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2期)——高校发展战略专刊
所属栏目:院校研究 加入时间:2011年07月07日 09:18 点击: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1年6 月30日 第2期(总第2期)

高校发展战略专刊

要 目

● 大学发展战略三变三不变(闵维方)

● 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探索和实践(徐真华)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吴友富)

● 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别敦荣)

● 新时期的大学社会形象战略(彭江)

● 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

●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发展战略

● 外语院校院系发展战略实例

●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规划

目 录

★ 刊首寄语

战斗、战士与战略………………………………………………………彭 江

★ 理论探讨

1.高等学校战略发展研究………………………………………刘又俭 张传翔1

2.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别敦荣6

3.新时期大学社会形象战略论略………………………………………彭 江11

★ 名校与名家

4.国内外高校发展战略举隅……………………苏州大学规划与政策研究室19

5.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李志峰 周 璇22

6.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发展战略………………卢小兵李 晨 王 静26

★ 办学者之声

7.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探索和实践………………………………………徐真华32

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吴友富36

9.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大学发展战略三变三不变……………何民捷 吴珺40

★ 院系发展战略

10.从院系视角探讨大学管理模式……………………………王 敏 裴兆宏44

11.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规划……………………46

12.外语院校院系发展战略实例…………………………………………………47

刊首寄语

战斗、战士与战略

彭 江

当今的大学,正身处一个独特的“战争”时代:国内大学间为综合实力而战,为社会声誉而战,为办学特色而战,为教学质量而战,为政府资源而战,为优秀教师而战,为优秀学生而战……;国内大学放眼世界为国际形象而战,为从国际学术界的边缘走向中心而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而战,为了“国际化”而战……;大学内部为了自身权益而战,为了同行的肯定而战,为了学生的赞誉而战,为了学者的尊严而战,为了学术自由而战……。

大学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战争”。远离社会喧嚣的“象牙之塔”、庇佑知识分子的“诺亚方舟”、自主自决的学术“联盟”、不受污染的知识“沃土”,这些从来就只存在于乌托邦之中。大学所追求的独立和自由从来就不完整。在著名教育家伯顿·克拉克的眼中,大学、政府、市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复杂纷乱的“三角”关系。大学为了自主权与政府的争斗已历数千年有余,学术权力与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博弈真实而残酷。

既然不能回避,还不如勇敢承认和面对。“战争”也罢,“竞争”也罢,身为人类最“长寿”社会组织的子民,我们是可以无所畏惧的。我们曾经是,现在仍然是高深知识的拓疆者和传授者,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是社会“良心”的示范者,是公众利益的捍卫者。我们在人类历史上长期乐于和擅长于规划文明的版图,指点历史的大戏。我们天生是优秀的战士,我们的体内流动着战略家的血液。

我们为他者出谋划策,首先要精心谋划好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我们是为芸芸众生而活的“勇者”,但我们首先要做足智多谋的“智者”。我们要先做“谋士”,再做“斗士”。我们为什么要厌恶“市场”、“竞争”、“资本”、“效率”?相反,我们应张开双臂欢迎它们。但我们太清楚它们最多只能靠近我们的胸膛,只有“知识”、“文化”、“学术自由”、“精神解放”才能穿透我们的胸膛,住进我们的心灵。我们不沉沦,当然不会迷失。我们迎接政府和市场,但保持着美美的距离。我们知道要走向哪里,如何走向哪里,不惧不惑。

霸道——王道——圣道。勇者——智者——仁者。在途中,引颈相望,达目的,守望不止。都来规划我们的领地吧,都来经营我们的疆土吧。发展战略,发展的战略,战略的发展。让我们牢牢记住其他的关键词吧: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战略意识、战略眼光、战略素养、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战略伙伴……。

战略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理论探讨

高等学校战略发展研究

刘又俭 张传翔

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管理

(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

1、战略的内涵

战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军事与外交术语。它通常是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智慧和艺术。战术是正确地做事情的方法,战略是做正确的事情的谋划。在管理学领域,战略则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的计划(Plan),目的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的基本目标的实现;(2)战略是一种针对具体竞争对手的策略或手法(Ploy);(3)战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或模式(Pattern);(4)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5)战略是一种期望或看法。

2、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义

对于经营与发展战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综合各种观点,借鉴企业战略的含义,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给出以下描述: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

3、高校发展战略的类型

高等学校经营与发展战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从实施学校发展战略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战略包括三个层次:母校层(学校集团)战略、事业层(分校或学院)战略及职能层(职能部门)战略。(2)从战略实施的时间长短来看,学校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内的战略,也可以称为战略计划)、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内的战略)、长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一般来说,学校规模越大,所需要制定战略的时间跨度就越长。(3)从学校发展战略功能的角度来看,学校战略大概可以划分为三种: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防御)型战略。(4)从获得竞争力和效益的基本手段来划分,学校最基本的行业竞争战略有三种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集中战略。(5)从目标市场的性质划分,学校发展战略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内市场发展战略,二是国际化发展战略。

4、高校发展战略的内容构成

一个完整的学校发展战略应当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1)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2)明确的战略使命和目标;(3)业务范围与领域;(4)战略原则、方针与途径;(5)战略行为方式、对策与措施。

5、高校发展战略的特征

学校发展战略应具有以下特征:(1)全局性,即以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是对学校经营与发展的总谋划;(2)长远性,即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利益;(3)竞争性,它是学校进行市场竞争的战略;(4)客观性,既体现企业目标又现实可行;(5)可调性,既要保持其稳定性,又必须具备适度弹性。

(二)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含义

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这样定义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企业的战略管理致力于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成功。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也可以参照此定义来理解。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所有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实体,或者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公司”,学校作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教育。在国外大学上市发行股票是很普遍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校知识产品的生产也需要市场营销、成本核算、生产过程、研究开发、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只不过具有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自身特点而已。

2、战略管理的过程

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几乎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同。

(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高校办学活动所依据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即经营哲学或办学理念;它构成了影响管理者决策的思维基准体系。(2)分析宏观与微观及行业竞争结构,以发现机会和威胁。(3)分析学校的资源,以识别自己的劣势和优势。(4)确定战略宗旨。大概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学校办学的目的;学校的经营范围;目标市场或目标顾客;学校的营运方式;学校成功所依据或者需要建立的竞争优势;学校所关注的利益团体;学校的自我要求和未来的社会形象。(5)规定学校战略目标。学校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资产利用的效率;管理效率;社会和市场竞争地位;教学、科研和管理创新;其他社会责任。从目标规定行为的角度来说,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6)形成战略方案。包括:选择能够最佳地利用学校资源和环境机会的战略类型;划分战略阶段(步骤);明确战略重点;制定战略对策;战略规划的平衡与评价等。

二、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几个主要模式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对上述所列的经营与发展战略类型逐一进行分析。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讲,上述战略类型有的属于总体经营战略、有的属于一般竞争战略,但由于它们的目的和效用都要落脚于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此都将其归属于发展战略。由此,可供高等学校选择的发展战略主要有:

(一)高等学校竞争发展战略模式

1、低成本竞争发展战略

低成本竞争发展战略,又叫成本领先战略。这一战略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其推广和普及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经验曲线)的概念之上的,整个战略目标是追求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但同时也不可忽视质量、服务、需求和其他方面的管理。这一被企业所广泛应用的竞争战略同样适应于高等学校。学校管理者们应当注重对办学成本的控制,如通过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努力追求经验成本的降低,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引入比价采购、招标采购制度,采取措施降低水电等物资的耗费等。目前由于市场竞争压力还不是很大,与企业相比不少公办高校的成本意识还比较淡薄,在成本管理上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只要针对学校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就可以节约出大笔资金用于学校发展,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

2、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

高等学校的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是指学校在行业中,选择用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并且使自己在满足这些需要方面处于独一无二的竞争地位。高等学校要突出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塑造产品(毕业生)的差异性。即通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办学过程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差别优势。二是服务差异化。即通过为即将入校的高考生、在校生、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塑造在行业中的差异化形象。三是人事差别化。即学校通过聘用、培养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员工,引进在行业内或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科带头人,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来赢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传播者与创造者的高等学校,必须重视通过人事差别化获取竞争优势。四是形象差异化。即学校通过自己的名称、标识、校训、环境、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在顾客(考生和用人单位)和人们心目中树立与众不同的独特形象,培养顾客对学校品牌的忠诚,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3、集中化竞争发展战略

所谓集中化竞争发展战略,就是把学校的培养对象和顾客目标集中在某一类特定的群体或成员身上,充分集中和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为特定目标提供特定的服务。集中竞争发展战略又可以分为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两种形式:高等学校着眼于特定市场取得成本优势的叫做成本集中,着眼于在特定市场上取得差异化优势的叫做差异化集中。由于目标广泛的竞争者可能在满足某个特定市场需要方面表现不利,因而实行集中战略的学校可以抓住未满足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取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这一战略适用于中小规模的高校或规模宏大的高校所属的学校、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高校。

(二)高等学校总体发展战略模式

高等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的具体模式有以下三种:

1、密集性发展战略

所谓高等学校的密集性发展战略,就是在学校现有资源和条件下,充分利用学校管理和办学资源的协同效应,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形式。这一战略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1)市场渗透。即通过营销措施,如增加广告宣传,加强人员推销以及降低收费价格等,吸引更多的顾客(生源),增加现有产品(毕业生)在现有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率,以此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方式。(2)市场开发。通过努力扩大自己的生源市场和学生就业市场,如从地方市场扩展到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等,从而促进学校扩张的战略方式。(3)产品开发。即在现有生源和就业市场上,按照市场需求通过改革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手段,改进原有“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培养目标或增加新产品(新专业的毕业生),以此达到增加收益、促进发展的目的。

2、一体化发展战略

又称为整体或联合化发展战略,是学校有目的地将相互联系密切的办学经营活动纳入学校体系中,组成一个统一的办学组织进行全盘控制和调配,以求共同发展的战略方式。如果学校所属行业的吸引力和增长潜力大,或实行一体化后可提高效率,提高收益能力和控制能力,则可以采取一体化增长战略。其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1)后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本来含义是指生产企业控制供应厂商,使供应和生产一体化,实行供产结合。对于高等学校来讲,如果从人才培养的产业链角度讲,后向一体化是指其向中小学方向的发展,如一些师范类高校利用其师资和教学资源发展附属小学和中学;一些高校与一些地方的重点高中或特色学校联盟建设自己的教学和生源基地等行为,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青岛第六中学的联盟即属于此。如果单从高校的办学过程来看,其所办的印刷、餐饮、建设、维护、医疗等保障和供给部门和机构,由于增加了其管理链条,也属于后向一体化;但是如果从它们与教育产业的关联性来讲,则应当算作多元化或多角化发展的范畴。(2)前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的原意是指企业向前控制分销系统,实现产销结合。对于高等学校来讲,像工科院校自办的实习工厂、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兼作教师临床实践和学生学习的附属医院,普通高校所办的成人教育、硕士、博士生培养以及接受博士后、国内外访问者等后续教育均属于前向一体化发展。(3)横向一体化。即通过兼并或控制其他高等院校取得发展的战略模式。狭义的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对同类高校之间的兼并或控制行为,如医学类院校之间、师范类院校之间、艺术类院校之间的相互兼并等;广义的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不同种类高校之间的兼并或控制行为,如近几年一些重点高校通过吸收师范、医学、农业等院校迅速实现了规模的扩张和向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这种一体化战略从学科和专业角度讲属于多元化战略,但从管理角度讲同属于教育业务范畴,所以我们将其视作一体化发展。学校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应当在办学要素上具有较大的协同性、互补性,能综合利用资源;要遵从自愿、从学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并应具有相应的办学和管理水平。

3、集团化发展战略

高等学校集团化发展战略亦称多角化或多元化发展战略,即向本行业以外发展,扩大业务范围,向其他行业投资,通过跨行业经营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支撑和良性互动。依据其风险大小和管理协同性高低,这一战略也有三种形式:(1)同心多角化。即学校利用现有技术和管理力量,发展与现有学科或专业有一定差异的新专业或新业务,吸引新顾客。如一些高校除了正常的学历教育外,还开展了对企业经理人员的培训、对自考人员的辅导、对社会单位的技术咨询等活动,扩大了自己的业务领域和服务对象。(2)横向多角化。为了稳定现有的顾客,发展与现有产品或主业无关的新业务。例如一般院校开办商场、宾馆、酒吧、美容店、医院等围绕现有顾客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项目;不但向有关单位提供毕业生,为保持良好关系还向其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智力支持与服务。(3)综合多角化。即高等学校依靠自己的智力和技术优势发展教育以外的产业,或将学校后勤、出版、设备、建筑等服务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教育产业集团的战略模式。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华东交大、复旦大学等十几家高校校办企业已经踏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近500亿元,不仅大大促进了这些校办企业的发展,其良好盈利对于高校的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另外这些校办企业还起到学校科技成果孵化器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等作用。

(三)高等学校形象发展战略模式

高等学校的形象发展战略也叫品牌化发展战略,即通过提高学校知名度、美好度,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以培养顾客忠诚度的发展战略。其目标是把学校办成国内外知名的名牌院校。正如企业形象能影响和决定其市场竞争力一样,良好形象也是高校的一笔巨大市场资源和无形资产,对于学校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知名高校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得到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可以得到他们的巨额资助(如捐助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设立奖励或科研基金等),其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并能得到较高的工资报酬,知名高校名牌也是吸引国内外优秀学子的强力磁石。伴随信息社会的全新概念,通过形象与品牌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益的“形象与品牌经济”也应运而生,品牌经济、品牌社会等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不但物质产品要讲究品牌,精神产品也要讲究品牌,公司、学校、城市,甚至服务方式以及个人的言行举止、职业风范等也都要讲究品牌。高等学校形象化最具体的运作,首当其冲应该就是品牌化。因为,很大程度上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力就是形象力,而形象力是构成学校产品有效市场的员基本的前提和保障因素之一。

实施学校形象化发展战略,建设名牌高校,首先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如搞好校园的规划、绿化、美化、亮化,搞好水、电、气、通讯等方面的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完善校园功能;其次要建设富有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文明的师生行为、先进的办学理念、求实的科学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等;第三要培育和建设知名教授、知名学科、知名专业、知名实验室、知名校办企业等,这些因素能突出学校特色,对学校品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第四要树立沟通也是生产力的现代观念,广泛开展学校形象宣传工作。在对学校进行明确的、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新闻报道、互联网等策略和手段,来向世人开展宣传促销,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热爱我们的学校,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考生的亲朋好友来学校旅游、考察、访问、参观,吸引国内外有识之士来学校工作、学习。吸引国内外企业为学校投资。高等学校的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是巨大的管理资源,建设高校管理者们对其充分加以利用,可以从中选拔部分专家组成咨询与策划机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就学校形象塑造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策划,把企业CI理论应用于学校形象战略上,全面设计自己的理念系统(MI)、视觉系统(VI)、行为系统(BI)以及讯息传达系统(OI),全面导入CI——College Identity System,以此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形象塑造,有效推动名牌学校建设。

(四)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战略模式

所谓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战略,即通过各种方式和层次的合作,实现高校发展社会化、国际化的战略模式。走合作发展的道路代表了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按照市场需求改革学科与专业设置,培养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高校实现资金投入社会化、市场化;有利于高校人才资源以及生源和就业市场的国际化,建设国际化大学。高等学校合作发展战略有多种合作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以合作对象分,有国内合作发展战略和国际合作发展战略,每一种战略又可以分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研究单位的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学校之间的合作等;从合作内容上分,有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校办产业方面的合作,生源与就业市场的合作、教学资源的共享等;从合作时间上分,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和短期临时的合作等;从合作形式上,有资产融合型、契约合作型、管理合作型等不同紧密程度的合作体。合作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与合作方存在相互需求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其结果必须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

