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紧跟社会需求的前沿阵地;我们还需要考虑大学教职人员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变化,仅仅从事教学和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教师们的期望。

对教育的宏观规划也直接关系到教学实践中教育质量的高低。建造巴黎圣母院时,路人问建筑工人们这是在做什么,一名工人回答:“我在堆砌石头”,另一名工人则答道:“我在建造大教堂”。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月球一样的高度来认真观察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有内涵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能引领学生走向人生的新阶段,也将引领我们的国际化办学走向。

视 点

一场规模盛大的全国赛课,其扭曲与异化正常教学的程度,大家早已见怪不怪。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无一例外都不用粉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在黑板上贴字条。老师们呈现ppt课件,其精美和高超程度,堪比中央电教馆作品。而在所有失真的举动中,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教师创造的泯灭。

近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位老师的来信,信中描述了一位老师在参加一次全国的赛课过程中饱受“磨难”的经历,对“失真”、“虚伪”、“形式”的赛课进行讨伐。

信息技术对于现在的学生一代,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决定学生基本的行为方式,决定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技能方面的学习早学、晚学都一样,但思维方式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

今年秋季开学,南京、长沙、上海等多所学校开始采用ipad平板电脑教学,关于“电子书包”的讨论迅速升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认为平板电脑进入课堂的最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最成功的的标志应该是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真正让他有幸福的生活和人生,这是最关键的,上北大清华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就偏颇了。

今年来,“虎妈”、“狼爸”、“鹰爸”的集中出现,使“棍棒教育”再受追捧。朱永新教授在近日的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论坛上指出了棍棒教育下所谓“成功”的要害。

现在有了这些工具,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并且在继续学习之前掌握所需概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反思一下数百年来标准的教育模式呢?

萨尔曼·可汗和他的可汗学院确实正在颠覆过去800年的教育模式。过去两年间,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累计观看次数已经达到2亿1千万次,学员超过1000万。他提出“翻译教室”(flipping the classroom)的模式:学员观看教学讲座,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步调来解决问题。一旦他们掌握了某个概念,自适应软件会推荐新的课程,教师通过后端控制面板掌握学员的进度,曾经用于授课的课堂时间将专门用于指导和一对一。

教育快讯

行业特色大学如何不再“失色”

行业特色型大学,当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复存在,与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时,如何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行业特色大学面临定位新挑战

曾经的特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调整转型后发生了变化。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原行业部门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他们之间联系也变得松散。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淡化,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也趋于模糊。

消除部门办学的弊端,整合全国的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在实践中逐渐显现。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迫切任务,但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何处理继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拓展新学科领域的关系,成为这些院校发展的难点。

从单科性到多科性,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全学科,向综合性多学科大学发展,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下降。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削弱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而言,“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基本格局面临着挑战,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功能亟待重新定位。

与行业企业渐行渐远弊端显现

过去,行业性院校大多学科设置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大学在社会上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办学管理中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

如今,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一个现实问题。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但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特色之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特色发展路在何方

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劣势,一些大学被迫走综合化道路,在学科建设上大量扩展新学科,求大求全。许多在传统学科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校,开始进军非主流学科和专业,向综合大学迈进,其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

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主管部门层面还是学校本身,都意识到必须加强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2011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由高校会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产业部门组建协同创新体。但从合作情况看,在大学与行业合作方面仍然存在学校一头热的局面。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认为,究其原因是大学与行业的共赢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应以崭新的姿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系中占据突出位置,而不应回到部门办学的老路。为此,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专业性与通用性的结合,要在大学的工作室和实验室里,探索那些在当下行业产业技术上尚未应用的领域,鸟瞰行业产业发展。

“依托服务是大学与行业互相支撑的初级阶段,而实现对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较高水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这样认为。

《中国教育报》2013.3.4.

教育部部署职能转变 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

近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就职能转变进行研究部署。教育部将对现有行政权力全面梳理,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干预,同时,加强放权后的监管。

教育部表示,深化机构职能转变,重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教育部要对现有各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要向地方政府放权,尽快制定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的指导意见;要向学校放权,尽快制定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

同时,教育部将加强放权后的监管、评估与监测工作。教育部将制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各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研制教育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通过科学测评,及时全面了解和公布群众对全国和各省、市、县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此外,将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颁布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把提高教育质量的理念转化为能监测、可衡量、有共识的政策和制度。教育部表示,还将设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构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框架图。

《京华时报》2013.03.13.

学科评估释放怎样信号?高校不能夜郎自大

一月底,已经放假的大学经受了又一轮冲击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给宁静的校园带来不小的震动。

一所北京市属高校的规划处处长对记者说,结果一经公布,学校上下都在关切自己学校学科排名的次序、对比和同城同类学校的差距,“挺震撼的,评估结果出台的当天晚上,大家都在统计排名结果,都在思考学校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学科评估结果出炉后,师生们纷纷在校园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网友“喵先生”发表评论:“很科学,很实用,比单纯的大学座次排名强多了。”网友“西南大学”发表评论说:“西南大学的教育学怎么排名这么靠后,这可是西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呀!是时候要好好反思反思啦!”

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在建立大学文化、明确大学特色等方面尚需努力。有学者指出,一个非行政性学科评估居然引来这么多关注,这个现象值得深思。

高校不能夜郎自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教授认为,学科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如果总量指标和规模指标比重较大,容易引导学校注重数量和规模,并容易使高校办学产生同质化的问题。本轮学科评估采用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总量指标,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改革,有利于抑制高校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将工作重心放在充实学科内涵、提高学科水平上,同时也更有利于高校突出特色,形成多元化学科形态共同发展的局面。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分析说,此次学科评估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学科质量的特别强调。最近这些年来,北京大学和全国兄弟院校一样,特别关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质量问题。通过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全面改革以及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等战略性举措,鼓励师生从事具有原始创新价值的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任务。

在这次评估中,中西部高校的优势学科偏少,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网友“西部学者”分析说:“本人作为专家参加了网评,所负责的学科也参加了评估,结果该学科排名在中等偏后,我认为是相对客观的,这个结果与西部高校投入不足有关,条件差吸引不了高层次优秀人才,加之学校历来扶强不扶弱,对弱势学科建设不重视,排名不佳就在情理之中了!希望这次评估结果对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是一次警钟。”

网友“人人”则发表评论说:“这次的评估结果对各个高校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都是一次好的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夜郎自大啦。”

培养什么样的人

本次学科评估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认为,本轮学科评估,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教育命题的进一步深思。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个人价值,取得期望的成就?能否为社会所需,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信的答案应来自受教育者自身以及社会的反馈。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中,不断践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海军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本次学科评估的四个一级指标之一,最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一级指标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了。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的变迁

“本轮学科评估撼动了以往‘SCI论文数’独霸鳌头的地位。通过定量计算代表性论文的被引次数,而对于引用低的最近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则邀请专家进行定性评价等,多视角、多方位地评价代表性论文质量,这更能全面反映出论文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周叶中教授认为,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术论文的评价指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具有极强的牵引作用。同时,这也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科研导向提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必须在科学评价模式的指导下,加强学术论文的质量建设。

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峻峰教授认为,从多个维度给予引导,更注重发表论文的质量,让本次评估更加客观公正。改革充分体现了质量重于数量的指导思想,也是贯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体现。

有学者认为,这次评估将成果形式(专利)、质量与内涵(转化和应用)、影响力和意义(社会综合评价)有效结合的评估模式创新,不仅有效提升了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同时也将发挥极大的导向作用,对未来各学科科研中注重内涵、注重社会贡献、遏制学术浮躁风气、严肃学术道德等等都将产生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郭兴蓬教授说,应当继续坚持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淡化科研经费、强调专利成果转化,并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本学科专家对包括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在内的学科声誉进行全面评价。

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学科

“学科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单元,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科的竞争。我们常提到的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李军说,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并让学生、社会了解我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育能力、水平和质量。

记者采访中常听到的一个词:质量。

李军在介绍这次学科评估特点时说,这次学科评估力图构建全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一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二是创新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开创学生质量评价的新视角。三是创新学术论文评价模式,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同时,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

虽然李军强调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自主开展的,不是政府的行政性、审批性评估,但是有学者分析,学科评估工作清晰透视出的“质量意识”,势必会深刻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引导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步入质量优先、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

《光明日报》2013.2.21.

研究生教育全自费:学生受激励院校忧失衡

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公费”时代即将结束。

双轨制乱象结束

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大战的学子以及“备战”的学子来讲,读研的性价比发生变化,是否要读研值得重新考虑。对于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构来讲,这一改革势必带来研究生培养一系列的变化。

“这一改革实际解决了双轨制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郝洪涛说。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计划内和计划外,也就是俗称的公费生和自费生;一种是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和就业为导向。

“这两种分法又互相交叉,导致许多管理难题。比如学生的医疗,计划内公费生是公费医疗,自费生上当地医疗保险,北京市医疗保险不针对个人,要学校统一办理。医疗保险规定研究生一年级不给报销,医疗费用1000元以下也不报销。研究生这个阶段实际上用到医疗报销的人非常少,学生没有积极性办理,但是不办理,万一有大病就麻烦很大。研究生管理工作在类似问题上要花费不少精力。”郝洪涛说,取消了双轨制,将来只剩学术型和专业型一种分法,这方面的问题就减少了。

解决双轨制,研究生收费这不是第一次尝试,早在2006年教育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曾提出同样的思路,后来停顿。但是部分学校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一直在继续。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从秋季学期起,南开大学就开始实施以奖助学金体系代替原有的公费、自费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生每年获得由学校提供的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含研究生培养费和生活费),从0.94万元到1.92万元不等。

“研究生阶段收费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此次改革应该是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投入政策的一种理性回归;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学校的办学收入,其根本目的是建立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奖励优秀,最终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这项改革有利于激励学生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同时拉开优秀人才与一般性人才在学期间收入和待遇的档次、差距,体现教育公平;据测算,大多数研究生所获得的奖助额度将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学生在经济上付出会更小,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说。

不会成为贫困生的门槛

研究生全部收费,许多公众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成为那些家境困难学子的“门槛”?许多学子没办法“拼爹”“拼钱”,只好“拼学历”,研究生自费政策会不会提高贫困人口向上流动的经济成本?

“在很多理科专业,优秀的研究生是稀缺资源,博士生时期是创新能力很强的时期,导师花钱抢都抢不过来。真正优秀的研究生,导师给他出学费都愿意要。”郝洪涛说。

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观点,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担忧这一政策对贫困生有很大影响。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华教授说,目前,涉农院校贫困生的比例约在20%-30%,估计2014年实施上述政策后,贫困生占研究生的比例可能将会明显下降。因为国家2014年奖学金的覆盖面为4.8万人,大约为2012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总数的10%,即使全部给贫困研究生也不够。所以,自费对贫困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研究生属于非义务教育的角度来看,收费是一种逻辑必然和大势所趋。但应根据行业不同采取分类指导政策,应该考虑对国家需要的专业、收入比较低的行业院校,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研究生,比如在本科教育阶段,北京市对农口专业是减免学费的,在研究生阶段也可以采取此类优惠政策。”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副部长姬谦龙说。

“在高校所承担的纵向项目中,劳务费比例较低也是影响学生获得合理助研费的一个主要原因。”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刘忠的这一观点说出了很多研究生导师的心里话。由于项目资金管理规定,虽然项目有充足的经费,但是为项目作出贡献的学生毕业答辩费也不能出。

刘忠希望“相关部门在政策正式实施前,调整好相关政策(或规定),便于新政策的顺利执行。”

李华院长认为,在政府财政专项中,可以增加支付“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项目,而不仅仅是劳务费一项。此开支控制额度应突破25%,研究生是研究主力,高限在40%-50%比较合适。

实际上,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能够为学生出学费的话,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美国研究生的高额奖学金主要来自导师的经费,而学生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此。

国务院此次的决定中“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这一标准在很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早已达到并超过。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主管研究生培养的党委书记、博导王军政介绍,他所属的研究组有2名博士生、10多个硕士生,博士生按照每月1500元到2000元的标准发助学金,硕士生也超过了国家标准。这都不包括国家奖学金,企业、个人在学院设立的奖学金以及学院制定的奖励,此外,导师有时候也会为学生寻找一些机会在企业实践,并获得相应报酬。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和生说:“研究生自费和奖学金制度紧密联系,缴纳学费的同时会加大奖学金的力度。很多贫困生读书期间学习生活和他们已经工作的同学没有太大区别,这根本不是问题。”

刘忠处长说:“科研能力相对弱些的学生会受到激励,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同时,也会促使导师在选择学生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科研潜能,便于提高生源质量。”

动态调节机制成为双刃剑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而非义务教育,收费是一种发展趋势,高校老师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认为这对改变研究生学风、总体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有利的。因为会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动力。“自费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进而影响到对学校教育平台、导师、研究氛围和质量等整体教育格局和教育质量的变化。”天津科技大学的王敏教授说。

但是,任何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改革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除了对家境困难学子的担忧外,高校两极分化也是老师们担心的一个问题。

李华教授说:“研究生自费对985、211的教育部属院校的影响明显小于仅具有招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院校,有可能造成某种程度的前者独大。”

“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会让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更加理性,不排除985、211高校会更吸引学生(其实现在也一样),可能会导致中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的逐渐分化。”张弛说。

王敏则认为“与国外高校相比,自费会降低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对优秀学生的竞争力,部分优秀学生选择国外高校的几率增大。”

张和生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现状的问题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大。如果是以培养精英为目标,应该适当控制规模。”

研究生收费改革可能会影响到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这可能放缓全国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但是,姬谦龙担心“会产生结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地方非211院校、条件比较艰苦、收入比较低的行业院校,如农林地矿院校。本来,各地方这类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招收研究生就相当困难,特别是一些农口专业,即使是公费占90%的情况,也很难招满。更别说全部自费。”

