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新思路 推出新举措 探索新模式
所属栏目:工作动态 加入时间:2017年06月29日 20:47 点击:
 

明确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模式

   ——四川外国语大学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38”工作新思路,即:坚持立德树人“1个总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个主要任务”,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8项具体工作”。新思路更加符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也更加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

二、推出辅导员队伍建设新举措

创新辅导员队伍“654”发展新思路,即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人本化、规范化、制度化“六化”发展理念,创新选聘、管理、培养、评价、分流5项工作机制,优化师生比例、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4个方面队伍结构,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举措有:

1.通过一专一序列,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实施辅导员绩效单独考评序列,通过探索辅导员职业认证路径(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指导师)与构建辅导员专业培训体系(新上岗辅导员培训模块、辅导员专题业务培训模块),努力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2.通过一赛一沙龙,强化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感。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建设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团队;坚持每月开展两次辅导员沙龙,拓展事务工作背后的辅导员职业内涵,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3.通过一研一项目,搭建辅导员队伍成长平台。推出辅导员科研提升计划,外聘4名思政领域专家担任辅导员科研导师,助力辅导员开展科研;开展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建设工作,每个项目给予1万元经费资助。

近年来,学校1名辅导员获全国优秀辅导员入围奖,2名辅导员获重庆市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1名辅导员获重庆市优秀辅导员称号,2名学工干部获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名辅导员入选重庆市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

三、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在校园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一是依托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培养集体精神和爱国情怀;二是依托典礼教育、朋辈教育,积极组建“实践?遇见未来”心得分享团,“三下乡”宣讲团,讲好身边事,传播正能量;三是依托“十八大重要论述翻译大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翻译大赛”等活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强化以文化人

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以文化人,引领学生成长。一是引导学生勤学。构建集适应性调查研究、学业规划大赛、学习共同体项目申报、朋辈导师团于一体的学业促进计划。以全国性、区域性和省市级、校院级专业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我校学生荣获第22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西南赛区特等奖、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西南大区赛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等50余项。二是引导学生尚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为平台,以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外文化交流月等活动为抓手,弘扬优秀文化,获奖众多,如:多语言青年志愿服务中心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排舞队荣获2017年UCWDC世界排舞锦标赛集体项目第一名、三个单项第一名;博艺莎剧社《罗密欧与朱丽叶》荣获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普通组第一名。三是引导学生明辨。精心打造学校官方微信、“川外学生之家”、“川外青年”等品牌“校媒群”,繁荣校园微文化。四是引导学生笃实。完善制度和守则,把核心价值观的要义转化为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组织实施“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创业。

3.以成长成才为工作导向,夯实实践育人平台

一是抓长效、建机制。将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涉及10余学分。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创业计划、毕业生创业基金等一系列帮扶学生科研、创业的举措相继出台,大力助推学生成长。二是抓融合、强合作。与第一课堂结合,开拓社会实践基地和校企校地合作育人项目。三是抓品牌、重示范,提倡一院(系)一品牌战略,以多语言青年志愿服务中心为平台,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近年来服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等大型涉外会议活动近千人次,百余人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

4.以方式创新为发展动力,提炼服务育人内涵

创新育人方式,致力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一是做好“川外学生之家”建设,线上,加强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打造主题教育网络文化产品,构建学生工作微体系。线下,依托大学生党员示范岗建设“川外学生之家”实体平台,做好生活服务和诉求服务。二是做好发展性资助工作,推行“曙光夜校”项目,为受助学生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能力锻炼机会,开展“诚信?感恩?励志?阳光”主题活动,注重物质资助与心理帮扶相结合。三是做好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培育,每年立项10余项,助推培育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382273 邮编:400031 电子邮箱:cwfgc@sisu.edu.cn