中国高校的合作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青岛海洋大学(海尔)经贸学院、清华—COMPAQ培训中心、清华—松下电工联合实验室等都是校企结合的产物;校际联合主要是发掘高校潜力,实现优势互补,打破“小而全”的办学格局,实现资源共享或取得规模效应,如图书资料互借、试验设备互用、师资互聘、联合申报硕士和博士点、合作培养研究生、合作进行重大课题研究开发、联合创办科技企业等,近几年在不少大学和院校间发生的兼并与合并更使得高校间的联合走向了产权一体化的紧密层面。新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应当继续积极主动地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对象,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内外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国际领域的合作,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普通高等学校要像民办高校那样积极引进外资办学,通过中外合作,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化人才,在人才交流、师资培养、生源互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与先进国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在合作中还能得到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的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与资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有许多国外学生渴望到中国留学深造。中国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国外合作院校或中介机构,积极宣传、促销、推介自己,以在国际上招收更多的学生到中国学习,以平衡因数额庞大的中国留学生漂洋过海而导致的几百亿资金逆差。笔者认为,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扩大招收国外留学生的规模是促进中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有眼光的高校管理者们应当“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这样不但可以有利于自己学校的发展和档次提高,而且能刺激国家经济的发展。

别敦荣

在科学发展的要求下,明确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到了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面前。与核心价值和价值观密切相关的是高校发展战略,它是高校围绕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在现实状况与长远利益的视野下所选择的根本发展路径。长期以来,尽管很难说我国高校不关心发展战略问题,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即便有些高校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发展战略,也少有付诸实施。因此,探讨高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缺失导致高校发展模式失当

战略决定高校发展样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并能坚持将其付诸实施的高校,其发展轨迹是不断向前的。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100多年的历史中,很多高校发展都经历了一段“垃圾时间”,主要表现为学校各方面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或仅有缓慢发展,若干年后回头再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与先前的状况差不多。如果把这种状况放到世界大学发展史去看,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但在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自二战以后,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很多高校都开始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用战略主导学校发展方向。可以说,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时代。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未能与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合拍。除极个别高校外,大多数高校都处于一种无战略发展状态。战略缺失导致我国高校对长远发展缺乏设计,无法形成明确、清晰、持久的发展道路,不能在发展中不断积累优势、持续成长。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很多高校在总结提炼自身办学特色时,颇费周折,难以拿出令人满意的“办学特色”,这不能不说与战略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战略缺失给高校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发展模式失当。考察我国百余年近现代高校发展历程,很多高校的发展都经历过以下一种或几种发展模式。

第一是“无目标”发展模式。我国一大批高校集中在两个时期建校:一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高校,另一批是20世纪50、60年代建立的高校。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五十余年历史的学校,很多长期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或者没有循着一个确定的目标来发展。尽管在有关文件、领导讲话中也存在一些“学校发展目标”的说法,但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口号”,而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学校发展十数年或数十年后再来回顾其发展历程时,人们常常觉得成就并不显著,时间的流逝没有带来相应的办学绩效的积累,甚至没有太多值得保持和继承的办学传统。从高校领导者的角度讲,高校管理“颇有讲究”,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项复杂的、需要积极运用智慧才能办好的事业。但很多高校领导者并不谙熟教育规律,对校情也缺乏科学的研究,这就使他们在办学中常常没有目标,或者难以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无目标”的发展模式助长了很多领导者的惰性,只求管住学校,不出乱子,而不考虑如何把学校发展得更好。

第二是“指令”发展模式。我国教育历来偏重集权管理,高等教育是政府高度重视的行政领域。在集权管理严重时期,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政府批准,教学计划须由政府统一规定,还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也就是说,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从宏观到微观都是由政府集权控制的。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办学完全依靠政府的局面,也造成了我国高校“千校一面”的状况。因此,在高校办学中,学校没有必要制定自己的目标,即便制定了目标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政府的指令。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步落实了部分办学自主权,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趋于宽松,集权状况有所改善,按理说,高校应当转变发展模式,改变“按指令办学”的习惯。但是,由于惯性使然,很多高校仍然无法走出“指令”发展模式,依赖上级的政策文件办学,缺乏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客观上讲,政府政策指令是为了宏观调控整个高等教育事业而制定的,它具有即时性,与高校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只针对各高校的共同问题,而不解决各高校的具体问题。如果高校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对政府指令加以具体化,就会使相关政策文件丧失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机械地按“指令”办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第三是“模糊”发展模式。在我国高校办学中,行政的力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学校领导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对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领导一般来自三类人员:一类是教学科研人员,一类是学校专职行政人员,还有一类是校外党政军机关领导。这些人担任高校领导职务后,便要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思路,拿出办法。由于他们任职前缺乏相关的高校管理培训,在任职考核中不重视考察其高校领导能力,所以上岗后他们都要经历一个学习如何领导学校办学的过程。有的高校领导通过在实践中学习,逐步认识到高校办学的某些规律,能够有意识地按照高等教育规律要求办学。但很多领导并不是十分严谨地对待自己不甚明白的高校管理工作,想当然地处理学校发展问题,对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深究,对学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不留意,对学校长远发展问题不关心。处理问题主要是凭直觉、靠尝试、照搬他校的经验,缺乏清晰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发展战略,“摸着石头过河”,直至撞到南墙才回头。有些高校领导似乎有一些目标、理念、想法和意图,但因为缺乏整体思维,缺乏对高等教育历史传统与未来趋势的认识,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与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一套治校方略,所以学校发展常常处于一种目标模糊不清的状态。

第四是“紊乱”发展模式。在集权管理体制下,政府通过政策指令控制高等教育发展,对公共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在办学中不得不循着政府部门的“指挥棒”走,在发展路径上与其导向保持高度的一致。但是,政府的政策并非是稳定的,且一以贯之的,由于政府的政策受到很多非教育因素的影响,多变性是政府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政府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年份,其工作重点都是不同的。这样就导致高等教育常常出现“运动式发展”,政府提倡什么、重视什么,高校就迎合什么,在办学中“追风逐热”。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学校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紊乱状态。再加上很多高校领导不重视高等教育研究,轻视办学规律,不理解学校核心价值和长远发展要求,各任领导都按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偏好来办学,看“市场行情”办学,人家办什么自己就办什么,导致学校运行和发展缺乏必要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甚至有时会破坏已经积淀起来的传统和文化氛围。“一任领导一个方案”,其结果必然是高校的紊乱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发展没有能够摆脱上述四种模式,这也是我国高校难以办出水平办出质量的根本原因所在。在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召开的高等教育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显然,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与其缺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失当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作用及有效战略的特征

任何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而非凭空产生的。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自身逻辑对我国高校的影响十分微弱,高等教育规律在很多时候都是遭到抛弃和轻视的,许多非教育的逻辑主导了高校的发展。政府过于集权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规律对高校应有的作用,高校办学过于依赖政府,缺少自主性,从而很难形成个性化的发展。高校领导的专业化水平过低,对高等教育缺乏理性认识,更缺少高校办学的专业修养,因此往往是在岗位“见习”中领导学校,而每一任领导都要从头来过,所以总有一种力量使学校发展走回头路,换一任领导学校就重新回到起跑线上。同样由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的思想没有在学校扎根,所以当市场化浪潮来袭时,高校不具备抵御市场化的负面影响的能力,从而导致高等教育过度商业化和“异化”现象出现,这种负面影响对高校的腐蚀作用越来越大。

令人欣慰的是,高校发展的环境条件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我国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方面,高校已经进入了一个自主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在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合作、机构设置和人事财产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办学权,可以谋求自主发展。另一方面,这是一个资源高度紧缺的时代。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各种资源,包括人才和资金等异常紧缺。为了生存与发展,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参与竞争,才能获得办学所需的资源。另外,这还是一个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我国两千多所高校,不可能继续维持“千校一面”的局面,高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培养自己的个性,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二战后,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逐步摆脱了“在黑暗中摸索办学”的传统做法,走上了理性发展的道路,用战略目标引导发展,用战略措施驾驭办学,使学校发展轨道成为能够为人所控制、发展节奏和结果能够为人所预期的事情。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是一所平庸的学校,但它在1955至1975年间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其秘诀无它,关键就在于它走上了战略发展的轨道。斯坦福大学的战略主要有三大内容。第一,也是最重大、最核心的战略,就是几年中引进了150位美国最优秀的学者。第二是有序地重点发展。首先发展的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工程学和物理学),其次是社会研究领域,然后是人文科学,同时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院。第三是大规模地筹资,以改善办学设施,建设有吸引力的住房,吸引有才华的学者。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要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宏大目标,高校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走战略发展之路。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而言,转变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它有助于我国高校由模糊办学转变为明白办学。在我国高校办学中,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楚,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很明白。这种糊里糊涂地办学的状况不能继续重复下去了,高校应当依靠发展战略达到明明白白地办学。第二,它有助于我国高校由无序发展转变为有序发展。我国高校无序发展由来已久,最近几年全面推行的高等教育评估使各类高校有了一些工作的依据,让学校知道了如何开展工作、如何为教育教学组织各种资源、如何制定各种教学规范等。但是评估的作用是有限的,更确切地说,具有短期性。高校应当用战略统率全局,指导整个学校发展由无序走向有序,并长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它有助于我国高校由被动办学转变为自主办学。高校办学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依靠政府,在政府的掌控下发展,高校应当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教育理想,确定自身的核心价值和长远目标,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实现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第四,它有助于我国高校由“千校一面”转变为个性化办学。当今时代,高校如果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是既不可能有竞争力,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总之,转变发展模式,走战略发展道路,有助于使多元文化汇聚的高校这一复杂的社会组织构建自主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和有效发展,不断强化核心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大学战略规划专家乔治?凯勒认为,高校战略具有六个特征。首先,学术战略决策意味着高校及其领导者是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对待其历史地位;第二,战略规划是外向性的,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第三,学术战略是富有竞争性的;第四,战略规划重在决策,并非文本上的规划、分析、预测和目标等;第五,战略决策是理性的、经济的分析与政治手段和心理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参与式的,对矛盾冲突有很大的包容性;第六,战略规划所奉行的是组织的命运高于一切。显然,凯勒所描述的高校战略的特征是一般性的,并非针对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高校所应当选择的战略而言的。

笔者自2000年开始主持和参与一些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研究我国高校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发现当今我国高校应当选择的发展战略不仅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而且受到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惰性的牵制,因此我国高校发展战略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第一,符合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或者说具有合规律性的特征。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第三,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即合目的性。第四,具有可操作性。

三、制定高校发展战略的方法

高校发展战略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思路,不可能通过常规的工作方法来制定。战略的产生源于战略思维,如果没有战略思维,是难以形成有效的战略的。首先,战略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它与常规思维具有较大差异。它更着重宏观,要超越一般的、具体的层面而关注宏观问题。其次,它是一种重点思维,要确定优先发展的问题、基础性发展的问题,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进行重点思考,从中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第三,它是一种主体性思维,不是根据文件办学,而是吃透文件精神但并不拘泥于文件的具体规定,注重借鉴他校的经验,但不模仿照搬,强调根据自身情况,实现自身发展的超越。第四,它是一种责任思维,是基于高校的社会责任而进行的思考,是对长远发展的负责任的选择,超越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干扰。第五,它还是一种理想思维,以高等教育理想为支撑,不畏惧各种困难和风险,在设计未来发展时达到现实与理想的有机结合。

总结我们为一些高校编制发展战略的经验,笔者认为,形成战略思维应当掌握三个方面的情况,并对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系统地研究高校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要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把高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第二,全面研究高校发展可能拥有的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全面研究可能拥有的各种外部条件的同时,探讨利用可能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弥补发展缺陷的有效路径。第三,研究高校发展的新生长点。要从困难和问题中发现希望,从优势中探寻突破点,从变革中寻求新生长点。

高等教育担负的社会使命不断增多,高校办学随之越来越复杂化。过去我国高校规模小、结构简单、目标单纯,相对而言,学校运行与发展是比较好驾驭的,但现在高校在学科专业结构、人员构成、功能活动、社会关系以及内部各种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如克拉克?克尔所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高校的复杂性增强后,其发展目标及其达成路径也变得更多样更丰富、更难辨识利弊优劣,因此驾驭高校办学与发展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如果不能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高校发展很可能陷入混乱状态。

毫无疑问,制定高校发展战略需要有战略思维。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运用战略思维来制定高校发展战略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根据我们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高校发展战略。

一是从高校发展的薄弱之处寻找战略。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当对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尤其要重视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困难比较集中之处,因为薄弱之处可能正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了薄弱之处的问题,可能带来全局面貌的改变。而这正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意蕴所在。比如,2000年我们在研究和编制某大学“十五”期间文科(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在全面系统地研究该校文科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发现尽管在同类院校中该校曾经领先一步,办起了具有相对优势的文科,但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重建了高校格局,该校文科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相对地位明显降低。为了发展高水平的文科,面临的困难很多,既有学科调整和布局方面的,也有资源分配和使用方面的,还有领导干部水平方面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我们认为是师资队伍。尽管当时文科师资人数已达到近400人,但总体水平并不高,比如,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人数仅十多位。显然,依靠当时的师资队伍状况是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文科的。在找准薄弱环节后,我们提出了“文科教师博士化”战略,在“十五”期间,要通过引进和培养,使全校文科教师博士化率达到35%以上,重点学科教师博士化率达到60%以上。“文科教师博士化”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该校文科发展面貌的根本改观。

二是从高校发展的优势之处寻找战略。从薄弱之处入手解决的是高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从优势入手则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高校潜能,使强势更强、优势更优,并从整体上带动学校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一所高校没有优势领域,就很难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也很难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比如,2006年我们曾经为某师范学院制定发展战略作咨询,在研究该校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时发现,它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政府投资不足,办学条件设施缺乏,无法吸引或留住优秀人才,但也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于是,我们从该校所拥有的优势入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战略。一是民族教育与文化研究战略。该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如果大力开展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化,在教育和科研的选题、成本、语言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容易在某些学科方向建立自身的优势,以“相对优势”取胜。二是现代企业合作战略。该校毗邻一家实力超群、颇具影响的现代企业,且该校为所在城市唯一的本科院校。该校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若能与该企业加强合作,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可能形成特色,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办学模式也可能有新的突破。三是文化教育输出战略。该校地处边疆,与周边国家很多高校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如果该校配合我国在周边国家开展的合作、援助项目,参与一些文化科学教育援助项目,实施文化教育输出,就可能走出一条新的教育国际化之路。

三是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寻找战略。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能否前瞻性地预测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拓展服务社会的新领域,关系到高校在社会服务中能否发挥先导作用,引领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方向。2007年我们为某大学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该大学地处省会城市,是该市所辖的最早成立的高等院校。我们对该市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该市重工业发达但现代化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摊子大、需求大,但层次不高、文化知识内涵不足;社会工作发展空间广阔,前景看好,但缺少教育研究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了错位发展,高位建设战略,即根据该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围绕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等四大支柱产业,瞄准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社会工作等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效率、有重点地建设特色学科专业,与该市其他高等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保持合理距离,进行错位选择,展开错位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四是从学校事业新的生长点寻找战略。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往往难以摆脱业已形成的运作方式,即便环境条件已经发生改变,学校仍会因袭老的方式来处理各种问题。这是一种所谓的“路径依赖”工作方式。高校发展战略如果不能超越“路径依赖”,就不可能有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开拓新的领域,实现新的发展。2005年我们在为某农业大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针对该校从一个县级市迁到一个国际性工商业中心城市的现实,为该校制定了“融入城市战略”,即要求加快适应新的办学环境,通过各种交流与合作实现全面融入,努力成为所在城市发展的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强化国际化办学意识,加强与有关外资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