《光明日报》 2013.2.26

两会代表提案选编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高校应重点转向应用研究

在郑兰荪看来,一直靠房地产支撑的中国经济亟待转型。这种经济模式,就好比吸鸦片,中毒越来越深。如果中国经济不能顺利转型,未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慢、越来越糟。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人民币的升值等,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迫切需要依托新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升级。理论上说,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有的已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在满足企业技术需求和发展方面却贡献甚少,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郑兰荪认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迫切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人员要减少,应用研究人员要增多。基础研究是为了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要参与国际竞争,这项工作只需要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我国的基础研究队伍过于庞大,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却苦于找不到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一窝蜂地跟踪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这样的重复科研是对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

郑兰荪建议,应当提高基础科学研究的门槛。地方院校应将科研的重点放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即使是重点校、所,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力量也完全可以从事应用研究。还应当鼓励和倡导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及其团队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能将一部分精力用于应用研究,并尽可能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是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实体经济,自主创办研发公司。由教师和科研人员创建独立的研发企业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既能实现他们研究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美国高校的许多教师都在校外注册公司,并因此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斯坦福大学周边硅谷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国内,有关部门和高校对此事的态度还缺乏比较明确和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学校必须在这种研发公司中占有很大比例的股份,这样才能体现学校的利益。“这种看法是短视的,如果高校所持的股份太高的话,教师不可能有积极性,这直接导致应用型研究难以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应用研究开展较好的学校,学校所要求的股份都较低,如南京工业大学只要求‘留点痕迹’,美国斯坦福大学只要求2%的股份。”郑兰荪说。郑兰荪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或修改相关文件,鼓励这些研发公司的发展。

三是鼓励优秀毕业生到一线创业。与目前遇到的经济困难相比,毕业生们不愿意到一线去的问题可能是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更大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推行我国人事保障制度的改革,将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都像企业一样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各高校不应当单纯追求毕业生就业率,而应当鼓励和帮助毕业生尽可能地到生产第一线去就业。各级政府对去高技术企业等急需人才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可以予以适当的补助和其他政策上的鼓励。

《中国教育报》2013.3.8.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在文化建设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育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使命,如何育人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首要问题。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等教育既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形成具有文明史内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又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形成具有时代内涵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创造条件。在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核心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在文化建设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第一,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一段时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带有倾向性的趋势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以实用为内容,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某种“毕业即可上岗”的“专门人才”。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冲淡了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职能,而且严重弱化了大学生与历史文化“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难以实现“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进入大学以后,丢了人生追求。”这是许多大学生的感叹。针对这种倾向,高等教育必须强化“文化”内涵,凸显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

第二,要强化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双重自觉。文化是“专业教育”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要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概念和范畴,都既是文明史的积淀和结晶(认识的成果),又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支撑点”(拓展和深化认识的前提)。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就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揭示和展现各门学科的概念系统所提供的认识“阶梯”和“支撑点”,揭示其蕴涵的科学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和历史文化“认同”与“认可”的双向互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

第三,还需要以“文化”为内涵,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认识史的总结、积淀、结晶和升华,都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科学家、理论家、思想家的情感、意愿、理想和情操,熔铸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我们不仅应当看到她对人类的科学事业、对人类的文明作出的贡献,而且更应该看到她人格典范的作用。只有强化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第四,需要营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营造自由、活跃、创新的校园学术文化。文化是一种修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品味过程、体悟过程、涵养过程,是人一辈子的“终生大事”,不能以“短训班”、“轮训班”、“突击班”的方式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者们常说的“为人为学”和“道德文章”,把“为人”和“道德”放在“为学”和“文章”之前,就是把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视为人生的首要意义与价值。高等教育正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使大学生形成“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情感、执著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为过一种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第五,切实引导大学生开展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既是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奠定基础,又是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创造条件。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与大学生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是在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性的实践中交互作用的。教育要以这种双向互动的“认同”与“认可”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就需要强化学生的“交往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8.

周其凤代表的梦想让全国人民共享北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梦想”吸引了会场所有人的目光。“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成为北大的‘学生’。”周其凤在3月5日举行的北京代表团会议上表示。

现在是一个可以做梦、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诺奖梦、奥运梦、航天梦都实现了,可周校长的梦不靠谱吧?!在记者周围,不少人提出质疑,还有人在纸上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我相信,这个梦想可以实现!”也许是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周其凤代表加重了语气。“北大正在借助现代技术做这件事,让全国人民共享北大、共享北大优质教育资源。”周其凤代表所说的“借助现代技术”,就是建设网络公开课程。自2010年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网络以来,一批国内名校包括北大也推出网络公开课,北大由邓小南和阎布克主讲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一度排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人气榜榜首。这批课程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周其凤代表说,“网络公开课对教材、课件和讲授都有很高要求,入选公开课程将成为教学质量的标志和授课老师的骄傲。”由于公开课学生众多,老师也有更多机会听取反馈并改进教学。

周其凤代表直言,“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把北大优质课程提供给全社会共享,是北大的责任和义务,这样能更好地服务和回报社会,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北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

《人民日报》2013.03.6.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动向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刘延东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要求,推进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只有一个多世纪时间,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行,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风气,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高等教育仍然向前发展,涌现了一批名家大师,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中西部和边远地区新办一批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文革结束以后,高等教育开改革开放之先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辉煌。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数为40万,毛入学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人数达681万,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撑和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一)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已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必须看到,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一方面,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新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欧债危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不利影响增大。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才能为持续繁荣开辟新的空间。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必须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创造寻求新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高等教育战线必须自觉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崇高使命。

(二) 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国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两个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这两种现象反映,在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中,各国都选择了自身的发展重点,各急所需,各补所短。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明确战略思路,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赶超步伐。

(三) 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进入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比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资金、技术、人才流动频繁,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又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再如,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正在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要求高等教育提供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些新趋势为提高质量带来了后发优势,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新跨越。

(四) 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国际论文发表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总被引用数仅居世界第七。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基本的职业训练不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吃苦奉献意志还需锤炼。有的地区和高校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改善,来源日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少数教师没有统筹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完善教学名师评选制度,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二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现在有的高校教师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平等的学术争鸣。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育”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引”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要面向世界招聘一流教师。目前“千人计划”高校入选人数占全国的63%,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构筑相互衔接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多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学术探究的热情,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不强。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既要加强专业教育,注重“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也要加强思想品格教育,注重“树理想、强意志、勇实践、讲奉献”,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对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知识面更宽,就业面更广。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校际交流,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成长。

二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课程多但挑战性不足,有的高校课堂越来越大,公共课动辄几百人,互动讨论难度比较大。要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还要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

三要创新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习方式出现许多新特征,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分数、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科是大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要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决避免本科教学被弱化的现象。本科阶段要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要发挥好“本科教学工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辐射作用,调动所有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要把握好“四个协同”。一是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协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骨干和技术创新生力军,一方面要瞄准基础前沿,取得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为落实主题主线作出新贡献。二是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高校内部要优化学科结构、推进跨学科交叉,这是产生新理论和新发现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院系、专业、学科的开放,改变“一个教授+几个研究生”的封闭科研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集成。高校对外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三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四是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协同。重点是打破壁垒,理顺关系,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完善知识产权、期权、税收等政策,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创业,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

二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比较少,亟需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很高,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但目前实践育人机制仍有待健全,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社会配合度不够的问题,大学生通过社会服务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渠道不多。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财政支持、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形成支撑社会实践的网络。基层最需要知识和技术,应当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的主战场,要鼓励师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扶助困难群体,拓展志愿活动,接地气、知实践、动真情,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做奉献。我国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体系,探索与企业和政府联合培训的模式,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三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参与文化强国建设。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但目前一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还没有彰显,以文化人的理念还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发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要激励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记录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创作更多体现盛世风采的精品佳作,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理论工作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旺盛活力。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专业成了“冷门”,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稳定队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快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理想坚定、品格崇高、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杰出人才。高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组织好“高校名师大讲堂”、“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和共享,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民素质作出新贡献。

(四)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筑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但也有的大学高楼大厦、富丽堂皇,却感觉缺少文化的滋养。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厚,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一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高校要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合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独立思考、注重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激励和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网不仅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三要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当前高校学术风气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现象,需要从文化和制度层面入手,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培养良好的学术传统。要将诚信教育列入课程内容,纳入教师职业培训,为提升科学道德水准打牢基础。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学术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对科研不端行为出重拳、零容忍,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三、改革创新、加强领导,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一)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大学不在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关键要有特色。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目前,高校的同质化现象没有根本解决,重要原因在于分类不清、定位不准、缺乏特点。

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重在形成特色导向,要综合考虑高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可行的分类管理办法。全国要通盘考虑,加强顶层设计,省级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确定办学定位。

二要建设优势学科。学科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做强做大优势学科,打造支撑质量提升的学科品牌。要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把高校布局结构、发展绩效作为资源配置、专业及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法规、政策、拨款、评估等方式引导特色发展。目前,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和师范、艺术、体育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势,要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水平。

三要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下力气解决办学定位问题,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省部共建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支持地方高校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加强高水平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为产业升级培养高水平后备军。

四要强化质量评价。这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符合国情、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本科各专业要制定好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明确基本要求,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要由行业部门和高校联合制定。要健全评估制度,科学设计评价指标,真正反映办学水平、发挥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完善中国自己的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展专业国际评估。

(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是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理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质量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保障。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办学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党的领导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这一体制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前提,决不能动摇。要正确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使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出来。二要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扩大自主权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高校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监督机制,具备用好自主权的条件、能力和品格,这就要求政府放权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步进行。同时,要健全放权之后的评估和外部监督机制。三要加快章程建设,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各高校要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四要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建设高水平大学,一定要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把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积极进展,要坚持立足国情、高端引领,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和课程要选准选好,加大引进力度。二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条件的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完善管理,相应地增加外语授课和外籍教师比例。三要加强留学生工作。去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首次突破29万,来华留学生总数和我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要实施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四要把人文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人文交流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领域。我国已经构建了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刚刚启动中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效应。高校要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优势,把人文交流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探索海外志愿服务机制,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成为中外友好的民间使者。要提高国际汉语教育质量,与外国高校合作办好孔子学院,使之成为综合性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四)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强大合力。中央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和完善项目资金、人事编制等保障措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质量,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主要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应该成为全职管理专家,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也要保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要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学校内部管理要全面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行政人员、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服务质量提高的良好格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懈努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5.16.

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杜玉波

部党组集中一天半时间,召开扩大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着重研究明年特别是两会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很重要,很必要。我听了前面两个单元7位同志的发言和贵仁同志的讲话,深受启发,很受教育。这两天,我和蕙青同志与分管司局、单位的同志们进行了初步讨论,结合同志们提出的一些意见,我谈3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做的报告,很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报告的主题非常鲜明,虽然只有82个字,却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报告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灵魂既独立成篇,又贯穿于整个报告。我体会,这个报告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最鲜明的理论亮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最突出的实践特色,是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和新举措,科学回答当前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今后5年科学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体现出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最大的精神坚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充分体现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报告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至少有10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报告中同时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提高,两进入,一基本”,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次在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标题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实践意义;第一次在报告中做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式;第一次在报告中把“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有力地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的坚定态度。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作用,引领和带动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求非常明确,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促进公平为取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更加扎实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明年工作的初步考虑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明年工作的中心任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从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来说,要始终着眼于提高质量,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始终着眼于优化结构,实施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始终着眼于激发活力,围绕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层次探索;始终着眼于促进公平,积极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着眼于和谐稳定,不断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首先要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要重点做好3件事:

一是抓结构调整,进一步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今年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及管理规定,对指导高校优化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组织召开“新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规定”实施工作视频会议,组织指导各高校对现设4万多个本科专业点进行对照整理,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要完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向社会公布高校新设置专业,接受监督。要通过这次专业的优化调整,超前部署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更加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要求,更好地反映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面向。同时进一步落实高校设置专业自主权,形成专业设置宏观监管的新机制。

二是抓教育教学,进一步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目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本科教学不受重视、本科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授不愿上本科生课程等现象仍然存在,教育教学要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要继续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推动所有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公布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和招生就业等方面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评选表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做好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制定“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评选工作方案,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地评选出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有突出贡献,代表国家一流水平、具有领军才能的教学名师。

三是抓质量保障,进一步改进本科教学评估

标准是尺度、是要求、是底线。要加快研究制定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组织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本科教学评估要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体现注重内涵导向,体现分类评估要求,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围绕推进“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强化高校自我评估。按照合格评估规划,继续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进审核评估。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扩大数据采集试点范围。推进专业认证,成立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扩大医学教育认证试点。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要推动建立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级政策体系。近年来,我们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出台“高教质量三十条”和“2011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对提高质量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出台省级、校级配套的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三级政策体系。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系列“卓越计划”等,也要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体系。要推动地方和高校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并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形成高等教育战线自上而下、上下呼应、共同推进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围绕改革创新这个现实需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这是关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式的重要论述。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步入深水区,势必触及深层次的复杂利益格局,牵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转变,需要建立系统完备、运行有效、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目前,随着228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一系列专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综合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我们要看到,改革的力度仍然不够大,步伐仍然不够快,与群众的期望仍然有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是高教体制改革的核心。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我们加大力度推进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在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下一步还要继续把这些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研讨总结计划首届毕业生培养经验,推进拔尖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等方面改革突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落实高校和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科教资源优势互补和有机整合。要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扩大省级卓越计划实施范围,与行业部门联合开展质量评价。继续实施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落实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建立农科教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会同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会同文化部等部门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总之,要调动行业部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协同推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的新局面。