五是从高等教育传统的断裂处寻找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包含了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转型,包括从单科型院校发展成为多科型和综合型院校,从行业性院校转变成为地方性院校等。在高校转型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实质,只是看到其形式上的更名、改制、调整主管部门等的话,是不可能为学校发展提出科学的战略的,也不可能为学校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转型意味着传统的断裂,即旧的传统应当为新的理念和制度所取代。2006年我们为某学院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这是一所在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其办学传统是一种典型的“师范教育模式”。学校升本后,在如何由旧的传统向新的发展转变的问题上,并没有形成新的认识。我们在研究了该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需要,以及该校学科专业发展和影响学校的内在力量后,发现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依然是主导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力量,师范教育传统的影响随处可见。为此,我们提出了“建立综合型大学办学模式战略”,意在使该校实现由师范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转变,更新办学指导思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套全面服务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体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年第2期)

论新时期大学社会形象战略

彭 江

在当代中国社会,大学往往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大学活动往往能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大学系统早已不可能于世无涉。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大学必然和社会各类组织或团体发生关系,产生各种交往和交换活动。不管大学是否意识到,只要大学存在社会交往和交换活动,就必然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形象:大学社会形象,即大学的内在思想意识形态和外在行为表现在一定范围内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和评价的综合,也即大学个性和品质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当前,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学术道德、教育公正等问题的议论、担忧、不满等反映出大学遭遇到了一定的社会形象问题。由于一些极端的和社会影响巨大的事件,个别大学甚至面临着形象危机问题。可以说,提升和优化社会形象,塑造社会和时代所需的外部形象,大学别无选择。

大学到底应具有何种社会形象?答案是大学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倾向性。例如,在古希腊时期,Academy(学园)往往给人一种地处花园和运动场、可以自由“漫步”和“畅谈”的“逍遥”之所的社会形象;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学留给世人的是一种宗教气氛浓厚、经院哲学盛行、但同时讲授“自由七艺”的社会形象;德国大学在近代世界高等教育中独领风骚,声誉空前,给世界留下了自由研究、优待学者、学生自治等良好的组织印象;现代美国大学主动适应并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给人印象深刻;如果说古代中国社会强调高等教育机构承担培养“修齐治平”的“士大夫”的教育责任的话,现代中国社会则更强调大学承担培养强国富国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责任。当代中国社会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知识创新、民主法治等。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重点有大众化、质量至上、学术卓越、人民满意等。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大学应重点塑造具有强烈的社会情结、公众情怀和时代意识的创新形象、质量形象、责任形象、竞争形象、和谐形象和品牌形象。

一、植根于社会和时代的创新形象

站在社会形象的角度看,大学的创新不是自证和自明的。求新求奇求异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而大学正可以满足人的这种心理需求。杰出的大学往往能不断带给社会以惊喜和新奇,带来奇异的感受和清新的空气。杰出的大学具有追求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优良品质,它既塑造权威,又不迷信权威,这对那些草根的社会民众来说,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杰出的大学是一个宽容宽松的场所,这里允许失败、宽容失败,这对那些曾经历挫折、较少成功的民众来说能引起强大的心理共鸣。杰出的大学平易近人,善于学习,它鼓励交流和协作,主动与社会公众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这对普通大众来说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杰出的大学往往有一群求新求变求活的大学教师,他们不一定是物质富足的一族,却往往是耐得住寂寞、思想和精神富足的一族,这样的大学教师当然能为社会所尊崇。因此,大学创新要情切民众,心中有人。

从人类历史来看,能为历史所记录的创新是能够给社会带来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创新,能为世人所称道的创新组织是能与社会休戚与共的组织,能为他人所铭记的创新者是关心社会福利的创新者。自外于社会、游离于民众的所谓创新是自欺欺人的创新。漠视社会、忽视民众、脱离时代的大学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自娱自乐、不知世间冷暖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者。自说自话、自我中心的创新越多越让人反感。口号式、形式化的创新越多越让人揪心。因此,塑造大学创新形象,就要在大学中树立人人关心、爱护、倾力于民众福祉和社会进步的创新意识,营造人人把握、引领、超越时代潮流的创新氛围,端正创新态度,调整创新活动的指向,追求创新活动的社会效益。

从大学的发展进程来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是大学创新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古代西方大学曾聚集和培养了大批“智者”,为西方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代德国大学通过学术研究奠定了当时德国科学领先世界的基石。现代美国大学的“威斯康星精神”助推了美国成为难以撼动的超级大国。古代中国大学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能臣治士,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随着社会对大学需求的变化,大学在历史上先后形成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国际交流等功能。通过这些社会功能的发挥,大学也赢得了发展和进步。历史上,那些能够基业长青的大学往往是善于对社会需求本身进行“创新”的大学,是社会需求敏感型大学。需求创新是一种生存哲学。通过需求的创新,大学学会了审视生存环境,把握微小的生存机会,利用细小的生存资源,拓展生存的空间。因此,大学创新需要情系社会需求,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和互利赢得自身的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能谋福祉于民的创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者在当世往往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爱因斯坦),会给社会秩序带来“创造性破坏”(熊彼特);他们热衷于“思想的历险”(怀特海),其反“主流”和“传统”的形象往往为当世所不容。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创新活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事业关乎芸芸众生的生命与生活,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这成为他们克服任何阻力、冲破任何障碍的强大动力。创新意味着不可避免的风险、不确定、失败,意味着反对、指责、代价,意味着冷落、等待、磨练。但是靠着对社会福祉的始终不渝的追求,创新者们自始自终保持着探索的激情和冲锋的姿态。好的创新可以是促进大众福利的创意、设计、机器、工艺、流程等,也可以是能够引领社会文化、净化社会空气、提升社会良心、促进社会伦理层次的价值观、思想、学说等。但不管是哪种创新,都应最终指向社会。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于世无益,为创新所不容;“文人相轻”、“窝里斗”、“一山不容二虎”既不利己,也不利人;“门派”、“山头”、“裙带”以集体利益为代价,得小群体之利;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式的“创新”偶获一时一己之利。历史的车轮已经将这些所谓的创新者和创新碾得粉碎,而留下了那些能为民争利、为民创利的真创新者和真创新。因此,作为创新者的摇篮和创新的基地,大学需要以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为民众创造沁人心脾的“礼物”;以敢吃螃蟹的冒险精神、敢于冒尖的拼搏精神和大胆质疑的怀疑精神,推动人类社会向富足安康进发;以勇于奉献、甘于寂寞、永不满足、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造福于人类,服务于社会。

人类实践提醒我们,创新需要独立于时代潮流、回应于时代风云。第一,大学创新要善于把握时代。创新需要超前意识,需要放眼扩胸,也需要把握时代风云,反映时代主旋律。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指出:大学需要“得形势而创新”。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院士认为,创新文化是“适合当时的创新文化”。所谓审时度势,就是要审视时代、时局才能把握事态、形势。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密切关注现实,捕捉现实中的新信息、新变化、新动向。大学只有花大力气审时度势,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才可能取得为民众所欲、为时代所需的创新成果。第二,大学创新要能够引领时代。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认为,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大社会功能,大学应当发挥好这一功能,进而引领整个社会创新文化的发展。大学要对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进行学习,进而体现和引领时代的先进文化。大学必须学会认真倾听民众呼声、冷静分析社会问题、扎实苦练基本功夫、灵活应对时代变局。学习知识无止境、提高能力无止境、改变观念无止境、完善道德无止境、磨练意志无止境、提振精神无止境。无止境的变革使大学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引领者。第三,大学创新要敢于超越时代。创新或者是从无到有,前无古人;或者是标新立异,实现零的突破;或者是自此创始,翻开新篇章。不管是哪种创新,它肯定是敢于赶超时代的创新。大学作为培养创新者的摇篮,作为激发创新精神的孵化器,作为种植创新果实的沃土,理应成为人类追求完美梦想的乐园。大学需要对所处时代的僵化、封闭、教条、自满、守成等落后因素进行批判和否定,进而引导社会树立起改革、开放、创业、冒险、竞争等精神。面对茫茫的未知世界,大学要敢为天下先,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要另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会有新的事物被认知,才会有新的道路被开辟。唯有如此,民众才会得到新的实惠,时代才会在被超越中不断前进。

二、以品质服众的质量形象

让公众折服的大学往往是“品质”、“素质”、“品味”的象征。大学要能服众,关键在于对质量的追求、崇拜甚至疯狂,在于拒绝形式主义、追求内涵,拒绝空洞、追求实质,拒绝平庸、追求卓著,拒绝自我中心、追求社会满意,拒绝谬误、追求真理。质量是优秀大学的看家本领,质量形象是品牌大学的脸面,质量哲学是大学所以超凡脱俗的名片,质量文化是大学能够引人入胜的标签。明智的大学会播下质量的种子,收获品质卓越的果实。追求品质卓越是大学让社会满意,让公众倾心的一种特殊的组织习惯和职业态度。

基于需求的质量标准。质量简单说就是对需求满足的程度。大学从来就不是自在自为的,大学更多地是为社会而存在的。评价大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大学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社会需求的满足应当成为大学的质量活动的中心。需求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大学教育质量不能是目中无人、冰冷无情的质量。它不仅仅是一组客观的技术标准,也是一组具有一定主观性的情感标准。基于需求的质量标准要求大学的一切质量活动都要以人为本。社会需求的满足作为质量标准使大学教育质量具有反观性。“反观”即从教育产品的社会满足度反观大学的质量层次,从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反观大学内部的育人水平,从外部社会的评价反观大学整体的质量形象。大学质量管理必须坚持由外到内的路线,如跟踪识别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而调整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进行科学预测,据此编制质量活动计划;从教育消费者的角度审视大学内部的质量问题等。

品质至上的质量意识。品质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质量形象是关于成果品质与品牌信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践行,其核心是提升学校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要使品质至上内化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文化精神。品质至上的质量意识要春风化雨,入脑入心,成为大学成员的心理自觉;要随风潜入夜,深入骨髓,成为支配大学成员行动的思想基因。质量求生存,品质无小事。教育质量看不见摸不着。教育质量问题不易明察,就像一种日积月累的慢性病,也像“煮青蛙效应”,容易被“进行性”忽略。但是,一旦质量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只需要投掷一枚小小的石子,就会引发教育质量的雪崩。因此,大学需要树立质量危机意识。质量与每一个大学成员都息息相关。任何岗位上的大学成员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拒绝失职、缺陷和平庸。有竞争才会摆脱平庸。大学成员要将自己的行动业绩与优秀者的质量标杆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力争实现“定点超越”。

追求卓越的质量哲学。有什么样的活动哲学就会有什么样的活动结果。大学及其教育应从数量哲学转向质量哲学,即从机械性、规模型、计划性、粗放型、等级式、低效益、忽视环境转向程序控制、内涵型、注重社会反馈、团队式组织管理、重业绩、协作型、关心环境转变。卓越是品质至上的一以贯之,是相对的“完美”。卓越使大学具备了一种独有的气质。大学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场所。卓越是一种只能无限接近的目标,但却是大学永远追求的梦想。精细、周密、准确、严谨、精益求精是大学品质卓越的精神钥匙。办学质量是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维度,学术卓越在一流大学的评判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以树品牌、塑形象、求一流为发展目标的大学来说,品质卓越的追求更不可或缺。品质卓越来自于对差距的冷静认识,来自于永无止境的改进,来自于对“零缺陷”的不懈追求。品质卓越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小的工作中,体现在从头至尾的所有工作环节中,体现在全体大学成员的行为习惯中。

三、勇于担当的责任形象

大学所获得的良好形象一般而言与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成正比的。大学的社会责任是通过满足社会需求而得以履行的。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社会责任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对大学的期望、要求和约束。把社会责任融入自己的治理和发展过程,使自己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大学的这种责任承担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和支持。大学做为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领军力量,必须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形象。大学的核心社会责任有三:教育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

知识报国的教育形象。知识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高深但不脱离社会的知识及其“产品”是大学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教育形象是大学的核心形象。大学通过高深知识的教学、研究和直接服务于社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所大学社会效益低下,所培养人才不受欢迎,教学质量差,管理混乱,占用国家和社会大量资源,却不但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反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这样的大学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不可能留下好的印象。大学必须承担好自己的教育责任:第一,人才培养是大学与社会公众联系的纽带。大学要立志于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人才支持。第二,在学术研究上,大学要在学术氛围、制度、人力资源、经费项目、研究成果、研究评价、学术影响力等方面树立良好的形象,立志于创造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更好更多的学术精品。第三,在社会服务上,大学应由社会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当局者”,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创意、咨询、发明、创造等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

遵纪守法的法律形象。在法治化进程中,大学应当作为社会组织的表率,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法律形象是大学的前提形象。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行为都置于法律之下,都必须做到尊重和遵守法律。大学当然也不例外。大学必须将自身的各项活动纳入法律的范围内,守法、用法、护法、弘法,尽到其作为“社会公民”的法律责任。例如,大学应按《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各项办学自主权;按照《教师法》的规定保障教师的各项正当权益;按照《学生管理条例》的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管理活动;在《广告法》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媒介传播活动;按照《高校信息公开实施条例》的要求公开办学信息,等等。一个守法的大学形象必定是建立在巧妙平衡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的。

引领道义的道德形象。大学是一个时代的智力良心,对社会的发展承担着重要的道德责任。道德形象是大学的高级形象。这种形象是大学在法律形象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对大学更高的期望或要求,顺应时势而主动塑造的一种形象。大学首先应力戒学术失范的发生,模范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进而,大学要传播社会的进步、积极、美好、先进的文化意识形态。大学是社会的“精神脊梁”,更应当倡导、传播社会的主流和先进的道德规范。大学要努力使自己的道德文化成为先进的代表和时代的标杆,为世之范。再者,大学应当在保持思想独立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批判精神,对社会发展进行道德批判。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和建设性的、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责任的核心。真正被公众喜爱的大学一定是不乏思考与质疑的大学;真正有良知的大学是既敢为真善美进行辩护、又敢对假丑恶进行批判的大学;真正强大的大学是面对社会不公既敢怒又敢言的大学;真正有自信的大学一定是既敢批判自我、又敢批判社会的大学;真正有智慧的大学必定是既能融入社会、又能远离社会的大学;真正卓越的大学是既激进又保守的大学。只有道德上高尚和优异的大学才能获得永不垮塌的口碑。

四、合理超越的竞争形象

竞争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一,勇于挑战、勇于超越,是对现代大学的基本要求,公众对大学在竞争中的行为表现、道德水平的印象和评价,即大学竞争形象。对社会公众而言,他们喜欢敢于竞争、勤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大学;他们推崇既讲竞争又讲合作的有序合理的大学竞争;他们倾心于有鲜明的竞争精神、正确的竞争理念、超强的竞争能力的大学。