二是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也是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重点要做好3项工作:(1)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期将上党组会。这个文件将进一步明晰试点定位,要求试点高校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积极探索创新人才选拔标准,建立完善高考、试点高校考核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位一体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在确定考生名单时要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同时,要加强科学管理,高校应合理确定考核规模及入选考生人数,自主选拔录取计划数一般不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的5%。(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录取改革。这是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任务,今年招生已超过102万人,超过高职招生总数1/3。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录取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知识加技能”考核办法;适度扩大中职对口招生、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中高职贯通五年制招生录取规模;研究出台职业技能拔尖人才或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优秀中高职毕业生录取办法。(3)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在博士生招生方面,拟在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关于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申请——审核机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并在推进初试改革、加强复试工作、完善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招生方式、建立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作出规范。在硕士生招生方面,拟在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全科医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试点思路及试点方案,改革全科医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和复试办法。

三是推进试点学院改革。这是一项“综合性”特征很强的改革。这项改革在战线反响很好,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目前,《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党组会审议通过,文件提出了25项支持试点学院改革的突破性政策措施。要尽快修改完善后下发,并召开试点学院改革工作推进会,部署文件落实工作,指导17所高校的试点学院充分运用政策,重点在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经验、提供示范。文件落实过程中,要坚持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成果可持续、经验可推广的原则,注重激发学校的内在动力,督促学校真做真改,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改革力度大、试点成效显著的要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鼓励这些学校由试点转向示范。

(三)围绕促进公平这个基本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高等教育战线要率先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一是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重点做好3件事:

第一件事,抓紧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意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是教育公平的标志性事件,领导关心、社会关注、媒体聚焦。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四部委《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现在离年底只有1个多月时间,除青海、黑龙江、山东、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已初步明确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条件外,多数省尚未出台方案。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这一硬仗。近期,我部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和人社部,按照“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重点,区别不同情况分类督查”的原则,对各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一是对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大的几个重点省市实地督查指导,摸清情况,督促帮助他们研究制定方案。二是在调查研究、发现典型的同时,召开协调推进会,交流制定工作方案的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三是要求各省(区、市)年底前完成方案上报工作。

第二件事,积极做好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今年我们首次实施面向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定向录取新生1.2万名,使贫困地区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同比增加10%,明年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计划结构,确保这一利国利民的教育扶贫计划圆满完成。

第三件事,继续做好招生协作计划。2012年共安排了17万名协作计划,2013年要继续从东部地区公办本科高校中安排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中西部升学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招生,争取有进一步突破,使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与全国平均录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是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转变,当务之急是尽快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这既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将整合已实施的对口支援计划、协作招生计划等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计划,适当增加新的项目和内容,全面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我部已将其列入集中力量实施的37项重大发展项目之一。2013年要重点做好3件事:

第一件事,做好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6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每个省份建设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指导入选高校落实建设规划,增强入选高校综合实力,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件事,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00所左右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夯实办学基础,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校本科教学基础能力。

第三件事,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工作实施10多年来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2013年要扩大团队式对口支援范围,继续推广支援高校、受援高校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的模式,对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开展个性化培训,进一步提高西部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

三是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8.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比今年增加19万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确保初次就业率不低于今年,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为实现这个目标,近日将下发专门通知,召开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工作。这里我强调3点:(1)实施新政策。在全面落实已有政策基础上,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进一步制定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税费减免、学费补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开辟新途径。在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已有基层项目基础上,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和面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城市社区服务等新项目,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3)完善新体系。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探索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服务就业。要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高度重视困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积极促进困难群体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四)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全面提高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思考。2013年我们要抓住4个重点:

第一,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今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服务师生健康成长”的主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高校学生党员306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13.2%,比1990年的2%增长了11个百分点。习近平同志在今年6月的高校党建座谈会上,充分肯定这是一个重大成绩。我们要认真落实十八大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规模与质量相统一、更加重视质量,把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放到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上来。一是坚持标准,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重要考察内容,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防止简单地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主要条件。二是严格程序,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和转正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从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党员。目前,思政司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初步考虑以中组部、教育部党组的文件印发。

第二,以政治引导、思想引领为重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5%,他们是高校教学科研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习近平同志在第2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和今年6月的高校党建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来抓。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拓展渠道途径,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促进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一要坚持政治上主动引导,密切与青年教师的思想沟通,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及时将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发展入党,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二要坚持专业上着力培养,制定符合青年教师特点的培养措施,支持优秀青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强化对青年教师奖励的导向,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三要坚持生活上热情关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学习、科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他们工作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目前,正在起草《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抓紧部署、狠抓落实。

第三,以增强吸引力、唱响主旋律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管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刻。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我们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严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一要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支持中国大学生在线建设,主动引导“易班”大学生网上社区发展,推动建立一批示范校园网站。二要丰富教育途径,总结推广“辅导员博客”等网络思想政治有效途径,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三要提高工作能力,从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入手,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网上舆情监管队伍和网上评论员队伍。四要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目前,思政司正在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拟于 “两会”前印发。

第四,以建立标准、提高素质为重点,深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目前,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10.7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近6万人。明年,我们要更加注重以辅导员队伍建设来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要认真做好3件事:一是探索建立辅导员职业标准,制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继续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是全面提高辅导员培训质量,制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年—2017年)》,完善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招(邀)标制度,编写出版辅导员培训教材,建立辅导员培训专家库和精品课程。三是激发辅导员职业荣誉感,发布《高校辅导员誓词》,组织开展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继续开展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中国教育报》2012.11.18.

高等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内涵

韩震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要求,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如果说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发展即发展的快慢问题,那么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怎么样发展即发展的质量问题。如果说过去是以外延为主的发展,那么现在就是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一句话,我们所需要的发展,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真正符合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也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所谓内涵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既然科学发展的要义仍然是发展,那么内涵发展的要义也应该是发展。科学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发展不是不要外延发展,而是使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内涵需要外延支撑,没有一定的外延就不可能有内涵,没有脱离了外延的赤裸裸的内涵。内涵发展无非是把只关注外延扩展的价值取向转向外延扩展与内涵丰富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一所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以及优先发展什么的问题?这就是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战略问题。无论怎样,发展需要一定的理念、思路、战略和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必须想在前边,我们才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作为学校的主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作为学校和院系的领导,更应该及时把教职员工的智慧集中起来,凝练成为不断修正、扩展和清晰化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式科学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首先是有质量的发展

内涵需要一些外延的支撑;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就是规模与效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有质量的发展,必须从单纯的量的发展转向对发展的质的关注上来,因为只是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提升是粗放的发展,是缺乏竞争力的发展。有了质的提升,量的发展就更加具有效益。当然,对质的关注并不能否认量。实际上,效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以规模为基础的。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可能有效益;有了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益。“质量”质量,质和量二者是分不开的。没有一定的量就不可能有质,质是通过量来体现的;没有一定的量不仅无法体现质,而且也无法提升质。在科学研究方面,任何人,必须有一定量的科研经历,才能获得科研训练,发展其创造性的敏感性;任何人,必须有了一定的教学量,才可能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其教学水平。

要做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评价制度。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方向转变。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比无数的低水平重复研究要有意义的多。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对立起来。没有一定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不可能体现质,教学科研成果的质都是通过一定量的成果体现出来的。在科学研究方面,必须有了一定量的科研成果,我们才能评估其成果的质;必须有了一定的教学量,我们才可评估其教学水平。我们不能承认那些没有多少科研成果的“高质量”,我们更不能鼓励那些根本不参与教学活动的“名师”。

可是,我们也不能被单纯的量所遮蔽。如果总是低水平重复,再多的科研成果也没有意义,甚至由于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有消极后果。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学,我们招收再多的学生,给他们上再多的课,也无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来。这正是我们必须转向以质的估价为主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原因。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

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不同的高校应该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战略规划,凝练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特定的研究问题域推出成系统、成规模能传世和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

有特色的发展首先是基于自身环境、条件而又积极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的发展。不顾自己的客观条件而盲目发展,那是主观主义;把一切都归结于环境,缺乏改变现实的意愿和意志的做法,那就是悲观主义。

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必须支持那些基于自己的客观条件找到自己发展路径的院系和学科。譬如,就学科建设而言,学校层面的支持首先必须应该指向那些有自己发展意愿和动力的院系或学科。天助自助者,如果一个学科上的队伍没有发展的意愿,外部再支持也无法起作用。当然,这种发展必须是符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

有特色的发展,必须考虑学校的历史条件、学科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以长补短,从而形成自己开放而又稳定的传统;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使自己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自我调整与优化,使自己的优势随时间的演进而得到不断加强;既不能片面地求全,也不能片面地求大,而是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在自己的专长之处形成高地,攀登高峰。

三、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当是有长效机制的发展

长效发展应该是遵循通过积累、积淀而不断自我超越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战略的发展;长效发展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自己学术传统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模式,创造出积极进取、合理竞争、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用科研事业凝聚人才,用科研活动造就人才,用奖惩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就北京师范大学来说,我们实现长远发展的方法:第一,鉴于学校已经有100多年长期的历史积累,我们可以发挥历史影响力,譬如人文科学和教育科学已经积淀了大量精品成果,可以通过集成出版的形式,构造有特色的各学科研究系列;第二,以团队研究的集成优势,构造成规模、成系统的学科基础和基础问题的研究,打造有深度和广度的学术精品;第三,每个团队和学者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规划,以便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兴趣寻找自己的研究领域,集中进行研究,取得比较深入的研究成果;第四,有稳定、规范而又开放、灵活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安排,使人们在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框架中,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主动性。学校是一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人不断互动的地方。因此,在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竞争与合作,矛盾和利益冲突是难免,需要不断解决矛盾,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实际成效的发展

有成效的发展必须是有实际成果的发展。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自己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如何有成效,除了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改变研究方式,解决社会所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加强和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升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的和学术的支撑,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为此,我们改变单纯注重论文的做法,实行多元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鼓励进行与社会重大问题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增加专利、调研报告、应用对策研究、媒体谈话和演讲等成果的权重。服务社会是一所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确立大学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地位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科学发展是以前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问题。我们正在探索迈出科学发展的新一步,问题的提出就是进步。历史的经验证明,进步也总伴随着问题,我们只能让问题成为问题,使新的问题克服原来的问题。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这就是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

《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0期

教育部负责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3月19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印发实施。就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问《若干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始终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为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刘延东国务委员对《若干意见》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精心组织,专门成立了由部领导任组长、部内13个司局负责同志组成的文件起草组。文件初稿形成后,专门听取了教育部第21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代表的意见,并征求了财政部、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收到300余个单位、1000余人反馈的修改意见共计529条。文件起草组共召开11次会议,对意见逐条认真研究和吸纳,十易其稿。经部长专题办公会、部党组会审议,形成了文件送审稿。去年12月,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第4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若干意见》。

二、《若干意见》共30条,内容很丰富,请谈谈文件的整体框架是如何考虑的?

《若干意见》凸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文件的第1条和第2条;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措施,即第3条至第11条;第三部分重点阐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政策措施,即第12条至第18条;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即第19条至第25条;第五部分重点阐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即第26条至第28条;第六部分重点阐述加强条件和经费保障,即第29条和第30条。

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

提高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若干意见》提出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这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一是稳定规模。今后要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二是优化结构。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四是注重创新。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探索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四、请问《若干意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哪些举措?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若干意见》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对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针对目前存在的本科教学不受重视、少数教授不上课等问题,《若干意见》提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高校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制订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

二是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针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专业学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学术学位重点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鼓励跨学科合作指导,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若干意见》提出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实施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

四是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针对许多高校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不足、渠道不多、体制不畅、保障不力等问题,《若干意见》提出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育人工作,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五、目前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请问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若干意见》针对当前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针对以下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是高考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是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改革势在必行,要根据“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目标要求,按照“四改革、四推进”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环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制基础。《若干意见》提出了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章程建设、高校领导体制建设、学术组织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以及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

三是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改革新的着力点。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必然要求。《若干意见》提出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四是试点学院是改革的有力抓手。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推进试点学院改革,采取特殊政策,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人才培养和学院管理体制机制的新突破。

六、请问《若干意见》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制定实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力度等措施。

二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若干意见》提出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完善助教制度、探索科学评价教学能力的办法等措施。同时要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优秀团队的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完善教师的分类管理。从有利于调动不同岗位教师积极性出发,《若干意见》提出要严格实施高校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

七、请您介绍一下在加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要积极引进优质资源。《若干意见》提出,以实施海外名师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为牵引,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在部分高校开展聘请外籍人员担任“学术院系主任”、“学术校长”试点。推动高校结合实际提出聘用外籍教师比例的增长性目标。支持高校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若干意见》提出,继续实施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推动高校制定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比例的阶段性目标,探索建立高校学生海外志愿服务机制,支持中外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支持高校境外办学,做好高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作。

三是全面实施留学中国计划。《若干意见》提出要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八、如何加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条件和经费保障?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有条件和经费保障。

一是加大经费保障。《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高校生均财政定额拨款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法保证生均财政定额拨款逐步增长;完善财政捐赠配比政策,调动高校吸收社会捐赠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教学投入;建立健全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的财务监管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加强高校基础条件建设。《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确保高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国家基本标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缓解青年教师住房困难。

九、请问《若干意见》有哪些亮点?

《若干意见》针对束缚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体现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出一系列提高质量的硬招实招,推动建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高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创新。提出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实施“一基础五卓越”计划,建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

(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方面,提出实施教育部、科技部联合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立现代科研管理新机制;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社会服务方面,提出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推动建立继续教育国家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实施基础研究中长期重大专项和学术文化工程;组织实施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建设;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等。

(三)教育管理创新。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的要求,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订实施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实行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自主设置,研究生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鼓励地方建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高校间开放合作,推进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重点支持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

十、请问对落实《若干意见》有哪些要求?