直面挑战的竞争精神。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奔跑,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羚羊也知道,如果它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面对竞争,大学应当毫不畏惧,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不断获取生存的紧张感、压力感、危机感,激发前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教师应当知道:竞争是学术界的裁判之一,是学者的生存本领。学术的自由竞争是残酷的,但学者应当不惮于竞争,敢于接受批评。在自由竞争的学术界,没有权势,没有贵贱,只有真理,只有知识。真正的学者应当尊重竞争对手批评的权利,保持学术诚实和对真理的虔敬。大学生应当知道:未来的社会充满竞争,竞争精神和竞争能力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提出的基本要求,他们需要武装的绝不仅仅是系统的知识,还有积极进取的观念、不服输的精神、不允许平庸的心态,以及勇敢、果断、超越的能力。

“和”字当头的竞争理念。是善待对手,正当竞争,还是将对手视作冤家对头,恶性争斗,反映出大学不同的竞争道德和竞争观念,必然在公众中留下不同的竞争形象,进而会对大学整体形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善待对手,正当竞争,能够使大学形象更加完美,获得公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相反,恶性竞争,不讲规则,不择手段,就会败坏大学声誉,损害大学形象,影响大学长远发展。大学应尊重对手,不要将激烈的竞争视做“你死我活”的战争;应秉持“有容乃大”的原则,怀揣开放包容的心态;应将竞争对手视作自身发展的“助手”而不是“敌手”。大学还应公平竞争、文明竞争,对待竞争对手要“以和为贵”。再次,大学要创新教育需求,保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形成和巩固办学特色,树立全新的竞争形象。最后一点,大学绝不能触碰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合法竞争。

超越对手与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将为争取地位、声誉、影响、资源而与有关主体展开争夺和博奕。大学应当努力培养和磨砺超越对手和自我的竞争能力。大学的竞争能力包括:由人力资本、物力资本、财力资本组成的资本竞争力;整合了教育活动的制度、战略、管理、学科专业和学术团队的机构竞争力;由精神气质、价值观念、学术声誉、办学传统等精神性资源整合而成文化竞争力;由教育业绩和成果组成的成果竞争力;由大学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传媒等进行物质、人力与信息交流、互动与合作而形成的公共关系竞争力。大学要获得这些竞争能力,就需要避免责、权、利的模糊状况,扭转一切活动依赖与服从统一安排的惰性,杜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保守思想,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人人比贡献、争上游、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发展一种讲求科学、理性、效率、公平、协作的意识形态。

五、自由近人的和谐形象

不管是古代西方的“学园”,还是古代中国的“书院”,亦或是近现代社会的“象牙塔”,都给世人留下一种和谐之所的印象。在声名卓著的大学里,学者之间从来不乏争鸣,师生之间从来不乏激辩,但这正是公众所欲求的和谐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往往被冠之以“学者松散的联合体”、“巴尔干结构”等称谓,表面上给人一种冲突、不规则的印象,实则是人们心目中和谐大学的典范形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和谐的大学一定是尊师、重道、爱生、崇智之风盛行的场所,具有和谐形象的大学是自由之风高扬、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大学。

学术自由的思想和谐。大学是高深知识的收集、整理、创造、传播、应用之所,学术自由是大学的首要价值追求,是大学的第一逻辑。学术无禁区,学术无疆界。学术自由是一种思想自由,表现为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著述。在大学中,学术自由是大学教师开展学术活动的工作条件,这正如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所言:“大学教师之所以享有学术自由乃基于一种信念,即这种自由是学者从事传授与探索他所见到的真理的工作所必须的,也因为学术自由的氛围是学术最为有利的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术自由仅仅是保障教师的个人利益和大学的集体利益的自由权利,学术自由的合法性更多地在于它是对公共利益的有力保障,因为大学是为公共利益而存在的,而公共利益依赖于对真理的自由追求和揭示。由于学术自由关乎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那些压制、摧残学术自由的大学多为公众所反感和拒斥,而学术自由得到有力践行的大学则为社会公众所热爱。

以人为本的人际和谐。大学是一个由人所组成、所有活动又围绕和指向人的特殊组织。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近人近智的人文精神、尊师爱生的人本取向是大学人际和谐的重要保证。大学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就是以教师之为教师的人性为本。大学教师是人,但并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有文化的“文化人”,是以学术为志业的“学术人”;大学教师同时是制度的对象和主体,他们遵循合理的制度,但也会反抗不合理的制度;大学教师是自由的追随者,也是自由的卫士;大学教师是社会的维护者,也是社会的诘问者;大学教师也有七情六欲,但又能超脱于七情六欲……,这就是大学教师的人性。以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捍卫、发展“大学教师”定义中的人性。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心理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以人文精神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以人为本还包括对其他大学成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的尊重、满足和发展。

多元包容的价值和谐。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碰撞的场所。东学西术,国风汉统,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和谐交融是大学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一家独大、权威盛行的大学是纷乱的大学。不同的价值和文化相互包容、和谐共处的大学才是和谐大学。和谐大学能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以理性的精神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成分;能本着知己知彼、求同存异的原则对待异见和异见者。和谐大学有大胸怀和大意识,具有放眼全球的世界和谐和国际和谐的意识。宽容是处理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心理基础,和谐大学的成员中普遍具有宽容、平和、理性的心态。敢于跳出自我、否定自我,站在思想和文化交流对象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谐大学往往是有较高文化自觉意识的大学。和谐大学还是具有较强的文化认识、选择、适应、沟通能力的大学。发现、欣赏他人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赞美,是化解冲突、误解、矛盾的“润滑剂”。因此,和谐大学是最会欣赏的大学。在人际交往和文化交际中,有弹性才有回旋余地,和谐大学的成员头脑中一般都有弹性的概念。总之,在交往中给予对方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拆台;多一些协商,少一些固执;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封闭;多一些互惠,少一些自私;多一些诚实,少一些虚伪,这样的大学才可能成为价值和谐的大学。

六、型塑口碑的品牌形象

潘懋元教授指出,为了办好学校,大学要注重品牌,树立良好形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品牌是高校取得公众信任的标志”。大学品牌就是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和信仰度。公众选择口碑好、声誉好的品牌大学,是一种挡不住的社会选择。大学需要树立自身品牌在公众中好的口碑,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彰显精神和公益的品牌价值。大学的核心职能在于育人,在于探求真理,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对于大学及其品牌,社会公众往往寄予了一定的情感期待,更看重心理需求的满足。大学品牌是对社会公众情感精神的一种诠释。因此,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中,大学品牌的创建、传播和维护一定要以精神价值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同时,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大学首先应当追求公共利益,其次才是组织的集体利益和成员的个人利益,公益是大学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对公益的提升和增进是大学品牌效应的最好体现。品牌对大学意味着追求真善美、自由、公正、思想解放等的社会责任。越是有名的大学就应当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大学在品牌建设之初就要明白学校之于社会的首要价值,明白所有可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方式,明白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在社区和区域的“利益攸关”关系,明白学校对家长和学生所负的责任。大学是通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来实现社会价值的。在公众心目中,干好了这些“本职工作”的大学就是对社会有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

以公众为中心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建设中,大学始终需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学校的好口碑是来自于公众的,好的大学品牌一定要面向公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与公众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这就需要大学转变观念,更多地为公众考虑,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实际上正是公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学校在社会上的被认可度造就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在教育的多元化时代,大学要重视并尽量满足社会公众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大学要主动调查分析公众的价值观、欲求和渴望,挖掘有情感说服力的信息来宣传学校,引起公众对学校的认同和共鸣。公众对学校的认知有两种结果:以熟悉度为基础的知名度和以满意度为基础的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而品牌的忠诚度却是长期品牌建设的结果,是品牌的远期资产。在这二者中,大学应重在争取公众对学校品牌的忠诚度。为此,大学一定要克服办学的短视、随意和浮躁,着眼长远处理与公众的关系,坚持不懈地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办学特色,积淀办学传统,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办学环境,这样才可能真正获得公众的忠诚甚至是信仰。

以良好口碑为核心的品牌传播。大学在竞争中如何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使竞争对手心悦诚服,使社会公众痴心不改?答案是树立让各方信服的口碑。大学在树立口碑时,要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一个声音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大学众多人员、机构、信息的统摄将使社会公众感受到一个明晰、统一、深刻、有力的品牌形象。所有的大学成员都应成为品牌形象的建设者和维护者,都是品牌形象的“活广告”。在资讯高度发达时代,事关多方利益的大学往往有着较高的公众关注度。如果大学能够适时、主动地公开办学信息,包括自爆“家丑”,为公众解疑释惑,提高透明度,加强开放度,将有助于大学良好口碑的树立。在良好的口碑树立起来后,还要让其传播出去。在口碑传播中,公众会因信息不对称、相关信息不足而从自己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等渠道寻求口碑信息。大学一定要学会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零号媒介”,借力打力,利用公众之口传播学校的品牌信息。要在公众中培养具有号召力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往往是公众所信任的名人或专家,当信息来自他们时,信息接受者会倍感亲切和可靠。要引导社区的舆论领袖、地方政府官员、社会热心人士等成为“意见领袖”,利用他们交际广泛、与媒介接触频繁、拥有较多信息渠道的优势,发挥人际的扩散效应,树立和传播学校的口碑。

结语

大学是社会中的大学,大学是为了社会的大学,大学因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土壤而充满生机。大学是来自于民众的大学,大学是服务于民众的大学,大学因牢牢地构筑起民意的基础而活力无限。大学是长于时代的大学,大学是立于潮头的大学,大学因破译时间的密码而经久弥新。大学需要超越于“自我”的维度,树立起“他者”的标尺

面对问题,大学切勿顾影自怜,而应将满腔的热情洒向社会。面对挫折,大学切勿自暴自弃,而应将喷薄的激情播撒于民众。面对“成长的烦恼”,大学不要悲观失望,它所牵挂、所铭记的社会和民众将毫不吝惜地给它以支持和回报。以一贯的创新、卓越、负责、理性、和谐、诚信获取社会和公众的美誉与忠诚,打破前进的困扰与障碍,这应成为当代中国大学塑造良好形象的精神追求。

注 释: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2]高文兵.学术卓越与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3]庞晋伟.论大学对社会的批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Eric Ashby,University: British, Indian, African, 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290.

[5]Logan Wilson, The Academic Man: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 Profession[M], New Brunswish, New Jersey, 1995:236.

[6]于洪良,张瑾琳.高校品牌建设刍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名校与名家

国内外高校发展战略举隅

苏州大学规划与政策研究室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87年,是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斯坦福大学表现平平,而且多次遭遇财政危机。斯坦福大学能够成为太平洋西海岸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特曼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特曼的建议下,斯坦福大学于1944年制定了20年发展规划,以便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升格为全国著名学府。规划与管理的要点如下:(1)确定了基础研究在大学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地位,制定了学术与科研的长期规划。(2)实施“学术顶尖战略”,把有条件的学科办成顶尖水平,并以此为中心向其他相关学科辐射,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迅速提升整个大学在全美研究型大学体系中的地位。(3)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努力使斯坦福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中心。1951年,斯坦福大学采纳特曼的建议,将2400公顷土地划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并逐渐形成了著名的硅谷。(4)为了增加教师与工业界进行联系的兴趣,斯坦福大学制定了一套报酬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可能对大学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科技园区。正是在学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斯坦福大学抓住与政府全面合作的机遇,积极与工业界合作,坚持学术顶尖标准,不仅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而且为加州及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

卡内基—梅隆大学建于1900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校通过实施战略规划,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使CMU从一个地区性大学跻身于美国一流大学的行列。战略管理大师萨特曾任CMU校长,他有一句名言:“战略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使学校处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他在任职期间通过战略规划明确比较优势,抓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确定那些本校有可能占据领先优势的学科领域,在计算机、机器人、软件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空前进展,并且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进行学科交叉、渗透。由于CMU的资源有限,所以其战略规划总是在不断探寻新的战略机遇,在其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中集中资源,在较短时间内确定并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除了一些基本的院系外,CMU的各种院系研究机构的设立优先考虑的就是能否在这个领域中成为一流并保持一流。所以,CMU的院系设置并不全面,如没有法学院、医学院,但其目前存在的各个院系都在各自领域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伦敦经济学院

有8000名学生的伦敦经济学院规模不大,但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卓越的学术表现世界闻名。作为一所非技术类大学,在与其他学科协作上优势较少;也无法像哥伦比亚大学那样给学生提供多科的、宽泛的教育。所以,要做到持续性地发展,必须走独特的路,获得竞争优势。其发展战略包括:采取国际化办学方式,课程、教员构成、学生构成均实现国际化,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国外,40%的教职员工不是英国人;在经费上尽可能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在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思维方式,持续性地针对社会科学的变化,及时改变学科设置。还有,利用学院靠近英国政治、工商业及媒体操作中心的位置,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强化学术地位。

沃里克(Warwick)大学

沃里克(Warwick)大学建校于1965年,在英国这样一个非常讲究等级和传统的国家里,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就跻身于英国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建校伊始,学校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走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大学发展之路,将企业家精神熔铸于办学思想中,提出建立与工商界联系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大学”。80年代初期,针对英国政府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计划,学校审时度势,通过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实行自负盈亏的创收政策,及时引导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创办了学科公司,扩大了经费来源,使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这样一种办学理念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巴黎十一大学

学校制定战略是从世界角度出发,同时作为法国重要的大学要融入国家发展的框架中。学校与国家签订一些合同,还结合政府的规划,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如工艺、化学、激光、信息等方面的研究项目,以做到技术成果尽快产业化。每四年学校要对未来的发展专业进行研究,看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与当地签署项目研究合同,与一些小型企业联合开发项目,使研究成果尽快产业化,服务社会。在国际化方面,巴黎十一大学多年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种合作,如联合培养博士生,优先选择与亚洲、中国的合作项目。再一个是派学生到国外。现在进入欧洲学位一体化时期,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一体化,学生可以量体裁衣,可选择相关培训人员、选择到国外学习。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发展战略是着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把发挥基础学科和多学科优势、新建前沿交叉学科、鼓励资源共享、促进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作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个明确的定位下,新建了生物医学交叉研究中心,与此同时,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化学基因组研究中心也纷纷建立起来,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也将目标定在2006-2010年建成为在国际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实验室与开放研究平台。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学校一定要走向国际化,大学领导者一定要有国际眼光,教授一定要具有国际的学术视野,学生的来源也一定要国际化。为了拓宽学校的国际视野,北京大学加强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强合作”,比如,邀请国际名校校长来访,举办了莫斯科大学日、耶鲁大学日、剑桥大学日、斯坦福大学日等;为了拓展学生海外研修的经历,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建成,与耶鲁大学暑期互换学生、与早稻田大学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充分显示了一所正在走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具有的宽阔胸怀和国际视野。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个九年,1994—2002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过渡;第二个九年,2003—2011年: 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2012—2020年: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努力在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当前,重点要实施好第二步(2003---2011年)发展战略,为此,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六个关系,即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关系,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二,积极深化四项改革,即教育教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坚持培养栋梁人才、追求学术卓越、精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5年建校100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步,到2010年,若干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校在总体上处于亚洲大学的前列,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形成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击的强劲势头;第三步,从2011年起,经过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此,学校将面临“四大任务”并采取“四大措施”。“四大任务”是: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构建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以科学研究为主导,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准确定位,大胆探索,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精心规划,建设信息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四大措施”是: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兰州大学

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坚定地走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到2005年,完成兰州大学“十五”规划的建设任务,即实现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基本目标;到2010年,即建校100周年时,实现兰州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体建设目标;到2020年,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把兰州大学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建设目标。为此,要努力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以创新和特色思路构架和调整学科结构,体现和逐步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完善学科布局;二是适当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三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使一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产生相当的影响;四是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承担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五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立更加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六是搞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建立功能更加完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学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目标;七是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校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形成层次清晰、科学规范、运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湖北大学