《若干意见》是新时期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若干意见》的要求尽快落到实处。一是准确把握文件的主要精神,全面理解文件内容,各地各高校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贯彻部署。二是研究提出具体落实工作方案,分解细化各项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基层组织和责任人。三是各地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把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精力聚焦到提高质量上。四是加强督查指导,教育部将在年内对贯彻《若干意见》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地也要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贯彻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教育报》2012.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论探索

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八对关系

李喆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如果说“十五”、“十一五”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则是以内涵建设为主兼顾规模发展,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一个大转移,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策略措施的一个大调整。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中,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最根本的无疑将是质量和特色的内涵发展。对于一所地方大学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赢得社会认可,进而在行业、区域、乃至全国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抓好内涵建设,当前应处理好以下八方面的关系。

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内涵建设就是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而外延发展包括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条件,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等。外延发展是内涵建设的前提,内涵建设是外延发展的目的,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加强内涵建设,龙头在学科建设,基础在人才培养,关键在科学研究,核心在师资队伍。在学科建设内涵提升上,应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整合优势,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实行“改老、保特、扬优、支重、融合 、创新”的建设策略,结合自身积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拔尖的学科帅才,努力创建卓越的学科文化,凝练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产生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上,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造就一支高水平教学团队,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步入学术殿堂,把他们培养成为满足经济,社会期望的高素质有用之才。在科学研究内涵提升上,紧紧围绕区域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应用前沿重大问题,优化研究结构,努力打造 “学科+团队 ”科研创新机制,发挥科研实体的凝聚、拉动、表率和品牌作用,改变“单打独斗”的科研方式,开展广泛协作,真正提升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在师资建设内涵提升上,应立足培养、着眼提高、择优引进、合理使用、科学考核的建设方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既要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大师 ,也要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形成一支协作创新、错落有致、梯队井然的师资队伍。

强调内涵建设,并不是不要外延发展了,外延的发展有利于内涵的巩固和提高。应在稳定一定规模的同时,重点放在办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上。通过完善资 源配置机制以及资源优化和共享机制 ,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二、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如何处理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关系到学校内涵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不顾学校的长远发展,只重当前利益和近期目标的实现,难免会造成片面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建设项目的表面效应以及科研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如: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短期需要,不经长期预测和科学论证,草率上马热门专业;为了争排名,在专业设置、学位点数量、科研经费上盲目攀比,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争指标、上项目上;为了一些量化评比和职称评审的需要,注重科研数量而忽视了科研质量,注重科研项目而忽视成果转化。这种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和浮躁心态是极其有害的,严重偏离了内涵建设的本质,势必会给学校的长期发展留下难以治愈的病根。

在处理长远发展和近期目标的关系上,要立足校情,既要整合资源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内涵建设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要着眼学校长远发展,把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从各自单一的需求考虑,可能都是合理的,都应该满足。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不能兼顾时,就必须认真权衡轻重缓急,以有利于发展的眼光确定优先满足顺序。要有超前意识,既要考虑到当前和近期的需要,又要预见到未来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主动适应未来的需要。

三、突出特色和整体推进的关系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大学。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社会影响力,也就谈不上竞争优势。特色可以是办学理念特色,也可以是学科特色、科学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等。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国内外成功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正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卓越,造就了他们的品牌和实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拥有和培养了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坚持的理念特色是实行最优的本科教育、最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以学校特色甚至是学科特色打造竞争优势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案例应该引起我们对学校发展的反思,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现状和学校的现有水平、优势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思考到底要“干什么”谋划好到底“怎么干”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彰显个性魅力。

在突出特色,形成品牌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上,各个学科应该同时起舞,而特色和重点学科是领舞者。如果特色建设是培植学术大树,整体推进就是要建立一片学术绿洲。在整体推进各个学科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而特色优势学科又带动其他学科,不断发展新特色,创造新优势。在学校发展中,处理好突出特色和整体推进的关系十分重要。能够突出特色,形成品牌固然可喜,整体推进,全面突破任重道远。

四、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直接体现了内涵建设的水平。对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必须协调发展。但教学和科研二者的相对地位和矛盾,又是大学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19世纪初洪堡在德国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那时的科研只是一种理性思考活动,科研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并不突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日趋成熟,科学研究逐渐显示出它的独立性,教学和科研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在科学研究上的需求持续加大,大学的科研任务不断增长,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教学和研究的矛盾是各大学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基本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在一些“盲目的指标评价”下表现出的“科研冲击教学”的倾向,另一种是借口科研会挤压教学,忽视科研的倾向。两种倾向都严重威胁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其实教学和科研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不能简单地将其对立起来。只要处理得当,教学和科研完全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关键是二者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

建立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机制,需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教学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又要高度认识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性。要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思想,搞好教学中心工作的同时,抓紧抓实科研工作,充分调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调整利益关系,改革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作为学科内涵建设和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强调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要重视研究方向与所在学科的关联性、科研选题与教学的结合性、学生参加教师主持课题的情况、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的情况等。加强内涵建设,必须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学科上档次,提高知名度,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与科研工作直接关联的还有摆正社会服务位置问题。服务社会虽然和科学研究同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但两者并不是并列的。科学研究是服务社会的基础和条件,而服务社会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框架下,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动力源泉。通过服务社会,科研工作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且可以不断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找到新的课题,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资源和条件。因此,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要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作提高学校科研实力的契机,把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科技产业创新视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实现与社会的共生共荣,从而加快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办学实力。

要切实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主动到社会经济发展一线去挖掘课题,主动分析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需求和趋势,确定科研的目标和重点,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应依托学校自身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拓宽服务社会的途径。除积极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外,还要通过承接区域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政府咨询,区域社会文化建设,企业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这也必然要求加大对学校科研实力和科研成就的宣传力度,让学校的科研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接纳应注意积极引导和培养社会需求,将产业价值链与学校的学科优势协调起来,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的有机整合。

五、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的关系

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了实施“学科+团队”的建设模式,就是要以学科为依托,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形成高度组织化的合理的学术梯队,凝聚各种学科建设资源,实现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建设强有力的学科团队,事关内涵建设的成败,必须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的关系。没有个人的进步就没有团队的进步,也就没有学科的发展,内涵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没有团队的发展,个人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托,没有团队发展的氛围,个人成长也就失去了土壤。因此,内涵建设必须协调好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的关系。要重视个人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为潜在的创造性提供良好机会,把一批人培养成学科发展的带头人,成为学科建设的尖子。同时,要重视学科团队的培育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营造积极的学术气氛和团队文化,提高协作能力,团体攻坚,不断创造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新成果。

六、学术和行政的关系

学术和行政是内涵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涉及大量的行政事务,需要协调和处理好校内外各种关系,有效的行政管理十分重要。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和政府办学大气候的影响,高校组织内各种决策大多由行政组织进行,存在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的现象,这是内涵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行政导向过重,学术导向相对较弱,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这种局面必须得到解决,这也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加强内涵建设,必须重视学术管理,发挥好学术权力的作用。首先是要尊重教师在内涵

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科研靠教师,社会服务靠教师,提高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地位靠教师,学校的水平取决于教授特别是高水平教授的水平。因此,尊重教师的内涵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第二,要特别重视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建设,进行组织和制度的调整,增加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的比例,赋予这些学术组织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保证学术权力的行使,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事务管理上的作用。第三,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各自的规律,按照学术的规律管理学术,按照行政的规律管理行政。努力克服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以行政方式处理学术问题的弊端。

七、“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

内涵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增加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的办学实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大学的“硬实力”主要是指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是有形的,比较容易理解,大家也热衷于在这方面下功夫。而“软实力”包括大学的文化、精神气质,大学的制度和管理层面,涉及学校的外部形象和社会声誉等,是无形的,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可以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抽象为“大楼”、“大师” 与 “大气”的关系。当前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是,“大楼” 不足,“大师” 极为缺乏,“大气” 也远远没有形成。所以,无论“ 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需要加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资源提高办学条件,另一方面特别要关注“软实力”的建设。“软实力”包含很多内容,其中重点要抓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大学文化,凝练大学精神;二是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八、党的建设和内涵建设的关系

对党的建设与内涵建设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是大学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建设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内涵建设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明确党的建设与内涵建设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如果离开了党的中心工作和学校内涵建设工作,党的建设就会脱离实际,就不会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内涵建设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孤立进行,必须依靠党的建设作为有力保证。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为内涵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因此,要围绕内涵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内涵。要围绕服务内涵开拓思路,坚持党的建设与内涵建设和学校发展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落实,把党的建设对内涵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8期

内涵式发展趋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李 楠 许门友

在哲学层面上,内涵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所强调的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以,我们可以引申出内涵式发展就是把事物的内部规定性和内在因素作为其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外在形态上主要体现为事物的内在特性变化,例如内在结构、发展规模以及资源配置等等。究其重点,还是在于追求事物的结构、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指以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因素为其发展动力和主要源泉的高校发展模式。它的核心特征并非是盲目地兴建新校区、不停地扩大办学规模,而是在现存高校数量与适度增加的规模基础上,通过内部的体制创新、结构优化,努力发掘高校现有潜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等的统一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从模式到体制结构,再到本质追求。

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有机结合。数量上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离开这两者就无从谈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仅有增长后的数量和扩大后的规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提高质量上面下工夫。可见,提升质量与内部结构的优化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往那种抛开质量而一味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方式,只会导致一种畸形的“泡沫式”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教育设施等因素跟不上受教育人数,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很容易陷入一个更为糟糕的境地。目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提升“质量”已然是教改的首要问题。我们只有将适度规模和保障质量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规模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可以更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所以,高等教育的规模性发展应该与内涵式发展有机结合、统一协调。

优化师资结构与变革体制机制有机结合。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队伍数量与学生规模之间不和谐,教师队伍的发展规模远远落后于招生的规模增长。其次,受师资队伍建设体制限制,教师的来源结构显现出相对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来源。最后,在教师的资源配置方面,没有形成成熟配套的机制平台,导致教师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很多学校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相对冷门且重复建设的学科上没有及时纠正,而一些新兴的热门学科却处于严重紧缺的境地中。针对这些情况,要建立有利于教师公开招聘的招聘体系,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平台,合理整合和组织来自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地方的专业型、管理型人才,加上学校的专业教师,组成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且适应高校发展需要,能够从事紧缺专业和新兴学科教学的师资队伍。这些,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另外,还可以在优化师资结构的基础上,变革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丰富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建立融入国际教育的开放式体制。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制度层面上,建立财产制度和高校法人治理机制,使高校的内部改革和创新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这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使大学文化更加突出人性,更好地追求人的发展。大学文化的核心本质就是把握人的内在发展与需求,针对人的存在价值给予终极关怀,从而使人在高校中的学习、生活都可以自然地融合并成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这是高等院校成长发展的根本。大学文化的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可以包涵高校的一切教育与活动,但是核心本质在于从高等院校的优良教育、悠久的发展历史等方面来提炼自我精神,形成特有的文化品质与精神。对学生来讲,大学阶段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的熏陶下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大学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行,这种影响并非是人为的和强制的,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现实物质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某种文化与精神的存在。现今,高等教育在不断创新改革的进程中,偏重于学术研究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却忽视了大学文化的传统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应该是把科学教育同人文精神相结合,目的是将学生培育成知识丰富、品德高尚且对社会有益的社会主体。可见,应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重塑大学文化内涵,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大规模以外延式发展为特征的扩张式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使我国在世界教育领域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扩张式的发展却使高等教育衍生了资源紧张、规模不适、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应对外延式扩张所衍生的一系列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高校大规模的举债投资扩校,形成恶性循环式发展模式,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应走“注重质量、控制规模、调整结构”的发展之路,使高等教育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上实现协调发展,在适度范围内实现规模扩张。同时,走内涵式发展这一必由之路。国家关于2010 年到 2020 年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人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衡量教育质量,以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重心,在提高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基础上变革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从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使内涵式的发展趋势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明确方向。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应在适度扩张的范围内更加重视教育内涵的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突出人才的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由此,重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成为高等教育在当前条件下应高度重视和务必落实的一大现实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高等教育持续而又高效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从“质—量”关系原理出发,在结合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指标,即精英、大众和普及,并深度剖析了在这三个阶段中,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形式、管理决策,及高等教育的模式与功能、教师队伍的壮大、招生政策的方法等方面存在的根本不同。他主张,只是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忽略质的影响,将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陷入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一主张揭示了高等教育扩张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的大众化之后,面临着不断增加的数量与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的矛盾与压力。这表明,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引发内部资源和动力严重滞后,从而引出教育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管理体制机制跟不上规模扩大的步伐、人才培养模式改善缓慢、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校文化建设无法适应规模发展速度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叠加起来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所存在的比例失衡的现状,如果不加以改善必然影响高等教育日后的长远发展。为了缓解不恰当的外延式发展带来不协调因素的问题,高等教育应该主动地使自身的发展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获取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资源。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高等教育有必要走一条规模与质量互相协调统一的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模式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方向的需求,可以更好地适应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也使这一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内涵式发展模式是现阶段甚至更长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更好的追求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内涵式发展的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该以正确的对策和路径实现自身质的飞跃。

优化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在内涵式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应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发展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致力于高校内部动力和资源的增长,合理构建和优化人才队伍,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高校应以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基本目标来建设师资团队。前者指明了师资队伍的集体归属感和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这对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者则指明了师资队伍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勇于和敢于突破传统观念,能够以不断创新的姿态开拓进取,积极探索,以不断创新的理念催生创新教育成果,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多做创新服务。同时,还要在明确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着力于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立足高校实际和准确特色定位之后,高等教育应以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校事业的运转。高校作为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组织,在价值导向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和实践作用。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明确定位,注重自身结构的调整,强调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以更好更优地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实现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不管是高等教育中师资队伍的构建,还是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的定位,都须在特定的制度和背景环境中来加以实现。从内涵式发展自身所具有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特点出发,要求高等教育对现有的体制机制采取适当的变革,来适应长期内涵式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为这种发展模式提供制度保障。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体制机制方面做到两个方面的适度变革。第一,实行适度的分权,实现权责对等。为了科学合理的划分高校组织机构的权力和职责,要求细致的探求集权和分权的适“度”点,做到权责分明。通过权力和职责的合理划分,明确组织中各个层次、部门以及成员之间的不同从属或者并列关系,以保障和实现组织中各组成部分的有序运行。权责划分问题实质上是管理体制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机构的合理设置和行政运作的效率。同时,通过适度合理的分权,组织内部的决策和分工会更加明确和简洁。这不仅有利于组织内部信息的传递和成员的沟通,更为教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创造了机会。第二,实行适度的放权,实现重心下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提高高校内部的管理效率上。应适度实现重心下移,把管理的重心放在基层,以更充分地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实现校、院( 系) 各尽所能、各守其位,相互协调地推动发展。

重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大学不仅是一个高等教育产品的提供者,更是一个文化的主体。高等教育在给社会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影响、传承与整理创新。重塑大学文化,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更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本质的认识和深化过程。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熏陶,是大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才进入社会后所受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对于文化的传承,深受高校时期所受文化的影响。可见,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管是具体层面上的质量的提升,还是较为抽象的外部品牌和形象的构建,都强调内倾的文化要求。但是,大学文化并不是自发而形成的,其发展须有目标指向、制度管理、资源整合,更要有合理的结构体系。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局限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提升,而应以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文化内涵的提升为中心来为社会服务。由此,表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塑具有必要性,表明必须在内涵式发展趋势下将大学文化建设纳入高等教育的大框架之内。

《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吴玫

经过十年的跨越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但是,在内涵式发展模式指导下,如何正确评价高等学校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水平,引领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理论的变革研究,分析决定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关系,构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涵义的演变

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式可根据发展是靠要素投入还是靠内部各要素效用提高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种。其中,内涵式发展强调高等学校内在“质”的提高和进步,表现为通过高等学校内部的变革得以使内部各要素的效用最大化;而外延式发展则侧重高等学校外部量的扩张和增加,表现为高等学校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概念内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1982年至1985年,我国高等学校从715所增加到1016所,招生规模以年均25%的速度扩张后陷入一个停滞期。针对高等学校校均规模小、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状,当时有两种主张:一种是通过增加高等学校数量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思路,与之相对应的是内涵式发展思路,即主张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提高单位规模效益的方法。后者被认为是在投入增加不大的前提下使在校生规模获得较大扩张的有效途径。从1990年至1993年,在高等学校数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招生规模从61万人增加到了92万人,年均增长14.7%,挖掘潜力效果明显。此时内涵式发展的宗旨是扩张规模。以1993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发为标志,直到1998年,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第二阶段。面对前期快速扩张导致的局部质量滑坡,以及体制僵化、结构布局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人文教育薄弱等因素形成的发展瓶颈,纲要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这期间通过共建、调整、合并、合作,对高等学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管理体制改革、学科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教学模式改革等,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了有效提高。这5年招生规模由92万人增加到108万人,规模增长缓慢,但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发生偏转,质量和效益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为随后而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始于2006年。自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跨越式发展,至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高等教育大众化得以迅速实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由1999年的160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504万人,年均增长21%,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跨越式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高等学校资金紧张、师生比下降、硬件设施不足、生源质量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使某些高等。学校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方面陷入迷茫和混乱,于是2006年以后,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增长速度被严格控制在5 %以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成为新时期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高等学校发展再次回归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但其目标指向较之初期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发展历程显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变化着。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最初是高等学校寻求规模扩张的两种不同路径,后来逐渐演变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式,因而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被频频提及并加以强调。当下我们讲的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在总体规模基本稳定或适度发展的前提下,主要通过高等学校内部要素的变革,即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改革管理体制、持续开放创新等,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发展方式;与之对应的是高等学校外延式发展方式,即主要通过增加投入以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扩大学校总体规模的发展方式。

大众化阶段,因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学习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也呈现出多层面、多样性特点。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主体不同、角度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质量观,主要有以下几种:(1)需求论质量观。认为在既定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充分程度和学生个性发展得充分程度。(2)适应论质量观。强调质量的本质属性是适应性。有人又把它分为内适性质量观、外适性质量观和个适性质量观三种。(3)整体性质量观。认为对任何一个高等学校的评价都应该同时从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进行,根据其综合贡献程度对其进行整体性综合评价。(4)产品质量观。该质量观视教育行为为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产品形式表现为以知识生产、加工、传授等的教育服务以及人力资本增量(学生能力增加的部分),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生产的产品质量。(5)全面质量观。要求从教育的目标质量、过程质量、制度质量、设施质量、产品质量全方位的维度去评价教育的整体水平。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是自主性发展,更多地是高等学校基于自身的目标定位,主动地、选择性地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已成为内涵式发展的教育理念。要使高等学校内部要素效用最大化,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凝聚人的向心力,这些都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作保障。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以需求论和适应性为中心,从教育目标质量、制度和人文环境质量资源投入绩效、教育功能质量等维度去评价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教育水平。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着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质量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创新、公平、开放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科学定位,推进大学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所强调的主要内容。

二、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分析

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理念、制度和文化建设、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人力、物力、财力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靠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以及在高等学校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靠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等途径实现的,它们是影响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因素。

1、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有关,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教育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梅贻琦曾提出通才教育的理念,强调“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当今,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产生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如创新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发展理念、开放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近十种。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是高等学校规划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核心竞争力;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解决社会问题、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指向。以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学校的竞争力;以开放促进创新和学习借鉴,促进高等学校与社会互动,拓宽教育资源和拓展教育服务,改变封闭式办学造成的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质疑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开放、创新是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和利益,以培养人的思维为主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具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灵活应对问题、能合作也能分享的人格素质。因此,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创新为核心价值取向和有创新能力、视野开阔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创新和社会公平。

2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一流的投入依赖一流的管理才能产生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师资需要一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制度和文化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有人说,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流动的,关键是制度的竞争。高等学校是一个以学科为中心、以学术为纽带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一方面培养富于创造活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思想动力,另一方面又要继承、建设民族生存需要的文化价值体系。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将失去高等学校的创造活力,失去高等学校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教育主体的利益为核心,保有高等学校的创造活力,助推高等学校的自主发展,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制度创新的应有之意。制度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当文化建设缺乏底蕴的时候,就不能为制度建设提供支撑,也不能成为制度执行的动力”、“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必须是一体的,制度建设应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文化使命,而文化建设则赋予制度建设以实质内涵”。学校文化是学校学人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学校经过一代或几代人共同努力而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学校文化蕴育人们的观念,培育人们的精神,滋养人们的心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建设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增强师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包括对多元价值观的理解、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与开发,从而增进学生的福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开放的办学模式

在国家主办的高等学校,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有着程度不同的封闭性。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是知识的发源地、集散地,社会需要高等学校的智力支持和服务;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社会也蕴藏着丰富的高等学校不具备的可用于教育与科研的智力资源和创新元素。高等学校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适应开放经济的需求,既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以及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反过来高等学校又未能得到社会的有力支持。开放办学模式,可以使办学模式多元化,如主体多元化、投资人多元化、学术支持组织多元化等,与不同的机构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合作开发等。积极主动与社会互动是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开放办学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4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活动的范围往往受限于校园,主要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三地之间穿梭,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同学间、师生间的学术思想交流和碰撞,缺乏与社会的联系,缺失实践环节,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质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已刻不容缓。美国的高等教育能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包括创新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同城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开发特色专业、复合专业、合作专业,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快现代教学技术的开发引进,与社会合作创新实习、实训方式等。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领域。各国的做法是大量开设选修课,如美国大学的选修课占课程总量的1/3;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包括指定的和自选的)在 4 年课程中占比高达40%至60%;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学时占50%。许多国家还纷纷改革分割的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哈佛规定理工科大学生选修文科课程的学时数不低于20%;西欧各国提出“自然科学人文化”的概念,以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的融合等。专业设置决定学生的职业未来,是创新的另一个重点。各国在专业设置创新上也各有建树,如不设学部、学科仅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MIT 模式和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等。这些国家的创新实践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很有借鉴价值。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评价维度

根据对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教育质量的认识,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可以从教育的目标、制度和文化环境、资源使用效率、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六个维度即一级指标加以剖析,本指标体系为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高等学校而建立。

(1)目标质量。制定教育目标首先是按照一定的高等学校划分标准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如果分类不清,势必导致高等学校定位不明,发展目标错位,发展规划不合理,并难于实现。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在发展目标定位上存在着“窄化”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游离的问题,导致相当多的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等学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及时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找准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制度和文化环境质量。制度和文化的实质是为了人的发展,检验制度和文化环境质量的标准,就是看置于这个环境下的教育主体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支持,是否享有应该有的选择自由,教育主体对这个环境是否满意等只有当教育主体的自主发展受到保障和支持时,高等学校发展才实现了真正的内涵式发展。

(3)资源效益。一流的资源并不等同于一流的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不是根本保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注重资源的投入,而是由原来注重资源投入的数量转向了注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效率和效益,如图书利用率、师生比等。

(4)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教学与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的核心的任务和关键着力点。本科生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本科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本科生培养质量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创新本科生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本科生课堂教学质量。

(5)科研质量。科研质量是测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显性指标,是对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另一维度的检验。科研质量是一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标志,也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高质量的科研是教研人员进取精神的体现,是教研人员保持知识更新、追求真理的不竭源泉,对促进师生学术发展、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很有助益。

(6)社会服务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增多。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包括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以及通过人才培养间接服务于社会两个方面,本维度主要考察高等学校的直接社会服务效益。高等学校的直接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社会经济需要服务,主要形式是技术咨询和服务;二是为社会终身教育需要服务,主要通过举办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来满足社会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三是为社会文化需要服务,主要形式为文化传播、科普活动等。

2、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教育发展理论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已经由单纯的数量指标设计逐渐转向发展的指标体系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学校的整体功能的变动情况”、“发展水平”以及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决策功能设计和决策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本文所强调的是,一是通过历史发展的角度,构建高等学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为逻辑前提,有些数量指标没被纳入指标体系框架;二是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科学决策实践。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图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国内外实例研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多学科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晓符

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视野均为大学生应该从高等教育中修得的重要素养,美国高校尤其重视学生这两种素质的培养,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考察了美国著名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视野方面的基本理念与具体方法,探讨这两种素质之间的基本关系,以期为我国高校提供有益的参考。

、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以下简称UCLA)借用《圣经》创世记中上帝的话“要有光”(FIAT LUX),来命名为新生开设的一系列研讨型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以下简称UC Berkeley),其正门拱门顶上也镶嵌着这几个字,可见美国大学对启蒙思想、探究真理之使命的自觉与重视。他们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达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方法。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严格推断、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美国大学管理者,尤其是负责本科生教育的相关人员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UCLA、UC Berkeley这类研究性大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常是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实际上也是自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反思性思维”概念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1991年)要求各类学校“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学生”,并将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1995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规定,“学校教育的重点应是帮助学生掌握每天使用的多种技能,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在工作中具有合作精神。”

UCLA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FIAT LUX系列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颇具匠心与魄力。首先这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小人数研讨班式课程,每个班的人数不超过15人。其次,开设课程门数多,所有想选修的学生都有机会选修。在2006-2007学年,UCLA共为一年级新生提供了200门FIAT LUX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多之广,令人感叹;第三,FIAT LUX研讨班采取“三不主义”——不布置作业、不考试、成绩不分等级,以使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兴趣,选择研讨班,并在心情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自由地参与课堂讨论。FIAT LUX使他们一入大学,就接触到边叙边议边分享的探索与研究型学习方式,启动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从而迅速完成身份的转变,即从中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到大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技能。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重要部分:首先,需要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指向事情的本质;其次,需要努力用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在大学里所获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美国的大学除了注重学生在量化思考(比如数学、统计等)、逻辑、文学、艺术等基础和工具课方面的训练外,还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学科思维或多学科视角审视问题能力的培养,以使其批判性思维有效、更有创意,也更加深刻。因此,多学科思维(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也是我们在听取美国人介绍其教育理念时最常听到的短语。如果推理路线缺乏广度,就可能仅仅认识到洞察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必要性,而不能有效地思考:我们需要考虑另一种观点吗?存在审视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吗?这样的审视像是从某某观点来看的吗?当考虑跨学科问题(大多数社会生活问题)时,批判性思维需要借助许多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以及洞察来分析。比如,要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需要运用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学科见识进行分析。可见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需要以多学科思维为基础。

二、 多学科思维的培养

多学科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密切相关。UC Berkley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提供多学科信息,更主要是培养跨学科的批判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多学科视野与思维习惯,才不至于使其批判性思维流于盲目和浅薄。而且随着科研的跨学科趋势,也随着人类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化、全球化,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和思维习惯,展开跨学科、跨文化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在UCLA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特别留意到其Cluster Courses(聚合课程)。Cluster Courses是面向一年级学生的学年课,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般是三名教师,一名图书馆员)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多学科视角的协作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思维习惯与视野。一门Cluster Course一般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这门课程面向的研究对象必须跨越两门学科以上,课程主干可以是历史的、地域的或问题中心的;二是Cluster Course的讲授内容不能被现有课程或专业替代;三是这种聚合是切实可行的。

2007年秋季学期,UCLA向一年级新生提供了10门Cluster Courses,其中“全球环境:多学科视野”一课就由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四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协调人的专业领域是土木与环境工程,另外三人的专业领域分别是城市规划、大气科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从UCLA目前开设10门Cluster Courses来看,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环境、生态、艺术、历史、生物、城市化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Cluster Courses的目的不在于发展新兴学科,而是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学科如何看待以及尝试怎样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把从不同学科获取的知识,经过个性化分析综合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UCLA的Cluster Courses模式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传统的科学与人文或与社会科学等两种教育内容以课程或学位的形式上的简单迭加。在迭加教育模式中,学生所接受的不同学科的知识仍然基本分属于两种彼此并行、各说各话的文化体系,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或相对一个问题、一种现象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相距甚远。UCLA的Cluster Courses模式是围绕问题,聚合不同学科领域、专业的知识,因而显得独具匠心,值得借鉴。