地方综合大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从国际看,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逐步开放,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会空前激烈;同时,人才的培养与选用标准将与国际接轨,必然会对各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挑战。从国内看,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等措施,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它们无疑会在资金、政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另外,由于各省所属高校增多,地方综合大学如何继续巩固原来的重点建设地位也成问题。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的湖北大学,按照“地方、本科、应用、综合”的定位和“服务地方、办出特色”的宗旨,面向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势。学校党委提出,湖北大学“十五”期间要以提升水平、突出特色为发展主题,把湖北大学建成为湖北省培养优秀高级专门人才,解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在湖北省属高校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最终实现“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地方综合大学”的整体目标。

(苏州大学网 2009-4-28)

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

李志峰 周璇

哈佛大学举世闻名的成就与它在几百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不仅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一求是崇真,也揭示了其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理念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战略,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哈佛大学的科学研究发展战略

(一)科研定位战略

l、以基础研究为核心。诺贝尔奖、世界著名科学期刊、SCI论文是衡量基础研究成果的三大标志。至2005年 9月,哈佛大学共有40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以《泰晤士高教增刊》对全球88个国家1300名学者进行调查,按各所学校被其他学校或单位引用的研究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声望等5项的排名来看,哈佛大学以高出第二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20分的成绩居于榜首,学术研究成果也高达 643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而在2005世界科研能力排行榜中,哈佛大学又以100分的傲入成绩高出第二名德克萨斯大学15.9分,充分说明了其将基础研究作为科研定位的核心。

2、以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方向。纵观哈佛的研究院以及科研计划项目,大多是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切身服务于人民为己任。如哈佛的贝尔福研究中心主要承担的研究项目就分别是:国际安全项目(ISP),主要就美国国家利益和面临的国际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研究,如:核武器的流失危险、国内种族问题等;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项目 (STPP),分析科技政策对国际安全、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影响,现主要研究军、民用核技术和材料的管理,国家科技政策的动态问题等;强化民主法规的项目(SDI),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加强国际关系中合并等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例如:专门为俄小型政党进行政治领域培训,深入研究安全政策问题等。专门的研究中心加强了哈佛大学对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在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国家的安全需要。

3、以关注民生的科学研究为支撑。哈佛大学医学院、卫生公共学院分别致力于基础以及社会科学和临床部分、世界健康和心理保健相关方面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民安全保障意识,解决难以突破的心脏病、癌症等相关方面的课题,推动地区内人民自我保障意识。无论是公众健康学院专家开发的预防粒性结膜火的疫苗,还是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中用来治疗脑瘤的质子光束,以及医学和公共健康学院密切关注健康护理所需要的惊人的费用,哈佛大学都在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并通过不断加强病毒学、营养学方面的预防力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世界高端的疑难杂症,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康的需要。

(二)科学研究优先战略

l、组建一流的科研团队。早在科南特校长出任时,哈佛就将其战略目标定位为研究性的综合大学,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教授是学术研究的直接影响者,其学术能力和学术地位在考核中是居于首位的。哈佛大学不惜重金在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授、学者。正如洛厄尔所说:“哈佛大学优于其它大学的最大的长处之一,是我们从最广泛的地方汇集了最广泛的思想??”。为了保障招聘到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学者,哈佛大学每年都有专门的调查分析员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名单推荐给校方供其挑选。这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团队最终能够聚集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的重要原因,由此,哈佛大学对科研整体一流水平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以高薪酬吸引一流科学家。在1998年,哈佛的助理教授年薪就达56200美元,教授则达116800美元。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涨,在2005年度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教授年度工资163200美元,仅次于洛克菲勒大学,排名第二。高薪酬战略吸引了世界许多一流科学家来到哈佛大学工作,对于保证其科学研究优先发展战略起到了稳定作用。

(三)以科研为主导的筹款战略

1、以政府拨款为主,奠定科研基础。政府的拨款是保证哈佛大学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每年政府拨款给哈佛的经费,41%流入医学院、29%流入公共卫生学院、21%流入文理学院;哈佛的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其中 77%是联邦政府所属的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提供、8%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4%由国防部提供。而在众多美国大学发展基金中,哈佛的年回报率是最佳的。最高可达21%点,另外其资产规模亦是全美国最庞大的,截止2000年6月底,资产可达226亿美元,其中52%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约115亿美元t6l。丰厚的资金保障了哈佛大学内部正常运转。更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最先进的环境和最充裕的科研经费。

2、利用校友资源,推动科研发展。校友会是哈佛大学一道特色的风景线,毕业生回母校慷慨解囊也是校友会一大项目之一,几百年的光辉历史使每个哈佛人形成了以哈佛为荣的观念。同时也激励了他们成功后回报母校的强烈愿望。70多年来,在校友会中展开资金募集活动,已成为哈佛一大传统。据统计,80%以上的哈佛毕业生与母校保持着密切联系,愿意以捐款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与爱。他们的捐款,为哈佛成千上万的优秀学子提供了经济支持;并且,学校利用这些资金将始建于1878年的纪念讲堂扩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以此支持着哈佛大学最富实力与创造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也提出安全和自由的需要,他说:“只有安全和自由得到保证,学者才能探求科学真理。”哈佛大学以一种超然于物外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的学术精神深深打动着哈佛学子,以高端的科研定位战略为引导,以学者一流的战略为核心,以丰富的科研资金为推手,促使科研成果撞击世界一流水平。

二、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

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O年(1933~ 1953)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人的质量”。这一代人既包括了一流的教师,也包括培养出来的一流的学生。正因为教师在育人上坚持高标准,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世界一流著名学府。

(一)高标准的人才定位战略

1、培养实于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哈佛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己任,埃利奥特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实干家 (doer)和能做出成就的人(achiever),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培养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正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认识。哈佛大学才有了由最初的自由选修制到注重实用主义科学的课程改革。

2、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意味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了合理的标准,对世界的认识与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有着不寻常的鉴别能力。在对文化、道德、伦理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上,核心课程的哲学观正是表明了这一点,让学生不仅在某个专业方面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广泛的教育。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寄期望于学子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避免知识专业化和片面化的发展。

(二)学术导向和以人为本的质量保障战略

自校长埃里奥特将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以来,学术自由一直是哈佛大学基本办学理念和完成大学使命的必要条件。在自由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哈佛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实际、立足社会是哈佛大学的传统,再分别通过科研、课程、任教和人才技能的改革和培养,达到以质量取胜这一策略。

1、以学术为导向的聘用制度。哈佛前任校长萨默斯曾说过:大学为社会的持久服务是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有造诣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在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共有包括院长在内的5位聘评委员会,对外来教师进行专门的审聘,一般聘期为5—1O 年,通过公开岗位和专业需求的方式向全世界范围内招聘,保证教师团队的结构合理化。在该学院的教师当中,有52%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不承担教学任务;48%担负教学任务,同时也担负着研究任务。研究人员必须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才有资格任教。为了保证哈佛大学教授的一流水平,其校长科南特就曾经说过:“大学者,大师云集之地”。与此同时,哈佛还制定了教授的“非升即走” 的原则。哈佛大学教师结构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哈佛大学师资队伍的结构不是呈金字塔状,而是呈蜂腰状,即两头大中间小。教授和辅助人员是大头,而助教授和副教授并不多。在晋升的压力下,一位助教授如果在5—6年的时间还升不到副教授,其前景就令人担忧了;另外,哈佛大学一般不给予副教授终身职位,除非达到正教授;而且,它也不给予本校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机会,除非在别的高校获得正教授,哈佛才会向你敞开大门。在晋升的机会上,哈佛是绝对公正与公平;在人才的短暂“流失”上,它也是处之泰然;它用貌视残酷的手段,保证教师团队雄厚的实力。

2、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选修课程的确立,是哈佛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的最初体现;19世纪后期自由选课制到导师制的实践,响应了埃里奥特校长的思想,认为每个学生天生的爱好和才能都应该在教育中获得尊重;随后2O世纪前期集中与分配制的探索,保证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战后普通教育制度的推行和1970年后核心课程的延生和发展,旨在促使学生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哈佛课改的一系列措施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人”字,每一次的改进都是对前一次的肯定和更新,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彰显了哈佛大学将“人融人社会,立足学生思维的培养,谋求人的能力有更大更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多样化的课程发展战略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哈佛商学院是典型的代表,其轰炸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轰炸式的案例教学中,学生被强迫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商人还是律师,都旨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学生平均2年下来至少要攻读800个案例,每个案例的学习时间是12—18个小时,经过严酷的训练,磨练了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教员在引导的过程中,提问和反驳的速度都极其迅速,除非学生的观点无懈可击,否则又可以引发出更多相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里,学生除了有相当深厚的背景知识和扎实的功底之外,还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洞察能力。在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实践里,学生纵然是在“纸上谈兵”,但确也精通了“兵法之道”。在课程中模拟现实生活,是哈佛各学院在课程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进入社会的含金量。例如,哈佛医学院的宗旨是致力于培养有抱负的医生,为锻炼学生更好的适应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水准,专门设立了1门纵贯2年临床前期的医患关系课程,承担此门课程的指导教师中,50%的教师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6.1% ,外科医师为2.4%。在课程教学上主要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学习,具体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临床访谈,真实病例讨论,对促进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习和掌握询问病史及与病人交流的技能。此外,医患关系课程还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病人的真实感受。除此之外,还有法学院的协商训练课程、肯尼迪政府学院提倡的“功夫在课外”,无一例外都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哈佛大学的社会服务发展战略

哈佛校长博克认为,社会服务也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发展战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社会服务理念

哈佛大学的发展目标是走向多元的,在不断适应社会的同时,也保留了属于大学最原始的功能:为社会服务。伍德罗·危尔森曾说过:“一所院校能在国家的历史上占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她的学识,而是因为她的服务精神?”。埃利奥特也明确的提出:“进入本大学,在智慧中成长;离开后服务国家和人类。”大学一直是输送人才、改造社会、促进经济繁荣、以高质量服务为己任的强势推动力,正因为如此,哈佛的各个学院都设有社会服务中心,服务社区也作为必修课程计人哈佛学子考核成绩和计分的标准。

(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资金的投入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基础,在福特基金会的慷慨支持下,哈佛大学本身很快形成了全球发展的社会性组织。各学院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国际中心,满足服务真正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哈佛法学院建立了“国际性的法律中心”,用来培训发达国家的学者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官员;商学院建立了“海外关系办公室”,直接与世界各国共同交流管理经验;为了给“第三世界”那些贫穷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和募集资金,提醒人们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营养不足这些迫在眉捷的问题。哈佛还派遣知名专家为瑞士和危地马拉的管理学院配备教师;工程学和应用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向印度政府提出有关“如何控制河流、如何利用水资源”方面的政策建议;哈佛大学甚至还设计了一项国际性的“税收计划”,在十五个国家内通过复杂的税收调节来引导跨国公司和企业的走势。

(三)提高社会服务功效

在哈佛,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是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亮点。哈佛的校门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哈佛大学专门建立了公共服务网,简称PSN。PSN为学生提供公共服务指南,满足学生为社区工作的需要。事实上,哈佛大学的每位本科生都承担着为社区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医学生,按照临床社工专业训练中心理健康的标准,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到老人院去照顾老人,帮助他们料理生活;到中小学辅导功课或到医院做看护;也有的给新移民辅导移民法;为市民做热线义务法律咨询或在波士顿中国城教英语等。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无论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有多长,他终究是属于社会的,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才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最终目的。

四、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的启示

(一)校长理念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自由的理念成就一流的大学,哈佛校长的整体教育目标一直与其坚守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历任校长所表现出来的冷静的思维方式,特有的判断能力和对人才全面发展培养的期望,都力保了哈佛大学国际化的战略地位他们对课程的一系列改革,对人才培养更准确的定位,合理借鉴别国又不失本国的特色,折射了每位校长对于哈佛大学的导向和定位作用。我国若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学自身准确的定位相当关键,从理念上奠定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对它进行客观的剖析和总结,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植根于自身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特色,在本国这个历史背景和前提条件下,不偏离轨道,切实可行的发展。

(二)学术自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学术自由是人才和科研的两翼,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充分信任学校成员的基础上,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科研和课程的改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界定了自由更深层次的含义,保障了教授和学生更为人性化的权利,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而我国的教育重在统一,因此,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出发,都要彻底转变传统观念,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更应该是研究式而非接受式,教师对课堂的要求更应该是引导式而非灌输式尽量给予双方充分的学术空间,展现自身特色。

(三)追求卓越,引领社会是一流大学的本质要求

哈佛一直以高标准的定位,担负着国家的重大使命,其悠久的历史,一流的科研团队,丰厚的资金来源,保障了其作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坚实地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哈佛大学的发展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在适应社会和坚持独立的同时又不失风范地走在世界前列,不断追求卓越,在探索科研和课改方面千姿百态,力求用最好的方式培养人才,重在质量的训练方式使哈佛的毕业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四)服务社会是大学使命的具体体现

1959年,哈佛大学内森·普西校长的报告指出:“大学的功用不是从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向后倒退,只有当大学保持其本质时,大学才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一大学不是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哈佛的社会服务落角于世界各地,正因为如此,有远见的校长才会担心其最大的危险是其陷入各种商业活动之中,担心人们缺乏对服务和对生命意义的最终理解。但结合大学的发展和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来看,服务于社会才是教育价值的最终体现,才是一所大学生命力的表现所在。

外国著名大学校长纵论大学发展战略

卢小兵李晨王静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没有雄心壮志就没有一流大学

莱温教授以哈佛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也是最成功的一位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Charles W.Eliot)为例,分析了一个成功的大学校长应该具备的几种重要领导素质:

能够提出一个愿景(vision)并很好地传达给他的同事。艾略特上任伊始就设计了一个清晰的、雄心勃勃的愿景来改造哈佛,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改革本科生课程体系,让学生自由选课;力主开展研究生教育,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提供探索高深知识领域的机会;在哈佛建立更高标准的专门学院,包括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等,专门招收研究生。

能制定远大的而又能够实现的目标。艾略特并不照搬德国大学模式,而是强调美国大学的独创性,适应美国独特的社会环境。

能腾出足够的时间集中完成主要的战略任务。在不同时期,校长的主要任务不同,财政问题、改善校舍、改善社区环境都是校长工作的重点。

敢于冒险。尽管遭到当时医学院院长的反对,艾略特对继续改革没有表现出丝毫迟疑。

不会为初次失败所阻挠,寻找更好的办法进行再次尝试。艾略特主张的本科生大规模选课系统起初并不成功,调整为部分必修课后获得了赞同。优秀的校长也会犯错,关键是及时发现错误,总结其中经验,找出新的出路。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什么时候应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选择强有力的部门领导,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鼓励选修课制度,艾略特设置了根据学生选课数量和考试成绩评定的奖学金。

作为美国的校长,莱温教授希望能让中美两国学生了解彼此的国家,他有义务让他们的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好地推动中美合作。这也是他的愿景。也许大学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他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莱温教授认为,即使最伟大的大学,要是没有雄心壮志,没有高明的领导,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成就。现在中国政府教育领导人以及各位大学校长都有雄心壮志,而且中国政府和大学领导也意识到中国不可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

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

关于现代大学的发展史,理查德教授以中、英、美三国为例。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出现了科举制度,这对古代中国选拔优秀人才来说是一条有效渠道,也是一个传承知识的体制,有关考试、研究与学习的制度实际已构成大学的雏形。英国的大学从基督教传统中发展而来,有不到1000年的历史,牛津、剑桥这两所最早的大学讲授拉丁语、希腊语、逻辑、数学等,教育人们为宗教和国家服务,并研究解决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美国的大学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的哈佛、1701年的耶鲁和18世纪的常青藤联盟大学,此后,华盛顿提议联邦政府出资建立大学是较早提出的建立大学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理念。