前述FIAT LUX研讨班采取的不布置作业、不考试、成绩不分等级的“三不主义”,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扩展自己的学科视野。一名担任FIAT LUX研讨班课程的教师这样评论道:FIAT LUX所提供的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吸引了一些本来不会或不敢选修某一类课程的学生。

三、 结束语

以上围绕批判性思维、多学科视野以及社会或社区服务三方面,探讨了美国一些高校所做的尝试。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中国大学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国未来的挑战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它与问题解决并称为思维的两大技能。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性大学,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至相当高的地位,教育部更是决定在全国高校中建立500个大学生创新试验区。而批判性思维品质是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核心。

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近来也在上述三个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教育部自2007年以来多次就高等教育发文,强调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博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巨额资金支持相关项目。虽然措辞不尽相同,但本质上与美国高校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多学科视野、社会或社区服务等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国内一些高校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教学改革项目与我们看到的UCLA的许多做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可见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努力有许多共同之处,使得各种层面上的国际教育交流、相互借鉴变得更有意义,亦更切实可行。

《科教导刊》2011年第23期

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张家勇 朱玉华

通识教育在日本有一个演变过程,“二战”前统称“教养教育”,“二战”后先后有“一般教育”、“通识教育”、“全校共通教育”等不同称谓。各校依据国会立法、文部科学省令及政策咨询审议机构的咨询报告,结合自身特色自行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大阪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全校方式开展对话型、体验型、田野工作型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坚持富有特色的实践研究方向,是日本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典范。

一、大阪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

大阪大学的主导性办学理念是“本土生长,全球成长”,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教养、国际性视野以及构想力的高级职业人和贤明研究者。教养指建立在广阔视野之上的准确社会判断力,国际性视野指充分理解并具有同异文化背景者沟通交流的能力,构想力指自由的想象力和立体的网络构筑力。大阪大学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一鸟之双翼、一车之两轮,专业教育是深度挖掘的道具,通识教育则是达成广博的足场。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是国际化、信息化和多样化,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的能力、综合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让毕业生具备深厚广博的教养和丰富的人性。

大阪大学倡导从学部(本科)到大学院(研究生院)一贯制的教养教育,1~2 学年的教养教育即“全校共通教育”,3~4 学年和大学院阶段的教养教育统称为“高级教养教育和辅修课程”项目。全校共通教育几乎是全校本科生前 3 学期学习的全部内容。专业基础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全校共通教育涵盖专业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让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更好地相互衔接。大阪大学不希望学生通过全校共通教育掌握实用技能,而是鼓励他们达成以下目标:不限定任何专业分野,培育学生关注广泛领域的问题;养成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姿态;学会跨越学部和学年自主构建跨学科的网络,这些能力都是成为贤明研究者和高职业人的基石。2011年,大阪大学正式启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及大学院研究生的高级教养教育课程“知识的体操”,进行根本性的全校课程变革。下表是大阪大学全校共通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院教育的定位,前3个目标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经验和人际的网络,第四个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和伦理观。

大阪大学全校共通教育、专业教育、大学院教育的定位表

二、大阪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阪大学本科生课程主要包括全校共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此外还开设教师教育、沟通设计和国际交流等课程。全校共通教育课程包括教养教育、言语信息教育、基础研讨课和健康运动教育4部分。专业教育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论,因学部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法学部开设法学概论,工学部开设力学,医学部开设生物科学概论等课程。

(一)教养教育

教养教育是导入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广博的跨学科视野以及解决现代社会各种难题的能力。教养教育由基础教养课程、现代教养课程、先端教养课程和国际教养课程4个科目群组成。基础教养课程是教养教育的核心,包括人文科学基础教养I、面向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养 II 和面向理科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教养III。基础教养课程向学生提供各学科基本的知识,让学生理解该学科存在的意义,了解大阪大学现有学部结构和学科专业精髓。现代教养课程多学科、多视角探讨现代社会贫富差距、环境保护、人权、沟通交流、少年犯罪、安全、生命伦理等问题,让学生思考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先端教养教育课程介绍大阪大学现有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相关领域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进展,引导学生感受研究的魅力,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兴趣。国际教养课程培养学生同外部世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涵养学生的知性修养。国际教养课程包括介绍世界各地文化历史的国际教养 I 和着重言语习得的国际教养 II。

(二)言语信息教育

言语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包括外语教育和信息处理教育。大阪大学的外语教育课程语种多样,目标明确,采用小班教学以及CALL和ESP 等现代教育技术,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言语文化高级素养,提高其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大阪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开设第一外语(英语)、第二外语(8 种)、选修外语(7 种)和特别外语(12种)。2007 年大阪外国语大学和大阪大学合并组建外国语学部,提供以 25 种语言为主修的专业,开设30 余种外国语课程,外语教育课程得到进一步充实。信息处理课程培养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处理教育包括信息活用基础、微机系统、信息科学入门、信息科学伦理、信息机模拟等课程。

(三)基础研讨课

基础研讨课是大阪大学最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这种对话型、体验型、小班化(每班 10名学生)的课程自1994年开设以来很受欢迎。大阪大学认为,一年级是本科生学习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应该从高中时代的教师教转变为大学时代的学生学,应尽早培养其学术性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性。2010 年,大阪大学推出新型基础研讨课,旨在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力(批判性、多角度的思考方法)、企划和管理能力(领导、企划和构筑力)、沟通交流能力(向他人传达、理解他人的能力)、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积极参加、课外自主学

习)等。根据学习进度,新型基础研讨课分为基础类课程和高级类课程。基础类课程由不同学部的学生通过小组作业来发现问题、深化问题,并设定题目,通过主持教师或助教协助形成研究小组。高级类课程由学生研究小组自主选择指导教师,自主实施调查研究,自主公开研究成果。

(四)健康运动教育

健康运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管理、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让学生获得与体育运动和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自主、合理地进行终身健康管理。健康运动教育开设健康科学、运动科学、健康科学实习、运动实习 A和运动实习 B等课程。

三、通识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大阪大学设置专门机构负责通识教育实施和管理。1947年始创教养部,1949年改设一般教养部,1994 年新设全校共通教育机构,2004年4月再设大学教育实践中心(以下简称“实践中心”)。实践中心是大阪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产物,是独立的预算执行和事务组织部门,隶属于教育情报室。实践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大学教育实践研究,动员全校教师参与全校共通教育,培养活跃于国际社会具有深厚教养、宽广视野、丰富创造性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此外,实践中心还负责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借此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开发教育评价系统及反馈系统,促进教育IT化和社会贡献职能一元化,强化大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倡导终身教育,增加高质量开放讲座和网络公开讲座的数量等。实践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2名、兼职人员71名,2009~2010 学年度运营费为8.34亿日元。实践中心下设教育实践研究部(简称“研究部”)和共通教育实践部(简称“实践部”),实践部主要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实践部部长由兼职教师担任。研究部由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研究通识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开发新课程,组织教师培训等,研究部部长由专职教师担任。

本科生前3学期集中到丰中校区重点进修通识教育课程,部分学部在第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大阪大学每学期15周,1 天至多安排6 节课,每节课是1.5学时,单节实验课不超过3学时。学习量用学分衡量,即1学分时限45学时,包括课堂授课和自学时间。通常一门课程每学期上课15次,1次2学时,合计30学时,教养教育课程计2学分,外语教育课程则计 1 学分。专业基础教育的实验课程45学时,计1学分。通常,本科毕业要修满124~126学分,全校共通教育需要修满40~5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3。文科类和理工类学生全校共通教育学分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工学部要求51~55学分,文学部要求计42学分。

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心从 2002年开始设立共通教育奖。共通教育奖有 4 个奖项:“优秀授课实践奖”、“优秀教科书编著奖”、“优秀共通教育实践著作奖”和“共通教育运营突出贡献奖”。前三项都是学生推荐候选人,后一项由实践中心专职和兼职教师推荐,经严格审查后决定获奖者。2006~2007 学年至 2009~2010 学年,共有110名教职员获得共通教育奖。除了教职员奖项外,实践中心还面向前3学期共通教育学业优秀的学生设立奖学金,2005~2006 学年至 2008~2009学年共有245名学生获奖,由大阪大学校长亲自颁发奖学金 20~25万日元。

四、大阪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倾听学生声音

在大阪大学,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特别是基础研讨课,学生是研究的主导者,教师仅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学校很重视倾听学生的声音,每学期末,实践中心都要以纸质和网络两种形式向学生发放教学评价问卷,进行授课改进问卷调查。每门课程都有教学评价统计数据供学生和任课教师查询,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教务信息系统和学生交换意见。实践中心每学期还召开班级代表恳谈会,邀请新生班级代表同专职教师座谈,听取学生代表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此外,从2008年起实践中心每学年还定期召开学生和教职员恳谈会,召集学生、教员和职员进行直接对话,共同思考全校共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调查表明:92%的参会者觉得活动对自己有益,69%的参会者觉得提高了对共通教育的认识。

(二)创设自由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话能力

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对话是实践中心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实践中心为学生安排了很多学习和学业支持项目,为本科生创造和教职员对话的机会。大阪大学聘请校外著名企业负责人以及关西经济界领袖作为讲师,向学生介绍产业界和社会发展最新动向。大阪大学还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聘请美国各界领袖人物作为讲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世界信息。2009 年,实践中心开辟了学生公共空间,特意为学生、教职员、附近市民等自由交流对话提供专门场所。学生公共空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所,实践中心、交流设计中心、全球合作中心、学际融合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携手开展以涵养学生教养、创造力和国际性教育目标的各类学习活动,构筑从学部到大学院的一贯制教养教育。

(三)建立辅导工作机制,提供优质咨询服务

大阪大学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生辅导工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其一,实践中心成立之初,就专门设有辅导咨询室,由各学部辅导咨询室13 名担当教员轮流为学生提供有关转学部(专业)、个人前途、选修课程、大学生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咨询和信息。2010 年辅导咨询室开始聘用3、4年级本科生、大学院的研究生作为兼职学习导师,为新生提供学习咨询服务。其二,实践中心还设有IT支援室,负责帮助师生处理电脑和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三,实践中心安排很多类型的助教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如教学助教、IT 助教和语言学习助教等,每学年助教经费超过 4,000 万日元。外国留学生配有语言学习助教,以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日本留学生活,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助教重点帮助低年级本科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认清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不同。

(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大阪大学很重视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00 年 4 月,大阪大学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CALL)是 21 世纪多媒体外语教育的先驱。同以往使用教科书、图片和录音带学习外语不同,CALL是利用计算机提供融合3种媒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彻底实现了双向交流,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能满足每位学生订单式语言学习的需求。目前,CALL系统开发有英语、法语、汉语等 10 多个语种,教学内容以大阪

大学原创内容为主。WebCTVista 是大阪大学利用网络辅助授课的重要工具,该软件设有师生、同学之间交流的讨论板,可以任意下载各种课程讲义和 PPT 幻灯片等教学材料,还有在线报告接收等功能。WebCTVista 和教务信息系统(KOAN)相互配合使用,学生可以登录个人学习网页,利用信息伦理和英语等自修教材。

(五)构建全校共建体制,形成通识教育合力

全校共建体制是大阪大学通识教育的显著特点。实践中心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构建全校的共通教育网络。实践中心每月召开全体会议,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研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专职教师以数学、理论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主,学科领域宽广,专业背景多样,便于开展工作。兼职教师由校长在各学部推荐名单中选定。实践中心还召开部门长会议,中心主任、副主任、研究部部长、实践部部长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共同讨论具体事项的立案,研究中心运营、规划及活动方针。

实践中心策划和运营跨越学部界限的全校共通教育,需要全校力量的共同支持。实践中心定期召开运营协议会,教育情报室、各学部、研究所(研究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讨决定实践中心人事及组织的重要事项。每年,实践中心都召开通识教育各种恳谈会,校长、

教育情报室室长、各学部(研究所、研究中心)负责人、实践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通识教育重大问题。目前,来自全校的授课教师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2,200 余门,单是基础研讨课就有160余门。

五、结语

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以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为出发点,围绕本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立专门机构,动员全校力量,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育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设自由学习环境,提高教师发展水平,最终获得了日本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在国际社会也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当然,大阪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在培育学生领导力、企画力和外语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也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但是,大阪大学妥善处理了国家宏观要求和大学自主选择的关系、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吸收国际经验和形成自身特色的关系,有效保证了主导性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的贯通性和一致性,全面整合了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竭尽所能为学生发展创造各种机会,这种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比较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以滑铁卢大学为例

杨 心

加拿大有200多所高等院校,按种类可以分为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专业技术学院(私立职业学校)。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少而精,融英国教育的严谨和美国教育的灵活于一体,并以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教育质量享誉世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以适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概述

由于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统筹部门,其高等教育机构自发组织或加入一些非盈利性机构以增进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发展。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AUCC)就是这样一个机构,它吸引了95所公立和私立非盈利性大学和学院成员。AUCC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跟踪调查其成员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加拿大各大学,国际化的课程能够为加拿大学生在本国培养全球视野和技能提供平台,并为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近年来,AUCC对课程国际化的关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8年,AUCC工作组对中小型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些大学在课程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一)在学习计划中注入国际内容

首先,学习外语是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及其独特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年限中很难兼顾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因此通过用外语教授专业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有充足时间教授语言的问题。例如,蒙特利尔大学让企业管理专业的“三语言”学位学生分别通过3门不同的课程学习3种不同的语言。另一种类似的做法是,让学习中文的学生在商务课程中学习“商务汉语”而非中国文学。这样,学生就能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一门外语。

其次,国际学习或有国际经验的学习是课程国际化的又一重要资源。约克大学发现,充分利用校园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作为外语学习的资源是一条极具前景的途径。约克大学共有3 000名国际学生,加上很大一部分加拿大新移民,共有来自93种语言背景的各地学生,如此丰富的文化环境是外语教学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归国学生的经验加强校园内的国际化学习。这些活动不仅深化了归国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为整个学生和社区提供了分享国际社会与文化的机会。