理查德教授认为,通过对这三个国家大学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社会传统对学习的尊重和渴望,大学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可分割,大学对知识形成以及地区、国家或全球经济的转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非常独特的作用。

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有着一些共同点,它们都追求卓越,追求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与进步,重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同时,大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剑桥大学自己的社区、社团组织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学生的相互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个系统并非一夜形成,而是长期发展而来的,这种大学文化或者体系不能简单移植。每个大学都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大学如何在未来保持成功?理查德教授认为:大学要保持高标准,如果没有雄心、没有愿景,很难成功;要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大学的雄心,使大学真正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培养出多元化、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有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科研的自由,保障高质量的办学;要有勇于冒险的精神,抓住随时出现的发展机会。

今天,很多大学通过多种途径走向了世界,或者制定下面向世界的计划。同时,国际化的理念和要求也对大学发展形成了压力,这要求大学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工作。英国的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具国际性的学生群体,这对于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把学生引向世界很有帮助。世界各国的大学也应当建立正式的联系。

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维·安·萨多夫尼奇:社会通过大学关心自己的未来

萨多夫尼奇教授认为,有三个问题对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是很重要的:“大学与国家”,所有的大学和教育机构都感到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立法方面的局限;“大学与社会”,所有的大学和教育机构都感到本校资源与社会期待之间有差距;“大学与人”,所有的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都感到投入与产出之间有差距。从古至今,在“国家—社会—人”这一永恒的三角关系中,大学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文明主体的作用。

萨多夫尼奇教授并不赞同“大学危机”的说法。他认为,首先,全世界都树立了一种认识,仕途的升迁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而很少依靠幸运的机遇或不当的手段;其次,到上世纪末,许多国家已经不再把国民教育仅仅归入经济范畴,民族的智力水平是确定国家在当今世界所处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其三,新兴的信息技术使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普及,这些部是社会对教育的信任,而非不信任。尽管如此,也不能对“大学危机”问题视而不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无法接受的“教育总体商业化”倾向,这种倾向使教育在育人和为社会发展服务方面的效果大大降低。还有一种现象也应该被称为“危机”,即冷战结束后加速发展的世界范围内的智力重新划分,具体表现如下:人类智力潜能在各国家之间的重新划分;智力潜能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间的重新划分;智力潜能在教科文机构和商业、生产等领域之间的重新分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大学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就目前而言,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世界各大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社会、国家和人提出的各种挑战。大学有很强的生命力,原因何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始终有能力维持传统和革新之间的平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任何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乃至在革命突变的时候,大学都发挥着抵御毁灭的作用,它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墙抵御“伪知识”和行政压力。社会通过大学关心自己的未来,大学为了善良而存在,人们需要善良,也就需要大学。

萨多夫尼奇教授认为,大学的自然科学教育、把科学知识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高等院校的民主化并形成统一的世界文化,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以下几个方面应优先发展:保持和巩固自然科学教育及其机制的地位,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编写新一代的反映现代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教科书和教学用书;以现实的纲领或规划来稳定并巩固高校的教授队伍。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教授:大学面临全球化挑战

伯林格教授指出,全球化正在迅速而彻底地改变着世界,但是大学并没有很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大规模通讯技术的发展,商业及其大量新理念的产生和流动,疾病的广泛传播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但大学的主要力量及其产生的知识进步都局限在校园之内,滞后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世界的变化给大学提出如此巨大的挑战,大学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根本性变革。造成现代大学滞后于全球化发展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有:

许多有关全球化的研究依靠的是个人的合作关系,大学缺乏激励机制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去鼓励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从而不能系统地引导大规模和有秩序的合作,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此外,现代大学的终身教授制度导致研究高度专业化,理论至上,与实践脱节,也是原因之一。许多研究领域,如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后殖民地理论、博弈论都是理论至上,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使得大学研究保持一种局外人的姿态。终身教授的激励机制促使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为了推陈出新,学者们常常脱离知识的主流需要,而沉浸在微不足道的旁支领域。这些领域使得学者与非本领域的其他专业人士很难沟通,更不用说学术之外的人了。这使得大学失去了在各种领域服务于社会的机会。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伯林格教授提出了大学可以在短期内实施的举措。

首先,大学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使命以及完成使命的方式。在制度设计上,可以调整现在教师的成分,聘用被称作“学术探索者”的人,即能够找出值得研究的内容的人;或聘任有实践经历的人,如商业界、政府等从业人员。这些设计并不会撼动终身任期制。

其次,大学的每个成员,不论管理人员、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参与实际生活,激励他们走出国门。但许多项目是否能够使学生打开眼界,激发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的世界观,还值得怀疑。另外,美国大学也要邀请更多外国留学生进入国门。

伯林格教授认为,全球化中的许多变化是令人惊慌失措的。大学或者积极应对,或者进行防御,别无他法。

牛津大学副校长威廉姆·D·麦克米伦:制定大学发展战略需要历史的眼光

麦克米伦教授首先谈到,制定大学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需要历史的眼光,就是既要注重连续性,又要注重变化;既要注重现实,又要注重当前社会的需要。

他重点探讨了大学学术战略的制定问题,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为谁制定学术战略。制定学术战略,要着眼于整个牛津大学,而不是其中的某个学院、学术分部或系,要充分考虑牛津大学学院制的特点。同时,学术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其它相关的利益群体和其它公共部门;最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利益。既要满足学校的内部要求,又要满足外部要求。

何时制定学术战略。也就是制定战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同时还要明确战略计划适用的时段。

为什么要制定学术战略。牛津大学在没有学术战略的情况下已发展了800年,现在之所以要为它制定学术战略,是因为牛津大学要在年收入远远低于外国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保持世界前十名的地位,势必需要一种高标准而又实际的计划;自2000年管理改革开始,大学的各学术分部每年都提出学术计划,但缺少大学整体的学术战略及为各学术分部设立的工作标准;管理改革后在学术分部和学院之间出现的招生和资源配置分歧问题突显了对大学学术战略的迫切需求。

学术战略的内容。在大学学术战略2020年的长远规划中,牛津的目标是继续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到2020年要使牛津区别于其它精英大学。这涉及到以下七方面的问题:规模和结构、研究、教学、招生和入学、创新和知识转移、外部关系、标准和评估。

学术战略如何制定。麦克米伦教授简单归纳为三方面的内容:责任、资源和范围。责任方面包括由谁决定和制定学术战略,责任机构是否有恰当的职权范围和必要的管理;资源方面包括制定战略阶段需要哪些资源,能否找到这些资源;范围方面涉及财务规划、大学内部的激励机制、政策的完善等。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特·赖纳·库茨勒:大学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库茨勒教授阐释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对现代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德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大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科技知识及其带来的实际应用过去是将来也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因素。科技发明必须转化为新应用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工艺过程,才能推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大学不仅是发现新科学知识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库茨勒教授认为,科技转化涉及到三个基本因素: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原型开发,以及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科技转化既应成为两种研究之间的纽带,也应成为它们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之间的纽带。

创新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以好奇心为基础的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动力是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而不是能否获得经济利益。但是,纯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创新。

应用科学是创新的第二根支柱。应用研究要求纯理论研究能产生新知识、新的应用领域,并形成原始的、具体的有关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方案。

创新过程的第三步是进行商业化研究和开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科技转化方面,大学要尽可能培养高水平的专家;把出色的科研和对学生、年轻科学家的培养结合起来。大学不但在科学知识和工作方法的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如何解决问题、推动科技产业化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大学教育必须保证受教育者从事科技转化所必须的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

库茨勒教授进一步指出,科技转化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面对面的技术转化,即大学与来自社会和产业界的“消费者”进行对话,商讨有关课程设置、学科内容及其改进等问题。此外,大学还必须看到大学后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融入工业网络,促进并实现多方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进行技术转让。科学和技术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领域,必须用一个公共平台把二者联系起来。如柏林技术基金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该基金会不断组织活动,让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主要参与者共同讨论具体项目的实施问题。

通过申请专利和许可证的方式进行技术转让。在德国,以专利和许可证制度为形式的对创新活动的合法保护往往被忽视。直到最近,德国的新法律才允许大学为校内研究人员的新发明申请专利,发明者可以得到30%的收益。因此,德国柏林地区的大学联合组建专利开发公司,为大学的发明者在专利注册方面提供建议,并帮助处理财务问题。在技术转让方面,专利开发公司的最大好处是最大程度地帮发明者申请专利并充分利用这些专利。

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家马丁·卡诺依:大学要应对教育不平衡现象带来的挑战

卡诺依教授认为,国家的经济甚至民族文化正在向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主要以信息和创新为基础,以知识为先导,它带来了竞争激烈的高度知识密集型经济,从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家庭和教育,对知识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大学的影响尤甚。

大学对于技术开发和转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有能力培养出使用新技术的具有管理技能的人才,大学对于使用、开发信息和工业技术转让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生产应用技术方面,大学的主要作用是依靠企业,培训出高技术型的劳动力,推动企业、市场的改革,这就需要获得个人和国有公司的投资。

大学肩负着一系列重要的任务,如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及生产服务所需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大学承担着与私营企业、公共企业及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相联系的科研任务。

政府在制定科技战略计划方面,有着特殊的影响作用。国家如何成功地跻身于新知识经济,特别是高等教育体系应对教育不平衡现象带来的挑战时,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所有已经形成科学行业并建立了支持这些行业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发展中国家,都在经济建设中采取了政府干预和投入大量公共资助的方式。

高等教育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增加。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提高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这也增加了人们对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促使政府扩大招生。政策结构的调整在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提高的同时,高等教育系统所承受的压力也加重了。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加大。在大多数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也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社会高层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获得了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另外,在教育费用昂贵的地区,特别是在好的学校中,拥有较高经济地位的学生,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当接受高等教育的回报增加时,争夺“好”大学的竞争也就愈演愈烈。

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大学新的核心使命是创造性解决多元化社会的问题

白井克彦教授指出,目前影响日本大学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二是社会迫切要求大学开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面对上述形势的要求,大学的管理运营必须明确各自组织机构的分工,在完善的制度下开展各项运营活动。

白井克彦教授认为,环境变化已经赋予大学新的核心使命,即与市民、企业、地区、政府以及世界范围的高等学府携手合作,创造性地解决多元化社会的各种问题。因此,今后日本大学的发展道路从广义上来讲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超级名牌学府作为竞争对手,实现全球化的发展;二是扎根本土,与本地区共存共荣,强力推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三是着重发展生物科技等领域,创立独树一帜的教学科研机构特色。

目前,日本大学主要的发展举措包括:

在研究领域,强调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委托研究制度,并通过与地方大学等教育机构联手共建知识团组为地区经济做出贡献。此外,日本文部科学省倡导的21世纪COE(Center Of Excellence)项目将向大学提供竞争性研究资金。

在企业、院校合作方面,今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促进企业与大学的共同研究项目划拨了1.6亿美元的预算。即使在泡沫经济、财政持续紧缩的情况下,这类项目的预算与前年相比依然维持在增长水平上。

在管理方面,从2004年4月开始,日本国立大学在向独立行政法人化过渡的同时,建立了由第三方中介组织成立的评价机构,建立了大学的评价制度,由此迎来了各大学为应对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彻底转向自律型运营方式的时代。此外,大学设立了理事会,与校长的领导作用一起,形成一套透明、机动且具有战略性的运营体制。

白井克彦教授介绍,早稻田大学将推进“通过建设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共创”这一主导思想。“知识共创”的合作对象是市民、企业、地区以及政府,即向市民提供和实施终生教育;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共同创办公司;挖掘地区内在潜力,促进学生参与地区建设;对政府实施的新政策和新法规进行事前、事后评价,发挥智囊团作用。

白井克彦教授认为,在大学之间跨越国境开展合作,实现人力资源网络的构筑和“知识共创”,是建设全球社会必不可少的手段。担负未来全球社会建设重任的人,不仅需要具有超越国境的视野,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更需要一种世界公民的气概,而大学正负有培养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的使命。

巴黎第十一大学原校长格扎维埃·夏皮萨:真正的现代化大学应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夏皮萨教授认为大学的任务将有所变化。随着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大学面临着更加繁重的教育与研究任务。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这就要求大学开设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大学需要更多的变革。一方面,大学要继续促进基础知识的进步;另一方面,大学还得促进技术的转让。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流动性的增强,各大学都在积极接收外国学生,并且为本国学生出国留学提供便利条件。在教育计划的制定中,应当考虑到国际化的要求,应当教学生了解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大学应当欢迎外国学生的到来。接收一些来自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学生,这是帮助这些国家培养精英的一种方式。

知识进步是技术发展的源泉,在许多领域,应用研究几乎与基础研究同步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还存在一种纽带,即“技术转让”,这也是大学的新任务之一。其实,美国的科研地位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非常活跃的基础研究,同时也依靠基础研究与工业界之间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真正的现代化大学应该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承担起汇总各种观点的任务,从而为研究项目的完成做出贡献。随着技术进步及其对整个社会科技素养要求的提高,大学不仅要承担最初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继续教育以及传播知识的任务。

(CSSCI学术论文网 2010-05-16 )

办学者之声

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探索和实践

徐真华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员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学术知识传播越来越快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高等学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革新办学理念,确立了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内涵

致力于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内涵。首先,要明确公民的概念。关于公民的界定,虽有不同的概括,但有三点是最基本的: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文化的概念。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实践看,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应有如下特征。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成为真正的“中国人”。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全球化并不排斥民族性,且应以民族性为重要基础;多样化并不与一体化相悖,且应为一体化之重要前提。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要成为“有根”的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学生就应有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和自强精神,具有健康的“中国人”意识。广外是涉外型院校,尤其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具有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改变自我中心主义,克服狭隘民族主义,成为真正的“现代人”。广外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国际交往中既能与外国人和睦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又能维护中华民族和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富于爱心,有社会责任感,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广外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内省并不断自我修正提高,使自身内在性格、气质、意志、心理、欲望等达到和谐统一,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富于爱心,勇于担当,有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共准则,富有理性批判精神,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广外学子感同身受,为死者祈祷,为生者祝福,并且踊跃捐款捐物、提供心理辅导,以各种形式支持灾区重建,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悲悯情怀和仁爱之心。

具有向全球开放、为全球服务的意识,能够承担国内外不同岗位的工作,成为“通用型人才”。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跨学科知识交融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等,既能胜任国内涉外机构的工作,又能直接到国外承担工作,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二、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路径和措施

1.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继承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批判性和创造性,过分强调共性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式的讨论和双向式的交流,缺乏自主式和合作式的学习,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为此,广外在办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这样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素质教育,奉行“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全面推进“三个转变”:一是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学;二是不仅要重视学生思考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么思考;三是不仅要重视学生做什么人,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做人。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为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奠定了基础。