再次,由于本校资源有限,与其他高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把本校学生送到本国其他高校进行语言学习,可以很好地拓宽外语学习的机会。例如,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和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签署了合约,允许所有学生到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学习法语,到康考迪亚大学学习英语,并取得学分。约克大学国际教育副主席阿德里安·舒伯特(Adrian Shubert)教授指出,这种在加拿大国内开展的学生交换项目还有利于加拿大大学的相互合作。

另外,学生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才能真正灵活掌握。因此,通过作业、练习等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跨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视野。如阿利森山大学(Mount Allison University)为能够参与提供国际经历的课程并完成包括撰写分析报告等作业的学生提供学分。这种要求和激励可以提高学生国际学习的主动性。又如,爱德华王子岛大学(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强制性地要求一年级学生学习有关全球议题的英语课程。该课程向学生介绍新近的全球议题,邀请诸如来自难民营的国际演说者,并训练学生针对这些议题进行写作,提高学生作为全球公民的意识。

(二)为课程国际化提供资金与师资支持

资金支持是开展国际化课程的重要物质保证。一些学校为对课程国际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提供教学资金。如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创立了“国际课程基金”来支持学术项目和课程的国际化。这些资金不仅用于开发国际课程,还用于支持学生游学。

教师也为教学、科研和社区服务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课程实施的主导人物;学校也积极参与和支持教师的课程国际化活动。蒙特利尔大学在“三语言”学士教育项目取得的成功有赖于具有丰富语言知识和国际经历的教师。根据皇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里尔·邦德(Sheryl Bond)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与没有任何国际经历的教师相比,那些能够运用两种以上语言、曾在北美以外地区生活并活跃于国际项目的教师更加看重教师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大学既注重聘用具有国际化经验的教师,又考虑增加教师出国的机会。

很多大学通过工作室的形式培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如维多利亚大学的“课程重设工作室”培训教师如何把国际维度延伸到课程中,如何跟踪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证实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工作室的形式也有利于整合基于学科的资源,这有助于敦促教师在其研究领域保持文化中立,从而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多层面的教学评价

AUCC工作组成员的讨论可以把跨学科的、主题性的和各种学习方法注入到课程,以支持国际化学习。如案例分析、基于问题的方案、基于网页的技术、媒体会议和比较教学等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全球化环境中发展分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课程国际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而是一个复杂的主题,因此评价其效果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可以从教学成果的角度,而且可以从学生学习成果的角度进行评价。

在教学成果评价中,管理部门常常对教学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以保证教学质量。如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每5年就对学术项目进行检查,这一过程审视了项目的成果和课程的效果。同样,安大略大学理事会(Council of Ontario Universities)每7年就对成员学校的本科课程进行审查。在审查中,该理事会注重评价工具与本土需要的切合性,评价过程与学校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联系。

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中,把国际学习的经历纳入到毕业成绩可以提高国际学习的权威性,从而提高学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如一些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与国际学习相关的活动,并将其纳入成绩单。又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达到每个课程的级别要求才能毕业,如滑铁卢大学就利用这一要求增加了两项与国际学习相关的学习成果评价。

二、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类中型大学,也是一所创业型和实践型的大学。滑铁卢大学在《麦克林》(Mclean’s)杂志2011年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一。这与她通过国际化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加拿大200多所高校中,滑铁卢大学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成为了榜样。学校制定了规范的课程国际化策略框架及详尽的课程规划指南,使全体教师的课程国际化教学极具规范性。

(一)动因分析

第一,“第六个十年规划”的指导作用。滑铁卢大学在50周年校庆之际制定了《追求全球卓越:抓住加拿大的机遇——滑铁卢大学第六个十年计划(2007-2017)》,为本校指明了国际化发展的方向。《计划》提出了2017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通过向学生广泛的多元化意识和在国际背景下创造学习机会,使学生成为全球公民;通过深入地结合体验学习与参与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由此看出,滑铁卢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体现了国际化与应用性的理念。

第二,尽管大学是非盈利性机构,但也不得不依靠财政收入来维持学校的正常发展。滑铁卢大学的财政状况报告显示,2009年学校学费总收入约为1 972.39美元,其中从国际学生中得到的收入就占11.02%,约2 173.6美元。这一数据相当于滑铁卢大学年度净收入的74.5%。可见,国际学生的学费是滑铁卢大学的主要收入。要保证这一可观的财政收入,学校只有用高品质的国际课程来吸引更多学生。

第三,迎合学生需要是学校发展的基础。2009年,滑铁卢大学的国际学生约3 400人,他们来自90多个国家,占学生总数的约11%。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仅提供加拿大本土特色的课程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而且加拿大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需要各民族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和谐的氛围,课程国际化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第四,为提高教学质量,滑铁卢大学成立了“卓越教学中心”(Center of Teaching Excellence)。该中心主要帮助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教学技术和规划国际化课程。在“卓越教学学会”课程设计工作室的组织下,各院系和教师个体组成了教学网,共同探讨、整合和评价课程国际化的有效方法。

(二)策略框架

滑铁卢大学认识到,确保课程具有全球性视角是大学国际化至关重要的发展途径。在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是“把国际元素注入到课程内容、在课程阅读和作业中应用国际资源、教学方法的实施适应多样文化学生群体的过程”。根据这一定义,滑铁卢大学使用了利斯克(Leask)的理论并结合本校的需要,制定了课程国际化策略框架。

根据卓越教学中心对课程规划过程每个细节的详细说明,并结合该校课程国际化的策略框架,滑铁卢大学课程国际化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国际化课程涉及3种课程目标:认知、理解和态度。滑铁卢大学通过“讨论”、“评价”、“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通过把加拿大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国家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国际形势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全球发展趋势。

第二,教师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学生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达到上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如查找各国相似课程的内容来借鉴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实例和个案;查找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期刊文章来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外寻找各种相关资源,如小故事、新闻、学术论文、视频、角色扮演的剧本等作为个案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是: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在不同文化或历史角度的表现方式;在整个课程中不断加入新的信息,以重构重要的概念或主题等。

第三,滑铁卢大学多采用讲座的形式组织课程,并与各种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赞成与反对网格方法,通过让学生列举某一议题的优劣来发展他们分析、评价的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化思维方式;多元文化工作小组,让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小组,通过讨论同一议题,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形成在多元文化群体中和谐相处的能力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讨论敏感话题的能力;建模分析,给学生提供分析模板及国际地图、新闻、报告等材料,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分析练习。可见,滑铁卢大学的课程国际化强调小组活动,而国际学生也是调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素之一。

第四,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不同的培养目标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要求学生进行国际案例分析,可以让他们在访谈有国际经验的个人和调查跨国公司后形成文字,作为评价方式;学生进行客户分析报告,则可将口头演说作为评价方式。

三、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特点及启示

截至2009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生达139.15万人;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然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却隐藏了另一组数据:出国留学的人数仅占在校大学生人数的1%左右,也就是说有99%的学生只能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从本国现实出发,审视并借鉴国外大学在其本土实现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策略。

第一,加拿大大学建设国际化课程的师资是多元化的,由背景与社会角色不同的教师组成团队,以项目或工作室的形式共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国际化不应成为教师的负担,而应成为他们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我国具有海外背景的教师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师资源,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课程国际化开发团队,以教学改革立项的形式加快课程国际化试点建设,并推广教学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加拿大大学课程国际化强调在不改变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在课程中注入国际化的内容,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并与国际的、跨文化的内容形成联系。传统的学科分割式课程不利于学生把现实经验与知识结合起来,这种注入国际内容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的知识联系性。我国高校也可以借鉴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加强国际内容与国际态度在专业课程中的传递。

第三,加拿大大学课程国际化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很多学生并未意识到国际知识对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采用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国际化课程活动中。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也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世界教育信息》2012.5

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前瞻:一个外籍教师的视角

(美)贾斯丁.曼德斯

作一名观察者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观察者能够从文化的规则与喜好中解脱出来,站在独特的角度洞察处在这个文化群体中的人未能察觉的一些事情。在十九世纪,一位法国年轻人亚丽克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de Tocqueville)来到了处于重大变革中的美国。回到法国后,他出版了作品《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任何想要了解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的人的必读书籍。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在那个时代美国人未能觉察到的一些问题并作出了预言。托克维尔能够如此客观是因为他是局外人,他不会从描述的事情中获得个人私利。同样,在中国处于重大变革中的今天,我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名局外人是幸运的。我已在中国生活和教授英语达8年之久。中国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喜爱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所以,我与我描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利害关系:如果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创造能力能更上一层楼,那我的工作也就会更轻松。基于这一点,我将在下文中描述我所看到的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势。

一、ESL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外籍教师标准

外国人选择来中国教授英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些人是真的喜欢英语和教学;对另一些人来说,ESL只是一种挣得在中国旅游费用的手段或与一个中国人结婚后供养家庭的方式;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ESL只是一种伪装,他们授课的真正目的是传教。和他们选择 ESL 的原因一样复杂的是他们的资质背景:一些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和教学经验;另一些人则只是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来;而有一些人甚至都不是以英语为母语!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确保外籍教师的质量,比如对他们的学历、经历和相关资格证书进行审查,但是一些学校有时会降低或忽视标准。

同时,中国学校管理者的期望和外籍教师的现状间存在差距与隔阂。一些学校管理者只想要外教教英语;另一些管理者则想要外教既教授语言也教授文化;讽刺的是,一些管理者仅仅是想要能在特殊场合炫耀并即用即聘外国人。

(二)“老师”与“外教”

事实上,人们甚至通过将教授外国语言的外国教师叫做“外教”而不是“老师”来以示区别。尽管我的中国朋友们向我保证,“外教”和“老师”是一样的尊称,但是我的经验表明,这两个称呼常常是不平等的。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在我的一节课上,突然有几个学生进入教室,打算去拿他们留在教室内的书籍。我勉强同意让他们尽快拿书离开。他们离开后,我锁上教室的门防止有人再次打断我上课。然而,大约 15 分钟后,这几个学生开始用力敲门,随后到楼下去拿钥匙。打开门以后,他们闯入教室,再一次打断了我的讲课。我让他们离开,下课休息时再来拿书。但他们拒绝这样做,并说了一些不尊重我的话。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发生在中国教师身上。更糟糕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学生在我上课的时间闯入教室拿东西。

(三)为什么读书?

此外,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不仅和教师有关,更和学生、家长及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目的的看法有关。高等教育仅仅是职业培训?难道它不应该更深入地去塑造良好的公民?难道它不应该更深入地去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他们的才能和在社会中的位置?

我在中国教学期间,发现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都将就业放在首位。这种做法当然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大量人口且对稀缺资源有大量需求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正如吴敬梓在经典著作《儒林外史》中讲述的通过苦学儒家经典来准备科举考试的故事那样,科举考试过去是保证中国人一生荣华富贵的一条捷径。

有这样一条美国谚语:“事情越是改变,它们就越是保持一致。”我发现,我遇到的大多数学生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从而将他们的生活看作为成功而永无休止的竞争。如果我问大多数中国学生他们为什么学习,他们总会回答,为了进入好的学校或者找到不错的工作。如果再问为什么他们想要上述这些,他们大概会回答,挣足够的钱、买一栋好房子和照顾他们的父母。如果还要问他们为什么还想要上述这些,他们要么给不出答案,要么就支支吾吾。然而,我也遇见过许多学生,他们理解并领会自己面对的竞争压力,要求接受更深入更优质的教育。许多学生从小就被告知他们应做什么和他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没有机会“停下去观赏周遭的景色”并考虑“我是谁”。自我省察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没有什么比自我修养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了。事实上,古代道教思想认为,通过充分的自我修养,一个人可以得到永生——这个想法不仅贯穿于道教思想,而且贯穿于许多中国古代故事之中。

一个人必须通过了解中国宗教和文学来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我修养的主张。宗教和文学研究的是如何才能让人成为人的学问。人文学科强调让学生在关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和历史的课程中去解答关于自身的问题。只有在这些课程中,学生才有机会去探索那些人类追寻了上千年的问题。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他们能找到自我,形成观点并学会表达这些观点。因此,大多数人文学科并不只是作为赚钱的职业工具而设立的。现今,乔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已经更多地让位于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或者英语翻译。尽管这些“更具有市场价值”的课程可能会更实用,我仍坚信,一个人若要真正理解一门语言,就需要更深入地追寻那些隐藏在伟大作家作品背后的思想。无论我的中文交际能力如何,如果没有对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作品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作品的了解,我也永远不会真正理解汉语。同样,如果没有对于英语文学背景知识的掌握,无论一个人的英语语法和发音是多么无懈可击,其谈吐也是浅薄的。

(四)ESL的商品化

最大的问题在于,ESL已经彻底变成商品化的英语教学。应试型英语学校已在中国各个城市遍地开花,只有非常少的学生参加这类学校的课程是为了理解英语文学和文化。许多学生是本着更“实际”,或者说更“功利”的目的去学习。这些目的包括:通过一门英语考试,取得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或者获得一份高收入工作。无论是上述的何种情况,应试型英语学校都在向“学生”推销这样一个美梦:简单、迅速取得英语好成绩,就像那些减肥广告向你保证不需通过节食和锻炼就可以减重一样。我在这里用了“学生”一词,是因为那些应试型英语学校往往漠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而只视他们为摇钱树。我不是反对赚钱,但是获得知识是一件使自我得到升华的事,比起仅仅想“通过考试”的想法,真正在学习中探寻语言文化所反映的思想不是更好吗?