2.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革。学校充分认识到,要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以高水平的特色学科,以学科的交叉互补带动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培养。为此,合并办学13年来尤其是扩招之后,广外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其大,但求其优,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外”字文章,重点增设中国加入WTO后急需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和专业,设置外向型专业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着力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名牌专业、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学科结构优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深度和层次,为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比如,根据国家尤其是广东高层次翻译人才紧缺的实际,在全国较早组建了高级翻译学院,形成了从本科、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口译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翻译学科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成为广外的“品牌”学科。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的培养目标要求一定的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调整也可引起培养模式的变革。为了实现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总体上实行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三层次”(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努力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知识传授与心智训练的关系、共同要求和个人选择间的关系;努力使学生既领会“立人之道”,又精通“做事之法”,更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创新,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注重学生共有特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给优秀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比如,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和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从2004级新生开始,学生入学后前期(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后期(后两年)再按专业方向分流。学生在大一、大二重点学习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同时按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类模块选修通识课程,学生在大三按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实行专业方向分流,开设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专业教育。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奠定宽厚的通识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强烈的国际意识,养成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使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真正具备在未来成为全球化高素质公民。此外,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因材施教,对部分高起点高素质的学生实行“全英教学”、“4+0”双学位/双专业(4年攻读2个学位/专业)、“外语专业十辅修应用型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英语+辅修应用型专业”的模式,主要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大类培养,以适应国家对精英人才培养的要求。

4.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外与时俱进修订教学计划,在“三层次”培养模式框架内,根据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压缩总学时,调整总学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压缩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重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课程体系平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扩展和丰富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隐性课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团组织建设、教风学风和师德建设等途径推进“隐性课程”建设。尤其重视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在外语专业设置商务类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安排较充裕的学时,通过“外语专业+应用型专业知识”、“专业+外语”的强化教学,使外语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涉外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技能,使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我国加入WTO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入前,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就主动围绕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增设与WTO有关的课程,使WTO知识进入课堂;加入后,进一步优化WTO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建设,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度和应对能力,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需要。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都把“跨文化交际”、“商务交际”、“商务沟通”等课程作为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积极成果,近几年来,广外共有10门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其中《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译》(课程系列)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5.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球化趋势加剧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目标,学校大力推行以探究问题、启迪思维、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为基本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中大力提倡讨论式、启发式、讲座式、案例法、研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格教育,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使课堂焕发出求知、探索与创新的活力;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不同的研究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努力实现课室多媒体化,积极推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以及EDI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验室等。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实现了网络化集成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改革。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球化高素质公民培养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中外教育背景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此,广外按照“普遍培养,重点引进”的原则,一方面选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攻读专业学位或进修外语,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和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另一方面,重点调入和接收有国外学习、研修或工作经历,能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和具有专业教育或工作背景的外语教师。近几年来,广外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师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学校能用外语直接讲授专业课或专业方向课的教师和能够采用汉、英双语教学的教师数量多、比例高,为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提供了根本保证。

7.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把它作为学生联系社会、提高公民素质、扩大国际视野、增强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创新机制,推进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勤工助学、与创新创业、与服务社会“四结合”。首先,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一是抓好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在实施学分制的前提下,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同时,专门设立创新教育学分,对有创新意识并在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1~8个学分的奖励。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近几年来,根据学校学科性质和专业设置情况,加强与校董单位、境内外友好机构、社会名流和知名校友特别是涉外机构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开拓结合本专业、本地区特点的实践项目,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稳定场所。学校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翻译和会务人员的主要来源,交易会也成为学校学生最大的校外实习基地,近几年每年都有多达1600余名学生全程参与交易会的各项相关工作。交易会数以万计的海外客商,大量的贸易洽谈活动,众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使学生在这个重要的国际经贸平台中既检验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又通过实习,扩大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创业意识。其次,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与勤工助学、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创建了云山咖啡屋等一系列勤工助学品牌项目。这些由学生自主创建、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实体化”经营模式的勤工助学基地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曾莅临参观的中外嘉宾均对学校勤工助学基地建设以及大学生展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最后,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走向社会,开展国情调查、扶贫支教,提供科技服务,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深受学生欢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广泛组织,投标评核,择优资助”的运作模式,使学生由“要我去实践”变为“我要去实践”,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使其在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得到锻炼,多次得到中央和广东省有关机构的表彰。此外,学生经常被指派或被邀请参加各项重大的涉外活动,成为广东对外交流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8.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过程中,着力营造并逐渐形成了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素质公民培养。在校园里,中外文化、东西方文化共存共融、相互辉映,你既可以透过汉服和旗袍窥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丰富、透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感受阿拉伯文化的久远神秘、透过茶道与武士道精神体悟菊花与刀共存的日本文化,又可透过特洛伊战争了解西方文学的源头、透过热情奔放的斗牛舞领略西班牙文化的进取精神、透过哈姆雷特的悲剧认识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多年来,学校确定了“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凤鸣岭南”的校歌以及校旗、校徽,凝炼了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彰显了外向型大学的核心价值。同时,充分利用拥有13个外国语专业和多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积极开展涉外文艺活动和跨学科学术活动,“文化?科技”知识100讲、人文大讲堂、著名教授论坛、英语综合技能大赛、英文戏剧大赛、英文辩论大赛、模拟法庭、模拟交易会等精品活动,形成一道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的平台,更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理解、包容、仁爱和负责任。在和谐多元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广外学子充分体现了综合素质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特点,展示了进取包容的公民素质以及现代大学生的健康形象。

9.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离不开广泛、活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在海外开办有3所孔子学院,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5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课程和教材引进、出版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提供了重要保障。比如,从2003年起,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办“英语教学硕士(MATESOL)”项目,学生在广外学习、主要由广外教师讲授双方认可的课程,毕业获得利兹大学颁发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2000年,学校与法国Grenoble第三大学的传播学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在广外法语专业开展中外双专业、双文凭试点。此外,学校还陆续建立了泰国诗纳卡琳大学、法国地中海高等商业学校、俄罗斯语言文化大学等国外实习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到国外的基地开展教学实习活动,使学生有国外第二校园学习或实习经历。近几年来,外语类相关专业每年都安排学生赴上述国外高校实习实践。通过国外的实践经历,学生不但增加了对语言对象国的了解,提高了专业素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爱国热忱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高等教育》 2009-6-2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

吴友富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校之力精心打造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是上外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进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

一、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是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发展的需要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是上外在全面总结60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自觉服务上海发展而确定的教育目标定位。

上外1949年建校时是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外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上外从培养专科层次的俄语人才发展为培养本科层次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实现了学校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上世纪80年代初,上外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的外语类院校中率先建立了多个复合型专业,如国际新闻、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等。1994年2月国家教委批准上外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1996年上外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从培养单一的外语人才发展为培养涉外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外语人才,这是上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走国际化道路,服从全球性趋向。上海要做到“四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需要大量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这类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还有待于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以国际化办学为己任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领导和师生站在对接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认真反思高等外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历史给了我们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承担责任,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民族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外语特长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在涉外(或国际)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从而将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入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

我们对国际型特色人才提出6项基本的评估标准:

1.有全球视野、国际观念,了解当今时代问题、世界发展历史与趋势;

2.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现实国情,有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3.有创新精神,善于学习,适应变化,勇于参与竞争;

4.有参与国际事务、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5.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

6.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对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实施上外“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将成为上外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擎,成为上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二、上外具有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上外在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成果,是在较长的办学历史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体现出了学校在文化、学科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厚实底蕴。

首先是学科支撑。

上外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211工程”大学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和国际关系等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建立了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中东研究所、语言研究院、文学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东方管理中心、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中亚研究中心、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等,其中中东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多年来,我们从本校实际出发,在努力建设传统外语学科的同时,适当发展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公共关系学等。目前,上外共有二级学科23个,分属7个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有34个,硕士点23个,博士点9个。另有专业硕士点3个:汉语国际教育(MTCSOL)、翻译硕士(MTI)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说,上外已从传统的语言类院校发展为拥有文、教、经、管、法等五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形成了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制度和思维方式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形成了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型特色人才的校园氛围。上外完全具备培养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的基本条件。

其次是实践基础。

上外在60年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四型一辅一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双语教学起步较早,在1983年国际新闻专业创办之初就已开始。所有这些形成了专业与外语并重,两者相互促进的独特的复合型专业特色。

多年来,上外在为上海市输送翻译人才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批准在上外建设同传基地,同年4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并在建院短短3年内就跻身全球排名前15的翻译学院之列,办学水平甚至超过一些欧洲国家的翻译学院。6年来,已有5届25名学员获得了由联合国会议服务司资深口译员和欧盟口译服务总司资深口译员签发的“会议口译专业证书”,证明其能胜任包括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国际外交及各类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建立后,上海市政府译员在本地就可得到国际一流的专业培训。

2007年9月,上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设立国际公务员实验教学班,迄今已招收了3届学生。学生大多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等名校选拔,入学时就具有两门外语的运用能力、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他们接受跨专业的多元化教育,毕业时能熟练运用两门或以上外语,为将来走向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担任国际公务员做好必要的学识与能力准备。这种为优质学生提供优质教学的“一条龙”培养模式,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培养出一批拔尖创新的国际型特色人才。

与“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相辅相成的有“外语教育一条龙研究”,包括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规律和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效果的大中小学外语系列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和评价研究,跨文化教育研究,通识教育研究,师资培训与发展,等等。这些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外一直致力于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多层次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把优秀学生派到国外知名大学留学、参加重要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为上外培育英才的重要手段。仅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近年来就有30多名学生携论文参加素有“小达沃斯”之称的瑞士圣加仑国际管理论坛(ISC,20多名学生参加全球赛扶学生创业大赛(SIFE),10多名学生出席哈佛的“哈佛双极年会”和模拟联合国大赛,等等。

高水平大学都非常重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上外着力打造三大工程:名师工程、引才工程、育才工程;推出五项计划:“211”学术骨干梯队计划、“211”岗位聘任计划、海外博士引进计划、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构建计划。目前已聘任了“211”讲座教授1名、“211”特聘教授2名、“211”学术骨干1名,“211”特聘教授中的外籍专家被选为“东方学者”。上外一方面加快实施海外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汇聚计划,从全世界聘任高水平专家任教,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国际型教师队伍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本校教授走出国门,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成员,到国际舞台上施展学术才能。从2007年起,上外每年选送至少1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学校,师从一流教授,进修、攻读博士学位或参与国际前沿课题研究。目前,进修回国的教师已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近20门从国外带回的优质专业课程。

三、在对接国家战略中加快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的步伐

要充分发挥上外上述优势,就必须站在对接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理念和思路上有所创新:

其一,更加注重将外语教育从传统的培养“工具之才”的层面提升到培养“治国之才”、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和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高度。上外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和跨文化研究中心等将加强对主体国家的政治、文化、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国际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其二,更加注重发挥办学优势,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英才,集聚优质资源。我们不仅关注传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还关注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或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知识创新提升上外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的整体实力。

要在对接国家战略中加快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的步伐,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校之力,以重点突破带动一般建设,精心打造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突破是集中上外优质教育资源,对若干培养国家紧缺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教学特色鲜明和基础雄厚的学科专业给予重点支持。上外将重点打造三个创新平台:“国际化多语言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国际公务员培养创新平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平台”。

把培养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作为上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这一选择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展示大国形象的客观要求所呼唤的。目前我国多语言高级翻译人才和国际公务员培养工作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应有作用的发挥,而上外则具有培养这类高端人才的独特能力,能够为维护国家利益,为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直接作出贡献。

“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共建基地”,该项目将与外交部、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等合作,通过境外实习、合作研究等多种途径培养国际型人才;“依托国际化教育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项目将加大对“优秀博士生论文”的培育力度;“‘无国界’MBA管理人才教育”项目将依托现有国际合作关系,打造拥有全球视野、熟知国际政治经济状况、具备跨文化经验并在全球产业链上创造价值的新一代“无国界”管理人才;“国际舆情研究”项目将以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为平台,让研究生在开展中国舆情研究和跟踪国际舆情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国际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同时,上外也注重一般建设,将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的经验向其他学科专业推广,渐进式提高其培养国际型人才的能力,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这有利于夯实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基础,避免割裂式发展,从整体上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就一般建设而言,我们要求各学科专业面向世界,研究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思想、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联系本校实际,用超常规的思维,瞄准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目标,重新设计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使学校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战略在课程教学的层面上得以落实,将其改革创新成果固化在教学管理的制度中,走出一条具有“上外水平和上外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上外将打造3个主干课程全英语教学的专业: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和公共关系学;建设5个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的专业:工商管理、国际法、国际政治、传播学、教育技术学;通过教师出国进修孵化出100门优质双语课程。

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上外将围绕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国际化知识素养含量高、国际化教学水平高和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相关的领导和管理,重视制度创新,鼓励创新实践,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和教学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建设;大力宣传“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新校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价值取向,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具有全球视野、民族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型特色人才,是上外全体师生员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申报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985”创新平台项目,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特别是在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作出上外应有的、独特的贡献。

(本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报告,2009-12-18)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大学发展战略三变三不变

何民捷吴珺

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高度重视大学之道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对知识创造充满期待的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育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怎样进一步发展好中国的大学?就此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

记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闵维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为我国大学发展提供了新条件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但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时代潮流,科学、技术、知识、人才等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都在跨国界流动。这一方面为我国大学借鉴世界先进办学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大学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增强文化自觉,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成为紧迫而突出的课题。

信息化改变了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它一方面有利于大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教育者从更加民主、开放、创新、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变革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合理看待和使用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市场化带来对知识认识的新变化。市场经济在为经济社会和大学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大学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功利化,一些大学教育者过度看重经济利益,一些学生仅把上大学当作投资的手段,知识的商品属性凸显,实用主义流行。与此同时,对知识的尊崇、对学问的追求则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的本质,坚守大学的精神、品格和境界,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成为时代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发展规模急剧扩大,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创造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但是,入学机会的区域失衡、阶层失衡问题正日益凸现,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多困难。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促进大学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知识创新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对大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学的创新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还明显不足,重大的原创性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大学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

记者: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而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大学的变与不变?

闵维方:只有认真思考大学的变与不变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才能科学谋划大学发展战略。在我看来,无论当今经济社会发生着多么大的变化,大学始终存在着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学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它们主要是:

大学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作为人类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学术圣地,大学的性质和宗旨永远体现在探索知识、培育人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全过程中。因此,大学需要保持必要的“安静”。这种安静意味着学者要心平气和地做学问,学生要沉下心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管理者更需要冷静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去服务师生。大学绝不能浮躁。

大学的精神和传统不能变。大学精神是大学生生不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美誉度的充分展现。每所大学由于其历史的、现实的条件不同,会有不同的精神传统。但有一些精神传统是共同的,如追求学问、包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崇尚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概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些精神传统始终不能变。

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变。挥大学的智力人才优势,时刻关注时代变化,积极应对和回答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引领时代风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和伟大责任,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越是在变革的时代,越是要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而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理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时代不同,对大学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大学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理念、思路和模式等。当前,企业和社会许多部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知识,大学不再是知识创造的惟一出处,不再是知识话语的惟一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不能再做“唯我独尊”的知识发布者,而必须在与社会互动中树立大学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终身教育等现代发展理念。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科学研究重心等应适应时代要求而变化。知识更新呼唤新学科的创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学从战略上调整学科布局,社会现实变化期待学术应用性增强。对此,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大学发展规律出发,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做法,及时、果断地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应立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统一,在应用研究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撑。

管理方式应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师生和全社会对科学探索、知识创新有着新的理解和选择,大学的管理方式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和变革。应更加全面地考虑大学的管理方式,将目标管理与大学教学的新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标来确立大学的管理方式。

记者:面对新环境新挑战,我国大学在创新发展中应当处理好哪些关系?