大学的ESL 教育相对好一些。一方面,学生不需要花钱去“通过考试”或“取得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 ESL不太关心。一些学生已经被强迫去学习相同模式的英语课程、看相同模式的英语参考书长达8年甚至更久。历经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学习后,一些学生仍然不能熟练地说英语。一些学生已对这样的英语学习方式感到厌倦,不明白除了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或其他考试外,英语学习有什么实用目的。另一些人则对英语听力学习感兴趣。当他们理解自己喜爱的电影或歌曲的意思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好地欣赏。他们同时也对英语会话的潜力感到兴奋,因为提高口语能力就能和外国人聊天。

(五)英语学习方法

我认为,ESL在中国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学生对死记硬背的过度依赖。这种起源于行为主义科学的做法忽视了能让人们交流思想和观点的环境的创造,而更多仅仅是像巴普洛夫训练狗一样训练学生。尽管死记硬背这根“拐杖”可能在学生刚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时对记忆词汇有所帮助,但是它也是在更高层次思考和交流的负担。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能很好说明这一点。有一天,我发现一名学生正在背书。我问她这本书的内容时,她告诉我她不知道!我问她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时,她也说她不知道!当我问她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她还告诉我她不知道!就算你可以对一本书倒背如流,如果这本书对你没有意义,读书的意义何在?

ESL在中国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对词汇量的过度关注。当然,词汇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学习一门语言的人来说更是极其重要。然而,学生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已学单词的用法,而不仅仅是单词本身的意思。就算你背会整本《牛津英语词典》,如果你不会准确地使用单词,背诵也是无意义的。这就像你拥有一座金矿,却没有锥镐或铲子去开采一样。这使我回忆起一个学生,他有金矿一般的词汇量,能背诵数不清的SAT和GRE单词,但却不能合理地运用它们。更糟的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错误。人们应该明白:单个单词并不会传达完整的信息,重要的是语境。“我爱你”这句话如果被不同的人说出,就会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这句话是出自两个互相挖苦的人,还是一位对自己孩子感到骄傲的父亲;是一位深情的妻子,还是一个在玩具店的孩子或者是凌晨2点在酒吧喝醉酒的人等。学生需要理解语境并运用词语的合适含义,使词汇学习更有收获。

ESL在中国遇到的第三个困难是学习深度的缺失。学习 ESL 课程的学生过分关注简单、实用的语言学习,以至于他们往往只能学到有限的关乎语言文化的内容。长此以往,语言的运用就会变得呆板且机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是许多英语教科书并没有关注语言运用这方面的内容,或只是教学生一些无法让他们有所成长的简短、容易的用法。当然,如何用英语闲谈和如何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在英语运用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学生要被逼多少次去学习用英语打招呼,用英语进行酒店登记或者用英语谈论天气?让学生去欣赏那些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都很重要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不是更正宗的教学方法吗?有些老师说,这对于学生来说太难了,对于这一点,我将给出一个证明以反驳。最近,我在给一些工科研究生教授英语文化课程。我这个班上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有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而有人已经具备相当的英语基础。我个人很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且经常在课堂上提及。一节课上,学生们问我能否给他们看一部分或者完整的一部莎士比亚戏剧。我们看了英语原声、英文字幕的《温莎的风骚娘们》。当学生欣赏戏剧时,我观察着他们的反映。无论他们的英语水平如何,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在剧中出现有趣的场景时发笑。在看完这部剧以后,即使是英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能理解主要剧情和主角的名字,同时他们还记得一些细节。更有趣的是,这部戏剧在学生间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美德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大讨论。在圣诞节期间,同样是这个班和我观看了根据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圣诞颂歌》,这也在他们当中引发了一场关于最近世界金融危机、物质崇拜和慈善的大讨论。

(六)对学生能力的低估

在我看来,这些小故事体现出中国的ESL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许多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想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材料去学习,或者更糟,仅仅是盲目地照本宣科。事实上,我认为更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设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尽力向这一目标迈进。即使是对那些“会挂科”的学生,如果他们感受到足够的压力,他们也可能会比那些受宠的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我在本科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并不简单,包括冰岛史诗《埃达》、英国史诗《贝奥武甫》、古爱尔兰文学作品等,而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们分组协作,研究书中的每一部分内容来为每节课做准备。每个学生小组都要通过做报告的方式来分享他们所学的内容。每个组员都要上台陈述。在每一组讲完后,我都要向全班提出一些问题来考察他们是否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一些细节,这些问题也可以拿来对学生在讲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建立在充分相信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练角色,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发现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营造一种充满活力和鼓舞人心的学习氛围。我相信,如果学生想要开发自己的创造力,那么这种独立性是极其重要的。我要求学生们对那些故事中分配给他们的部分进行讲演,但我也给予每个组充分的自由来决定他们讲演的方式。例如,一些组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些组则通过表演戏剧的方式,一些组运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些组采用作报告的方式。

另一个不要低估学生的原因是:学生通常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有未被开发的潜力,经过引导并给予合适的机会,那些潜力可以迸发出来。一个绝好的例子就是我的一位大二学生,他不仅在自己的专业和我的课上出类拔萃,发现了自己具有表演莎士比亚喜剧的天赋,还翻译了莎士比亚的文章。若他没有恰当的学习环境和合适的机遇,他将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潜力。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未开发的潜能,这才是存在于中国教育中最有意义的事。

二、最宝贵的财富:学生

(一) 我眼中的中国学生

在我看来,在中国教英语最有意义的便是了解学生们。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理应相信他们。毕竟,他们是未来的人才,而且我认为中国教育系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于学生的素质。总体上,中国学生都举止得体,在面临挑战时奋勇向前,在受到鼓励时积极向前并在给予机会和自由时具有创造性。

在西方教育体制下,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必需的能力之一,当然,这在中国也是必要的。我在中国长达8年的教学生涯中,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屈指可数。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在中国当教师最大的乐趣之一。大多数来上课的学生都会尊重教师,即使他们认为作业太难或太多,通常也会完成。我的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对此,我表示由衷的谢意。不过,我上文中提到的一些自私、粗鲁、没有礼貌的学生,使人不禁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尊师重道的观念有所衰落表示遗憾。万幸的是,这种学生仅是少数。

中国学生非常勤奋。当然,在这样一个因人口众多而竞争激烈的国度,教育被看作取得竞争优势的钥匙。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中,人们必须学习儒家学说及其经典著作,特别是对于想要步入政坛的人来说,这类考试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严苛的学术竞争中获胜将会保证一生优渥的生活,这样一种观点在中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当然,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儒家经典越来越少,学得更多的则是实用的现代科目。中国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课业繁重,参加英语、数学、音乐或其他艺术课程培训不足为奇。学生从早上一直学习到深更半夜的例子屡见不鲜。几年前,我的父亲来中国看我,他对我妻子的妹妹早上 6:30 就去上学,晚上 9:00 才回到家中并温习功课直至深夜感到惊奇。他对我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个顶尖的学生。”我告诉他:“中国大多数的孩子都像她这样学习。”我认为,正是这种努力学习的态度才使得亚裔学生在全世界精英大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二)我的教学与经验

我经常听有的教师抱怨学生对所学课程兴致不高或感到厌倦。我了解的状况则恰恰相反。如果学生对一节课感到厌倦,那这节课一定是单调乏味的;如果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兴趣盎然,上课就会变为一件乐事。我发现,只要教师恰当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会对学习如饥似渴。而激励学生的关键在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实现,这就引出了马基雅弗利主义的一个问题:“恐惧和爱,哪一个是更好的激励方式?”尽管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会和马基雅弗利一样,认为恐惧是更好的激励方式,但我认为,那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过度使用了威吓这一手段。尽管谁也不能否认恐惧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不过其作用总是有限的,它只对那些害怕失去某些东西的人有效,而不会对那些已经失去这些东西的人奏效。那些无法取得自己预期成绩的学生可能会自暴自弃,将自己视为失败者。而“爱”既能激励成绩好的学生,也能激励成绩差的学生。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靠教师的表扬和“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的信念来勉励自己。那些表现平平的学生则需要别人信任他们和他们也能够成功的信念来勉励自己。

爱与尊重并不表示在学生犯下错误时放任自流,而要用合适的方法影响他们。在英语教学方面,这体现在矫正语调和方法上。以我自己为例,当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时,我会使用诙谐幽默的手段。通常我会故意重复他们所犯下的错误,或者针对这个错误提出一些滑稽的问题来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比如一些学生常常会分不清英语中“他”和“她”。学生在谈及他们的父母时,常会用“他”来指代自己的母亲。这时,我会首先用幽默的语气问道:“他?”如果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我会再用幽默的口吻问道:“你妈妈是一个男人吗?”这时学生就会反应过来,咯咯笑着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一个学生可能会因为犯错而在大家面前丢脸,而变成了大家一起在笑声中学习的过程。

从我的经验来看,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创造一个能让学生自由地、舒适地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在本科教学中,我使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语言交流的4项基本技能去和别人分享一些西方故事。对于分享这些故事的方式,我没有设定界限。一些学生创作并表演了相关的短剧,而这些具有创意的短剧就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在设计一幕剧的过程中,学生们谈论了在《诗体埃达》中巴尔德尔会见3个家庭的事。学生们将其设计为脱口秀的形式,由一位主持人提问巴尔德尔关于他所见到的家庭等经历。通过短剧,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了学习材料。在课堂氛围变得更活泼的同时,学生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一些人可能会说,若学生们创造的短剧无法准确地传递书中要表达的意思该怎么办。我认为,即使有些短剧并不成功,学生也可以在相互比较中学到知识。事实上,我发现那些刚开始做得不好的组常常会从别的组学到技巧和方法,并在下一次讲演时大大改善他们的表现。而对于那些在讲演中传达出不完整信息或错误信息的小组,教师可以通过在讲演后提问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正确理解。

(三)我与学生参与的活动

我已经从学生身上,包括沈阳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学生,以及那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中国学生的伟大之处。2011年5月,我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 2011CDIO会议。CDIO是一种面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它由麻省理工学院创立,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这次盛会之前,我受到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顾学雍的邀请,和他一起帮助学生准备这次会议。顾教授非常相信“玩中学”的理念,并尽可能利用技术手段去实现多学科交叉,激发学生创造性。在这次会议结束后,他努力在亚洲几所大学中设计“Toyhouses”,即一种高科技交互式学习环境。这些Toyhouses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和创新意识,使不同领域中的学生一起合作。我非常认同Toyhouse创办的目的,也很高兴能参与其中。

在这次会议期间,我做了《为何成功的 CDIO 必须适应中国文化》的演说。期间,我给与会者播放了一部由众多专业的学生合力制作的关于中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短片《琅環玉钥》。这部短片在与会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部短片真正的魔力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制作的过程,即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大学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人们一起合力完成。老实说,制作者们唯一的一个共同点便是我们都是电影和动画制作的新手。无论如何,在披萨、咖啡和摇滚乐的刺激下,我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来完成这一作品。所有的脚本、剧本、动画和表演都由我和我的学生独立完成。我们采用的背景音乐取得了非营利组织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许可。

我也十分有幸在过去的3年间参与了中国大学生莎士比亚戏剧节的相关活动。这个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赞助。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表演 20 分钟的莎士比亚短剧,并去北京、香港、杭州或武汉等城市,从有名的莎士比亚演员和导演那里接受专业的表演训练。在接受训练后,各队回到自己的学校准备自己的作品并拍摄下来。经过评审,12 支队伍将会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实况演出。尽管一些人只是看到了队伍之间的竞争,并认为如果不能去香港就是失败的,但我认为,活动真正的价值在于准备的过程,在于通过表演点燃学生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热情。每一年,我和我的学生都相当期待这个活动。在过去的3年间,我在和我的学生一起制作《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仲夏夜之梦》及《温莎的风骚娘们》的片段中获得了许多乐趣。这一学期,我目睹了我的学生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好色可憎的法斯塔夫、卖俏善控的福特夫人和嫉妒过度的福特先生。我看到我的学生十分努力地去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和喜剧的真谛。我所在的学院的院长也认同语言文化学习不止是外语专业,因此对我们十分支持。事实上,科学家和工程师表演莎士比亚作品已不是奇谈怪论。世界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拥有一个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组,并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

三、我的希冀

中国已经在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学生方面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中国的学生具有制造价廉物美的产品的能力。然而,创新不止需要记忆知识的能力,更强调前瞻的能力。要想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要重视人的理性与创造性,中国的大学更需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科技能解答一切问题吗?我们应该不停追寻更新更先进的答案吗?我一直认为,最简单的答案通常是最好的答案。

我期待中国的繁荣和现代化不会侵蚀传统儒家思想。相反,传统的儒家思想应得到复兴。我希望中国学生能在将来少一些死记硬背、少一些重复练习,并能接触到更正宗、更交际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Toyhouses 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中国流行开来,利用现代科技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语言文化的桥梁。我期待着莎士比亚、乔叟和弥尔顿能在英语专业的学生间重新得到如以前一样的青睐,并在ESL教学中涉及。我想看到 ESL能更多地被视作一个伟大的工具,ESL教学就能变得更规范化,总体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我希望中学和大学在英语教学上能进步,应试型英语学校会逐渐过时。我期望学生们不止把教育看作获得“钱途”的一种手段,而能在其中不求回报。我期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得到普及。我希望,全世界都能见到我所见到的中国:未来,希望,前途,学生。

《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4期

四川外语学院《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第1期(总第8期)(2013年3月15日)

征稿启事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的办刊宗旨为“宣传政策法规、提供决策建议、反映发展动态、搭建交流平台”。本刊希望成为校内各单位展示工作成效、探讨发展问题、交流经验做法、互相借鉴沟通的平台。竭诚欢迎各单位和个人就高校、院系和机构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等问题向本刊赐稿。来稿体裁可以是活动通讯、成果和机构简介、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

顾 问马新发

主管领导 李克勇

编 辑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报 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处,四川外语学院校领导

发 送 校内各单位

地 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政编码:400031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联系电话 023-65382273

-mail cwfgc@sis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382273 邮编:400031 电子邮箱:cwfgc@s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