闵维方: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增强主动性,避免完全模仿和照搬西方办学模式。应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要求来评估我们的教学科研水平,使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并让我们大学所确立的教育标准能被世界所认可。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注重本土化、民族化,增强文化自觉,注重自己的教育、学术和文化传统,探索自己的办学模式和道路,使大学真正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

大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囿于学术高墙之内自求发展。大学教育必须社会化,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简单迎合现实的直接需要,更不意味着要急功近利地将大学变成现实的“消费站”。大学应在纷繁的社会现实中坚持独立思考,在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保持批判性和超越性,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保证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

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大学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没有速度和规模,就不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没有质量和公平,就不可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处理好大学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公平的关系。

职业技能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强化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职业技能训练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应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把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学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放在第一位。大学教育决不能忽视人文熏陶、价值教育和人格塑造,把自己降低成技术教育,而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请谈谈您在大学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闵维方:一是处理好党的领导、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我们现在大学的管理,不是严与松的问题,而是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党的领导是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方式上、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从大学的社会责任上来体现的。我们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应在全局领导的过程中支持校长直接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此外,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都必须发挥学者教授的主导作用。为此,应从制度上强化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的学术权力,真正将这类组织建设成大学学术研究领域具有权威公信力的评价指导机构。

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大学发展。在当今条件下,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改革的勇气、智慧和力度。今后,应当在人才培养方式、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学科布局、学校组织管理结构等方面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同时,在深入把握当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个层面的需求特别是充分考虑师生工作学习的特点和方式,形成改革创新的合力。

三是把师德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师德学风建设关系学校形象、办学水平和社会责任,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大学,就是大师之学。没有一大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大学不可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今后,应把师德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其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在师生中形成明荣知耻的良好氛围。

(《人民日报》 2011-3-23)

院系发展战略

从院系视角探讨大学管理模式

王 敏 裴兆宏

一、大学的两大系统

大学的系统发展到今天极其错综复杂,就大学的核心价值和组织形态来看,主要由学术子系统和行政子系统两部分构成。

(一)学术系统

学术子系统是把学校系统的输入变成输出或者说是实现学校目的的具体操作单元。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是一个高度学术自治的系统。这个系统中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以学会组织为主体的模式,学术管理的目的在于求得学科发展,创造学术自由的氛围,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学术事务的管理是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权威来完成的,他们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人格力量来影响他人,决策基本上都是根据教师和管理人员达成的一致意见作出的,而不是行政命令。

(二)行政管理系统

行政管理系统包括规章制度、系主任、院长、预算以及类似的一些要素,其功能是对学校组织进行协调和指导。行政系统是大学管理不可或缺的组织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以传统的官僚组织管理为主体的模式。尽管严格的等级管理提高了效率,但又过多地约束了学术人员的自由,容易造成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的矛盾,不利于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学术的创新。

学术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合,当两个系统发生矛盾时,协调作用往往难以展开,使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因此,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找出一个适合的组织形式,使各子系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两大系统的运行现状及问题

行政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系统运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创立一个不断追求新的学术目标,探索新的科学发展途径和技术方法,并且通过努力在学术上保持先进水平的大学文化氛围是不利的。尽管现在围绕着大学管理的改革已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倡导加强学术管理的力量,发挥教授在学校管理事务中的作用,建立一个有着高度学术自由氛围的管理体制,但是从现状来看,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1)教师在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强;(2)规章制度的柔性不足;(3)信息反馈互动机制不健全;(4)管理人员的行政色彩太强。

三、完善组织建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

要发挥大学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各自优势,同时制约其不足,建立起适合现代大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作为院系一级机构,在大学这一整体系统中,起着关键的纽带作用。如何使两组织达到制衡,从组织建制和制度上予以保证是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组织的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院系的组织机构应该包括教行政系统、教职工大会和教授大会几部分。

教职工大会:作为全体人员参与管理的一个组织,他的主要作用是对全院(系)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审议院长(系主任)的年度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以及下年度的工作设想及财务预算报告,并讨论与教职工各种福利相关的议案。

教授会:教授会是院系重大问题的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为全院的教授。院系学术委员会是院系教授会的常设机构。它是体现教授和教师在有关院系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学术评价等重大事项中起主导作用的重要机构。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需要,院系学术委员会又分设几个专门委员会,如规划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基础建设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其各自在院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有(1)规划建设委员会:在学校总体方针下,决定院系各学科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布局。决定向外招聘岗位的设置。学科建设经费预算审核。讨论体制建设和资源的分配原则。(2)学术委员会:院系引进人才的审核。学科和科研工作评估。组织各项学术活动及科技攻关。(3)教学委员会:院系各专业本科生招生及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与提出改进方案,教风及学风问题,任课教师的聘任,教学经费的分配等。(4)学位委员会:院系各学科研究生招生和制定培养方案、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查与监督、研究生学风问题、研究生学位的审核、优秀学位论文的确定、任课教师的聘任、教学经费的分配。(5)基础建设委员会:院系内网络、图书资料、大型公用实验设备、房屋等公共设施的基本建设。(6)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心理辅导、行为规范教育等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协助师生交流。

行政管理机构分为两级:院系务委员会和行政办公室。院系务会成员由系主任、系党委书记、系副主任、副书记组成,由系主任和系党委书记负责。院系务委员会主持院系的日常工作,贯彻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教授大会所通过的各项决议。院系务委员会成员分别参加各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并负有将学校精神下达的责任,行政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为全系教职工服务,以及具体落实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政策。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1)收发及处理校办。(2)具体执行学校。(3)处理系内教职工。(4)提供日常后勤保障。(5)与社会各界沟通和对外宣传。

(二)建立师生参与制定的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

学院的有效运行取决于是否遵循规章制度办事,每一项决策活动都有书面形式上的说明。为使这些制度能得到教师的理解,成为他们自觉自愿执行的章程,关键是要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加大师生参与力度,必须要明确各组织机构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把应该决策和应该审议的事区别开来,分别由不同机构办理。对于与教学、科研和资源管理等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由教学、学位或学术委员会成员代表教师讨论,提出议案后提交全体教授大会讨论表决。对于日常而又必需的行政管理条例,应由系务会讨论提出初步方案,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后,提交教师大会审议并表决最终形成系内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保证广大教师的意愿,真正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教授大会的各个委员会就负有这样的监督作用。他们一方面监督已制定政策的准确执行,另一方面及时收集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在教师中的反应,同时还要不断修正制度的不完善部分,建立起良好的制度执行监督和信息沟通系统,确保在各项工作中都能体现出教师意愿,保证教师在充分体现学术自由的氛围下工作。系务会成员和系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负有收集信息并将信息提交到相应委员会的职责。将制度在执行中的反应和实际效果及时反映到相关委员会,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调整相应政策,在发现问题——协调问题——修正规定——再发现问题——协调问题——修正规定的循环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四)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在正确的政策下,管理人员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管理人员为各项制度的执行提供服务型的帮助。对制度执行中发现的或反应出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到相关部门,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制度执行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以人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观念,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机制与环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年第4)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战略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的关键时期,申博和更名都将在这一时期完成,学校的发展布局思路更加清晰。如何在学校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需要我们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学院改革和特色发展。

当前,学校整合英语专业的工作已接近尾声,我院英语专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好我院英语专业在学校发展分工中的新定位,正确把握英语专业在我院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加快实现英语专业的特色发展,促进英语专业和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作为新办专业,稳定工作任务很重。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外交学专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办专业存在就业口径不宽的局限,新办专业急需学科带头人,急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等,我们必须科学判断新办专业的学科特性和社会需求,把握发展趋势,加快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稳步推进新办专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到2015年,学院力争建成两个以上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完成申报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各项基础性工作。英语专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要在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方面取得重大发展,地区研究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力争成功申报1-2个新专业,完成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布局,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力争建成为西南地区一流的国际关系学院。

2、主要发展目标

(1)办学规模。英语专业办学规模稳步发展;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总体保持稳定。

(2)教学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成绩稳步提升,争创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英语专业要着重争创重庆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着重校级和重庆市精品课程建设。

(3)科研建设。努力建设好亚欧研究所,搭建院内各专业开展科研合作的平台;努力建成高质量的科研团队;力争成功申报5项以上市级科研项目,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4)学科建设。加强学科专业硕士点建设,力争建成以英语国家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努力建设外交学和国际政治等专业的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快特色专业建设,力争将外交学或国际政治专业建设成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努力创建校级重点学科;实现学院内文学和法学学科交叉发展、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学科局势。

(5)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内培外引”的方针,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到2015年,英语专业争取建成由一支8名教授、10名博士等高职称、高学历专家领头的45人左右的教学队伍,外交学、国际政治专业争取建成由1-2名学科带头人,3名教授、10名博士领头的20人左右的教师队伍。争取建成1-2个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

(6)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对国际化办学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不断丰富国际化办学内涵,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质量。重点加强与英、美和以色列等国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全方位合作,突出办学模式的创新,让国际化办学弥补我院目前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办学层次上的不足,让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成果惠及全院师生

(7)服务地方。要牢牢抓住重庆市建设西部改革开放高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特色,不断强化涉外志愿者活动,努力开展重庆对外开放高端研究,力争为重庆市的对外开放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战略定位:坚守高端、严谨、创新、务实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中国具有最强外语背景的国际化一流商学院,打造中国跨国商业精英的摇篮”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拥有很强知识应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跨国、跨文化管理人才,建设跨国公司中国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中资公司国际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或国际合作领域,国际商学院始终坚持的理念是:用国际化的视角推动中国经济、用国际化的视角参与经济管理理论创新。

为达到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国际商学院将致力于推动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 为全体学生和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

2. 努力实现学院在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师资来源、学生生源等各个方面的国际化;

3. 为来自全球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向中国学生介绍世界,同时向海外学生介绍中国;

4. 吸引高水平的研究和管理人才,确保学院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

5. 建设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

6. 建立和发展与跨国公司和中资公司的良好关系,为教师经常接触商业前沿和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7. 确保学院拥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和硬件服务,并且争取硬件设施国内领先;

8. 建设全体毕业校友的精神家园,为校友提供后续教育及职业生涯服务。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目前国内的法律院系已达600余家。北外法学院作为其中的新生力量,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个中翘楚,一直是北外法律人思考和探索的重心所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将培养跨国型、实用型法律人才确立为北外法学院的核心目标。充分依托和发挥北外在外语教学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求法科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同步学习英美语言文化,强化培养法科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在法律教学上,借鉴英美国家的法律教学经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重学生法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几年,继续坚持培养跨国型、实用型法律人才的核心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科学化,探索英语教学和法律教学互补双赢的新模式。逐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提升北外法学院的办学层次和竞争力。北外法学院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今后几年内发展成为国内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的重镇

“为广大外语求学者提供语种齐全、层次丰富、学术性高、实用性强、性价比优良的培训系课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培训学院的办学定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

亚非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资源,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国内一流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同时,积极配合国家对外交往战略,形成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西非六大区域、二十六国,兼涉人文、社科和国别、地区研究的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事业和社会需要,成为亚非国别、地区研究的重要基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最大特色是面向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为我国经济发展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战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相关知识宽泛、交际能力出色的一流外语复合型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经济管理类国际型商务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以向社会输送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已 任,努力培养有较厚的专业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愿景(Vision):“无国界的世界,无国界的管理”(Borderless World, Borderless Management)。上外管理学子对今后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应首先体现在对平坦世界下无国界管理的推动。

学院使命(Mission):“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并为企业、政府等组织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和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学院以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非学历教育;以全日制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非全日制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形式协调发展。学院坚持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院院训(Motto):院遵循上海外国语大学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并针对管理学科的实际特点,具体提出学院院训:“管理—创新—实践”,鼓励学生投身全球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学院标志(Logo):整个标志采用学院缩写“CIB”为主体形象,第一个字母“C”采用传统毛笔书写的形式表现,使整个标志外形向外延伸,形成立体的视觉空间,体现出学院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上独具中国特色。在主体图形中,世界地图的整体形状与“Management”第一个字母“M”巧妙融合起来,在整体上形成了视觉中心,来凸显学院“无国界的世界,无国界的管理”的发展愿景。标志采用星空蓝色作为标准色,具有时代感。整个标志主体鲜明,简洁大方,寓意深刻,便于宣传传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学院从2004年起开设国际商务(全英教学)本科专业;自2008年起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原英语专业各方向的名称分别改为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法),以更好地凸现我院“英语 + 商务”的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将继续探索,不断创新,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口径,优化全英教学模式,坚持办好自己的特色,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西语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承担全校学生第二外语的教学任务。学科定位是以欧洲语言文学为主体,寻求与经济、管理、法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结合与互补,培养本专业基本功扎实,熟练掌握英语,具备一定的其他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通用型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学院把本科人才培养作为立院之本,长期致力于探求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即:以专业教学为主体,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主体突出”(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突出),“两翼丰满”(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外经贸人才。

学院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使命,致力于为国家、省、市、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为参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为广东省各界完成了大量的相关科研项目和咨询项目,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各级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外经贸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了各层次的外经贸人才。

学院重视文化建设,致力于构建和谐、幸福学院。“修德问学、求真经世”的院训已成为全院师生的理想与追求,倡导民主、务实、进取,团结、和谐的学院文化蔚然成风。

今天的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华南地区以国际商贸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通用语教学与研究中心

遵循学校制订的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以及“外语+专业倾向+计算机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基地下属的多数专业实行“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语言技能训练,拓宽专业方向,增设辅修课程,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并实行“以我为主、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视条件将整个班或部分学生送出国外留学3个月、半年到一年等形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渐形成了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能突出、适应能力较强的专业特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顺应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依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优势,以全球旅游产业领袖”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树立全球愿景,强调置身于真实的全球产业环境,走“产学研”一体化与国际化并重之路。从办学模式、师资、培养目标和方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遵循服务、合作、创新”的院训,始终以培养产业需要人才为办学目标,积极创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科研实力雄厚,形成了立足北京现实,服务北京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格局。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区域规划、会展经济与管理、现代服务业运营、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按照专业+外语的培养模式,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合作、创新精神和能力。

学院立足北京、服务中央、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外语与专业并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齐强。在科研上,我们坚持思想领先、方法过硬、以本地化推动国际化。努力把旅游管理学院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管理教研重地、中国会展管理教研高地与首都服务管理教研要地。为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与世界服务强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

翻译学院的办学以笔译为基础,以口译为重点,以培养多语种(三个以上语种)传译能力为特色,以吸纳国际生源为办学亮点;侧重培养具有较强口笔译翻译技能,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担任国际会议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外交、外贸、企业、新闻媒体、金融、法律等部门口笔译工作队高质量翻译人才。

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以培养熟练掌握法语,通晓法语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语人才为目标。

大连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

为适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对精通外语的复合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省市领导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支持和要求下,大外于2004年成立了软件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两个本科专业,软件技术专科专业,及日语(国际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两个专升本专业。并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软件外包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定制培养及实习、就业的机会。课程设置注重人才培养特色,在专业中强化英、日、韩语课程,适应用人单位对精通外语的复合型IT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外软件学院是成功者的摇篮,是通向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桥梁。

(整理自各大外语院校校园网相关信息)

四川外语学院《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第2期(总第2期)(2011年6月30日)

征稿启事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的办刊宗旨为“宣传政策法规、提供决策建议、反映发展动态、搭建交流平台”。本刊希望成为校内各单位展示工作成效、探讨发展问题、交流经验做法、互相借鉴沟通的平台。竭诚欢迎各单位和个人就高校、院系和机构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等问题向本刊赐稿。来稿体裁可以是活动通讯、成果和机构简介、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

顾 问马新发

主管领导 李克勇

编 辑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报 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处,四川外语学院校领导

发 送 校内各单位

地 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政编码:400031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联系电话 023-65382273

-mail cwfgc@sis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382273 邮编:400031 电子邮箱:cwfgc@s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